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高鐵建設新機遇 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關於高鐵時代對...

2020-12-15 中國江蘇網

  編者按 2019年12月16日,隨著徐宿淮鹽鐵路的開通運營,宿遷正式跨入了高鐵時代。高鐵時代是一個大交通時代、大合作時代、大紅利時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有了新引擎;同時,又是一個發展大競爭、要素大轉移、產業大調整時代,面臨新挑戰。目前,各地搶抓高鐵時代新機遇、開闢發展新局面的勢頭非常迅猛,這要求我們必須審時度勢,超前謀劃,積極擁抱高鐵時代,加快推動宿遷實現高質量發展。市人大常委會課題調研組這篇調研報告,緊扣「高鐵時代對宿遷中心城市發展的影響」這一重大課題展開,很有現實和長遠意義,得到了時任市委書記張愛軍的重要批示:「這篇調研報告很有價值,分析充分,研究深刻,點題準確。請發改、交通、城建、文旅、教育、衛健、民政、工信等部門認真學習研究。『十四五』期間,如何充分利用和防範『高鐵時代』到來的正反影響,是一個大課題、大文章,要未雨綢繆。」當前,正是我市「十四五」規劃編制關鍵時刻,需全社會共同關心關注。現全文刊發,以饗讀者。

  徐宿淮鹽高鐵的開通運營,標誌著我市正式迎來了高鐵時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如何充分利用高鐵時代的交通紅利、跨越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是我市實現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解答的問題。為此,近期,市人大常委會課題調研組就「高鐵時代對宿遷中心城市發展的影響」這一課題進行了深入調研,專門召開動員部署會,多次召開調研座談會,與市交通運輸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發改委、市工信局等29家單位一起探討高鐵時代的現實和預期影響,並徵求了部分企業和客商意見,共同分析利好、研判形勢、謀劃對策,旨在對我市中心城市發展有所裨益。

  在宿全國、省、市三級人大代表聯組視察宿遷高鐵開通運營準備工作

  跨入高鐵時代

  中心城市發展擁有強大「助推器」

  我市位於江蘇省北部,屬國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沿海經濟帶以及淮海經濟圈的交叉輻射區,核心區位優勢不明顯,加之高鐵的長期缺位嚴重製約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而今,經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終於迎來了翹首以盼的高鐵時代。目前,我市行政區域內已建成或納入規劃建設的高鐵主要有徐宿淮鹽高鐵、合宿新高鐵、新淮(新沂-淮安)高鐵。已建成的徐宿淮鹽高鐵,正線全長316公裡,在江蘇境內與連淮揚鎮鐵路形成京滬高鐵第二通道,線路標準為客運專線,設計速度250公裡/小時,我市境內63.5公裡,途經宿城區、宿遷經開區、市洋河新區和泗陽縣,設宿遷站、泗陽站,預留洋河站。即將開建的合宿新高鐵,起於安徽省合肥市,由新合肥西站引出,途經宿遷後進入新沂。採用客運專線標準,設計速度350公裡/小時,我市境內76.5公裡。該項目已納入《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新沂至宿遷段為京滬二通道的組成部分,工可報告於2020年9月24日通過國鐵集團審查。規劃中的新淮高鐵,已納入《江蘇省「十三五」鐵路發展規劃》,起於淮安,經沭陽後終至新沂,未來將與寧淮鐵路貫通,形成南京至北京全程速度350公裡/小時的又一條高鐵通道。隨著徐宿淮鹽以及未來合宿新、新淮鐵路的開通運行,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必將發生深刻變革。主要利好表現為「五優化、五加快」。

  (一)優化經濟地理區位,加快融入核心經濟圈。根據國家2016年《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未來我市將形成貫穿南北、連接東西的高速鐵路「十字格局」,向北連通京津冀城市群、環渤海城市群,向南銜接長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向東直通沿海發展軸,向西連接成渝城市群。同時,我市是國家京滬高鐵輔助通道上的重要節點,與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的距離將大幅縮短,與國內主要大城市間的快速聯繫構築了新的途徑。統計表明,高鐵開通後我市一日生活圈達到了45個城市(地級市),相較於高鐵開通前的13個城市,提升了3倍以上。

