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最近跳崖式的降溫讓人應接不暇,總想著,還是再推薦點溫暖的旅行地吧,於是,我想到了這座小城……
她古老,在小城的歷史深處,藏著一個遠古以來從未提及的史前文明;
她自然,滿屏的青山秀水、空氣中超高的負氧離子,在一呼一吸間帶走了肺部的塵埃;
她淳樸,深山老林裡沒有過多的商業化改造,老人們依舊堅守著生活陣地;
她暖胃,秋冬季憑一碗牛清湯就徵服了無數遊人的味蕾!
她就是金華·浦江。一座有著1800多年歷史、浸潤著自然靈氣的小城。秋冬的浦江,如果說有什麼值得流連忘返,那就是她的美食了~
作為一個隱藏的美食小城,浦江的味道能勾起記憶裡的鄉愁。
從幾百米長的面到1200年歷史的豆腐皮,從讓人慾罷不能的牛、羊清湯到外地吃不到的傳統民間小吃,都濃縮了當地獨特的飲食文化。
與其說是旅行,還不如說是尋覓一個舌尖上的滿足。走,一起去浦江吃個痛快~
1
何必再去大西北?!
這一口入魂的牛羊清湯足以過冬了
/牛清湯/
@寒殘一葉/攝
@大眾點評網-piggy_cloud/攝
在浦江人的美食記憶裡,牛清湯的地位無法撼動。這是一種用牛骨、牛肉及秘制調料加慢火熬煮出來的清湯,飽含牛肉的清香,吃的時候還可以加一些牛血、辣椒或是用牛清湯配以勁道的麵條,再鋪上一層厚厚的牛肉片,鮮辣的滋味十足撩人。
@寒殘一葉/攝
當地人都知道,喝牛清湯大多是在秋冬季節,一碗牛清湯下肚,瞬間渾身冒汗,酣暢淋漓。天冷了,在浦江縣城的街頭巷尾,到處瀰漫著牛清湯誘人的香味。哪怕到了晚上,牛清湯店依舊人聲鼎沸,三五人一桌,談天說地有說有笑。
@大眾點評網-piggy_cloud/攝
@寒殘一葉/攝
對於很多外地人來說,「牛清湯」這三個字已然成為了浦江的代名詞。雖名不見經傳,卻堪稱一絕。東明牛清湯店和福林牛清湯店是當地最知名的兩家店,據說也是縣城裡經營比較久的兩家店,現在除了牛清湯外,店裡一般還會增加烤牛肉、牛肉餛飩、牛清湯火鍋等等,都是當天現殺的牛肉,新鮮得很~
美食店推薦:東明牛清湯(浦江縣環城西路189號);田師牛清湯(浦江縣中山南路42號);福林牛清湯(浦江縣浦陽街道月泉西路1號);田後蓬人家(浦江縣人民西路29號)
/鄭宅羊肉/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一個家族歷時長達300多年,歷經宋、元、明三代,十五世同居,人數最多時達三千餘人,被朱元璋賜名為「江南第一家」,這就是浦江鄭氏,又稱「鄭義門」。如今鄭氏後裔生活起居之地,已成了遠近聞名的小鎮。來到鄭宅鎮,不可錯過的就是它的羊肉宴。
@毛若皓/攝
據說,鄭氏家族十分酷愛吃羊肉,當時他們吃羊肉,都是把全羊直接放入木桶箍起的大鐵鍋裡煮製,因為採用的都是本地散養的山羊,所以煮好的全羊保證了天然鮮味,加之獨特的燒法也使得其沒有任何羊羶味,和西北風味有天壤之別,一直流傳至今。
作為祖傳的江南老字號,「鄭宅羊肉」的經典燒法就是做成一碗羊清湯,又鮮又辣,羊的各種內臟可以放進湯裡一起涮著吃;當地人還會去羊肉店裡買點白切羊肉,回家沾點佐料食用。一般到浦江人家裡做客肯定會有一盤「鄭宅羊肉」,這也是浦江美食的象徵。
美食店推薦:鄭義門羊清湯火鍋店(浦江縣浦陽街道望仙路老水晶市場B15號);正宗鄭宅羊肉館(浦江縣鄭宅鎮豐產大樓1號);巖頭鎮全羊館(浦江縣巖頭鎮劉建村351國道)
2
一根面能拉出200米長
對於喜歡麵食的朋友,真的會上癮!
