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5 16:40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陳沫 申一博 記者 鄭文
8月30日,北京大學迎來百廿校慶後的第一批本科新生。今年,北京大學在浙江省共錄取211人,包括校本部198人和醫學部13人,其中「三位一體」綜合評價85人。北京大學一批次投檔線700分,連續7年蟬聯全國高校之冠,是最受浙江頂尖學子喜愛的大學。
人傑地靈、鍾靈毓秀的浙江歷來是北京大學的優秀生源大省,百廿燕園以其悠久的歷史積澱、先進的育人理念、雄厚的學科優勢和獨特的氣質神韻贏得浙江學子一如既往的青睞與厚愛。今年是浙江省高考改革新方案實施的第二年,北京大學全面總結往屆招生經驗,完善錄取工作,深化改革以支持浙江新高考、優化政策以滿足考生新需求。在新高考元年平穩過渡的基礎上,今年在浙招生工作取得進一步成功。
不忘初心,招生工作既是服務也是教育
為了讓每一位考生做出滿意的選擇,在志願填報階段,浙江招生組走遍之江大地,深入各縣市為當地考生提供一對一的諮詢指導。以往,可供外界了解高校學科體系的渠道較少,而考生在高中階段往往聚焦於緊張的學業,因此在選擇專業時,常因對高校複雜的專業設置感到陌生且迷茫。北京大學經驗豐富的招生老師從學生個人特質和發展前景出發,幫助考生及家長了解自身特長、梳理專業興趣,將個人志向和北大優勢相結合,引導考生正確認識分數、理性選擇專業、長遠規劃未來。
浦江中學考生葉舒揚同學就是其中一例。她在高考成績出來後一直沒有明確專業傾向,招生老師和學生志願者們就逐一為她介紹北大的六大學部和各個院系,包括專業分流方向、核心課程設置、未來發展前景等。在了解北大綜合全面的學科體系後,葉舒揚對多個學科產生了興趣,並依此做出堅定選擇。她說:「北大招生老師和學長為我撥開了前路的迷霧,最終我選擇了北大元培學院,因為我嚮往那裡自由的學術氛圍,希望在那裡能和優秀的同學共同進步,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立足個性、面向社會、明晰當下、著眼未來,這種服務於學生成長的諮詢服務收穫了來自考生、家長、高中校長、招生專家及社會各界的好評,最終錄取結果令人滿意。
北大浙江招生組多年來堅持走進中學,與考生及家長面談,並在長期聯絡中保持溝通,以此多方位、多渠道、多角度地了解考生,力圖發現考試分數背後真實鮮活的學生本人,最大程度發掘他們的優勢與潛能,並且關注學生的成長全程,在學習備考中提供陪伴、支持和適當的幫助,鼓勵他們堅定信念,挑戰自我,報考北大。
牢記使命,選拔錄取提供機遇促進公平
北京大學「築夢計劃」自2015年啟動以來,已連續四年在浙江為家境貧寒的考生提供專項名額,讓農村和貧困地區的優秀學子不因經濟條件制約,享受到公平的優質教育資源。
今年,北京大學繼續落實「築夢計劃」,對於家境貧困的學生,經本人和中學提出申請,還提供來北大參加面試的往返路費。越來越多的寒門學子通過「築夢計劃」考入北大,他們常常在假期時間跨越山水,返回家鄉提供志願服務。往屆學生向父老鄉親講解這一扶貧政策,為高中的學弟學妹分享自身經歷,鼓勵他們勤奮學習提升自我,抓住機遇改變命運,回歸故裡建設家鄉。
陳彥潤同學來自三門縣沙柳街道東頭村,今年通過「築夢計劃」考入北京大學工學院。他成績優異,卻在得知錄取結果後一再說自己「太幸運,遇上了築夢,才能圓夢北大。」英雄不問出處,通過各種選拔渠道匯聚燕園的優秀學子都將在新的起點書寫新的人生。昔日浙江「築夢計劃」的幸運考生們今已轉換身份,成為北大2018級三千餘新生中的普通一員,但陳彥潤卻從未忘記「築夢計劃」為自己提供的公平機遇和燦爛前程,他說:「北大,寥寥數筆,承載的,卻是我用殷殷嚮往和期期努力去追逐的夢。曾經,她那麼遠,那麼高,如今,她已成為我繼續成長的搖籃。感謝北大,感謝築夢,也感謝我對夢的堅持,再遠的星也漸漸可及。工學院是冉冉升起的朝陽,內含的生機與活力定會使我更加奮發向上。」
儘管浙江偏遠地區崎嶇地形和道路交通等條件制約造成客觀不便,但北大招生組成員以高漲的熱情在之江大地鋪設了一張遍及89個縣級行政區、線上線上通達無阻的「北大招生聯通網絡」。為了鼓勵來自農村、偏遠貧困以及少數民族地區的考生報考北大,招生老師多次深入位於偏遠地區的高中學校和考生住所,與考生本人、父母、高中領導、任課教師以及鄰裡鄉親當面溝通,透過多側面了解考生家庭情況。