  (二)優化要素分配效率,加快區域合作進程。以省內的淮安、鹽城、徐州、南京和省外的北京、上海、青島、杭州、鄭州等城市為例,高鐵開通後各地到我市的可達性大幅提升,其中,近距離200公裡以下普遍提升55%以上,中距離200公裡-500公裡普遍提升65%以上,遠距離600公裡以上普遍提升60%以上。高鐵加快了區域一體化進程,使得高鐵沿線城市不再是孤立單元,而是緊密相連、相互依存。我市與沿線城市區域之間的人才、信息、資金等資源將更加便捷高效地互促互通、共享共聯,產業選擇、基礎設施、旅遊休閒、商貿流通等領域的合作也將成為內生需求。

  (三)優化城市營商環境,加快經濟活力激發。高鐵的發達程度是招商引資的重要條件,過去因交通不便導致許多好項目無法落地,高端人才不斷流失。而今高鐵的建設發展,將大大縮短企業投資安全半徑,為企業引進周末專家、提供及時售後服務、促進人員交流等提供極大便利。同時,也將進一步促進我市「168」招商機制發揮更大作用,有助於推動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專業招商局緊緊圍繞全市千百億級產業,深耕重點招商區域,主動對接產業鏈上下遊,大力開展龍頭型、基地型、關鍵配套環節等項目招商,激發經濟活力。據統計,今年1-9月份,全市新籤約億元以上工業項目332個,協議投資2628.3億元,同比增長17.27%;達到開工條件項目217個,協議投資1113.2億元,同比增長11.57%。

  (四)優化內暢外聯布局,加快城市能級提升。圍繞無縫對接、有效銜接高鐵時代,市委市政府不斷加強前瞻性研究、制度性安排、項目化推動,《宿遷市快速路網規劃(修編)(2018-2035)》《宿遷市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2021-2050年)》《宿遷市「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等一系列重要規劃有序推進,綜合客運樞紐、迎賓大道和上海路快速化改造等一系列重大項目圓滿收官,快速公交、智慧綠路建設等一系列重點項目順利實施,中心城區內暢外聯能力進一步增強,高鐵帶來的勢能得到進一步顯現。例如,高鐵新城吸引了大量的購房需求,活躍了整個中心城市房地產市場和土地市場,提升了中心城市建設品級。據統計,2019年宿遷經開區商品住宅銷售71.45萬平方米,佔市區銷售總量的24%,同比上升9.16%。

  (五)優化交通出行方式,加快民生福祉改善。高鐵開通,我市廣大市民第一時間享受到了高鐵帶來的愜意與便利。截至今年10月底,共發送旅客超過86.3萬人次,到達旅客超過88.5萬人次,高鐵在市民交通出行方式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朝發夕至、一日千裡不再是廣大市民遠行的夢想,昔日還是稀罕物的高鐵,越來越成為我市廣大市民出行的首選,極大地滿足了人們出行多樣化需求,切實回應了人民群眾對於快捷舒適交通出行的期盼和嚮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得到進一步增強。

  把脈高鐵時代

  中心城市發展面臨挑戰「雙刃劍」

  高鐵時代是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隨著高鐵的規劃建設和開通運營,必將催生區域發展時空觀、邊界觀、區位觀和資源觀的重大變革,需要我們居安思危,預判風險,應對挑戰。

  (一)交通弱項影響城市發展「加速度」。當前我市高鐵總體規劃建設還處於「補償式」發展階段,路網布局不完善、供給規模小、服務水平低的局面還沒有根本改變。面對徐州、淮安、連雲港、鹽城等國家戰略大通道規劃建設,我市還缺少國家戰略支撐,或者說還不是國家幹道線上的重要節點城市。截至目前,我市建成高鐵(指時速250公裡/小時及以上)裡程63.5公裡,密度0.74公裡/百平方公裡,為蘇北和全省的81.5%、60.0%,人均擁有高鐵0.11公裡/萬人,為蘇北和全省的76.4%、70.0%。預計至2035年,我市建成高鐵裡程最多191公裡,密度2.23公裡/百平方公裡,為蘇北和全省的60.5%、45.8%;人均擁有高鐵0.34公裡/萬人,為蘇北和全省的56.7%、53.5%。呼應高鐵時代促進物流運輸方式轉變不夠,物流業總體規模小,發展不均衡,物流通道基礎設施短板明顯,缺少旗艦型物流企業,成本相對周邊較高,缺乏競爭優勢。2019年我市社會物流總費用佔GDP的比重為15.7%,遠超全國(14.7%)和全省(13.8%)的平均水平。與高鐵速度相配套的快速路、公共運輸、停車收費等還有待優化。開通的8條高鐵公交線路,站點多、速度慢,乘坐公交時間較長,對市民吸引力不足,市民反映意見較多。

