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有地震預警「神器」 警報最快提前幾十秒

2020-12-17 醒獅解讀

全市已在人流密集區安裝地震預警信息接收終端1476處

在近日發生的四川長寧地震中,與地震波「賽跑」的地震預警系統進入大眾視野,引起網友熱議。事實上,漳州也有地震預警「神器」。早在去年5月,漳州市就已經開始在全市安裝福建省自主研發的地震預警信息接收終端。

記者從市地震局獲悉,截至6月底,漳州市已安裝地震預警信息接收終端1476處,主要分布在各街道、社區、學校等人員密集、人口流動性大的場所。漳州第一中學、龍師附小、薌城區榕御小區、龍海市浮宮鎮東泗鄉、詔安縣深橋鎮深橋村、東山縣實驗小學、長泰縣枋洋鎮中心幼兒園等地均已安裝,預計到2020年全市將建成2540個地震預警信息發布終端。

倒數讀秒,提醒地震波抵達時間

市地震局監測預報科科長方宏芳介紹,在大地震發生後,預警中心通過震中附近的地震儀捕捉到縱波,利用地震波初期信息快速計算出地震參數(時間、地點、震級大小)、影響程度和預警時間,並搶在具有更大破壞性的地震波到達之前,對可能遭受破壞和影響的地區發出地震警報。

當周邊發生破壞性地震,地震波尚未到達前,地震預警信息發布終端頂部四個預警燈就會對應震級閃爍紅、橙、黃、藍相應顏色的預警信號,發布地震「地點」「震級」「本地烈度」「發震時間」「震源深度」等地震預警信息,同時倒數讀秒,提醒地震波抵達的時間;如果地震烈度較高,它還會發出響亮的警報聲。設備的語音播放功能還可外接擴音設備和學校廣播系統,擴大預警信息的傳播覆蓋範圍。

短短幾秒鐘,效果大不一樣

地震發生後,接收終端可以比地震波提前幾秒到幾十秒發布信息。據了解,通過一定的宣傳和訓練,地震預警可提醒震區的人們緊急採取措施逃生避險,不會被強震打個「措手不及」。信號發出後,列車可減速行駛,避免出軌;輸油、輸氣管線可提早關閉,避免漏油、漏氣引起汙染或火災。

研究表明,在平時有經過系統培訓和演練的情況下,如果預警時間為3秒,可使傷亡減少14%;如果預警時間為10秒,則傷亡減少39%;若預警時間為20秒,則傷亡減少64%。

它是預警器,也是科普窗口

在龍溪師範學校附屬小學地山樓與丹霞樓一樓,分別懸掛著寬約半米、高約一米的地震預警信息接收終端,時間、天氣預報、地震圖文知識等訊息盡在屏中。「地震預警『神器』是學生們的好『玩伴』,一到課間,孩子們就喜歡圍著『神器』看。」龍溪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教師韓雅貞介紹,安裝地震預警信息接收終端好處頗豐,在普及地震知識、提醒師生及時避險的同時,也能充分滿足孩子們對地震知識的探知願望。

編後:

地震來臨時,地震預警「神器」為人們多了一道安全防護網。但要成功減少地震的危害,僅有接收終端是不夠的。預警時間長不過一分鐘,短只有三四秒。接到警報後該怎麼辦,是及時疏散還是就地避險,這是本能。越是本能,就越離不開平日裡的千百遍安全教育。從這個角度上說,防災減災不僅是硬體的普及,還要做到培訓的普及。

