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 日本便利店數量超過 2 萬家,他們還有什麼問題要面對?

2020-12-17 好奇心日報

據 NHK 消息, 7-ELEVEN 在 1 月內門店數量將突破 2 萬家,這也是首次有單一品牌零售店在日本門店數量超過 2 萬家。

截止 2017 年 12 月底, 7-ELEVEN 在日本國內有 19979 家門店,從今後的開店計劃來看,本月內應當能夠超過 2 萬家。在日本本土市場, 7-ELEVEN 門店數量遠多於另兩大便利店,在合併便利店品牌 SUNKUS 之後,全家成為日本第二大便利店品牌,在日本門店數為 17656 家門店;而羅森目前在日本國內擁有 13450 家門店。

2017 財年第二季度財報( 2017 年 3 月 1日- 8 月 31 日)則顯示, 7-ELEVEN 日本國內便利店銷售額達到 2.37 萬億日元,同比增長 3.8%,同樣高於全家與羅森。

7-ELEVEN 的成功與持續創新不無關係,我們熟悉的不少便利店商品如飯糰、關東煮都從 7-ELEVEN 率先開始。現在外國遊客赴日旅遊可能十分習慣在便利店 ATM 機直接取現,但 7-ELEVEN 卻是日本零售商中第一家推出該服務的企業。

近幾年, 7-ELEVEN 又推出了便利店咖啡、可搭配色拉食用的雞胸肉等便利店人氣爆款商品。而 7-ELEVEN 自有品牌 7Premium 產品線的豐富程度與推陳出新的速度也做得十分出色。由於隸屬於 Seven&i 控股, 7-ELEVEN 還能把自有品牌商品賣去同集團的伊藤洋華堂等超市,其自有品牌商品銷售渠道多於其他便利店,這也有助於 7-ELEVEN 加深在消費者心中自有品牌的形象。

但 7-ELEVEN 並非沒有顧慮。在電商衝擊下,便利店越發需要密集的網店來發揮便利店各類服務優勢,但日本便利店數量已經超過 5.5 萬家,接近飽和的市場留給便利店開店的餘地正變得越來越小。

7-ELEVEN 正在嘗試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差異化開店策略,比如把門店開去老年人更多的小區。除了為腿腳不便的老人提供送貨上門服務之外,他們還向老人提供搬運大型垃圾、更換燈泡等物業服務。

日本零售行業人手不足的現狀同樣深深影響著便利店企業。路透曾援引日本業內人士稱,一家便利店平均至少需要 20 名員工(包括兼職者),這就意味著 7-ELEVEN 至少需要約 39 萬餘名員工。為了維持門店的正常運營,便利店不得不提升時薪來吸引勞動力,但這也為便利店企業增加了一筆不小的人力支出成本。