  (二)虹吸效應引發生產要素「逆流動」。高鐵開通將加速城市之間生產要素的流動,可使人才、信息、物資等向發展環境更優越、生產效益更高的地方集聚,形成「逆向流動」,特別是中小城市、欠發達地區將可能面臨人才流失、資金流出、企業流走的風險。2019年以來,我市外出勞動力58.1萬人,外出務工地主要集中在蘇南、滬浙、京津等經濟發達地區,外來勞動力6.18萬人,主要集中在安徽、河南、四川、山東、湖南、湖北、江西等周邊地區或經濟欠發達地區。從2020年一季度與去年同期相比情況看,勞動力轉移總量也由194.45萬人增至196.9萬人,增加2.45萬人。因此,進一步優化環境、集聚人氣,避免本地優質資源外溢尤為重要。

  (三)同城理論加劇行業競爭「同質化」。高鐵的開通,既為相鄰城市打破行政界限抱團發展創造條件,也將觸發城市間資源的激烈競爭,從而加劇資源稟賦相似、產業結構相仿、政策支持相近的城市間「同質化」競爭,造成產業轉移蛋糕分割變小和截流問題。以旅遊業為例,徐宿淮鹽高鐵沿線城市擁有各類景區40餘家,其中徐州普羅旺斯花海、鹽城荷蘭花海、淮安吳承恩故居等20餘家景區與我市景區存在「同質化」情況。為爭奪遊客資源,2019年12月17日高鐵開通第二天,淮安就發布了「跟著央視秋晚遊淮安」旅遊嘉年華活動,赴北京、濟南開展「水懂我心,自然淮安」文化旅遊推介會,對市外組團旅行社給予獎勵和門票、住宿、購物等優惠,一時間極大地拉動了客源,刺激了旅遊消費。據了解,淮安旅遊產品一經推出,就贏得了市場的熱烈反響,首批來自浙江台州的遊客就超過5000人次,創造了淮安歷史上外地團隊遊客最多的紀錄。

  (四)供給不足催生生活消費「候鳥族」。高鐵改變了人們的傳統觀念,拓展了人們的生活半徑,催生出全新的生活理念,加劇了異地置業、異地消費、異地工作、異地就醫、異地就學、異地養老的趨勢。以外地就醫為例,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市異地就醫備案達102986人次,較去年97275人次同比上漲5.8個百分點,究其根本原因在於我市高等級醫院建設、高層次人才培養、高質量醫療服務供給等方面與周邊差距較大。比如三級醫院,我市市區有三級醫院3所,其中三甲綜合醫院有2所,淮安市區有三級醫院8所,其中三甲綜合醫院3所、三甲專科醫院4所。我市省級以上西醫臨床重點專科只有3個,而淮安則有21個,是我市的7倍。再從異地就學和教師流失情況看,高鐵開通至10月底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異地就學1744人,今年以來全市教師流失128人,值得重視。對比同類地區,我市院校、物流園、科研院所等公共服務,同樣存在小、散、弱等問題,供給明顯不足。比如,本科院校,我市僅有1所,淮安有2所。旅遊住宿接待方面,全市星級旅遊飯店15家、市區上規模經濟型酒店70家,還存在著高端客房沒人住、低端客房不夠住等供求結構失調問題。

編者按2019年12月16日,隨著徐宿淮鹽鐵路的開通運營,宿遷正式跨入了高鐵時代。旅遊住宿接待方面,全市星級旅遊飯店15家、市區上規模經濟型酒店70家,還存在著高端客房沒人住、低端客房不夠住等供求結構失調問題。

編者按2019年12月16日,隨著徐宿淮鹽鐵路的開通運營...

