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心同在,奇蹟無限,靈魂覺醒,帶著覺知與覺察

2020-12-22 阿卡西記錄

修行的法門千萬種,真理只有一個,就是與心同在!只有你與心同在,你才能活在當下,你才能體驗當下,你才能享受當下!這個是我最大的收穫!當我們與心同在,我們就能夠用心來連接這個世界上的一切美好的事情,我們才能感受到愛的存在,我們才能體驗到我們自己內在的那份原本的力量。

當今的社會是一個數字時代,信息的時代,所以,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讓我們從心出去,我們的心就再也沒有回來了,所以,我們就會有各種各樣的焦躁不安,我們就在這個繁花似錦的世界裡迷失了我們自己,我們不知道我們的內在還有一個我們自己的心依然陪伴著我們,無論何時,我們的心都是在默默的陪伴著我們,只有我們進入了修行的道路,我們才能再次重新發現我們自己的心原來依然在那裡陪伴著我們。

我們在各種修行的法門中,聽到各種各樣的表達以及定義方式,無外乎只是與心同在,靈魂覺醒,帶著覺察與覺知上路,我們就可以創造我們想要的一切!如果我們想要我們自己變得美好,就要讓我們的靈魂覺醒。什麼是靈魂覺醒,就是與心同在,做人做事都用心,與心同在!