題圖來自 7-ELEVEN

相關焦點

  • 日本7-11便利店店鋪數量突破2萬家大關
    原標題:日本7-11便利店店鋪數量突破2萬家大關   據日本媒體報導,大型連鎖便利店7-11日本公司日前發布消息稱,在日本國內店鋪數量達到20033家。這是日本國內首家零售業連鎖店店鋪數量突破2萬大關。
  • 零售商業評論:「國產便利店」如何趕超711?
    在國內,600萬夫妻店,而品牌連鎖便利店才10萬家,國產連鎖便利店佔比就更少。而傳統品牌便利店巨頭711為何能做得如此成功?我們先要從711身上學習,所謂知己知彼,方能取勝。當然還有收發快遞、列印複印、收發傳真、衝洗照片、物品寄存、代繳個人所得稅和年金保險等費用、洗衣服務……零售業有一種說法,世上只有兩家便利店,711和其他便利店。
  • 711便利店,咋讀?
    711是全球最大、最知名的連鎖便利店,門店遍布全球,中國也不少。"7711"甚至已經成為了便利店的代名詞。 你怎麼念"711"這個店名的? 據我觀察,在中國好像沒有統一念法,有人念"七一一",有人念"七么么",還有人念"七一十一"。我有不少廣東朋友的念法很萌,叫"七仔"。
  • 日本便利店711不再24小時營業了!真相到底是什麼
    日本便利店711最近風波不斷 前有店員把食物含嘴裡 又吐出來的「衛生醜聞」 從3月開始 日本有10家711試行早上7點開門 晚上11點關門
  • 「日本語」是什麼讓日本人有了5.2萬家便利店
    截至今年3月,日本全國便利店數已經突破5.2萬家。其中又以東京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三家便利店7-11、羅森、全家在東京就擁有超過5700家店鋪,在一些便利店「激戰區」簡直隨便走兩步就有一家便利店。那麼日本人到底喜歡便利店哪裡?
  • 從日本全家、羅森、711,理清未來「無人便利店」的發展脈絡
    ,在日本,便利店已經超過超市,成為日常用品銷售比例最大的零售模式 ,電商在日本依然沒能像中國一樣佔有一席之地。  簡單的概括日本便利店的特點就是「雨後春筍」和「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  眾所周知,在日本,最佳實踐就是全家、羅森、711 ,這些在日本如毛細血管裡的營養組織般的存在,全天24小時不間斷的為日本社會默默地輸送養料。
  • 日本711便利店出了這款「中國面」,天天售罄,日本人:一碗難求
    話題一轉,來到日本的711便利店!為什麼這款biangbiang面會在日本便利店上架?因為商業頭腦呀!對顧客的喜好和需求沒有點兒捕捉力哪能在全球開近100萬家便利店?這不,這款「中國面」一經上架,天天售罄!相信之前大家都有看過不少日本美食博主安利這款biangbiang面了。
  • 日本便利店數突破5.2萬家 日本人喜歡便利店哪裡?
    截至今年 3 月,日本全國便利店數已經突破 5.2 萬家。其中又以東京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三家便利店 7-11、羅森(需求面積:30-150平方米)、全家在東京就擁有超過 5700 家店鋪,在一些便利店「激戰區」簡直隨便走兩步就有一家便利店。   那麼日本人到底喜歡便利店哪裡?
  • 日本便利店不賣成人雜誌了,部分放棄24小時營業
    大阪的連鎖便利店以711、全家和羅森布局最為廣泛,基本上佔據了市場90%份額,一般開在臨街、商業區和生活區等區域,密度比藥妝店要大很多,主要銷售食品、甜點、飲料、菸草、日常生活用品、雜誌等商品,和國內便利店銷售的商品差別不大,和藥妝店差別比較大,涵蓋無人售貨機的大品類飲料,更偏全面的日常生活品。
  • 日本3000家711年內將提供免稅服務 手續僅需5分鐘
    人民網東京7月7日電 據日本《日本經濟新聞》網站報導,2015年內日本3000家711便利店將引進免稅辦理系統,外國遊客僅需5分鐘便可完成免稅手續。目前,外國遊客每年為日本帶去2萬億日元的消費,東京的大型百貨商店、家電賣場,以及地方各大店鋪都相繼推出了免稅服務。
  • 日本便利店數已超5.2萬家 日本人為何如此喜歡便利店?
