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挑戰?拜登「承認」,與中國合作很重要

2020-12-16 每天知守觀

導讀:據美國媒體發布的關於氣候變化相關視頻中顯示,目前在應對氣候變化相關問題上,中國的應對實力遠遠超過美國。自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之後,美國就失去了歐巴馬時期所進行的多項氣候政策,這也讓國際社會對美國充滿極度不信任感。

中國正填補美國所帶來的空缺

據美國媒體報導,自川普上臺之後,美國就開始背棄歐巴馬時期對國際社會所作出的氣候承諾,甚至退出了《巴黎氣候協定》,川普政府這一做法讓國際社會對美國充滿不信任感。

而美國的退出為中國提供了非常好的機會,美國給國際社會造成的空白被中國漸漸給填充了。在中國的努力下,世界氣候問題逐漸回到正軌,國際社會也有了前進的方向。對此有美國媒體指出,在某一些領域中,中國已經做好了領導世界氣候變化工作的準備。

目前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電動汽車等一系列具有環保意義的配件製造商,中國甚至承包了全球一半以上的新型電動汽車以及電動公交車。中國在推動環保這一事情上正在盡著自己最大的努力。

中美緊張將會給拜登帶來困難 拜登承認中國重要性

針對中國正在填補美國在國際氣候變化問題上的空缺,有專家認為,中美關係的緊張很可能會給拜登帶來一些氣候合作方面的困難。不僅如此CNBC也指出,拜登如果想要重拾氣候變化問題,解決氣候問題,那麼就需要中國。中國對拜登實現氣候目標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實際上,就世界氣候變化問題來說,拜登的看法和中國的看法較為一致。在拜登就任之前他就表示,將會把應對氣候變化列為上任之後優先事項之一。可以見得,應對氣候變化是拜登希望能做到的事情,而與中國的合作就顯得格外重要。如果不和中國改善關係增進交流,將會給拜登應對氣候變化問題帶來不少挑戰。面對眼前的危機,拜登本人也自己承認與中國合作的重要性。在拜登競選網站上所發表的氣候計劃中,拜登就闡述了他就任之後要如何與中國打交道的相關議題。