⊙本報記者 廖瑜婷 王心如 通訊員 林玲玲 宋蓓茹

相關焦點

  • 我國首都圈地震預警系統啟用 地震後7秒內警報
    原標題:我國首都圈地震預警系統啟用 地震後7秒內警報   7日,記者從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獲悉,首都圈地震預警系統經過近1年半的建設,目前已建成並於當日投入運行,將為首都圈民眾和地鐵、化工等重大工程提供地震預警服務。
  • TCL地震預警電視刷屏上熱搜!究竟是什麼「神器」?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7月12日06時38分,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突發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北京天津多地有震感,目前災區仍有餘震發生。正當大家都為河北唐山同胞祈禱時,一則「唐山5.1級地震前電視彈出預警」的新聞被刷屏了,在當日衝上微博熱搜榜引發熱議,點擊率683445人次。
  • 福建省地震預警系統震後26秒就發警報,怎麼做到的?
    省地震局地震預警監測中心提供地震預警信息服務。福州新聞網9月7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江海 文/攝)6日,省地震局地震預警監測中心向福建省媒體開放,福建省地震預警監測體系的面紗也被揭開。和人們想像中地震預警員埋頭計算的場景不同,由於地震預警系統是全自動運行的,工作人員只需要查看系統運行情況,就能了解相關信息。2019年4月18日,臺灣花蓮縣海域發生6.7級地震後,福建省地震預警系統在震後26秒就發布地震預警第一報,並持續更新震級、發震地點等信息,為全省6560個預警終端提供地震預警信息服務。
  • 602南投地震 臺灣設置預警系統搶黃金12秒
    華夏經緯網6月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地震死傷往往在瞬間幾秒,提前預警幾秒鐘,可能就是生死關鍵;臺灣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在全臺設置九處強震即時警報系統,經過「三二七」、「六○二」兩次強震,證實確有提前預警效果,研究中心將建議臺「國科會」在各中小學普設警報系統
  • 地震預警不是預測,如何讓中小學生認知預警警報?防震演習不能少
    昨晚22時55分,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發生了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值得注意的是,重慶、成都等多城區提前發出了地震預警。很多人剛進入睡夢中,聽到了預警警報,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地震預警並不是地震預測,目前還沒有研究表明能有效對地震進行提前預測的。
  • Google推出地震警報系統 運用Android優勢建立地震預警網絡
    (圖/取自Google Blog) 王曉敏/綜合報導 世界上也有許多人口生活在的地震頻發區域,為能更有效地協助人們提前為地震做足準備,Google昨日宣布推出「Android地震警報系統」(Android Earthquake Alerts System)。
  • 利用電波預警地震的「神器」明年將在深圳開始安裝
    預報地震仍是全球性難題地震預警系統究竟是怎麼樣的一種「神器」呢?「這實際上就是利用了電磁波和地震波打時間差。」市應急管理局(市地震局)地震和地質災害處處長鄒從學介紹,地震預警的時間點是在地震發生後,利用地震波傳播速度小於電波傳播速度的特點,提前對地震波尚未到達的地方進行預警。
  • 華為手機地震預警怎麼開啟 華為emui11地震預警設置方法教程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華為最新資訊 > 正文 華為手機地震預警怎麼開啟 華為emui11地震預警設置方法教程
  • 防震減災手抄報:地震預警發揮多大作用
    專家稱,提前5秒的預警可減少10%到15%的損失  本報25日刊登報導,從科學的角度指出地震預警不同於地震發生前的預報,而是地震發生後利用地震波傳播的時間差,在破壞性地震波到來前的幾秒至幾十秒發出提示。  這一短暫的提示,老百姓通過何種途徑獲得,到底能發揮多大作用,我們又該怎樣利用這短暫的時間避險逃生?
  • 地震預警APP遭受質疑 有人延遲6小時收到預警信息
    6月17日晚,四川長寧6.0級地震發生後,宜賓、樂山、德陽等地不少居民通過電視、手機等接收到預警信息。300多公裡外的成都,101個小區、180個學校裡的大喇叭發出倒計時警報聲,響徹夜空。「宜賓提前10秒為地震預警」、「成都提前61秒預警」……一時間,地震預警系統引發前所未有的關注。民間研發者王暾再次站到了風口,迎接比以往更為熱烈的風浪。
