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辱華事件依然還在發酵,除了各行各業的商家抵制之外,韓國、日本乃至美國等外國友人都對D&G所作所為表示不恥,稱D&G侮辱的是整個筷子文化,換成誰都忍不了。在這種情況下,D&G終於意識到自己把事情鬧大了,兩位創始人設計師在事發兩天後的11月23日,好不容易才扭扭捏捏地發布了致歉視頻。
但細究致歉視頻內容發現,兩位創始人一直強調的是文化偏差,導致對筷子視頻的理解不同,並基於此請求華人原諒,完全沒有提到真正惹怒國人的設計師辱華言論問題,試圖模糊事件焦點。
不僅如此,還有不少網友注意到,致歉視頻最初只在微博發布,並且疑似買了大量水軍刷好評,直到再次被國人抗議,才在三個小時後將視頻同步到推特、Youtube、ins和Facebook上。
而更惡劣的是,有懂義大利語的網友爆料,所謂致歉視頻只是在中文翻譯中道歉了,但義大利語本身並沒有道歉。原話中「我們的遭遇」,被翻譯成「我們的言行」;「這次經歷」,被翻譯成「這次經歷及教訓」。如果爆料屬實,可以說D&G完全就是在糊弄國人。
最後除了D&G試圖模糊焦點,還有網友指出義大利的媒體也在報導中說,「D&G事件讓品牌自身損失慘重,但中國人抵制不了多久。」甚至還有不少支持D&G的人說,D&G不需要道歉,是中國人不懂得自嘲,只是最近流行種族歧視的話題。
回顧事件始末,即便拋開辱華一事不提,D&G在整個事件的公關過程中也是成功地走錯了每一步。從發布涉嫌辱華預告片,到設計師與網友對罵發表辱華言論,再洗白是被盜號,緊接著設計師發聲稱請了中國員工沒有歧視,最後在致歉視頻上還要再做手腳,這一系列的做法幾乎讓人感受不到一點真誠,無疑是公關失敗案例中的典範。
仔細思考一下,作為國際知名奢飾品品牌的D&G,公關團隊應該不至於差到如此地步,所以導致目前結果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源於對方的傲慢。也就是說,雖然迫於資本壓力不得不向巨大的中國市場低頭,但骨子裡他們可能依然不覺得自己有做錯什麼。
試問,對於這樣傲慢且不誠懇的道歉,誰能接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