「如果雞蛋被外力打碎,那是生命的結束;
如果雞蛋被內力打破,那是生命的開始。
奇蹟的開端永遠在事物內部。」
奇蹟是無法靠別人給予的,一切可能皆需自己創造。
吉姆·奎克小時候因意外大腦受傷了,無法專心做事情,記憶力也嚴重受損,老師都說「他腦子壞掉了」。
後來為了克服學習困難的問題,他找到了更高效、更快樂的學習方法。開發了自己的大腦,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怎樣走出人生低谷,如何創造「無限可能」。
在《無限可能》一書中,奎克認為,只要我們能提升思維力、專注力、和學習能力,任何人都能創造「無限可能」。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走出人生低谷,創造「無限可能」,開啟我們的奇蹟之旅呢?
01打破固有思維限制,創造積極信念
什麼是思維限制?就是在你追求夢想,去做一件事情之前,內心有個惡魔告訴你「你不行,你做不到」。
吉姆·奎克,因腦子受傷,學習成績越來越差。高一時老師讓他撰寫一份報告,作為加分項,以便順利升入二年級。
他傾盡所能,泡了幾周圖書館,終於寫完了報告。在上交報告那一天,他本打算課後交給老師。老師卻突然讓他在課堂上做報告,說是給同學們一個驚喜。
對於當時的吉姆·奎克來說,這簡直是個巨大的驚嚇。腦子中只有一個聲音「我不行,讓我在班上做報告,還不如讓我去死。讓我消失吧」。
可惜他沒有隱身的超能力,最後只能結結巴巴地說:「很……抱歉 ,我……沒有寫報告。」
這就是被心中的「惡魔」所阻礙,陷在了「我不行」的固有思維裡。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放棄一些事情,是因為我們相信自己做不到。
曾經腦力受損,遇事也曾說「我不行」的吉姆·奎克,也能獲得超能力,成為了世界級大腦教練。
任何人都能擁有超能力,要想釋放自己的超能力,需要打破固有思維,創造積極信念。
那麼如何創造積極的信念呢?
第一步,找到自己的限制性信念
限制性信念就如一個魔咒,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對自己說「我不行」,「我做不到」之類的話。
同學阿蘭在上學時,學習成績中等偏上,有個同學問他問題,問了她然後又去問別的同學。
這樣的事發生幾次以後,阿蘭就限入了自我懷疑中。當有同學再次問她問題的時候,內心就想著別說錯了,說:「我不會,你去問問別人吧。」
想一想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種自我對話的?童年時家人的不支持?還是成長過程中朋友的不信任?
第二步,直面事實
一個朋友在公司開會時,領導問她:「有沒有什麼想法或建議?」
她內心有著一些想法,但又不敢說,只能尷尬地說「目前沒有什麼想法」。
在了解自己限制性信念背後的事實後,一定要考慮清楚兩件事情。
一是有沒有證據能證明你的所思所想確實存在問題,二是這些證據是否真實,還是只是過往質疑後的偽證。也就是說要弄清楚事實到底是什麼。
第三步,創造新信念
如何創造新信念?
在你人生中很多重要時刻,面臨著不少壓力。結果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事實肯定是成功的次數多。
吉姆·奎克在《無限可能》中提出,可以為自己創造一個新信念,即「沒有人能夠在緊要關頭保持百分之百的成功率,你應該為自己在面對巨大壓力時表現出色而感到自豪。」
在有新信念支持的同時,為限制性信念制定一個角色,你可以叫它「小丑」。
當他發出批評、質疑之聲時,你就朝他翻個白眼,盡情地嘲笑他、打擊他,讓他閉嘴。
勵志演說說萊斯·布朗說:「生命沒有極限,除非你自己設置。」
打破固有思維的限制,創造新信念,積極探索生命中的「無限可能」。
02找到心流,進入無限可能的境界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體驗?
公交車上,看著一本好書,突然發現,已經錯過了好幾個站。
辦公室裡,埋頭處理一件難事,當事情解決完後,發現已經過了飯點。
這些身心合一,達到忘我的狀態就是找到了心流。
心理學家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博士認為,心流有以下8個特徵:
「全神貫注,
專注一致,
主觀感覺時間加快流逝或者慢下來,
感到有立即回饋,
輕鬆感,
力所能及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但並不過分,
你的行動似乎都是自然而然、自動發生的,
對自己的行為感到舒適、滿意。」
回想一下,你是否有進入過心流狀態?