相關焦點

  • 「高鐵時代」中華路街道:斬獲高鐵經濟紅利 搶佔城市發展先機
    承德迎來高鐵時代,將實現承德與北京的「同城化」,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加速暢通,必將開啟雙橋區新時代開放帶動戰略的新階段。高鐵時代到來,將徹底破解交通瓶頸,催生一批新業態,全面激活各類潛在優勢,疊加釋放各類機遇。
  • 【高鐵時代大家談】關於高質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的建議
    【高鐵時代大家談】關於高質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的建議 2021-01-05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臨沂與綠地:高鐵時代裡的新「城市生長論」
    為了使臨沂進入全國高鐵網絡進程進一步加快,2020年,綠地正式進駐臨沂城際空間站。在2019年成功開通首條高鐵的臨沂市,正在與綠地集團攜手,搶收「高鐵時代」的新一輪城市發展紅利。4月20日,「新時代·新中心·新臨沂」2020中國(臨沂)高鐵片區戰略發展高峰論壇拉開序幕。
  • 中西部高鐵建設提速,專家稱三四線城市迎來機遇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秘書長陳耀告訴第一財經,中西部地區高鐵網的發展,一方面,給中西部強二線城市帶來發展機遇;另一方面,當三四線城市乃至縣城進入「高鐵時代」,短期內,這些區域作為「通道」,可能面臨站點利用率低、鐵路的運營維護成本大、人口流失加速等問題。「高鐵的連通將反向促進中西部地區提升自身城市治理能級,以對抗大都市圈的虹吸效應。」他說。
  • 揚州人用汗水澆築夢想 擁抱「高鐵時代」 乘著高鐵去追夢
    ……而今,俯瞰揚州大地,一條高鐵巨龍正在騰飛,這條巨龍與京杭大運河、京滬高速公路並行在江淮大地,公、鐵、水在揚州組成大大的「川」字,三條「國家動脈」,穿越歷史,匯聚當下,連通未來。古城全境邁進「高鐵時代」,並成為全省13個設區市中唯一縣縣通高鐵的城市。
  • 進入高鐵時代 熱議湛江機遇
    湛江迎來高鐵時代,也是我們家電企業迎來大發展時代,企業改造升級融資渠道拓寬了,引進人才也容易多了。南寧吳川商會會長劉永發:高鐵開通意義非凡,通過高鐵連接,把湛江納入粵港澳大灣區兩小時經濟圈。從人才交流角度來看,有利於湛江企業吸引一線城市人才,也有利於湛江人才走出去進修提升,共享更多培訓和教育資源。
  • 跨入高鐵新時代 開啟發展新徵程
    敢立目標 善打勝仗  2014年12月,青榮城際開通運營,萊西正式進入高鐵時代,借勢融入青島半小時經濟圈、半島1小時經濟圈。高鐵的開通,不僅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同時也成為推動萊西經濟發展的新引擎。2018年初,當濰萊高鐵啟動建設的消息發布後,萊西各界為之振奮,並立即投入實戰。「要幹就幹最好,要爭就爭第一」,這是萊西人給自己確立的目標。
  • 常州大手筆建設高鐵新城
    9月23日上午,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常州高鐵新城規劃建設情況。高鐵新城建設指揮部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總體要求和「一年打好基礎、三年基本成形、五年展現風貌」工作部署,目前已完成56平方公裡總體規劃和10平方公裡核心區城市設計,規劃設計方案順利通過專家論證和市委常委會審查。
  • 王忠林調研重點工程:搶抓機遇加快建設,打造客流物流樞紐城市
    8月6日,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調研重點工程建設情況並召開座談會。王忠林強調,要搶抓機遇,堅持規劃引領,立足長遠提升功能,加快推進天河機場改擴建項目等重點工程建設,實現近期促增長、遠期強支撐,助推武漢打造客流物流樞紐城市。
  • 鎮安縣「高鐵新城」建設項目簡介
    一、項目名稱:鎮安縣「高鐵新城」建設項目二、項目單位:鎮安縣發展和改革局三、項目內容:以鐵銅溝口鎮安高鐵西站為中心,以鎮雲沿線「一川兩岸十條溝域」為主軸,在東洞村、西洞村、金鐘村片區
  • 高鐵南京北站獲國開行百億授信,相關遷建工作取得突破
    近日,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高鐵南京北站綜合樞紐建設項目,將獲得國家開發銀行總行的中長期授信支持,貸款金額127億元;同時,項目周邊相關遷建工作也取得突破性進展,標誌著高鐵南京北站建設按下「快進鍵」、駛入「快車道」。高鐵南京北站效果圖。
  • 「漢十高鐵」滿周歲彰顯高鐵紅利
