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灞橋區深入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圍繞「聚焦三六九、建設大西安」目標,加快追趕超越步伐,全力建設宜居灞橋、打造最美城區,各項工作較好地完成了階段性目標任務,呈現出經濟質量持續優化,城市品質明顯改善,鄉村振興全面推進,生態優勢更加凸顯,社會事業不斷進步的良好局面,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灞橋區始終堅持把文化工作
放在全區追趕超越的大局中
定位定向、規劃謀劃、落細落實
各項工作繼承中有新突破
鞏固中有新提升
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文化惠民
讓群眾樂享生活
灞橋區現有區文化館、圖書館兩處公益性文化陣地,常年向公眾免費開放。目前,區文化館的桌球活動室、舞蹈排練廳等多個活動場館常年對外開放,並保證每周的開放時間不少於40個小時。區圖書館館藏圖書文獻7萬餘冊,年接待讀者約15萬人次。
開展「書香灞橋」建設,舉辦了「讀書月」啟動儀式,建設讀書吧6個,小書屋8個,共計3186㎡。灞橋區還為坡塬地區群眾安裝了6000餘套廣播電視戶戶通設備,全區坡塬地區廣播電視信號覆蓋率達到100%,徹底解決了群眾看電視難問題。
送戲下鄉
開展送春聯、送戲、送電影活動,春節前夕深入基層為群眾義務寫春聯、送春聯4000餘幅。2018年組織送戲下鄉、送電影進村(社區)2135場,惠及群眾30萬人次,極大地豐富和活躍了農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樂民
文化活動多姿多彩
唱響灞橋,享獨特文化盛宴
組織舉辦了白鹿倉大廟會、「紫氣東來」灞橋區中國年新春書畫展、廣場舞展示、秦腔專場展演周、非遺項目展示等8大類14大項近360場小型活動,舉辦了「追趕超越·唱響灞橋」2018年灞橋區紅五月音樂會活動、夏日廣場活動,讓轄區群眾享受了一系列精緻而豐盛的文化盛宴。
精彩絕倫,辦農民自己的藝術節
舉辦了灞橋區農民象棋、健身排舞、農民書畫、農民詩歌大賽,參加了西安市首屆農民節農家廚藝技能比賽、農民趣味運動會、首屆民間鑼鼓展演活動,取得多項獎項,豐富了農民朋友的業餘文體生活。
健康活力,全民運動一起來
積極參與西安市第三屆老年人體育大聯展等多項全民健身活動,配合市體育局舉辦了2018年全國百城千村健身氣功交流展示活動陝西省啟動儀式暨西安市健身氣功交流展示大會,引導群眾健康向上的健身意識。
文化富民
打響文化旅遊品牌
不斷提升旅遊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新增旅遊標識10處,白鹿倉一期建成並對外開放,二期正在建設中,開通了白鹿倉旅遊專線,加快智慧旅遊建設,在景區內推進WiFi的覆蓋工作。
櫻桃谷
白鹿原
洪慶山
精心提升打造的櫻桃谷、白鹿原、洪慶山國家森林公園、灞橋生態溼地公園等景區,每年吸引著成百萬的遊客。
櫻桃節開幕式
舉辦了白鹿原櫻桃採摘旅遊節系列活動、2018西安第二屆熱氣球嘉年華、「春滿中國•醉西安」、「夏爽中國•嗨西安」等系列活動,打響了文化旅遊品牌。
熱氣球嘉年華活動
2018年上半年,全區旅遊綜合收入56.76億,同比增長72.83%,旅遊接待人數達到2301.29萬,同比增長80.16%,有效帶動區域群眾就業和經濟增收。
編輯:張夢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