/一根面/
2014年浦江潘周家村的一根面絕活上了《中國夢想秀》的舞臺,2斤麵粉拉出了200多米長的麵條,而截下來的面還可以用來跳繩,這種獨特的麵條技藝瞬間火遍全國,許多遊人特地跑來潘周家村觀看~
潘周家村,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古村落,村裡幾百餘戶人家,家家都會做面。如果你能趕在每年11月到次年4月來一次,這裡成片的麵條海洋會震撼得你說不出話來,農家房前屋後,千萬條白色的面線飛瀉而下,伴著陽光線條感十足。
在經過與鹽的比例調和之後,麵團被搓成了粗粗的一根,可以拉上好幾百米不斷,據說當地曾做過最長的麵條有1000多米,能供百人食用。與一般的拉麵相比,一根面煮好後嚼不沾齒,澆上令人垂涎的美味「澆頭」,味道格外鮮美。
美食店推薦:潘周家表哥一根面(浦江縣檀溪鎮城大線潘家村停車操場戲臺旁);飈哥潘周家一根面(浦江縣浦南街道文溪西路36號)
/麥餅/
圖源@猩途旅行
金華人愛吃餅,金華餅食大概有八九種之多,幾乎每個縣市區都有一種代表餅食。金華酥餅形如蟹殼、義烏東河薄餅薄脆香酥、永康肉麥餅肉厚實在……在浦江,也有一種特色麥餅。
@小紅書-挺表妹
最常見的浦江麥餅是鹹的。這種是以南瓜、青菜、蘿蔔或黴乾菜打底,拌入細碎豆腐和少量肥瘦相間的肉泥,然後用文火貼熟即可。做好的麥餅皮面綿薄,餡料隱約可見,香氣濃鬱,叫人聞著就流口水。還有一類是甜麥餅,以白糖芝麻糊為餡的,一經煎烤,能香死人。
美食店推薦:姐妹餛飩店(浦江縣浦陽街道茶葉市場朝北四號門面);老北門麵館(浦江縣仙華路);田後蓬人家(浦江縣人民西路29號);新浦江飯店(浦江縣中山北路30號 )
/米篩爬/
米篩爬雖然名字挺奇怪,但其實是一款民間小麵食。把面和虛後,搓成一指寬麵條,然後扯下一小團,用大拇指在米篩上一「爬」就成。做好的米篩爬就像在麵團上雕刻了一個個精美的花紋,吃起來又韌又爛,別具風味。
美食品嘗地:一般浦江村裡的農家樂都會有,比如民生村、羅源村等
3
外面都找不到的傳統美食
神仙滋味一定要來嘗一嘗!
/灰湯粽/
與普通粽子相比,灰湯粽的做法算得上古法傳統了。打開裹著粽子的箬葉,糯米呈現出生啤一般的淡黃色,顏值很高。這種特殊的顏色並不靠染色劑,而是浸泡糯米的灰色湯汁,這也是灰湯粽最特別的地方。
美食店推薦:田後蓬人家(浦江縣人民西路29號)
/雞蛋豆腐皮/
豆腐皮之於浦江不僅是1200多年的歷史那麼簡單,它是尋常人家的家常小菜,更是賀喜的佳禮。豆腐皮的作坊浦江的很多小村都有,從浸泡黃豆、打漿到最後出成品豆腐皮,要經過10道工序。一張張色澤晶瑩光潔、薄如蟬翼的豆腐皮,看得人食指大動!
