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古代溫州文化氣派!全新打造的公園路十景之「府學儒風」國慶開放

2020-12-19 快點溫州

這幾天,在市區公園路名城廣場的南側,多了水池、石橋、牌樓石門、木製門樓等古色古香的風景。

這些仿古建築是今年五馬歷史文化街區啟動公園路改造提升工程,打造「公園路十景」之一「府學儒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將於10月隨名城廣場開業同步對外開放

工人正在施工中。

為何選擇此處打造「府學儒風」

名城廣場位於市區解放街與公園路交匯處,是五馬街道一個重要的商圈。而「府學儒風」一景選址位於該廣場的南側。

那麼,為什麼選在此處建造這樣一個歷史文化景觀?

「溫州教育源遠流長,溫州府學文廟曾是古代溫州的最高學府。」市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建設指揮部有關負責人說,溫州府學文廟和當時其他各地的府學文廟一樣,既是地方政府主管主辦的官學,也是儒生祭祀先聖孔子的場所,採用的是「廟學合一」的布局。溫州的府學文廟在舊城東片,舊時被稱為「東廟」。「名城廣場現所在位置是古城『東廟』的核心區域,可以說它是溫州文化文脈的發祥地,在這裡『重塑歷史』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傳承和延續的寓意。」

該負責人說,原址文化重現,可以更好地記住溫州「文化脈絡」,「現在的府學巷就是因為毗鄰溫州府學文廟而得名的,這就是歷史文化最直觀的體現。」

名城廣場南廣場,幾座復古型的文廟代表性建築物正在連日施工中。

建築布局的背後也有講究

日前,記者從市區解放街步入府學巷看到,這幾處仿古建築主體已完工,施工人員正在對相關配套設施進行掃尾。站在南側廣場中央,能夠明顯感受到這裡散發出的文化氣息。

在名城廣場南側,建有一個不大不小的水池,水池上方一座南北走向的小石橋橫跨而過,橋面由4條石板組成。石橋北面通向一扇牌樓式石門,石門為三間四柱式結構,四根石柱左右相連,接連的牆垣上刻有「花鳥走獸」,另外在石門正中央位置還鐫刻著「欞星門」三字。在距離「欞星門」中軸線北面方向幾十米處有一尚未在頂部覆蓋瓦片的大型鏤空木門,木門北面緊挨著名城廣場建築。

據介紹,這些仿古建築是文廟的標誌性建築,分別叫做「泮池」、「泮橋」、「欞星門」、「大成門」。古時稱泮池為孔子的洗墨池,後人出於尊孔,把泮池作為文廟水池的專用名稱;泮池上建跨池之橋,名泮橋,因泮水而得名,平時封閉,不許一般人跨越,須狀元及第者方可從此橋跨過,故也稱「狀元橋」;「欞星門」則喻為天上文星;「大成門」古時是作為文廟的最後一道大門,因形似古代的兵器「戟」,故又稱戟門。

鹿城區歷史街區文化小組負責人柯胡斌說:「仿古建築的布局,旨在喚醒此處為『孔廟』原址的歷史記憶。」

文化景牆上雕刻的溫州府學宮圖

「歷史重現」體現出溫州區域特性

「大成門」竣工後,其下方還會立一塊「成化碑」。

說起這塊「成化碑」,可以說大有來頭:它是復刻山東曲阜孔廟同文門的「成化碑」。據介紹,在山東曲阜孔廟同文門周圍,有四座明代御碑,其中體積最大的一塊碑就是「成化碑」,碑文內容是明朝成化皇帝所撰,碑上文字為陰刻楷書。近年來據後人考證,「成化碑」陰刻楷書為明代溫州著名書法家姜立綱(瑞安梅頭鎮東溪村人,在明代因善書聞名海內,被稱為「一代書宗」,其書時稱「姜書」)所書。

除此之外,在「泮池」東側,還建有一處著實富有溫州地域文化氣息的「文化景牆」。

「文化景牆」為四面閉合結構,每一個牆面都各具特色。

東面刻有「開天氣象」四字,其字為宋代理學家朱熹(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來仙巖探訪期間所題。

南側刻有「經世致用」四字,其為「永嘉學派」提倡的功利之學,反對虛談性命之意。[永嘉學派又稱「事功學派」「功利學派」等,是南宋時期在浙東永嘉(溫州)地區形成的、提倡事功之學的一個儒家學派,是南宋浙東學派中的一個先導學派。]

