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萬註冊門檻 鼓勵發展獨立個人保代 中介市場有望迎新變局

2020-12-23 騰訊網

財聯社(北京,實習記者 王宏)訊,前後歷時五年落地,涉及900萬個人保險代理人、300萬保險中介機構從業人員、1776家保險專業代理法人機構以及3.2萬家保險兼業代理機構的規範性文件《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下稱「《規定》」)於今日出臺。

此次發布的《規定》最大的亮點在於,提升了最低註冊資本,將區域性保險專業代理機構最低註冊資本從原來的1000萬調整為2000萬元。並且,還首次提出 「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的概念,未來銀保監會還將出臺文件對此進一步完善。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朱俊生表示,資本越多,抗風險能力越強,提高區域性保險專業代理機構註冊資本門檻,是為了規範行業發展。

「不是我們預計的提高到5000萬就好」。某大型保險代理公司相關負責人則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從2013年泛鑫保險事件之後,監管就有意收緊行業門檻,提高註冊資本金,引導保險代理機構走上專業化和規範化的道路。

實際上,工商信息顯示註冊資本在幾百萬的中小型保險代理公司不在少數。此次《規定》出臺後,這些中小機構又將何去何從?上述保代負責人表示,這次的《規定》不適用回溯,正式實施之後,註冊資本在2000萬以下的將不再被批准。而註冊資本在2000萬以下的機構,在許可證到期之後,可以選擇增資,也可以選擇註銷,未來或將通過這種方式逐步清理存量。

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的提出是此次《規定》的另一亮點。朱俊生表示,這個概念與國外的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是不一樣的。國外所指的「獨立代理人」是獨立保險公司之外,同時代理多家公司產品的中介。

但本次《規定》中所指的「獨立個人代理人」,仍然還是指代理一家保險公司的產品。與傳統代理人相區別的是在職級和利益分配上那種金字塔的架構。傳統代理人的方式對於一些進入行業不久,產能比較高的代理人缺乏激勵。獨立個人代理人有一種利用保險公司平臺進行創業,從機制上更多調動銷售人員的積極性。

此外,很多公司之前已經在營銷員體制改革上做了各樣的探索,就類似於此次《規定》所提到的獨立個人代理人這種探索,比如華泰,還有一些其他公司e門店模式,以及一些壽險公司在營銷員中引入合伙人的概念。

而資深保險行業專家楊松林則表示,獨立代理人的政策其實說明了監管對於保險行業代理人高質量轉型的趨勢是越來越明顯的,對於傳統保險公司來說,獨立代理人的趨勢,將會對其傳統的個險銷售模式產生倒逼式的影響;而對於保險中介行業來說,是嚴格監管,更是轉型機遇,尤其是代理人、公估人、經紀人的三大頂層制度設計完善後,保險中介的轉型迭代也有了方向性的指引,未來可以期待保險中介市場的重新洗牌。