相關焦點

  • 覺知,覺察,覺悟,覺醒
    至於世間人追名逐利,忙碌奔波,我一點不感興趣,甘於沉下心來,磨練心性,做自己。心中有方向,不管世道如何躁動,混亂,此心光明,篤定,無畏風雨,明白自己要去的方向,足矣。世間充滿了誘惑與欲望,稍不留神跟隨世俗集體意識,迷失本真。
  • 奇蹟課程深化班第七十九課
    不過,又很感謝這種感覺在推動自己前進,一路走來遇到奇蹟課程。所以比較矛盾,請問老師該如何面對內心的這個感覺呢?答:昨天的課件裡有引用奇蹟課程說,願心和真實的渴望就是創造,是最重要的。你的這種動力應該是聖靈的內置聲音。當然需要覺察你開悟和成佛的定義是什麼?會不會是靈性逃避?我是有這樣的正向動力,以前也會有逃避的傾向,所以說究竟的理想和落地的生活應用都很重要。
  • 行走時覺知行走,坐下時覺知坐下,觀照心念,保持正念,安住當下
    你陪太太的時間也是如此,甚至做家務都可以這麼去感受,感受一切美好的時光和你同在。 你試試看,也許你會發現有個不可思議的變化,現在你有了無限的時間給自己了。你陪伴孩子學習,你和孩子一起學習,這是我的時間,對當下有足夠清醒的覺知。 這就是正念禪修的奧義所在。
  • 很多人和事並非與生俱來與我們同在,終將離我們而去,請珍惜!
    每天上下班,每天和孩子見面,每天看見熟悉的人或物,我們是否有另外一個覺察,這些人和事並非與生俱來就是與我們同在,終將有一天離我們而去。如果我珍惜,它也將離去,但我會感受到它在的時候美好,而不會等到以後去追憶。
  • 《覺醒的你》讀書筆記:如何面對生命中的恐懼?
    從我們的心輪而來,心是能量的中心,可以打開或關閉能量,這是無限的,而且不是通過食物或睡眠產生的,只要我們敞開心扉便可打開這個能量流,就這麼簡單。知道了心產生能量的重要結論,那我們試著解釋一下為什麼我們會被生活中的各種事物擾亂、覺得煩惱呢?首先我們要知道生活的過程是什麼?
  • 覺醒的四門功課
    而靈性覺醒的意圖不是要「避開」這一部分成長——假如它已經出現在個人的生活領域當中,那意味著需要通過靈性的方式從其中獲得足夠生活經驗和智慧。靈性道路並非兒戲,它需要有更多的智慧和精神準備才能保證順利穿越諸靈性層面。 每個靈魂都會自覺不自覺地為這種成熟而努力,智慧作為靈魂的經驗就儲藏在心靈的潛意識當中,這些帶來智慧的意識需要通過具體事件的碰撞而被引發。
  • 向內求,帶著覺知生活,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每個人都需要慢下來、靜下來,向內覺察自己的內心,通過對自我梳理,提升對自身的覺知覺察,進而促進家庭、事業、社會關係的和諧。2今天上午,大家一起抄經的環節把課程推向了高潮。所以,整個過程老師的側重點就在「覺知」二字,也是對我觸動最大的一點。01通過訓練,映射出自己許多內在的問題:比如想動動腿腳時,我是看別人有人動了自己才動——我太在意別人的看法而經常忽略自己。
  • 心的覺察,心的成長
    情緒的覺察可不僅僅是將技巧運用到這種或者那種情形中。它是一種習慣性的自然表達,這種習慣就是將你的注意力轉向你能觸及的關於你自己的最高尚、最令人滿足、愉悅、和最有力量的部分,這部分就是你的靈魂。經歷這次疫情,我們才發現:有一顆沉著、冷靜、強大的內心,遠比擁有其它技能要重要的多。
  • [從心覺醒] 線上課來了!
    在此過程,我與心,與靈魂,與生命建立連接,無形的力量自然而然的透過我而流淌,改造和重塑著我的一切。我的笑容也終於重新回到了面龐上。2: 走出頭腦,從心覺醒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從一顆星到另一顆星,而是從頭腦走回到心中。每一個人的心,正是連接著無形力量的所在。活在心中,生命中的每時每刻,我們都能得到無形能量的加持和指引。所有的寶藏,都儲存在心裡。
  • 51期12月 生命覺醒閉關營—以覺為師,頓悟覺醒,自在人生!
    一旦你找到了他,你就找到了內在的老師,從此,跟隨覺知之光,定能順利回到闊別已久的自性之家。覺明德生命覺醒禪修閉關營就是為了讓你輕而易舉找到你本有的覺知之光,啟動無處不在的覺知之力,跟隨覺知之光,藉助覺知之力,順利,快速達到覺醒的目的地。
  • 覺察和內省有什麼不同?覺察的時候,是誰在覺察?
    內省的時候,即意欲改善或轉變自我的反應的時候,一定帶著一個最終的目的。如果那個目的沒有達到,你就會低落、沮喪。因此內省必然伴隨著沮喪。不知道你內省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當你為了改變自己而向內看時,總是湧動著一股沮喪的暗流。總是會有一股你不得不與之對抗的情緒之波,為了克服那股情緒等,你不得不再次審視你自己。
  • 修行|從覺察自己的言語開始
    帶著覺知,清楚明白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開始時,可適當放慢語速,以便更好地覺知。逐漸掌握覺知說話的練習之後,無論語速是快是慢,心中都能了了分明。 我終於可以覺知到自己說的話了。 有個朋友在學習成長後欣喜地報告: 「我終於可以覺知到自己說的話了!
  • 佛家智慧分享:放空,進入智慧,覺知,心腦合一!
    佛陀不是高高在上、創造宇宙主宰一切的神,而是一個覺醒的人。我們在他的教法指導下修行,最終也能夠覺醒,成為佛陀。因為佛陀從一開始就說,每個人都有佛性。為了更好地認識佛學,學習佛家的智慧,今天為大家整理了一篇一位高人的佛學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覺醒,覺知,覺悟。1.什麼是放空?
  • 覺知(一)——《童教32》
    有很多很多字眼可以引導你來往內體會心靈的實相,讓我來給大家列舉出來:內觀、內省不疚、省察、觀自在、觀世音、觀心、觀受、覺照、圓照、覺知、自覺、覺悟、覺醒、覺察、如是觀、如如、如來、無為、無住、無念、無、空、觀空、空觀、顧褆、聽之以氣、迴光返照、至誠無息、格物、明明德、明心見性、臨在當下、活在當下、臣服、直覺、執中、中庸、
  • 中英專欄:覺知呼吸,覺知你的心
    首先,覺知呼吸,是一個非常簡單而又實用有效的方法;是一個普遍適用的方法,不分民族、不分教派、不分信仰,呼吸是每個人生存所必需的
  • 時刻地覺察
    當我們知曉,是自身的所作所為在創造出自己的人生時,我們就可以鍛鍊保持一份覺察,關於我們當下的心念、言行。當下的心念和言行會創造出未來的人生,所以我們可以儘量去避免不美好的心念和言行,多去產生美好的心念和言行。
  • 心理學中的自我覺察!
    心理情緒的反應有:情緒低落、擔心、憤怒、激動、恐懼、害怕、開心、愉悅、無聊、平淡、爽快、著急等那麼,覺察在我們個體方面是怎麼體現的呢?當我們自己不能很好的覺察自己,就冒然行動和表達言語,就相當於自己帶著一些武器去交往,一不小心就傷了對方!
  • 12.20提升覺知能力的十八個自我覺醒、自我溝通的方法
    ,籍此提升自我的覺知能力。: [不要去證明對與錯] 此時更要打開自己的心,柔軟自己的心,融入對方的心。唯有醫好自己的心,肉體才有復原的可能。 12 當我經歷災難遭遇橫禍時 我必須深深的感恩擁有如此的體驗,自己能否清楚的看到:那只是自己選擇遭遇的一個歷程!透過這種重大的災禍,重重的提醒自己:把握每個當下!並喚醒自己:務必力求覺醒!
  • 精神覺醒,不輕信任何道理,永遠保持覺知和覺察力。體悟萬法空性
    向內觀我們的思維意識和心念都是沒有任何自性,沒有任何意義的,是我們的心識賦予了這個事物本身意義,我們會認為它是好事或者是壞事或者是沒有任何意義,繼而反應到我們的情緒和感知上。事物的意義完全是由於我們附著的心識所決定的,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所有事情本身都是空性的,體悟萬法的空性,就可以離苦得樂,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哪有壞事啊,都是好事,賦予事物積極的意識就會往好的方向發展。體悟空性不是僅僅腦子裡知道萬法皆空,而是要形成我們特定的思維,觀察我們的每一個起心動念,秉持中道中性思維,堅持正心正念正行。若能體悟空性,自然就能做到內心平和喜悅。
  • 不激發孩子生命內力的覺醒,你做的越多錯的越多!
    內力,說穿了,就是孩子的一顆心,內力覺醒,就是孩子心的覺醒。你別小看了一個「心」字,你別看人人都長心,但這世界上很多人的心是死的,或半死的,或不知不覺提前死掉了,這是很可惜的事。要喚醒內力,喚醒「心」的力量,靠什麼?辦法只有一條:靠人心!靠人心換人心,靠用大人的心來喚醒孩子的心。人心怎麼換——靠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