美食店推薦:田後蓬人家(浦江縣人民西路29號);新浦江飯店(浦江縣中山北路30號 )
/三豆腐/
如果要用一種味道來形容夏天,三豆腐絕對是浦江人的首選。木蓮豆腐晶瑩剔,柴籽豆腐爽滑可口,觀音豆腐色如墨玉……三豆腐的口感貌似龜苓膏卻較之更加甘甜,軟嫩的口感獨具山野清香。
/擂頭餜/
在中秋節、冬至日,浦江人有吃擂頭餜的習俗。將糯米倒入石臼內用木錘敲打成糊狀,再搓成一個一個小圓球,趁熱放在紅糖芝麻粉中擂上一二次即可。擂頭餜形狀圓圓的,味道香甜軟糯,寓意著一家人團團圓圓的美好。
美食店推薦:田後蓬人家(浦江縣人民西路29號)
/浦江火糕/
圖源@浦江有趣事
浦江糕點以火糕最為有名。這是一種薄片狀的鬆脆點心,種類很多,根據食材不同,可以做成各種火糕:番薯糕、玉米糕、柴籽糕……切好的蒸糕放在一隻大鐵鍋上烘烤,不停翻著面,烤到酥脆為止~
美食品嘗地:新光村(浦江縣二一零省道)
/竹葉燻腿/
圖源@浦江縣文化館
浦江竹葉燻腿源於北宋時期,又稱「茶腿」,是金華火腿系列中的獨有品種。其中,張氏家族創立的「金貿火腿」是著名的百年老字號。人都說,真正美味的火腿,是需要「歲月」沉澱的。那皮肉透明、鹹中帶甜、竹葉清香的火腿,每一口都是時間的味道。
美食店推薦:金華金貿火腿有限公司(浦江縣文溪東路236號)
4
馬雲都來悄悄來拜訪
這座寶藏小城哪裡值得一去?
/仙華山/
被譽為「江南第一仙山」,仙華山石峰聳峭壁立,拔地而起,帶著破斧沉舟的氣勢,令人驚嘆。
/神麗峽/
對於在鬧市住久了的人來說,神麗峽像是遺落在人間的仙境。作為典型的峽谷景觀,放眼可見滿目蒼翠,瀑布湍急。秋天漫步其間,更是會被景色驚豔。
/通濟湖/
@周曉剛/攝
通濟湖既是一個湖,也是一個飲用水水庫。它最美的時候,莫過於日出時打著微薄的紅光,恍若仙境;或伴著晚霞,一葉扁舟伴著將至的夜色緩緩歸來。
/嵩溪古村/
靠著燒制石灰起家的嵩溪別有一種硬朗風情。800年的歲月裡,粗獷的石灰牆、大氣的石板路、宋明清的古屋、耕讀傳家的祖訓……讓這裡充滿了獨特的氣息。
/新光村/
被稱為「江南喬家大院」,新光村始建於清乾隆年間,這裡有縣內最大的單幢古屋廿玖間裡,上下都設有迴廊,猶如一座迷宮殿。
/馬嶺古道/
@王茂松/攝
馬嶺古道,是浙江少見的「全國最美森林古道」。一路前行,山中古木參天,奇藤鋪巒,火山巖、丹霞地貌、形成於億年前的香爐峰,無不展示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出發,拾味浦江!」浦江十碗旅遊美食推介活動將於11月26日在浦江國際開元酒店舉辦,趁著活動召開,浙遊君為大家推薦一條5天4夜浦江遊玩線路,走,一起自駕去浦江吧~
D1:上山考古遺址考古—遊覽江南第一家,嘗嘗鄭宅全羊宴—嵩溪古村;
D2:前往仙華山景區攀爬「江南第一仙山」—夜宿仙華檀宮名人度假酒店,泡星空溫泉;
D3:參觀「詩人小鎮」上河村—前往潘周家村品嘗一根面—遊覽花谷冷塢自然生態村;
D4:前往茜溪悠谷輕度假區,廿玖間裡邂逅理想國—漫步通濟湖,遊覽彩色羅源村;
D5:神麗峽景區—省級生態旅遊區白石灣
遊玩攻略
交通信息:金華市浦江縣。杭州出發,走杭繞城高速(金華方向) G60杭金衢高速浦江出口下,自駕約1.5h,有大巴前往;高鐵可乘至義烏站,換乘901路至浦江汽運中心
本文圖片來自浦江文旅部門、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非常感謝!
本文由詩畫浙江文旅資訊原創出品,轉載請聯繫後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