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推出地震警報系統 運用Android優勢建立地震預警網絡

2020-12-17 騰訊網

▲Google推出Android地震警報系統。(圖/取自Google Blog)

王曉敏/綜合報導

世界上也有許多人口生活在的地震頻發區域,為能更有效地協助人們提前為地震做足準備,Google昨日宣布推出「Android地震警報系統」(Android Earthquake Alerts System)。可為用戶在搜尋時提供及時、有用的地震資訊,並在地震發生的幾秒前發送出警報。

當前的地震預警系統地震儀(Seismometer)部署耗資費時,因此Google希望能透過自家作業系統的功能來協助提供替代方案。Google與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及加州州長緊急服務辦公室(Cal OES)合作,透過由美國地震學家開發的「ShakeAlert」將地震警報直接發送到加州地區的Android設備。

▲用Android手機即可收到地震預警。(圖/取自Google Blog)

ShakeAlert的信號來自USGS、Cal OES、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B)以及加州理工學院在加州地區安裝的700多個地震儀。而Google認為,其他受到地震影響的地區不一定可依照加州的做法來執行地震預警,因此希望可透過Android平臺的功能來幫助檢測地震。

Google寫道:「從今天開始,無論你身在何處,你的Android手機都可以成為Android地震警報系統的一部分。」Google指出,每部Android手機都可能成為一個迷你地震儀,與其它數百萬Android手機一同組成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檢測網路。

地震首先到來的是P波,接著才會產生破壞性的S波,據Google說法,所有智慧型手機都配有一個小型的加速櫃(accelerometer),能檢測到P波以感應到可能即將發生的地震。

若手機檢測到可能是地震的跡象,會將訊號以及發生震動的位置資訊發送至地震檢測伺服器。伺服器將結合來自多部設備的訊號加以判斷是否發生地震。「本質上,我們是在將光速(電話訊號傳輸速度)與地震速度競速,而幸運的是,光速快得多。」

Google表示,將與全權著名的地震學及救災專家Richard Allen、Qingkai Kong以及Lucy Jones to博士合作,以群眾外包的模式,應用於檢測全球各地的地震情況。