文丨阡陌 審丨萬裡

本文由《每天知守觀》原創創作,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參考中國青年網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中美關係面臨新機會 美國應承認中國對...
    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當日晚間在北京拉開帷幕,此次研討會以「加強國際合作:攜手應對全球安全新挑戰」為主題,12個國家的32名知名專家參會。1日晚間首場研討會的主題為「亞太安全新形勢」,來自中、俄、美、印等國家的專家發表觀點。
  • ...榮休教授傅高義:中美關係面臨新機會 美國應承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
    傅高義還表示,美國應該承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公平地對待中國。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當日晚間在北京拉開帷幕,此次研討會以「加強國際合作:攜手應對全球安全新挑戰」為主題,12個國家的32名知名專家參會。1日晚間首場研討會的主題為「亞太安全新形勢」,來自中、俄、美、印等國家的專家發表觀點。
  • 拜登的方法使中國的晶片夢面臨現實檢驗
    在《世界日報》10月份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中,拜登寫道,如果當選,他將「專注於提高美國的競爭力」,並補充說,「在符合我們利益的時候」,才與中國進行合作。研究公司IDC客戶設備副總裁 Bryan Ma 表示:「拜登對中國的態度一直很堅定,更重要的是,他現在有更重要的任務,比如抗擊疫情。」
  • 美國教授:美國應該承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
    傅高義還表示,美國應該承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公平地對待中國。 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當日晚間在北京拉開帷幕,此次研討會以「加強國際合作:攜手應對全球安全新挑戰」為主題,12個國家的32名知名專家參會。1日晚間首場研討會的主題為「亞太安全新形勢」,來自中、俄、美、印等國家的專家發表觀點。
  • 拜登陣營歐洲事務顧問:侮辱中國沒意義,中美可以合作
    【文/觀察者網 童黎】「侮辱中國沒有意義,中國應該被尊重。」12月8日,BBC中文網放出對歐巴馬時期前美國駐歐盟大使、拜登陣營歐洲事務顧問安東尼·加德納(Anthony Gardner)的專訪視頻。後者一邊炒作所謂「人權問題」,一邊提出需與中國合作,兩國交流不應「以侮辱性的方式進行」。在對這名歐洲事務專家的採訪中,BBC主持人主動提出「讓我們談一下中國吧」。當被問及拜登「是否會接受,美國現在在戰略上與中國陷入了長期對抗」時,加德納認為不應使用「對抗」一詞,聲稱川普的前任們對中國也很「強硬」。
  • 終於,「熱帶川普」博索納羅承認拜登勝選
    (觀察者網 訊)隨著今年美國總統大選的選舉人團投票結束,更多世界領導人給當選總統拜登送去祝賀。當地時間12月15日,被譽為「熱帶川普」的巴西總統博索納羅,也終於給拜登送去祝福。 有意思的是,路透社認為拜登上任後,會給此前熱絡的巴美關係「蒙上陰影」,而雙方的冷淡關係,可能會讓博索納羅接近中國。
  • 拜登承認了,種族主義一直存在
    編輯:葉風校對:陳城據報導,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在公開宣稱,美國確實存在著系統性的種族歧視,美國社會中的種族歧視問題十分嚴重,這也給美國社會輿論帶來了很大的反響除了拜登以外,幾乎沒有白人政客,願意在公共場合承認種族歧視是存在的,但是拜登這樣的舉動,有著其深層政治目的。悲慘奴役生涯黑人在美國的整體社會地位一直以來都不高,這和黑人來到美國的歷史有直接關係。當年的美國為了發展自己的種植園經濟和工業化經濟,所以從非洲地區掠奪到大量的黑人,將他們運輸到了美洲進行勞作。
  • 總務管理局尚未承認拜登獲勝,美衛生部長:不會與其團隊合作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9日報導,當地時間周三,美國衛生和公共服務部(HHS)部長亞歷克斯-阿扎(Alex Azar)表示,在總務管理局(GSA)確定拜登贏得選舉之前,衛生部不會與拜登團隊合作。
  • 哈佛教授:為應對中國崛起,拜登已做好充分準備
    參考消息網12月21日報導 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12月18日在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發表文章稱,拜登對中美關係抱有現實態度。全文摘編如下:中國崛起是歷任美國總統所面臨過的最錯綜複雜的「挑戰」。中國既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對手,也是美國必須設法共存的國家。
  • 重回鍍金時代:拜登面臨怎樣的社會發展挑戰?
    政府被壟斷資本和精英階層裹挾著而制定的政策即使不是最重要原因,也是最強勁的推進器。根據貧富分化的演變,美國著名政治學者戈德斯通早在30年前就預測美國可能迎來「動蕩的20年代」。拜登的主要挑戰是國內的階層分化和政治極化,如果不向歷史取經,美國的動蕩或許才剛剛開始。