北大招生老師與當地高中一線教師密切聯繫,形成一條服務貧困考生的「統一戰線」,讓當地教育工作者首先普遍認知、深入了解、切實使用優惠政策,讓農村學子從「寒門」家庭到「暖箱」學校,再到入讀北大後享受完善的資助體系,將一系列單獨的優惠政策串聯成「綠色通道」,全程「恆溫暖鏈」,解除學生家庭的後顧之憂,北大將保證任何一位優秀學子都不因經濟困難而無法順利完成學業。
砥礪奮進,為中國夢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今年入學的211名浙江新生,是「生逢其時」且「重任在肩」的青年學子。少年強則國強,從他們的報考選擇上可以看出,這批新北大人不僅是本年度浙江最優秀的高中畢業生,更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力軍、「中國夢」的圓夢人。
「中國夢」的實現需要各類學科人才提供有力支撐。其中,基礎學科是科研和應用共同的基石。北京大學是以文理見長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理科雄厚科研實力和肥沃的教學土壤吸引了有志於進入基礎學科領域的頂尖浙江學子。
數學是科學的語言,普洛克拉斯曾說道:「哪裡有數學,哪裡就有美」,德清高級中學的周啟航一直有個美麗的「數學夢」。他在身為數學老師的媽媽影響下,從小養成了愛鑽研的習慣,探究難題並不能滿足自己旺盛的求知慾,周啟航總是在尋求更巧妙破解法的過程中收穫靈感和樂趣。今年高考他以706分位列湖州市第二名,在得知成績的剎那,他懸著的心就已經放下了,因為他無需猶豫,果斷選擇兌現夢想——北京大學數學學院。周啟航說:「自從我對北大有了些了解,便被他厚重的文化積澱和那『一塔湖圖』迷得神魂顛倒。我在北大選擇了數學學院,原因來自於對數學深深的喜愛,每當在數學的世界有所領悟時,我就會趕到發自內心的喜悅和滿足,學習生活一路走來始終如此。」對於走進北京大學、走近數學真理後的生活,他並沒有設想一種輕鬆悠閒的狀態,而是憧憬著「與數學一路相伴,度過一個辛苦又幸福的大學生活。」
北京大學以一流的師資力量和一流的學科優勢為浙江頂尖學子提供學習、成長、鑽研的環境,而這些青年才俊也不負眾望,用才華為祖國、為浙江、為北大增光添彩。
北京時間7月12日晚,萬眾矚目的第59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成績揭曉,捷報從羅馬尼亞傳來——溫州中學的歐陽澤軒同學作為代表國家出徵的六名隊員之一,為中國奪得一枚金牌!這一喜訊很快在浙江傳開,而歐陽澤軒摘金歸來後不久,就步入燕園,以北大新生的身份開啟數學世界的新大門。
浙江每年都為奧賽國家隊輸送大批高水平選手,並源源不斷地將這些具有學科特長的精英學子送入北京大學。他們在北大學習、深造,在更高層的學術賽場上,在更崇高的報國陣地上,發揮才幹、奉獻思想,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用一個個「學科夢」構築閃耀智慧之光的「中國夢」。
守正創新,為新高考探索配套招生方案
浙江作為第一批新高考試點省份,承擔著重大的改革探索任務,而北京大學作為中國頂尖大學,也應肩負起以高校身份支持改革、從招生工作推進新高考的責任。
2016年開始,為配合新高考,北京大學首次在浙江實施「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三年來,錄取人數從50人到65人再到85人,逐年增加的招生名額是北京大學對浙江生源質量實在的讚許,也反映了這一選拔方式被越來越多的浙江學子認同和接受。除增加招生指標外,北京大學浙江招生組還不斷完善「三位一體」實施細節。
來自麗水縉雲中學的高三畢業生李想今年通過「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圓了自己的北大夢。李想把求學之路喻為一場足球決賽,而「三位一體」就是最值得回放的關鍵時刻:「感謝這臨門一腳,它就像我高中三年的最佳進球,在高考成績還未出爐時,就幫我悄悄鎖定了勝局。北大,她曾許我以夢想,也曾許我以希望,而今朝,她向我敞開了懷抱。」
