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文化樂民+文化富民」,全年文化盛宴讓群眾樂享生活!

2020-12-19 華商網

  今年以來,灞橋區深入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圍繞「聚焦三六九、建設大西安」目標,加快追趕超越步伐,全力建設宜居灞橋、打造最美城區,各項工作較好地完成了階段性目標任務,呈現出經濟質量持續優化,城市品質明顯改善,鄉村振興全面推進,生態優勢更加凸顯,社會事業不斷進步的良好局面,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生態灞橋」推出「為精彩灞橋點讚」專欄,與您一同回顧2018年灞橋的發展成就與精彩蝶變。今天為您帶來第十篇《「文化惠民+文化樂民+文化富民」,全年文化盛宴,讓群眾樂享生活!》。

  灞橋區始終堅持把文化工作

  放在全區追趕超越的大局中

  定位定向、規劃謀劃、落細落實

  各項工作繼承中有新突破

  鞏固中有新提升

  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文化惠民

  讓群眾樂享生活

  灞橋區現有區文化館、圖書館兩處公益性文化陣地,常年向公眾免費開放。目前,區文化館的桌球活動室、舞蹈排練廳等多個活動場館常年對外開放,並保證每周的開放時間不少於40個小時。區圖書館館藏圖書文獻7萬餘冊,年接待讀者約15萬人次。

  開展「書香灞橋」建設,舉辦了「讀書月」啟動儀式,建設讀書吧6個,小書屋8個,共計3186㎡。灞橋區還為坡塬地區群眾安裝了6000餘套廣播電視戶戶通設備,全區坡塬地區廣播電視信號覆蓋率達到100%,徹底解決了群眾看電視難問題。

  送戲下鄉

  開展送春聯、送戲、送電影活動,春節前夕深入基層為群眾義務寫春聯、送春聯4000餘幅。2018年組織送戲下鄉、送電影進村(社區)2135場,惠及群眾30萬人次,極大地豐富和活躍了農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樂民

  文化活動多姿多彩

  唱響灞橋,享獨特文化盛宴

  組織舉辦了白鹿倉大廟會、「紫氣東來」灞橋區中國年新春書畫展、廣場舞展示、秦腔專場展演周、非遺項目展示等8大類14大項近360場小型活動,舉辦了「追趕超越·唱響灞橋」2018年灞橋區紅五月音樂會活動、夏日廣場活動,讓轄區群眾享受了一系列精緻而豐盛的文化盛宴。

  精彩絕倫,辦農民自己的藝術節

  舉辦了灞橋區農民象棋、健身排舞、農民書畫、農民詩歌大賽,參加了西安市首屆農民節農家廚藝技能比賽、農民趣味運動會、首屆民間鑼鼓展演活動,取得多項獎項,豐富了農民朋友的業餘文體生活。

  健康活力,全民運動一起來

  積極參與西安市第三屆老年人體育大聯展等多項全民健身活動,配合市體育局舉辦了2018年全國百城千村健身氣功交流展示活動陝西省啟動儀式暨西安市健身氣功交流展示大會,引導群眾健康向上的健身意識。

  文化富民

  打響文化旅遊品牌

  不斷提升旅遊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新增旅遊標識10處,白鹿倉一期建成並對外開放,二期正在建設中,開通了白鹿倉旅遊專線,加快智慧旅遊建設,在景區內推進WiFi的覆蓋工作。