西面刻有「東南鄒魯」,據介紹,在我國1300多年科舉歷史中,溫州曾經產生過1976位進士、27位文武狀元,特別是在南宋時期,溫州進士登科人數僅次於福建,位居全國第二,被譽為「東南小鄒魯」。鐫刻「東南鄒魯」是形容溫州歷來崇文好儒。

北面豎有6條石柱,為復刻此前在此處出土的石柱,其中2條為石刻龍柱,另外兩對各刻有對聯。

市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建設指揮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孔廟文化在全國各地都有,「府學儒風」景觀則是在此基礎上融入了溫州特有的區域元素,以此來描繪溫州文化昌盛之意。

溫州府學文廟展示館能有更多文化體驗

除名城廣場南廣場的「歷史建築」設計外,在與「大成門」相連的名城廣場西樓二、三層還設有「溫州府學文廟展示館」。該展示館於2019年初開建,總面積約為550平方米,分「文廟」、「府學」、「書院」三個部分進行布展。

據介紹,二樓主要展示「府學文廟來歷與變遷」、「學而優則仕」的人文故事,還有「書院發展與永嘉學派」、「開新風辦新學」等內容;三樓則主要展示「歷代教育名家的思想展出」和「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講堂的參與、體驗。

柯胡斌說,溫州府學文廟展示館是教育發展和變革在溫州地域的一種具體表現,集中展示可以讓當代人對溫州教育變遷有個更加深刻的認識,更是一種文化自信的傳承和延續。

附:公園路十景

濠河泛月

有東護城河、中山橋等,將形成公園路東入口文化景觀區。

東護城河,古時也叫「東城濠」, 北瀕甌江,東邊護城河長576丈,南邊利用溫瑞塘河,長500丈。是溫州現在留存下來依然保持的較為完整的護城河體系,目前是一條斷頭河。

中山橋:1930年前後,為動工興建中山公園,華蓋山至積穀山的一段城牆被拆除,為方便交通,在華蓋山南麓護城河上架建一座石拱橋,即中山橋,連接公園路。如今的市區公園路、五馬街、禪街,曾一度分別被命名為中山東路、中山中路和中山西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於環城河周邊改造的需要,溫州舊城東邊的環城河被填掉,改造成環城東路,僅留下如今中山公園東側的河道,架設在環城河上的中山橋也不得不拆除。

鬥城遺韻

將成為溫州古城牆展示的標誌性文化景觀,這是展示溫州鬥城格局、城牆建造歷史和工藝文化的區域。

相傳古城營建之初,東晉堪輿大師郭璞正好寓居溫州,於是請他來卜建郡城。郭璞登上現在位於古城西北角的郭公山,見甌江以南「數峰錯立、狀如北鬥」,於是連城內五山,築城牆,加上城外四座山,以地上的山體來對應天上的北鬥星象,因此溫州古城也被稱為「鬥城」。

溫州城牆最早建築時全部是用石頭壘築的,古城牆北邊沿甌江修築,在華蓋山等小山則依山就勢,逶迤曲折,雄險壯觀。不過最早的石頭城牆隨著歷史上多次的修建早已不存。到了後來,城牆全部成為中間夯土,兩麵包磚的結構。溫州和紹興是浙江僅有的兩座千餘年來城址未變的城市。

華蓋洞天

華蓋山,因山體形態像古代帝王出行時所乘坐的車輦上的傘蓋,故得名。華蓋山曾經被唐代的道書《洞天福地》列為「天下第十八洞天」,山上留存有許多和道教文化相關的古遺蹟,如資福寺、東甌王廟遺址、煉丹井等。有三生石、五粒松、青牛塢、蒙泉諸勝、大觀亭、卻金亭、臨望亭、玉華亭、雙烈亭等歷史遺存。

甌醫溯宗

浙南地區首家西醫院——甌海醫院舊址。

甌海醫院是本地熱心公益人士楊玉生、吳璧華、潘鑑宗、黃溯初等發起並捐資創辦的浙南地區首家西醫院。這裡原是辛亥革命老人黃頌英的父親——晚清舉人的宅院舊址,人稱舉人院。溫州甌海醫院系地方民辦醫院,自創始至1949年,共辦了28年。

九柏崢嶸

在繡花鋪偽裝下開展革命通訊工作的新四軍通訊處。

1938年,新四軍第三支隊第七團隊從溫州平陽山門出發開赴前線投入抗戰洪流,當時的新四軍通訊處就設立在公園路的魏宅和黃宅。作為甌繡能手的溫州通訊處主任周飲冰在黃宅開了一家繡花鋪,對外以店老闆的身份掩護開展革命工作。