除了「三位一體」,北京大學還通過多種選拔方式向浙江學子敞開大門,招收具有遠大理想和強烈社會責任感,對學科有濃厚興趣,富於想像力、創造力和深索精神的學生,為「心繫天下,熱愛北大」的浙江籍優秀高中生提供多種圓夢燕園途徑,為考生多元的自我實現創造機會。
考出杭州地區最高分、浙江省第二名好成績的洪揚同學畢業於杭州二中,他對北大情有獨鍾,積極參加北京大學自主選拔,出眾的表現給招生委員會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博雅計劃」初審中得到了A+的認定。洪揚說:「我愛著北大,愛的是她莊嚴持重的歷史風物與寬闊深厚的人文底蘊,巍巍百年,馳騁歲月,從戊戌年間的改革維新到五四路上的匆匆步履,北大蹚著歷史的長河,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求索不止。光華管理學院『因思想,而光華』的理念與北大的氣質一脈相承,深深觸動著我,希望能在這裡品味思想,創造思想。」
北京大學在探索深化改革之路上,除了科學改善選拔考核政策,還在將「守正創新」落實在招生工作的每個細節,尤其是利用網絡和新媒體技術開展招生宣傳工作。
2018年,北京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北京大學招生辦(微信號:gotopku1898)進行了改版,方便考生及時了解招生信息,還增設了活潑生動的專業介紹、學習方法等版塊,讓更多浙江考生足不出戶便可了解北大,隨時隨地掌握最新的報考資訊。慈谿中學的趙妍同學從沒來過北大,卻對北大非常熟悉,因為她在高中階段就關注了北京大學招生辦的公眾號,時常在深夜翻閱。趙妍說:「我隔著螢屏就感受到了燕園的獨特風光、校園裡人文與理性交融的氣息。儘管我從未去過北方,僅在照片中描繪過北大的輪廓,但是在無數點滴的描述和想像中,北大的模樣一點點清晰著。未來斑斕,我在路上。」
引領未來,新一代「戊戌學子」與北大相約明天
2018年是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120年前的戊戌年,北京大學在救亡圖存之際建立,第一批學子在風雨飄搖中進入北大,他們是「戊戌新生」,被載入史冊;120年後的又一個戊戌年,恰逢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新時代,而今年考入北大的211位浙江學子,恰恰也是「戊戌新生」,他們將引領未來。
長興中學的沈琚偉同學說:「見證了兩個甲子的滄桑巨變,北京大學在中國的歷史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她不僅傳播著博大精深的精神光源,更肩負著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正因如此,北大成為了我夢寐以求的大學。我從北大精神中既看到了鑽研探索的求知精神,又看到了兼濟天下的民族情懷。在這樣一條康莊大道上,我縱使竹杖芒鞋、步履蹣跚,又何懼一蓑煙雨呢?在北大的宏偉殿堂中,我相信我必將尋找到自己的精神歸宿」。
梁予昕同學來自寧波鎮海中學,她寫下這樣一段話來描述自己的未來:「想要成為那樣的人,懷揣經世濟民的初心,擁有長遠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懷,不被現世的汲汲名利所束縛。北大給予我逐夢的自由,而我,想努力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一個有用的人。」
如今,歷久彌新的北大,同211位風華正茂的浙江新生一樣,正站在新起點,踏上新徵程,共赴與國家、與民族的時代之約。北大校長林建華曾為2018屆高考學子撰寫邀請信,北京大學浙江招生組歡迎新一批浙江學子應校長之邀,「與北大一起,相約未來。」
15361368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