  櫻桃谷

  白鹿原

  洪慶山

  精心提升打造的櫻桃谷、白鹿原、洪慶山國家森林公園、灞橋生態溼地公園等景區,每年吸引著成百萬的遊客。

  櫻桃節開幕式

  舉辦了白鹿原櫻桃採摘旅遊節系列活動、2018西安第二屆熱氣球嘉年華、「春滿中國•醉西安」、「夏爽中國•嗨西安」等系列活動,打響了文化旅遊品牌。

  熱氣球嘉年華活動

  2018年上半年,全區旅遊綜合收入56.76億,同比增長72.83%,旅遊接待人數達到2301.29萬,同比增長80.16%,有效帶動區域群眾就業和經濟增收。

編輯:張夢潔

相關焦點

  • 煙臺「文化惠民」文興城興 全民參與「文化盛宴」
    今年我市建立起文化旅遊服務需求徵集機制,變「政府端菜」為「群眾點菜」,精準對接群眾文化需求,舉辦「首屆市民文化節」,全民合唱大賽、書法大賽、朗誦大賽等八大賽事,搭建了廣大市民自我展示自我實現的大舞臺,市民公共文化服務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 文化惠民讓百姓共享文化「盛宴」
    從春節「黃金周」天南海北的感受多樣化的文旅「盛宴」到全家老少齊看賀歲檔、排隊博物館,從線下的京津冀協同聯動打造文化消費圈到線上的電商平臺攜手匠人展現非遺文創產品……隨著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費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也越來越凸顯。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45個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共實現文化消費約1100億元。
  • 寧夏文化惠民做足「四篇文章」
    2016年,新和村整合資源建成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圖書室、活動室、排練室等一應俱全,依託國家級非遺傳承項目馬社火,開發馬社火展演、農事體驗等旅遊資源。「已接待遊客3萬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可達6200元,比上年增加500多元。」趙小龍說。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每年把「文化惠民」列入民生計劃。如今,寧夏「文化惠民」做足了便民、樂民、育民、富民四篇文章。
  • 最佳志願服務項目鳳陽縣臨淮關鎮「文化樂民」事跡材料
    鳳陽縣臨淮關鎮「文化樂民」志願服務項目以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優秀傳統文化為主線,以豐富轄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為目的,依託臨淮關新時代文明實踐大舞臺,以臨淮關鎮文化志願者服務隊為主力,發動全鎮文化活動愛好者共同參與,編排一批貼近群眾生活、便於群眾參與的節目,定期開展各類文化體育活動,
  • 文化惠民慶元旦——甘肅省百姓文化廣場惠民演出走進武山縣
    12月30日,由甘肅省文化館、中共武山縣委、武山縣人民政府主辦,中共武山縣委宣傳部、武山縣文體廣電局和旅遊局承辦的「甘肅省百姓文化廣場惠民演出」暨武山縣慶元旦文藝晚會在武山縣群眾文化服務中心禮堂舉行。在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為武山的老百姓奉獻了一道精彩的文化大餐,營造了歡樂祥和、喜慶熱烈、文明進步的濃厚節日文化氛圍。
  • 臨淄區區長白平和:樂民惠民 讓群眾生活更幸福
    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記者專訪臨淄區區長白平和,請他介紹2017年讓群眾生活更幸福的一項項新舉措。記者:您在報告中提到了要全力推進「生態臨淄」建設,請您具體談一下臨淄區今年將採取什麼樣的措施,讓生態環境更加優美?白平和:今年,我們將更大力度地推進環保治理、節能減排和生態修復。實行最嚴格的環保準入制度,新建工業項目一律入園,堅決杜絕新汙染源的產生。
  • 安陽市文化志願者 惠民為民樂民
    …………  11月23日下午,2020年度安陽文化志願者匯報演出的通知發出後,「紅色文藝輕騎兵」文化志願者微信群一下子熱鬧起來,這裡活躍著全市63支文化志願者隊伍。這一年,他們把嘹亮的歌聲、曼妙的舞姿和平凡的快樂帶到了社區、鄉村及敬老院,走進了群眾的生活。
  • 讓文化「育民惠民樂民富民」-光明日報-光明網
    山東省煙臺市市長王良代表: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字數比往年少了很多,但有關文化建設的內容卻明顯多於往年。中央對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高度重視,我們更應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做大做強區域特色文化品牌,充分發揮文化育民、惠民、樂民、富民的作用。」
  • 【省文化新聞出版廳】我省讓文化育民惠民樂民富民
    記者從省文化新聞出版廳了解到,在文化精準扶貧工作中,我省充分發揮文化的特殊作用,通過四個「注重」,讓文化育民惠民樂民富民。  我省注重青海特色,堅持以魂強體、以德潤人、以神聚力,努力實現「文化育民」。著力抓好具有青海特色的重點精品劇目創作,努力打造文藝「高峰」。
  • 文化大餐更豐盛 文化惠民暖人心
    由北京市海澱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2020年「海之春」新春文化季為代表的文化品牌活動,共同構成了海澱區繽紛四季、氣象萬千的群眾文化藝術新生態。經過十年來特別是近三年全區上下的不懈奮鬥,海澱區獲得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稱號,公共文化建設從硬體設施、服務效能、產品供給等,均實現了新跨越、達到了新高度、形成了新格局,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倍增。
