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區多條時速達350公裡高鐵建設正在穩步推進,並將串聯起一些縣級城市,高鐵的帶來會給這些中小城市帶來什麼?
12月19日,鄭萬高鐵重慶段鋪軌工程進入存軌施工階段,為其全線建成按上加速鍵。待明年全線通車後,該條鐵路將成為西南地區通往中原、華北等地區的客運主通道。
在這條鐵路線上,縣級站點正不斷增加。除了已建成的郟縣、方城、襄陽等地外,明年還將新增雲陽、奉節、巫山3個縣級站點。
此外,還有多條連接中西部城市與東部城市群的高鐵線路預計在今年年底至明年開工。其中包括,溝通桂東城市群和珠三角的南玉鐵路,打通成渝城市群經貴州至粵港澳大灣區的瀘遵高鐵和旨在將成都至上海、北京行程將縮短在7小時以內的成達萬高鐵等。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秘書長陳耀告訴第一財經,中西部地區高鐵網的發展,一方面,給中西部強二線城市帶來發展機遇;另一方面,當三四線城市乃至縣城進入「高鐵時代」,短期內,這些區域作為「通道」,可能面臨站點利用率低、鐵路的運營維護成本大、人口流失加速等問題。
「高鐵的連通將反向促進中西部地區提升自身城市治理能級,以對抗大都市圈的虹吸效應。」他說。
不過,陳耀也認為,站城融合,將為成都、重慶周圍的三四線城市帶來發展機遇。
以位於成都東南側的資陽為例,公開資料顯示,規劃中的成達萬高鐵將與在建的成自高鐵「共線」成都至資陽西。
21日,資陽市發展改革委主任曹漢卿在新聞發布會上稱,資陽市將協同推動成渝中線高鐵、成達萬高鐵、銅梁至安嶽高速等重大項目建設,構建成資半小時、渝資1小時通勤圈。
四川省人民政辦公廳在8月印發的《關於推動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將強化成都鐵路主樞紐功能,培育德眉資區域型綜合鐵路樞紐。
陳耀稱,成都和重慶兩個區域核心城市間存在經濟「窪地」,不利於區域協同發展。通過高鐵連通,將加快成都與德陽、眉山、資陽等周邊城市的「同城化」效應,在紓解成都「大城市病」的同時,也將帶動德眉資等地產業、人口的集聚。
根據2019年四川省統計局數據,成都GDP總值為17012.7億元,佔四川省GDP總量的36.49%。在德眉資三城中,經濟總量最大的德陽,同年GDP總量也僅為2335.9億元;而資陽的GDP總量則位於當年四川省下轄地級市末位,為777.8億元。相較成都,差距超過1.6萬億元。
陳耀還認為,在城市群內部,高鐵也將加速區域核心城市的虹吸效應。對此,次級城市可以有針對性的出臺人才激勵措施,減少人才流失。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稱,對於此類三四線城市,自身市場尚處於沉默期,藉助高鐵建設,公共基礎設施優化,城鎮化水平將提高,後續成長空間大,對於當地樓市也將傳出利好信號。
不過,也有專家對中小城市推進高鐵建設持謹慎態度。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堅告訴第一財經,對於中西部三四線城市而言,高鐵的建設可能給當地政府帶來債務負擔,反不如進行普通鐵路、公路的建設。後者更符合當地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