儒英鹹集

「儒英坊」差不多就在現在的縣學前(南起公園路,向北轉西至興文裡止)。

拿「縣學」作字面解,其坊間的書香墨跡便可知一二。所謂縣學,即是一個城市的最髙學府。在古代溫州,縣學在元、明、清諸代均有修建或擴建。由於當時縣學前的書卷氣濃厚,來來往往的大多是衣冠楚楚、滿腹「四書五經」的秀才們,可謂儒家英才薈萃,縣學前被 取名為「儒英坊」、「聚英坊」。

城南舊事

有記錄溫州舊事的南洋照相館,有講述張愛玲與溫州舊事的中山旅舍、呈現溫州七十餘年歷史變遷的溫州日報報業大樓,以及反映溫州古巷、民居風貌的的花園巷和鄭氏民居。

南洋照相館,創設於1939年,是溫州市區最受群眾歡迎的攝影「三家店」之一。

中山旅舍,張愛玲為愛追到溫州,當年就住在公園路中山旅舍。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胡蘭成作為漢奸被民國政府通緝,在一姓斯朋友的幫助下,一路到了溫州。1946年,春寒料峭的二月,張愛玲席捲行囊遠赴溫州來看他。對於張愛玲的尋情而來,胡蘭成驚而不喜,甚至有怒。他將張愛玲安置在溫州城中的一家旅館,因怕警察查夜竟未敢留宿,只每日白天才去陪她。中山旅舍,是張愛玲的傷心地。

府學儒風

有溫州府學文廟舊址,是溫州古代歷史文化遺址,又是溫州古代教育的發祥地。

溫州教育源遠流長,早在東晉太寧初年(323-325)就建立永嘉郡學(府學)於華蓋山麓,這是浙江省地方發展史上最早的一所府學。唐太宗時,下詔各州縣學皆同建孔廟(文廟)。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溫州知府葉溫將永嘉府學遷至九星宮故址(即今老工人文化宮一帶), 從此這裡就成為溫州府學與孔廟。府學所在巷子因此稱為府學巷。新中國成立後,府學孔廟被拆建,改建為市工人文化宮,同時東首舊址改建溫州市人民大會堂。從北宋真宗天禧三年建立溫州府學文廟以來,歷經近千年,培養出大量人才。南宋以來,溫州府中進士者1285人,其中狀元6人。

城隍曲韻

南戲臺,北照壁。城隍曲韻,人聲鼎沸,再現當年城隍盛況。縣城隍殿,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鹿城文史資料》記載:「廟前有月池,場地寬闊。清末民初溫州尚武京劇設此,為溫州培養了一批名角。」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辦過南市戲院、公共遊藝場,放映過電影,東南劇院曾設於此。

開元問禪

建於東晉太寧二年(324)的崇安寺,是溫州目前有史記的最早寺院,唐時改名「開元寺」,大概範圍為南起新華書店、東南大廈北至興文裡。據考證,張璁和曾任禮部侍郎的王瓚曾客居寺中。1903年前後,養正學堂辦在開元寺舊址。

