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鄰居的孩子剛過完百天,白天就能經常聽到寶寶的哭聲,本以為晚上睡著了會好點,結果卻是&34;,想睡也睡不著。短短幾天下來,眼睛沒法看了,想必鄰居家更糟糕。又是一個晚上,哭聲準時傳來,這一次還有小兩口爭吵的聲音。&34;這是男鄰居的聲音,男鄰居說的輕巧把女鄰居惹怒了。&34;
孩子剛出生時,因為總要換尿不溼與餵奶,很多媽媽就會習慣把孩子抱在懷裡讓孩子睡覺,但隨著孩子不斷的長大,抱在懷裡就不是那麼方便了,這個時候想要讓孩子自己睡,很多媽媽都會遭遇同樣的一個問題:放不下。
為何寶寶抱著就睡著,放下就哭?
1. 缺乏安全感
剛出生時寶寶最先接觸的是媽媽,媽媽的懷抱和味道是他們最熟悉的,也只有媽媽才能帶給寶寶想要的安全感。當媽媽嘗試把寶寶放在床上時,寶寶失去了原本熟悉的懷抱和味道,就會沒有安全觀,開始通過哭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只有再次回到媽媽的懷抱才會停止哭泣。
2. 可能還在驚跳期
學名叫做&34;,指的是在&34;和&34;這兩種情況下,嬰兒會像受驚了一樣,兩隻手突然抬起,把自己弄醒。這個反射最晚到四五個月才會消失,很多老人說孩子被嚇到了,其實不是,是所有新生兒都會有的神經反射,很正常的。
3. 沒有拍嗝
很多新媽媽把吃奶當成哄睡的手段,總是把寶寶&34;,然後抱怨寶寶放下就醒,這是肯定。無論是母乳還是奶瓶,寶寶都會吞下一些氣體,在肚子裡會非常不舒服,你抱著的時候身體蜷縮著還好,一放下躺平就難受了,肯定要醒的。所以不要偷懶,不要&34;,吃飽了一定要豎起來把嗝拍出來,寶寶才能舒舒服服的踏實睡。
4. 腸絞痛
新生寶寶腸絞痛是常見的現象,腸絞痛發作一般在傍晚或者晚上,一發作就是幾個小時,導致寶寶哭鬧不安,腸絞痛的表現為:臉部發紅,寶寶哭鬧不安,小腳亂蹬,小手緊握。
5. 習慣
有些新手爸爸媽媽帶孩子的方式不對,本來應該讓孩子自己睡,父母偏偏抱著睡,孩子習慣了在父母懷抱裡睡覺,就會沾床醒,你就要檢討寶寶是不是被抱睡抱得太多了,哄得太厲害,以至於他認為他就應該享受&34;,睡&34;,不提供這種待遇就要鬧革命。
一直抱著睡不但不利於寶寶的成長發育,也給媽媽造成沉重的負擔,只有調整寶寶的睡眠方式,才能解放媽媽的雙手,讓媽媽更好地休息。
如何來調整寶寶的睡眠方式呢?
1. 排除寶寶自身容易哭鬧的原因
媽媽們在哄寶寶入睡前,看看寶寶衣服是不是穿的舒適啊,穿多了也會哭鬧。還有每次喝完奶都要拍嗝,預防脹氣。脹氣寶寶分兩種情況,一個是胃裡有氣,拍嗝可以解決,一種是腸子裡有氣,就是腸絞痛。爸爸可以學習下可以飛機抱,媽媽給寶寶按摩一下肚子,常做排氣操。
2. 等寶寶睡熟後輕輕放下
寶寶剛剛入睡就放下,十有八九會醒,這是因為寶寶還在淺睡眠,一點動作聲音都會驚醒,媽媽可以多等一會,等寶寶睡熟了呼吸勻稱時屁股先著床,然後慢慢放下。媽媽可以給寶寶做一個床中床,身體四周用包被圍起來,或者放兩個枕頭,來減少驚跳反射。
3. 安撫寶寶的小情緒
寶寶不願意自己睡,是因為沒有安全感,媽媽們可以在寶寶鬧情緒的時候輕拍寶寶的後背,讓寶寶感受到媽媽的存在,穩定和舒緩寶寶的情緒,幫助寶寶進入睡眠。
4. 要捨得放下孩子
一放就哭,寶寶哭,媽媽不忍心就會再次抱起寶寶,這樣不論重複多少次都沒辦法真正的放下寶寶。而隨著寶寶的長大,寶寶知道只要哭媽媽就會抱,媽媽的負擔也會越來越重。即使捨不得,媽媽也要&34;的放下孩子,讓孩子逐步脫離媽媽的懷抱。
5. 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良好的睡眠環境可以減少孩子自己睡覺的不適感。將房間的溫度溼度調節在寶寶比較舒適的範圍內等等,有助於寶寶更好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