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新聞3月6日電 (記者 杜燕)北京地鐵12號除田村停車場、北東區間、東壩車輛段及出入段線外,全部已進入主體結構施工。在施19個標段,全部實現了復工。
12號線在施19個標段全部復工
北京地鐵12號線經過海澱區、西城區、東城區、朝陽區四個城區,12號線正線全長約29.6km,全部為地下線,共有21座車站,其中換乘站15座。12號線在起點西四環外設停車場一座,在五環外設車輛段一座,在北太平莊設與19號線聯絡線,在西壩河設與17號線聯絡線,在管莊路口西站設置與3號線的聯絡線,由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軌道公司」)負責建設。
在北京市建委、北京市重大辦、各區政府的領導下,軌道公司堅持疫情防控優先原則,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復工,12號線在施19個標段,全部實現了復工。據介紹,北京地鐵12號除田村停車場、北-東區間、東壩車輛段及出入段線外,全部已進入主體結構施工。
研發「進入施工現場人員信息報送系統」
記者了解到,軌道公司按照復工時間,對施工人員採取分級管理;對針對回京不夠14天的務工人員住宿不多於4人,隔離不到14天的採取非接觸方式送餐、單獨就餐等防控措施的基礎上。
針對面對上萬名建設者,要做到每天精準排查,確保施工場地防控到位和施工人員健康安全,又儘可能減少施工人員把有限的精力放到填表、匯總、統計等繁雜的事物中,為快速、全面掌握疫情數據,及時、準確分析疫情狀況,軌道公司根據工程實際,僅用48小時研發了「進入施工現場人員信息報送系統」。
進入現場人員只需掃碼打開小程序,填寫當日身體狀況、接觸史、返崗條件、行程軌跡等信息即可完成數據上報,用信息化手段確保信息採集的精準有效。
目前,在軌道公司負責建設的線路,每一名軌道交通建設者都能使用信息系統記錄個人的健康狀態、復工情況、人員行程軌跡、日常接觸人員等信息,並能夠快速匯總上傳到系統。系統運行穩定、數據準確、報送及時等各方面的優勢逐步顯現,為軌道交通建設復工復產提供了精準的疫情防控信息。
遠端篩查「點對點」運送返京人員
12標包含一個和平西橋站,為地下兩層分離島式車站,受疫情影響,項目採取關鍵路線掌子面先復工措施,復工部位為東側車站二襯扣拱施工,西側車站初支扣拱和聯絡通道施工。
自疫情發生後,項目部成立疫情防控小組、編制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堅持「統一組織、遠端篩查、集中到場、實名管理」的原則,做好勞務人員返京工作,按照分批次、分區域、分時段的原則實施管理;勞務人員返京前,將個人信息、包車情況、行車路線、途經地區等提前備案,並將信息上報至櫻花園街道社區,錄入建委實名制管理系統;返京人員由村委會出具近14天身體狀況良好證明,採用專車或包車形式返京,並實時跟蹤返京行程。
項目部利用科技手段排查所用人員行跡全過程,保障與確認患者「零接觸」。
項目部還對勞務人員實行實名制管理,工人進場建立員工健康申報卡、登記表、排查臺帳,實名制錄入現場門禁系統,辦理工作牌,宿舍入住人員名單上牆。
此外,工地生活區實行分區分時封閉管理,減少人員交叉流動;生活區劃分為紅、黃、綠區域,根據不同區域劃分樓梯通道,工人按照相應居住區域分別佩帶紅、黃、綠三色袖標;對生活區重點部位每天進行4次消毒,同時專人測溫、登記,有效避免交叉接觸。(完)
【編輯:陳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