    據媒體報導: 2019年11月29日,被譽為「湖北最美高鐵」、連接 「武漢城市圈」與「襄隨十城市群」的(武)漢十(堰)高鐵正式開通運營,沿線周邊城市邁入高鐵新時代。一年來,「漢十高鐵」沿線各站共發送旅客1千多萬人次。
  • 常州高鐵新城規劃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實錄
    歡迎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建設高鐵新城是常州提升城市和區域競爭力,搶抓長三角一體化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長江大保護戰略區域的需要,今天,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邀請市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向新聞媒體介紹常州高鐵新城規劃建設相關情況。
  • 常州高鐵新城完成總體規劃和核心區城市設計
    9月23日,常州市政府召開常州高鐵新城規劃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會上,常州市副市長蔣鋒介紹說,常州高鐵新城目前已經完成56平方公裡總體規劃和10平方公裡核心區城市設計,總體建設時序是:「一年打好基礎,三年基本成形,五年展現風貌」。
  • 多重機遇疊加東興搭上成渝高鐵融入「一帶一路」
    而東興區被媒體所關注,則是因為該區地處國家三大戰略輻射區和西部大開發受益區、全省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節點區、成渝經濟區南部城市群、內江新城建設戰略核心區,多重疊加戰略布局和政策傾斜帶來的發展新機遇。東興區委書記黃俊偉認為,這些機遇,都將為東興擴大開放合作、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城鎮化進程等注入新的動力,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
  • 濰坊昌邑:邁進高鐵時代 追夢幸福徵程
    自此,昌邑市委市政府搶抓重大機遇,全力以赴聚力攻堅濰萊、濰煙高鐵、昌邑站等重點項目。從夢想到變為現實,貫穿著諸多變化與堅定不變。變化的是高鐵規劃路線的一次次調整,不變的是昌邑市積極爭取兩條高鐵途經昌邑設站的堅定執著。功夫不負有心人,2018年2月濰萊高鐵項目在昌邑落地,2019年11月底,濰煙高鐵確認接入濰萊高鐵昌邑站。
  • 【新時代 新氣象 新徵程】「1.5小時高鐵交通圈」打開發展新天地
    希望這些項目能夠進一步加快建設的步伐,我們大豐也將迎來了一更好的發展機遇,我覺得我們大豐應該抓緊抓住這個機遇好好的謀劃。」 報告中提到的「1.5小時高鐵交通圈」一直是淮安人迫切希望的。她稱:「比如我們去上海,我們到南京轉高鐵,我們到北京是去徐州轉高鐵,交通會導致整個交流不僅僅是經濟的,文化的交流都是會落後的。沒有便捷的交通,怎麼去輻射,怎麼去融入一個新時代?淮安特別需要高鐵,而且不止一條高鐵。」
  • 徐宿淮鹽高鐵連淮高鐵開通運營現場會舉行 婁勤儉宣布兩條高鐵開通...
    徐宿淮鹽高鐵和連淮高鐵開通運營,承載的不僅是南來北往的旅客,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蘇北乃至全省在「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和影響力。吳政隆指出,加快推進高鐵建設,既是發展大事,又是民生實事。
  • 江蘇沿海高鐵大通道,今天全面貫通了!_新華報業網
    2017年10月,在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夕,設計時速350公裡的鹽通高鐵正式獲得國家批覆!僅3個月後,鹽通高鐵開工建設。  「爭」出來的,是時速,「搶」出來的,還有效率。鹽通高鐵正線全長157公裡,雖然只經過鹽城、南通兩地,卻是個緊要的工程。它是中國「八縱八橫」高鐵網沿海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它,蘇北的城市很難快速入滬,沒有它,沿海大動脈就斷在了江北。
  • 濰萊高鐵通車,「新核」平度駛入膠東經濟圈
    ,步入「高鐵新時代」。曾經人們對平度的印象是「全國著名的農業大市」、「山東省面積最大縣級市」、「青島遠郊」,但隨著時代的腳步前行,平度搶抓青島「突破平度攻勢」重大機遇,2020年前三季度,平度新籤約重點產業項目127個、同比增長57.5%,其中81個項目實現當年籤約當年落地。從更大範圍來看,平度已經逐漸成為青島「全域統籌、三城聯動」的咽喉之地,更是膠東經濟圈串聯的關鍵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