註:以上效果圖僅供參考,以實際為準

來源:溫州鹿城發布

編輯:不愛吃魚的貓

主編:錢中彪

審核:陳泰漲

監製:陳亦全

總監製:陳振仕

相關焦點

  • 漫步公園路歷史文化街區,一起穿越到老溫州!
    今年國慶中秋雙節期間,溫州市民迎來新的驚喜!公園路歷史文化街區開街啦!今天,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溫州新的「流量擔當」。  @溫州三十六坊  此次改造將公園路與禪街、五馬街連為一體,打造成以步行街、慢行為主要形式的五馬街歷史文化商圈主動脈。
  • 今年國慶哪裡遊? 46項體驗活動邀您共享「大建大美」
    公園路片區中山公園改造項目  溫州網訊 一年一度的國慶節馬上就要到了,你想好去哪裡玩了嗎?為了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記者昨從市「大建大美」領導辦公室獲悉,今年國慶我市將一次性端出46項「大建大美·同心同享」國慶體驗活動。
  • 公園路將於國慶節開街
    五馬街歷史文化街區是全市「兩線三片」五大亮麗城市名片之一,公園路片區改造提升項目作為五馬歷史文化街區2019-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深入挖掘公園路及中山公園的歷史文化和歷史記憶,以「繡花功夫」修舊如舊、建新如舊,打造具有古城「東廟」文化特色的歷史街區,全面修復了街區形態、文態、業態和生態。公園路開街後,將與五馬街、禪街相互串聯,呈現古城區完整的商業軸、文化軸。
  • 溫州最有故事一條「街」挖出精彩 公園路擬9月底開街
    2017年,溫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兩線三片」的戰略部署,按照全域謀劃和歷史文化街區三年行動計劃總體安排,對五馬街歷史文化街區進行整體規劃、改造,將禪街、五馬街、公園路連為一體,以步行街、慢行的形式,打造五馬歷史文化街區主動脈,賦予這條街區新時代的文化律動。
  • 中秋逢國慶,盛世享太平
    再經信河街,到蟬街、五馬街,再到公園路,今天剛好公園路經改造後重新開街,那就來聊聊公園路吧。公園路全長580多米,古時稱縣城隍巷。作為古城「東廟」的故地,這裡不僅有古代溫州最高學府——孔廟,還有古城牆、中山橋、東山書院、飛霞洞、池上樓等歷史遺存,只是大多淹沒於歲月滄桑。
  • 合肥桃花潭公園計劃年底竣工開放 設「三區十景」
    全長14公裡的環巢湖大道(三河至環湖大道段)景觀綠化工程今年將完成,打造更加養眼怡人的環湖「項鍊」。近日從城建部門獲悉,開春後城西南園林城市建設馬上將掀起新高潮。桃花潭公園年內建成 設「三區十景」位於合肥西南組團桃花工業園拓展區核心區域的桃花潭公園,地理位置優越,北臨繁華大道,南連湯口路,西至文山路,東有華山路,總用地面積38萬平方米,其中水體面積為13萬平方米。該工程自去年開建以來,進展較快,計劃今年12月竣工開放。桃花潭水質良好,環境優美。
  • 「兩線三片」 溫州新老商圈顯現聚合效應
    此外,位於市區公園路的名城廣場計劃於今年國慶節前開業,印象城落戶中央綠軸區域……眾多大型商業體紛紛布局我市「兩線三片」亮點區塊,屆時這些新興商圈與特色街區的崛起,將進一步助推中心城區首位度提升。  於今年年初開業的立體城購物中心,位處三江商務區,商業規模約7萬平方米,是新希望集團重點打造的商業項目,通過引入科技、智能、體驗等多種手段及形態,打造具有特色的家庭親子遊樂購物中心。它的開業給溫州市民帶來全新的生活體驗和樂趣,有效地帶動甌江北岸新興區塊的商業氣氛。
  • 上海百年中山公園國慶全新亮相
    上海百年中山公園國慶全新亮相   中新網上海9月26日電(記者 李佳佳)經過精心設計和改造的上海中山公園今年國慶期間即將全新亮相。
  • 環堤公園「十景五湖」打造菏澤市新名片—公園景色靚 城市生態美
    近日,在已經開放的點將公園廣場,家住牡丹區西城辦事處吳堤口社區的三位女士談笑間告訴記者。點將公園位於牡丹區曹州路以北,點將臺路西側。走進廣場,「點將公園」幾個大字醒目可見,改造升級完畢的公園全新展現在市民的眼前,公園裡設有廣場、亭廊、驛站和金秋湖觀景臺,還有園區的制高點——黃巢點將臺,它是點將公園的核心景觀,站在點將臺上可俯瞰全園景觀。
  • 環堤公園「十景五湖」打造菏澤市新名片
    近日,在已經開放的點將公園廣場,家住牡丹區西城辦事處吳堤口社區的三位女士談笑間告訴記者。點將公園位於牡丹區曹州路以北,點將臺路西側。走進廣場,「點將公園」幾個大字醒目可見,改造升級完畢的公園全新展現在市民的眼前,公園裡設有廣場、亭廊、驛站和金秋湖觀景臺,還有園區的制高點——黃巢點將臺,它是點將公園的核心景觀,站在點將臺上可俯瞰全園景觀。
  • 溫州三垟溼地城市公園精工細築 為市民打造最美溼地公園