據悉,早在2015年原中國保監會就啟動了《規定》的起草工作,並於2018年7月、2020年4月兩次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最終完成了《規定》制定工作。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保代江湖變局:擴容分類加劇馬太效應
    2020年最後一個月,《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以下簡稱《保薦業務規則》)正式發布,最為吸睛之處在於,不再將準入型考試作為唯一門檻,而是以專業能力定資格,將保代是否符合相關執業條件的判斷權和決定權交給保薦機構。
  • 根治保險中介市場亂象 銀保監會發布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
    新華社上海11月24日電(上海證券報記者 韓宋輝)為進一步促進保險中介監管法律制度體系協調統一,鞏固保險中介市場清理整頓工作成果,深化保險中介市場改革,銀保監會昨日發布《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下稱《規定》)。
  • 千萬代理人監管新規出爐:「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能否引領市場新...
    所謂保險代理人,是指根據保險公司的委託,向保險公司收取佣金,在保險公司授權的範圍內代為辦理保險業務的機構或者個人,包括保險專業代理機構、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及個人保險代理人。截至目前,全國共有保險專業代理法人機構1776家,保險兼業代理機構3.2萬家、網點22萬個,個人保險代理人900萬人,保險中介機構從業人員300萬人。
  • 事關1200萬保險代理人的新規來了,取消中介牌照3年有效期
    目前來看,徵求意見稿最大的變化及亮點如下:規範市場主體準入區域性代理機構註冊資本金準入門檻擬從1000萬元提升至2000萬元徵求意見稿:第十條 經營區域不限於註冊登記地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的保險專業代理公司的註冊資本最低限額為5000萬元。
  • 鵬誠保代公司違規被罰80萬 涉編制虛假財務資料行為
    以上情況鵬誠保代知曉,且沒有採取有效措施制止這一行為。上述違法行為違反了《保險專業代理機構監管規定》第四十四條第三項,根據《保險專業代理機構監管規定》第七十六條,重慶銀保監局決定對鵬誠保代罰款30萬元;對鵬誠保代總經理王開基給予警告並處罰款10萬元。其次,鵬誠保代還存在財務業務數據記載不真實的違法行為。
  • 「金領中的金領」光環褪去:保代制度大變革 考試成非準入門檻
    「保代資格基本上就是執業資格,保代已不是稀缺資源,只籤字就能拿保代費以後不可能存在了。未來是靠能力而非資格獲得收入。」資深保代王驥躍表示。  南方一家券商資深保代也向《財經》記者表示,「這是歷史的必然變革,任何一個行業僅依靠資格吃飯都是不正常的,新規可以淘汰一批人,有能力的人會得到充分的認可。」
  • 保代新規出臺!保代將由考試定資格到能力定資格,保代登記主動權...
    答:證券發行註冊制改革是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重大變革,新《證券法》進一步明確了全面推行證券發行註冊制度、完善投資者保護、壓實中介機構市場「看門人」法律職責等。建立統一、規範的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標準,是多層次資本市場全面推行註冊制的重要基礎,對於促進形成能力和責任相匹配的權責清晰、運轉協調、相互制約、各負其責的「看門人」機制有著重要意義。
  • 5700保代迎「能力定資格」時代,隊伍擴容會否導致「金領」褪色?
    來源:一財網「並不缺保代,而是缺有經驗、有水平的。」 註冊制改革持續深化,IPO業務豐收的券商投行,對保薦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而隨著保薦業務規則不再以「考試定資格」,保代隊伍有望進一步壯大。在運行十餘年後,保代考試宣告取消,保代資格準入門檻大降。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士管宇(化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新規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保代數量會大幅增加。「保代不值錢了。現在保代制度基本是完全市場化了,以後就是優勝劣汰。」他說。投行「群雄逐鹿」時代已至,保代隊伍是否將進一步擴容?「新保代」批量湧入,「金領」行業會否褪色?
  • 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制度落地,彎道超車的機會來了!-工保網
    此次《通知》圍繞「監管引領、市場選擇、加強管理、防範風險」原則,從準入退出、展業模式、管理職責等方面對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的發展予以規範,致力於通過健康增量逐步稀釋問題存量。因此,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滿足條件方可進入行業、一旦違規隨即清出行業,《通知》以高門檻維護獨立個人代理人隊伍向好發展。 在守住兩「端」的基礎上,《通知》要求保險公司按照銷售能力資質分級要求,綜合考察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從業年限、業務能力、專業知識、學歷狀況、誠信記錄等情況並實行差別授權。
  • 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 究竟如何「獨立」?