儘可能多的達到心流狀態,才有可能進入「無限可能」的境界。
一名叫派屈克的柔術運動員,他卻患有多動症。多動症使他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這嚴重影響了他的工作。
在柔術比賽中,他總想把所有招數都用上,不管是否合適對戰,可想而知比賽結果都是不盡人意。
在偶然聽到吉姆·奎克的播客節目後,學到了如何找到心流,提升專注力的方法。
並把所學內容應用到工作中,釋放自己的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工作中。
在比賽時,想像自己是《黑客帝國》裡的主角,將身心和主角合一,預判對手的一招一式,並使用正確招數應對,最終獲得了勝利。
找到了心流狀態,多動症不再是派屈克工作中的攔路石。
將身心融入自己喜歡、擅長並有挑戰的事情中,就很容易感受到心流。比如跑步、爬山、打球、跳舞、畫畫、玩遊戲、閱讀、下棋、演奏樂器等等。
心流狀態是進入「無限可能」境界的基礎,進入心流狀態,創造自己的超人之旅。
如暢銷書作家所說:「心流就是克拉克·肯特換裝的電話亭,是超人誕生的地方。」
改變了思維,提升了專注力,那麼創造奇蹟之旅還差最後一個武器,也就是高效學習。
03學會高效學習,從知識中獲得超能力
一同上學,一起畢業。3年,5年,10後,為什麼有些人已經邁進了精英階層,而你還在原地踏步呢?
世界變幻莫測,而那些比你越來越優秀的人,無非是堅持學習,跟緊世界的腳步向前走。
如《無限可能》一書中所說:「世界上頂尖的成功人士都在堅持終身學習,這意味著他們在不斷學習新的技能,與他們所處領域的最新發展與時俱進,隨時了解其他領域可能或者可以給他們提供什麼」。
投資界無人不知的大咖,查理·芒格,就是這樣一個愛學習,把學習貫徹到老的一個人。
查理·芒格有一個中國朋友,他們也經常見面。剛開始,因為查理年紀大,屬於長輩,朋友為了表示尊敬提前了5分鐘到。
當時查理已經到了,可查理確沒有理他,在那看書。後來他又提前了半個小時到,結果查理還是在那看書。
再後來他狠狠心提前了一個小時到,終於比查理先到。可當查理到之後,依然先看書。等到了約定時間,才開始和他談話。
愛閱讀是成功人士的一個重要特徵。現如今,他已90多歲,還在堅持上班,研究投資以及學習其他領域的知識。
著名學者阿爾文·託夫勒說:「21世紀的文盲不是那些不會讀、不會寫的人,而是那些不會學習、不會拋棄以往錯誤觀點、不會重新學習的人。」
不是從學校畢業了,學習就結束了,相反學習才剛剛開始。
所以如果你想要創造「無限可能」,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習成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麼步入社會,工作和生活都難以平衡的我們,如何才能做到高效學習呢?
首先,在學完一些知識後,主動回憶所學部分,看自己記住了多少內容,並間隔一段時就進行複習。
其次,學習時端正坐姿,並利用嗅覺。比如需要參加一個大考,那麼學習時可以在手腕上塗上特殊香氣的精油,並在考試時也用同一種精油塗在手腕上。
最後,利用整個大腦去傾聽,遵循HRAR(聽)的原則,具體原則如下圖:
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世界上的好書千千萬萬,學會高效學習,讓終身學習為你賦能。
寫在最後:
諾貝爾獲得者T.S.艾略特說:「我們不能停止探索,而我們探索的終點恰恰是我們探索的起點,但是我們已經對這個起點有了全新的認識。」
人生雖短,但生命不止,你就還有探索自我,改變自我的機會。
生來平庸,前途渺茫,無法創造美好未來?不,這只是外界或內心「小丑」的偽證。
《無限可能》每年助力20多萬人從平庸走向卓越,開啟了美好生活。
翻開這本書,你也可以重新認識並創造出一個全新的自己,一個無所不能的自己。走出人生低谷,開啟屬於自己的奇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