相關焦點

  • 谷歌將推出地震警報功能 安卓設備有望組成最大預警系統
    ,毫無疑問安卓設備將組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地震預警系統。據悉,該計劃將分為三個階段,谷歌目前正處於計劃的第一個階段,可以向部分用戶提供地震預警警報。如果三個階段全面建立,谷歌認為將能為相應地區的人們提供及時有效的地震預警。
  • 中國地震預警系統一夜刷屏 各國預警系統各顯神通
    地震預警系統是一套在地震中能夠快速預警和應急的設備,設備按照系統響應的順序可包括:地震監測網絡、地震參數快速判斷系統、警報信息快速發布系統和預警信息接收終端。整套系統的特點是高度集成、實時監控並且快速響應,而快速響應是整個系統最關鍵的要素。
  • 谷歌推出地震警報功能 將構成世界最大預警系統
    中關村在線消息:據外媒報導,近日谷歌宣布將為每一臺安卓5.0版本以上的手機推送地震數據收集功能,安卓用戶只要身處支持 Google Play 服務的國家和地區,就可以選擇參加這項服務,如果該計劃進展順利,毫無疑問安卓設備將組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地震預警系統。
  • 我國首都圈地震預警系統啟用 地震後7秒內警報
    原標題:我國首都圈地震預警系統啟用 地震後7秒內警報   7日,記者從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獲悉,首都圈地震預警系統經過近1年半的建設,目前已建成並於當日投入運行,將為首都圈民眾和地鐵、化工等重大工程提供地震預警服務。
  • 汶川地震6周年:中國地震預警網絡正在成形
    而電波的傳播速度是30萬千米/秒,因此,地震發生之時,震源附近的地震監測儀可以將捕捉到地震波數據傳遞到預警中心,而預警中心的電腦分析這些數據後,能在地震波到達並造成破壞之前,向將會受到地震影響的區域發出警報(見「地震預警系統的原理」)。理論研究顯示,如果預警時間為3秒,可使人員傷亡比例減少14%;如果為10秒,人員傷亡比例可減少39%。
  • 地震預報那些事兒︱什麼是地震預警
    但是,縱波與橫波傳播速度的差異較小,縱波約每秒6公裡,橫波約每秒3.3公裡,而且距離震中越近,時間差就越小,發出預警信息就更難。如何利用致災地震動強度閾值來實現預警呢?核電站通常採用這種方法,通過建立地震動監測系統,當地震動幅度超過給定的閾值時,監控器報警並採取緊急措施,安全停堆,從而防止核洩漏。
  • 福建省地震預警系統震後26秒就發警報,怎麼做到的?
    省地震局地震預警監測中心提供地震預警信息服務。福州新聞網9月7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江海 文/攝)6日,省地震局地震預警監測中心向福建省媒體開放,福建省地震預警監測體系的面紗也被揭開。和人們想像中地震預警員埋頭計算的場景不同,由於地震預警系統是全自動運行的,工作人員只需要查看系統運行情況,就能了解相關信息。2019年4月18日,臺灣花蓮縣海域發生6.7級地震後,福建省地震預警系統在震後26秒就發布地震預警第一報,並持續更新震級、發震地點等信息,為全省6560個預警終端提供地震預警信息服務。
  • 谷歌研發新地震警報系統 手機秒變地震儀
    安卓手機用戶不必安裝任何APP,就能在地震來臨時收到警報。目前這一地震警報系統只覆蓋了美國加州,但谷歌表示這一系統有望給全球發出地震警報。 谷歌宣布,安卓手機將能用來感知世界各地的地震,也許有一天還能給全球發出地震警報,首個大眾警報系統於8月11日在美國加州上線。
  • 分秒之間可救命——地震預警系統建設在路上
    不過,縱波與橫波傳播速度的差異較小,縱波約每秒6千米,橫波約每秒3.3千米,可利用的時間差很小,大約幾秒到十幾秒內,離震中越近時間差越小,發出預警信息也就更難。  第三種震時預警方法則經常被核電站所採用,通過建立地震動監測系統,當地震動幅度超過給定的閾值時,監控器立即報警並採取緊急措施,安全停堆,防止核洩漏。
  • 一文詳解什麼是地震預警?
    在日本稱「地震預警」為「地震緊急速報」,美國在加州新建立的地震預警試驗系統就稱為「Shake Alert」系統,即震動警報。在中國儘管一再呼籲不要再用「預警」這個詞,但是約定俗成,改起來也不容易。所以目前所說的地震預警,就是地震警報!三、如何進行地震預警?我們知道,地震發生後縱波和橫波由震源向外傳播。
  • 漳州有地震預警「神器」 警報最快提前幾十秒
    全市已在人流密集區安裝地震預警信息接收終端1476處在近日發生的四川長寧地震中,與地震波「賽跑」的地震預警系統進入大眾視野,引起網友熱議。事實上,漳州也有地震預警「神器」。倒數讀秒,提醒地震波抵達時間市地震局監測預報科科長方宏芳介紹,在大地震發生後,預警中心通過震中附近的地震儀捕捉到縱波,利用地震波初期信息快速計算出地震參數(時間、地點、震級大小)、影響程度和預警時間,並搶在具有更大破壞性的地震波到達之前,對可能遭受破壞和影響的地區發出地震警報。
  • 王宏偉:地震預警系統管用,但也得善用
    有些人歡呼,這是地震預報技術取得巨大進展,甚至是人類面對不確定性的重大勝利;有些人則吐槽,地震還沒有造成損失,但驚人的警報聲就把人嚇得魂不附體……僅從地震預警而言,這次四川地區的預警系統付諸「實戰」是個好事。第一,表明這個機制確實運行起來了,而且確實起到了預警效果;第二,也暴露了我們很多人雖然見識過地震帶來的破壞性,但在日常中接受災害應對的訓練還比較缺乏。
  • 唐山地震電視彈出預警!咱山東的全面預警系統也快建成了
    2019年6月17日22時55分,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幾乎與地震的發生同步,電視畫面、成都一些小區帶有預警警報聲音的視頻就在社交平臺傳播。這次預警的「大顯神通」,尤其是倒計時數十秒的「畫面」,給人的震撼可能不亞於地震本身。
  • 冕寧縣人民政府關於開展地震演練拉響地震預警警報的公告
    冕寧縣人民政府關於開展地震演練拉響地震預警警報的公告 作者: 來源:冕寧縣人民政府網 時間:2020-09-28 14:46:58 閱讀量: 為全面提升應對地震突發事件能力,增強全社會防震減災意識,按照省
  • 地震預警咋回事?看完你就懂了
    5月8日,楚天都市報全媒體記者來到湖北省地震局,通過網絡視頻直播的方式,帶網友探秘湖北省地震預警實驗室和首次啟用的防震減災科普展廳。直播吸引了近20萬網友觀看,大家紛紛表示「漲知識」了。魏貴春介紹地震預警原理隨後,記者走上了地震預警系統仿真實驗平臺,體驗震中距約80km的模擬地震異地預警的過程。
  • 手機秒表地震儀 谷歌將地震探測警報引入Android手機
    來源:CNMO據外媒ZDNet消息,谷歌已宣布,計劃在全球Android手機上引入地震預警系統。該公司認為,這個系統將依靠所有智慧型手機中內置的加速度計來檢測地震信號,可使Android手機充當迷你地震儀。
  • 602南投地震 臺灣設置預警系統搶黃金12秒
    華夏經緯網6月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地震死傷往往在瞬間幾秒,提前預警幾秒鐘,可能就是生死關鍵;臺灣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在全臺設置九處強震即時警報系統,經過「三二七」、「六○二」兩次強震,證實確有提前預警效果,研究中心將建議臺「國科會」在各中小學普設警報系統
  • 地震預警APP遭受質疑 有人延遲6小時收到預警信息
    他對這次地震預警帶來的巨大關注很滿意——微博上,地震預警相關話題閱讀量超過十億;地震預警APP竄到手機APP下載排行榜前列,短短幾天下載量達四五百萬;房地產公司、社區、學校也紛紛諮詢合作。坐地鐵時,他隨機問了下周邊的人,全都知道地震預警。但質疑聲也不斷出現。事實上,這個自2011年起投入運用的系統,從誕生開始就伴隨著質疑與爭議,不斷刷新著公眾對這一專業領域的認知。
  • 關於刷屏的地震預警系統,你不知道的……
    用這套ICL地震預警技術系統主要研發人王暾的話來說,「大概離震中21公裡之內的預警就為零。」「盲區」成為ICL系統受質疑的「軟肋」之一。從已有的資料來看,ICL預警系統的名字、發布渠道、減災效用都存有爭議。這是一個高度專業的領域。從2011年正式運用伊始,ICL預警系統就曾受業內質疑,也得到了有關部門的支持。
  • 地震預警不是預測,如何讓中小學生認知預警警報?防震演習不能少
    昨晚22時55分,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發生了6.0級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值得注意的是,重慶、成都等多城區提前發出了地震預警。很多人剛進入睡夢中,聽到了預警警報,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地震預警並不是地震預測,目前還沒有研究表明能有效對地震進行提前預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