    ⊙記者 韓宋輝 ○編輯 陳羽 銀保監會近日發布《關於發展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有關事項的通知》,對保險公司、保險中介公司發展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進行了規範。行業期盼已久的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制度終於「破冰」,數百萬保險代理人將迎新政策「大禮包」。
  • 事關900萬人,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新規來了!「單飛自己做老闆」要火?
    規範性文件出爐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制度的醞釀已有數年,現在終於以正式規範性文件的形式揭開面紗。個人保險代理人1992年引入我國保險市場,之後人員隊伍發展迅速,逐漸成為保險營銷最重要的渠道。目前,全國保險公司共有個人保險代理人900萬人左右。
  • 保險中介牌照審批重開 「先照後證」中「證」或調整
    此次重啟的審批門檻為:全國性保險專業經紀、代理公司的註冊資本為實繳資金5000萬元,區域性保險專業代理公司的註冊資本為實繳資金1000萬元,並且全資或控股股東必須具有汽車生產、銷售、維修和運輸等背景。另外,審批流程為「先照後證」(先辦營業執照,再拿行業許可證)。  保監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清理整頓工作自2014年4月啟動以來,對保險中介市場進行了全面的清理和系統的檢視。
  • 保險中介市場遇「清洗」,惠邦保險經紀業務許可證被吊銷
    對此,專家分析稱,或有部分機構受限於監管提出的,區域性、全國性中介機構最低限額1000萬、5000萬的註冊資本金要求,同時面臨展業壓力,被動或主動進行調整,如關閉、停止業務、合併分支機構、轉讓等。監管清理「空轉」機構的另一面,也有業內人士建議,註冊資本金不宜「一刀切」,可分檔次循序漸進,給中小機構留出空間。
  • 保監會明確保險中介準入門檻:最低註冊資本1億
    在今年五月披露的《「十二五」期間保險中介市場發展與監管研究》中,保監會明確表示要加大吸引利用境外資本力度,支持機構間的兼併重組,支持上市融資,突破資本「瓶頸」,鼓勵建立全國性服務網絡,發揮規模經濟效應。
  • 銀保監會發布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 保險中介制度框架基本建成
    統一規範保險代理人是指根據保險公司委託,向保險公司收取佣金,在保險公司授權範圍內代為辦理保險業務的機構或者個人,包括保險專業代理機構、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及個人保險代理人。截至目前,全國共有保險專業代理法人機構1776家,保險兼業代理機構3.2萬家、網點22萬個,個人保險代理人900萬人,保險中介機構從業人員300萬人。
  • 事關1200萬保險從業者,新規重磅落地!
    近日,銀保監會發布《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這一規定的出臺,將對1000多萬個人保險代理人和保險中介機構從業人員產生重大影響。此外,在規定中還首次提出了「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概念,鼓勵探索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相關制度,進一步提高市場經營效率。
  • 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來了!與成熟市場有何差異?
    二是保險業以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模式,吸引鼓勵保險從業人員紮根城市社區、縣域和鄉鎮提供專業化保險服務,能夠解決一部分人的就業需求,促進社會民生發展。  三是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模式有助於提高保險銷售人員穩定性及專業保險服務水平,有助於提升保險公司效益及合規意識,改善行業形象,促進行業高質量轉型發展。  《通知》的關鍵著眼點是什麼?
  • 保薦業務兩大實質性門檻全部取消!新辦法來了,取消保代事前資格...
    整體來看,新的保薦管理辦法,更加符合市場的實際,給予券商投行更多的自主權,對券商投行的風險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於投行全行業的穩健發展。取消保薦代表人事前資格準入,強化事中事後監管證監會表示,隨著法律環境和市場環境的變化,《保薦辦法》部分內容需要相應調整完善,特別是新《證券法》實施後,《保薦辦法》相關條款需要做好配套銜接,註冊制下對中介機構的專業能力和執業質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有必要對《保薦辦法》進行修訂。
  • 平安人壽聚焦代理人收入提升改革基本法;獨立個人代理人制度擬嚴禁...
    近日,銀保監會正式下發《關於保險公司發展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分別從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定位、條件標準、甄選機制、支持舉措、執業管理、行為規範、監督管理等方面提出具體的監管要求。
  • 改革恰逢其時 銀保監會發布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制度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銀保監會決定通過健康增量逐步稀釋問題存量,杜絕保險營銷組織層級,轉變保險營銷發展模式,改革利益分配和考核機制,引導保險公司規範有序發展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推動保險市場發展壯大,形成一支更加專業、職業和穩定的銷售人員隊伍。「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制度是直接針對代理人體系的改革,有利於提高保險專業化服務水平,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