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11月25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義大利奢侈品牌杜嘉班納(Dolce & Gabbana)日前因發布涉嫌辱華的視頻以及其創始人嘉班納(Stefano Gabbana)在社交平臺Instagram上的出格言論,在中國引發一股抵制熱潮。在美國購物季「黑色星期五」之際,杜嘉班納位於曼哈頓的多家門店和專櫃甚少有華人踏足。華裔購物者認為,杜嘉班納道歉誠意不足,但也有華人認為此事不必過於上綱上線,須理智對待。
華裔購物者23日在曼哈頓五大道的杜嘉班納門店購物。(圖片來源:僑報記者尹英姿攝)
對於此次涉嫌辱華一事,杜嘉班納位於紐約多家門店和專櫃的店員多緘口不言,「年底購物季是美國的傳統,一般來說,店內的客流何銷售額都在購物季期間有明顯的攀升。」位於曼哈頓下城蘇荷區(SOHO)的杜嘉班納門店店員邦妮(Bonnie)表示。據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華裔「美代」(美國代購)表示,正值美國年底購物季,原本訂購杜嘉班納商品的客戶因該品牌涉嫌辱華事件開始猶豫不決甚至「打退堂鼓」,但由於杜嘉班納在中國網上的銷售渠道被切斷,她將繼續關注該事件的未來走向,不會完全放棄這個品牌的代購生意。
「道歉沒有用!這兩天我們都在五大道附近逛街,基本沒有華人進杜嘉班納。」就讀勞倫斯伍德梅爾學院(Lawrence Woodmere Academy)十年級的石原樸表示,從涉嫌辱華視頻再到杜嘉班納設計師在Instagram上回懟網友、發表對中國的過激言論,種種行為說明該品牌對中國的不尊重是根深蒂固的思想,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道歉就可以有所改變。
華裔留學生宮牧琦一年半前從大連來美就讀文森特學院(Vincentian Academy),感恩節假期從賓州匹茲堡到紐約過節。他認為,杜嘉班納設計師的言論實在太過火,不能指望全網發出一個道歉就能得到原諒。對於杜嘉班納曾稱設計師因Instagram盜號遭人冒名發布辱華言論的解釋,宮牧琦直言此舉「欲蓋彌彰」,杜嘉班納的團隊也實在該為自己的智商「充值」。
石溪大學的中國留學生丁同學和趙同學23日在杜嘉班納位於五大道的門店購物。「看待這件事不用過於上綱上線,但杜嘉班納的道歉實在太晚,此舉更多可能是考慮到中國市場的消費力,並非真心。」丁同學表示,應理性地看待的和處理杜嘉班納事件,不過杜嘉班納兩位創始人在事情發生5、6天後才正式道致歉,缺少誠意。紐約大學華裔學生趙同學是杜嘉班納的「粉絲」,涉嫌辱華事件發生之後,他表示將繼續關注事件的發展。
華裔王小姐趁著感恩節放假到五大道逛街過節,對於杜嘉班納辱華事件,她表示,三則拍攝亞裔模特用筷子吃義大利美食的視頻內容涉嫌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的調侃。「原本比較喜歡杜嘉班納品牌的設計,但這件事讓我不得不重新審視對這個品牌的認識。今天來逛街,路過杜嘉班納我都沒有進去。」她說,即便杜嘉班納及其設計師的公開道歉,也讓人感覺此舉更多是出於對其銷售市場的考慮,並非發自內心的道歉。(尹英姿)
【責任編輯: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