  • 中國地震預警系統一夜刷屏 各國預警系統各顯神通
    6月17日22時55分,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據悉,宜賓提前10秒收到預警,樂山提前43秒收到預警,成都提前61秒收到預警。來自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的地震預警系統瞬間刷屏,成為大家熱議的焦點。
  • 地震預警終端落戶豐南
    日前,在河北省地震局的大力支持下,豐南區兩所學校完成了地震預警終端的架設安裝,可實時接收河北省地震局推送的地震預警和全球地震速報信息,有效提高豐南區的防震減災能力,減少地震災害帶來的損失。豐南區作為唐山老震區,地震是該區主要的自然災害,餘震時常發生,必須強化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全面提升地震監測預警能力。
  • 地震預報那些事兒︱什麼是地震預警
    2008年 6月14日早上8點43分,日本東北部的巖手縣和宮城縣發生芮氏7.2級地震,日本的緊急地震速報系統檢測到了震源地的縱波,提前10秒鐘,在部分地區實現了由電視等媒體發布的地震預警。例如,古川第三小學就因為安裝了速報預報裝置,在地震前10秒鐘,校內就響起了地震預報廣播,正在上課的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馬上跑到了附近的安全地帶。
  • 成都高新減災所攜手小米發布地震預警階段性進展
    同時兩家聯手發布了地震預警系統階段性進展,地震預警系統正式上線運行至今175天,通過手機、電視雙平臺共預警4級以上地震9次,下發預警2760400次。此前,國務院應急管理部宣布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
  • 一文詳解什麼是地震預警?
    地震預警需要密集地震觀測網和智能化的處理系統,這樣才能保證大地震發生後快速發出地震警報,所以人類百年以前的夢想,今天才得以實現。四、地震預警的盲區地震預警能不能救命,是不是萬能的呢?如果說地震報警是給遠處的人們發出地震警報,那麼地震發生較近的區域警報有用嗎?
  • 王宏偉:地震預警系統管用,但也得善用
    早在2007年10月1日,日本氣象廳就開始為公眾提供地震預警服務。不過,日本將其稱之為「地震緊急速報系統」。當然,任何預警系統都是存在局限的,地震預警系統也不例外。地震發生作用時間很短,給人預留的響應時間僅有幾秒到幾十秒。預警如果要發揮作用,社會公眾在獲得預警信息後,需要在短時間內採取近似格式化的避險行動。而且,離震中越近,提前預警的時間越短,但地震可能造成的破壞卻越大。
  • 官方科普:電視地震預警出現大、小彈窗代表什麼意思
    IT之家7月12日消息 7月12日,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表示,與應急管理部門聯合建成的大陸地震預警網成功預警唐山5.1級地震,震中附近地區開通了地震預警電視用戶會提前收到地震預警信息。關於電視地震預警你是否還有很多問號?
  • 唐山地震電視彈出預警!咱山東的全面預警系統也快建成了
    今天06 時 38 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 5.1 級地震,隨後又發生 2.2 級地震。有多名網友表示在地震發生前,電視裡彈出了預警信息。據@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微博顯示,天津提前23秒收到06:38 河北唐山4.8級左右地震的預警信息,預估烈度2.1度。
  • 電視地震預警出現大、小彈窗分別代表什麼意思?終於知道了
    目前已有多家機頂盒、電視接入了地震預警服務,比如大家熟知的四川廣電、移動、TCL、小米等。每當地震出現時,電視會出現一些地震彈窗,有的只是在屏幕右下角出現小彈窗,有時則是在屏幕中央出現大彈窗,那麼它們有什麼區別,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呢?
  • 分秒之間可救命——地震預警系統建設在路上
    有研究表明,人們如果能在地震波到達時提前3秒收到警報,傷亡人數可降低14%;提前10秒獲得警報,傷亡人數可降低39%;提前20秒,傷亡人數可降低63%。事實上,這並不是地震預警技術在我國的首次應用,2018年11月26日7時57分,臺灣海峽南部發生6.2級地震,在地震波到來前的數秒到數十秒之間,由福建省地震局發布的第一報地震預警信息就顯示在福建省2380個預警終端用戶的手機屏幕上。  什麼是地震預警?它將如何在分秒間拯救生命?各地公眾又將在何時廣泛得到這樣的防震減災服務?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