    此外,520溼地城市客廳國慶節能否開放,三垟溼地又將如何增強其獨特韻味吸引四方遊客?  帶著這些疑問,國慶長假後記者回訪發現,三垟溼地城市公園的建設和管理部門正精工細築,力求為市民打造一座最美溼地公園。  建築垃圾如期清運完了嗎?
  • 今昔「青島十景」
    另有中山公園、動物園、百花苑、文化名人雕塑園、湛山寺環繞周圍;塔內底層的展廳可以讓你在欣賞名家書畫藝術作品之餘,獲得各類信息和知識;而上層的旋轉餐廳使你在享受美味的同時,可以飽覽青島的山水之勝,「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盡收眼底。「魚山海月」以小魚山為主景,小魚山之南依次為海底世界、青島水族館、匯泉灣,因山腳下有魚山路,故名。
  • 深哈合作打造道臺府文化旅遊園區
    本報19日訊(記者馬智博)19日,又一個深哈對口合作的大型文旅項目「道臺府歡樂燈會暨道臺府文化旅遊園區項目」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哈爾濱市道外區道臺府舉行。來自深圳的前海創展時代公司作為該項目的投資方,將融入5G、VR、MR、現代光影、虛擬景觀再現、數碼文物復原等內容,把道臺府文化旅遊園區打造成一流的、有特色的、差異化的創意公園。 據介紹,今年8月,哈爾濱市道外區到深圳市招商,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與深圳市前海創展時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實現項目成功籤約落地。
  • 北京市懷柔廉政文化公園開放
    原標題:懷柔廉政文化公園開放 誠信路、百仁圖、道德模範展板、貪官警示展覽……近日,懷柔區「尚德清風」廉政文化公園正式開放。該公園位於濱河森林公園主廣場東側,佔地50畝,圍繞尚德昭廉,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展示古代廉政文化,通過主題雕塑、園林小品等景觀傳播廉潔理念。 「尚德清風」廉政文化公園有「五園」,分別以仁、義、禮、智、信命名。
  • 「南臺新十景」名單發布 實用遊景攻略請收好
    9月30日,在重新開街的學生街,倉山舉辦了幸福遊倉山「南臺新十景」發布會,公布了「南臺新十景」名單以及實用的遊景攻略。  倉山區又稱「南臺島」。為充分展示南臺島獨特的人文與自然景觀以及建設新成就,打造南臺文旅品牌,倉山區委、區政府緊緊圍繞幸福倉山建設目標,於今年「五一」前,啟動了「南臺新十景」徵集評選活動。
  • 時代溫州封面作品 即將登臨甌江路
    「甌江沿線最後一塊沿江寶地」之稱的老港區地塊,屬於城市中軸線的北段。位於濱江商務區洪殿片區,北臨甌江路,南至江濱東路,東到加州路,西面為府東路。擁有一線江景,與金融集聚區、CBD中心毗鄰。12年全齡優教環伺周遭,提供教育。比比皆是的五星級酒店匯聚高端塔尖圈層更宣告了對城市優勢資源的佔有。周邊更有上陡門浦公園、楊府山公園、中央綠軸黃金起點等城市絕版生態串聯成線,可以說,這裡是城市繁華與景觀碰撞合鳴的交界處。
  • 東莞新十景新名有詩意
    最終經過專家評審,鰲臺書院、大王山森林公園、龍鳳山莊影視度假村、南社明清古村落、黃大仙公園、東莞市科學技術博物館、粵暉園旅遊景區、香飄四季、華陽湖國家溼地公園、中國沉香文化博物館10個兼具「新、奇、特」亮點的景區、景點被評選為「東莞新十景」。
  • 倉山發布「南臺新十景」名單 實用遊景攻略請收好
    為充分展示南臺島獨特的人文與自然景觀以及建設新成就,打造南臺文旅品牌,倉山區委、區政府緊緊圍繞幸福倉山建設目標,於今年「五一」前,啟動了「南臺新十景」徵集評選活動。 活動反響熱烈,累計有39.6萬人次訪問投票頁面,主辦方共收到近20萬張有效投票。
  • 府東路可直通甌江路 溫州市區府東路北段建成通車
    2018-12-26 11:43 | 溫州網12月26日上午,有市民欣喜地發現,開車沿著府東路往北走時,原本在江濱東路段的圍牆不見了,江濱東路至甌江路段已經開放,周邊交通也變得更加通暢。記者從溫州市城投集團獲悉,府東路北段(江濱東路-甌江路)於12月26日通車。今後,從江濱路到甌江路多了一條主幹道,市民可以從府東路直達甌江路,不用繞行惠民路或者香源路。此外,道路緊鄰今年剛建成的上陡門浦公園。道路通車不僅進一步完善了濱江商務區的交通路網,更給市民出行遊玩帶來了便利。
  • 溫州「最低調」的公園,耗資3500萬打造,人稱「溫州後花園」
    溫州,一座以山水聞名的城市,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傾心山水的地方,1500年前,南北朝詩人謝靈運在溫州永嘉創立了山水詩派,現在有南溪河、雁蕩山、銅陵山、白掌集等景點,有「東南山水甲天下」之譽,在浙江省頗有名氣,今天我要說的是溫州「最低調」的公園,耗資3500萬打造,人稱「溫州後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