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末考試後,有個家長崩潰了:孩子每天都學到晚上11點多,大人看著都心疼,但是高一期末考試,當看到孩子只考到451分時,家長崩潰了:是孩子太笨了嗎?高中真的像很多人說的那樣,是拼智商的時候了嗎?
高一期末考試總分一般是1050分,孩子考了451分,不到一半的分數,確實令人崩潰,尤其是現在中考錄取率在50%左右的情況下,能考上高中的學生,都是初中學習不錯的學生,如果到了高一,各科都不及格,有些科目只能考二三十分,家長真接受不了這個現實。
其實,有」同款「孩子的家長並不少,很多家庭在高一階段,都會經歷一個」陣痛期「。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高一成績下滑嚴重的原因分析
高一成績下滑嚴重,原因可以從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分析原因。
1、客觀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科目多,作業多:
高一要學習語數外理化生政史地9門考試科目,還有音體美信息通用等多門考查學科,學生學習內容是高中三年中最多的。科目多,意味著作業多,而做作業的時間少,一般只有3節晚自習,而這3節晚自習還經常會被佔用,所以,如果不熬夜,作業是做不完的,即便是熬夜,也未必能做完。連作業都做不完,其他的方法、技巧更無從談起。
(2)學習進度快,難度大:
高一不僅學得多,而且還學得快,學得難!高一上學期的教學內容,都是按照學期長度設定的,但是專家在編寫教材時,卻忽略了軍訓、小長假等因素的影響,這個學期上課時間實際上縮短了很多,但是教學內容還是那麼多,所以各個老師都要趕進度,不要說複習,連講題的時間都沒有,學生的考試能力,無法得到有效的訓練。
語數外一周4節課,其他科目一周只有2到3節課,想要把知識學透,是非常困難的,但是,高一上學期的內容,都是各科高考的重點和難點,這樣一來,很多學生就跟不上了,聽不懂了。
(3)教師水平參差不齊:
學習成績的好壞,和老師也有很大的關係,但是高一的老師,在學校裡一般是整體水平較差的,因為教學水平高的老師,基本上都集中在高三、然後是高二,高一的老師,一部分從高三循環過來的老師,一部分新老師,再加上老弱病孕的老師,老師水平參差不齊,也對學生產生很大影響。
2、主觀原因:
從主觀原因方面看,高一成績不好,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1)不想學:這是學習態度問題,有的學生經歷了初三的殘酷競爭之後,到了高中覺著自己可以放鬆了,但是他不知道高一的競爭會更加殘酷,所以一放鬆就敗下陣來。高一階段不想學的學生,往往都是初中被「逼著」學習的學生,這樣的學生,來自初中管得很嚴,作業很多的學校,以私立學校為主,這些學生的水平,實際上已經被人為拔高了,被學校過度「包裝」了,而他們自身沒有學習的主動性,缺少內驅力,到了高中就沒有後勁了。
(2)不會學:還有一部分學生是屬於不會學類型,這種類型的學生,在初中處於「淺表學習」狀態,這類學生比較聽話,學習態度也很端正,但是學習不懂腦子,不願意主動思考,而是靠老師把」食物送到嘴邊「,他們不會主動」覓食「,她們把學習從腦力勞動變成體力勞動,初中時學習就非常努力,但是這種努力只是身體上的努力而不是腦力上的努力,所以屬於」假努力「、」偽勤奮「,到了高中同樣會出現不會學的情況,成績一路下滑。
二、面對成績下滑,應該如何做?
高一成績下滑,家長焦慮,孩子焦急,但是這都解決不了問題,如果家長因此批評打擊孩子,很可能讓孩子因為壓力過大而」撂挑子「,如果孩子出現厭學了,那麼就麻煩了,所以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和孩子要好好談一談,從下面幾個方面改變。
1、正確定位,合理制定目標
正確定位的目的,是保持學習的信心!成績下滑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孩子沒有信心了,破瓶子破摔了,那麼就很難挽救了。
你必須認識到初中成績優秀的學生,才能考上高中。你成績越好,考得高中越好,你周圍的同學也就越好,競爭也就越大,所以經過高一幾次考試,你應該明白:你實際的水平就是這個樣子的。
認識到自己的實際水平,然後就可以制定一個合適的目標了,找到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制定一個通過努力可以比較容易達到的目標,比如下次考試提高1名或者2名,如果這些目標達到了,就可以給自己鼓勵和獎勵,逐漸找到信心,信心有了,提升也就快了。
2、適當取捨,抓重點學科
高一隻考451分,說明孩子不具備學好9科的能力,這個時候就要進行取捨了,主抓語數外三科,其他科目,到了高二就要分文理科或者選課走班了,裡面有很多學科,以後是不用學的,如果現在平均用力,每科都想學好,結果就每科都學不好。
而語數外三科中,一定要重視語文和英語的學習,這是很多學生容易忽略的,因為他們認為數學難,就用大量的時間學數學,而數學這門學科,很少有學生能一次學好的,但是經過後面的複習,又是可以提高的,反而是語文和英語,需要長期積累,短時間內學好很難,所以有的學生數學沒有學好,語文和英語又沒有時間去學,結果就是全面崩潰。如果他提前學好語文和英語,數學暫時落後,以後也有很大機會學好的。
3、調整學習方法,進行深度學習
高一的考試內容,會模仿高考的題型,難度較大;而很多學生處於」淺表學習「狀態,根本無法應對考試。所以,從高一開始,就要調整學習方法,進行深度學習,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對於知識點,不僅要知道」是什麼「,還要知道」為什麼「、」怎麼樣「。很多學生,一提到某個概念,他是知道的,但是問題這個概念是什麼、為什麼、怎麼用,他就回答不上來了,而考試往往會深入考查這些內容,所以學和考嚴重脫節,考不好也就不意外了。
(2)對於題目,不僅要知道」錯了哪些「,還要知道」為什麼錯「、」怎麼補償「。有些學生,為了做作業而做作業,做完作業後,自己都不訂正,訂正了不去分析原因,分析了原因不去想辦法解決,這些情況下,做題的效果都會大打折扣。
希望能夠給你提供幫助!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 如果對你有幫助, 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