  • 羅江:川劇樂民川菜富民
    羅江:川劇樂民川菜富民
  • 升級基層文化樂園 椰城群眾樂享「文化大餐」
    濱濂社區閱覽室圖書種類豐富。  一到傍晚,李恩甫老人就喜歡去濱濂社區文化廣場散步、打太極,雖然年過70,卻精神瞿爍、步伐矯健,「你看這廣場,不僅環境好,設備還全,每天都很熱鬧」。他樂呵呵地說。  不僅是濱濂社區,全市街道社區都迎來了「辭舊迎新」般的蛻變。完善硬體、豐富活動、強化管理……45個鎮街,建城區內164個社區基層文化設施,邁入升級改造快車道,成為市民文化驛站,提升生活獲得感和幸福感。
  • 蕪湖文化惠民助力創城 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市民的文化要求也日益增長,政府不斷加大投入,為市民提供文化活動場所,群眾也自發組織,形成自己文化陣地,或在社區愉快地吹拉彈唱,或在農家書屋靜靜品讀詩書,或聽一場下鄉的戲,人人沐浴在「文化惠民」的滿足中
  • 珠海不斷增強文化軟實力 讓文化惠民看得見摸得著更貼近群眾
    第六屆中國國際馬戲節首場惠民演出——「珠海市區馬戲文化巡遊表演」,馬戲巡遊巴士帶著馬戲演員走進珠海人氣城市地標珠海大劇院,讓現場觀眾近距離感受馬戲流動盛宴。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活動主辦方珠海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創新「教學方法」,將藝術課堂由室內改為室外,利用城市公園、文化廣場、社區、操場等公共設施場地開展活動。拓展公共場所的功能,讓藝術更加貼近群眾,這是惠民利民、值得點讚的大好事。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文藝創作只有紮根於人民,才會有源源不竭的創造力,才能創作出更多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
  • 佛山堅持文化導向 實現「文化惠民」到「文化悅民」
    近日,2017年「佛山韻律和聲飛揚」群眾合唱展演活動在金馬劇院舉行,12支合唱隊伍,600多名合唱演員,為市民帶來了一場震撼的視聽盛宴。  合唱展演,只是佛山在國家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上的一個縮影。自從2015年佛山取得創建資格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努力探索示範區創建的特色道路,為同類地區提供借鑑和示範。
  • 宣城文化惠民進萬家活動豐富多彩 為群眾幸福「加碼」
    、花鼓戲的愛好者,他們把這裡當著舞臺,精心演奏、練功,以進一步弘揚黃梅戲、皖南花鼓戲的中國傳統文化,傳承、挖掘歷史底蘊和精髓,吸引了許多市民駐足觀看,樂享新的生活和文化氣息。  開展文化旅遊節活動 讓市民樂享文化盛宴  連續五年舉辦「三月三·敬亭山」文旅月    第五屆「三月三·敬亭山」民俗文化旅遊月開幕式暨全民健身登山比賽4月18日,在敬亭山敬亭廣場舉行
  • 包頭:文化惠民工程挖掘民間特色 點亮群眾藝術生活
    圖片來源:包頭首發  近年來,固陽縣委、縣政府明確提出要把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轉化為現實的文化產業,轉化為全縣人民文化修養、文明素質的大提升,把文化建設擺上更加突出位置,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科學發展考評體系,納入全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實事內容,堅持統籌城鄉、重心下移,面向基層、服務群眾,著力打造特色文化活動品牌,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讓更多人民群眾享受到文化發展成果
  • 「文化惠民」看湖口
    湖口,地處鄱陽湖入長江之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這片土地文化積澱厚重。經濟的快速發展創造了「湖口速度」,邁步建設小康的湖口,把「文化惠民」當做構建「幸福湖口」的重要元素,以教開智,以文「化」人,既富「口袋」,又富「腦袋」。
  • 安奮鬥 安出彩|文化志願者:惠民為民樂民 - 安陽市政府網站
    …………     11月23日下午,2020年度安陽文化志願者匯報演出的通知發出後,「紅色文藝輕騎兵」文化志願者微信群一下子熱鬧起來,這裡活躍著全市63支文化志願者隊伍。這一年,他們把嘹亮的歌聲、曼妙的舞姿和平凡的快樂帶到了社區、鄉村及敬老院,走進了群眾的生活。
  • 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建設 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紐帶,又是增進民生福祉的關鍵因素。「十三五」以來,我市著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為建設美麗鄉鎮提供文化滋養和精神支撐,充盈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市各鄉鎮建設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讓人民群眾享受更加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務,進一步提升居民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在南智邱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建成開放,也為舞蹈愛好者們提供了排練場地和表演舞臺。廣場舞愛好者王靈坡正帶領姐妹們排練舞蹈,他們著裝統一,精神飽滿,抒情的音樂配著飄逸的舞步,秋日的陽光灑在地上,讓整個場館充滿文藝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