  • 拜登的「印太協調員」,怎麼看中國?印媒很關注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1月14日文章,原題:歐巴馬時代的資深人士將領導拜登政府的亞洲政策拜登的過渡團隊發言人13日表示,當選總統拜登已挑選歐巴馬政府的資深官員庫爾特·坎貝爾作為負責亞洲政策包括與中國關係的高級官員。
  • 川普黨徒放出一句狠話,這次堅決不能認命,拜登面臨最嚴峻挑戰
    【南方+11月12日訊】據報導,11月8日美國大選初步落下帷幕,民主黨派選舉人拜登以270張選票勝出,對這一結果,現任總統川普拒不承認,並對郵寄選票發出質疑。
  • 美國傳出重要風聲,拜登已經下手「對付」中國,中方早已亮明態度
    在距離權力交接僅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拜登再次談到了上臺之後的對華政策。此前,拜登表示俄羅斯是美國的最大威脅,而中國則是最大的對手。12月2日,拜登表示在上臺後要制定一系列連貫的對華戰略,加強對美國幾個重要領域的大規模投資,還要拉攏美國在亞洲以及歐洲的盟友,建立統一的戰線,以提高對華「影響力」。
  • 南華早報:這位「中國通」 有望擔任拜登的亞洲事務主管
    【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拜登正考慮上任後在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中設立亞洲事務主管一職,以應對來自中國的廣泛挑戰。亞洲事務主管的人選也因此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南華早報》推測,作為一個「中國通」,他「更了解」中國的制度,對中國意圖的描述也「更準確」。傑弗裡·普雷斯科特 圖源:youtube截圖《南華早報》12月8日援引該報美國記者馬克·馬格尼爾的分析稱,今年48歲的前副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傑弗裡·普雷斯科特在未來幾個月可能會面臨更多的考驗。
  • 部分共和黨人慾繼續挑戰大選結果 拜登想「翻篇」,美國準備好了嗎?
    承認失敗並祝賀對手是美國總統選舉不成文的傳統,川普尚未對選舉人團投票結果作出回應,此前曾表示還要戰鬥下去。拜登說想「翻篇」,但美國準備好了嗎?俄羅斯總統普京、墨西哥總統洛佩斯和巴西總統博索納羅向拜登發去了姍姍來遲的祝賀。儘管大勢已定,但認輸好像就不是川普了。13日播出的福克斯新聞節目上,川普表示:「事情還沒完,我們將繼續(挑戰選舉結果)。」川普的高級顧問米勒14日駁斥「選舉人團投票標誌大選結束」的說法。
  • 拜登:川普參加就職典禮對國家重要,很多共和黨議員私下賀喜
    總統當選人拜登3日表示,川普總統明年1月是否參加他的就職典禮,他個人並不在意,但對於美國和平權力轉移卻很重要;拜登也說,已有不少共和黨議員私下恭賀他勝選。拜登3日接受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訪問時,被問到是否覺得川普參加他的就職典禮很重要,他回應此舉重要性「不在於個人,而是我們能夠彰顯他造成的混亂已經結束,權力和平轉移,競爭政黨在現場握手言和,並繼續前進。」拜登指出:「這完全是他(川普)的決定,對我個人不具重要性,但我認為這麼做是為了國家。」
  • 拜登出師不利,美衛生部不承認大選,拒絕合作
    美國衛生部門表明,總統權力在真正移交到拜登手中之前不會同拜登開展抗疫合作。該行為使得拜登十分不滿,向其發出警告稱,再次拖延局勢將會給抗疫造成巨大困難,會有更多的人生命受到威脅。衛生部門拒絕與拜登合作共同抗疫美國大選總統權力移交後才能夠順利開展行動,但美國當下局勢十分複雜,川普及其支持者認為大選存在「舞弊行為」,拒絕移交權力,媒體紛紛宣布拜登當選,雙方衝突十分明顯。
  • 拜登需要一本新對華詞典
    《日本時報》1月23日文章,原題:拜登如何與中國打交道?拜登面臨一系列外交政策難題,其中最主要的一個是日益嚴峻的中國挑戰。拜登從川普那裡繼承巨大的信任赤字,以及惡化的美中關係。拜登(資料圖)他或許可通過一系列行政令扭轉前任的許多政策,但與中國打交道完全不同。
  • 「與中國打交道,拜登政府應記住四個教訓」
    全文摘編如下:在川普政府上臺之前,與中國接觸被盛讚為美國罕見的兩黨外交政策成就,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都贊同華盛頓能夠與北京合作,推進美國的利益和價值觀。然而今天,兩黨領導人都宣稱接觸是失敗的。然而,值得銘記的是與中國接觸是為了什麼。在過去半個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改善與這個國家關係的努力並不是要改變它。從尼克森開始,動機無疑就是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比如制衡蘇聯。
  • 初哆咪早報:有了拜登白宮,克裡姆林宮正面臨嚴峻的新現實
    川普還可能試圖通過改善雙邊關係,通過與中國的戰略聯盟將俄羅斯吸引到美方。普京最終永遠不會同意這一點,但是在討價還價的過程中,他本可以從川普那裡提取對莫斯科有用的東西,例如,解除制裁和承認俄羅斯對後蘇聯領域的興趣。 另一方面,莫斯科本人並沒有充分利用川普政府領導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