    截至今年 3 月,日本全國便利店數已經突破 5.2 萬家。其中又以東京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三家便利店 7-11、羅森、全家在東京就擁有超過 5700 家店鋪,在一些便利店「激戰區」簡直隨便走兩步就有一家便利店。   那麼日本人到底喜歡便利店哪裡?
  • 老闆罷工、店員叫苦,711便利店不再24小時營業,日本人變懶惰了嗎?
    日本東京市民:夜裡其他商店都關門,還需要依靠便利店解決一些不時之需。日本東京市民:我自己經常打工到深夜,如果連便利店都不開門了,上哪裡去買東西呢。711公關人員稱:這次試辦是為了老齡化和人口減少的社會結構改變做準備。
  • 能打敗711的便利店咖啡代理?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其實不奇怪,星巴克雖然是巨頭,但因為價格以及新鮮程度等原因,星巴克的咖啡在大眾評測中弱於711,711則向世人證明了不要小看便利店咖啡,正所謂英雄不問出身。本來問題到這裡就結束了,可能很多人在這裡發現了商機,如果便利店也可以代理到這麼好的咖啡那豈不是就可以搶星巴克的蛋糕了呢?但是很遺憾,711的代理條件可不是每個人都能滿足的。似乎這條路就無解了。
  • 國產品牌崛起,便利店不止有711全家,還有這匹「國產黑馬」
    國內一開始對於便利店的概念還是非常小的,平常的話,我們在韓劇當中看到的比較多,男女主角一起在便利店吃泡麵的情節在韓劇裡顯得非常浪漫。近些年,國外的一些便利店在中國非常受歡迎,比如說711、全家、羅森等等。
  • 便利店711的名字到底怎麼讀?
    昨天小編在群裡聽到有人問便利店711的名字應該怎麼讀,開始還覺得蠻奇怪的,不就是711嗎,難道還有什麼別的讀法?還有一些特立獨行的小夥伴會讀成「七槓十一」,「七百一十一」。其中最常見的讀法是seven-eleven和「七么么」。一些歌曲中也出現了這個便利店,我們來聽聽是怎麼唱的。聽清楚沒,唱的都是「七十一」哦。
  • 工資程序出錯少發4.9億加班費 日本711便利店致歉
    12月10日,日本媒體報導稱711便利店公司社長永松文彥舉行記者會,就長期以來少算了店員的加班費一事致歉,據悉這次事件是因為711的工資程序出錯。根據711官方所說,這次事故主要是因為他們總部的工資計算程序出錯,不過媒體報導稱日本勞動基準監督署早在2001年就發現過711少算加班費的問題,當時該公司並沒有更正,之後變更過加班補貼公式也存在一些錯誤,使得少算加班費的情況更加嚴重。
  • 便利店711的名字到底應該怎麼讀?
    昨天小編在群裡聽到有人問便利店711的名字應該怎麼讀,開始還覺得蠻奇怪的,不就是711嗎,難道還有什麼別的讀法?結果發現大家的回答都不一樣:有的讀英文的seven-eleven,有的讀它的簡稱seven,有人讀七么么或七十一,廣東的朋友會讀成七仔。還有一些特立獨行的小夥伴會讀成「七槓十一」,「七百一十一」。
  • 30萬家便利店,從何處來?
    一年實現2556億元銷售額,總體門店數量13.2萬家。這是《2020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所描繪的中國大陸地區便利店行業的大圖景。從銷售增速看,2019年的行業增速為13%,較前兩年有所下降,不過仍舊維持了兩位數的增速。這個行業增速相對於超市和百貨行業已經算是不錯的表現,那麼未來,中國的便利店還有增長空間嗎?
  • 中國便利店之王:碾壓全家、711,全國開2萬家店
    美宜佳和中石化中石油兩家便利店站在不一樣的起點:國資企業們有天然的優勢,憑藉遍布全國的加油站拓店。但從門店數量來看,美宜佳絲毫不輸它們。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7月,美宜佳門店突破20000家,門店數量全國第二,超過崑崙好客。憑藉這點,業內稱美宜佳為「便利店之王」。
  • 羅森計劃5年內在華便利店數量增至1萬家
    近日,日本便利店巨頭羅森公司社長竹增貞信在接受共同社採訪時透露稱,計劃到2025年把在中國的店鋪數量增至1萬家。截至今年11月底,羅森在華店鋪約有3150家。首先,公司計劃到2022年底前,把店鋪增至6000家,促成實現2025年增至1萬家的目標。竹增貞信也指出:「中國人口是日本的10倍,開店機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