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對於人體來說,一直是一個特殊的存在。
它就像一個老大哥,協調著五臟之間的平衡,肩負重任。
但是肝也很脆弱,生活中很多的不良習慣都會無形中加重肝損傷,促使其病變。
肝不好的這些信號,快來看
1、頭髮油膩,經常洗頭還是一縷一縷的粘在一起——肝經溼熱
2、不到40歲就兩鬢斑白,脫髮嚴重——肝膽不足
3、面色晦暗、黃褐斑、痘痘較多——肝鬱氣滯
4、眼睛明顯發黃、紅血絲嚴重——肝功異常
5、黑眼圈明顯,就算休息足夠還是沒有精神——氣血不暢
6、眼睛瘙癢、怕光——肝引不足
7、口臭嚴重,天天刷牙、吃口香糖嘴巴裡還是有腐臭味——肝毒過多
8、手掌大小魚際線發紅,稍微按壓即呈現白色——肝血不足
9、指甲容易斷、還有特殊的豎條紋——肝功能下降
10、腳底乾裂,容易脫皮、龜裂——肝血不足
11、失眠多夢,在半夜兩三點容易驚醒——肝經不通
12、煩躁不安、脾氣大、控制不住的想發火——肝火旺盛
13、肚子裡氣多、經常咕咕響,愛放屁——肝鬱氣滯
14、小便異常發黃,有時候甚至出現濃茶色——木火刑金
15、皮膚瘙癢異常,換季時容易過敏——肝風輕動
16、腰腹贅肉較多,飲食節制依舊易胖——肝代謝緩慢
生活中哪些行為會傷肝呢?
1、貪杯
中國人喜歡在酒桌上談事情,酒過三巡,萬事皆宜。但是這也是中國肝病高發的主要原因之一。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本身無毒,在經過肝臟分解後會代謝出有毒的乙醛。
少量的乙醛產生,肝臟可以正常分解成乙酸排出。一旦過量,這些乙醛就會肆無忌憚的傷害肝細胞,加速肝臟病變。
研究表明,每天飲酒超過200ml的人,患肝硬化的機率比不喝酒的人高6——8倍,別再貪杯了。
2、貪嘴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很多人秉持著這個觀念,盡情的享受著美食帶來的快樂。
但是要知道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對於肝臟來說,負荷非常大。
飲食油膩:會導致攝入大量的油脂、蛋白質等,這些物質也需要肝臟分解代謝,加重了肝臟的分解負擔。同時也會增加肝臟內脂肪的存留,誘發脂肪肝。
而燒烤一類的美食,還會滋生苯並芘,有明顯的致癌性,會加速肝細胞的癌變速度,儘量少吃吧。
3、貪睡
保持充足的睡眠可以促進肝血的收藏,提高肝臟自我修復能力。
但是如果長時間的躺著,運動量過少則會影響肝毒的排出,身體代謝緩慢,毒素長時間在體內淤積,後果不堪設想。
建議大家還是在休息之餘,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促進肝臟排毒,肝會感謝你的。
養肝,還有哪些小訣竅呢?
首先:多喝茶水
酒要少喝,養肝茶可以常備。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喝茶的傳統,而菊花茶更是養肝的首選。
雲臺冰菊是懷菊亞種,產自懷菊之鄉——古懷慶府,一直有"菊中貴族"的稱號。因含有大量的硒元素、膽鹼、類黃酮等養肝成分,而被用於肝臟養護。
硒元素:加速肝毒排出,促使受損肝細胞自我修復,提高肝臟代謝速度。
膽鹼:減少肝臟脂肪聚集,修復酒精性肝損傷,親和脂肪。
類黃酮:提高SOD活性、抑制肝臟組織氧化過程,延緩肝衰老進程。
平時用熱水衝泡,水溫適宜即可飲用。
其次:疏通鬱結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精神也常處於緊張狀態,疲憊不堪,更是容易抑鬱、生氣、暴躁。
這對於肝臟來說也是不小的傷害。
肝在中醫領域主疏洩,肝功能下降,會導致肝氣鬱結,淤堵於肝內得不到釋放,久而久之,肝不堪重負,逐漸病變。
在不如意的時候可以通過聽歌、運動、逛街、和好友閒聊來舒緩心情,不要悶悶不樂,保護肝臟健康。
最後,補充營養
生活水平在提高,人們的餐桌上也變得豐富起來,但是一定要注意飲食結構的合理,才能給肝臟輸送必需的營養。
蛋白質:優質蛋白可以為肝臟日常的工作補充源動力,每天一個雞蛋白或者一杯牛奶即可。也可以用奶製品代替。
維生素E:可提高肝臟代謝能力,平時可以通過多吃一些水果、蔬菜等補充。
提醒大家:肝不好不要盲目服藥
不管是避孕藥、保健藥還是激素類藥物,都會加重肝臟損傷,誘發藥物性肝損,一定要謹遵醫囑。
參考文獻:
吳玉盛.中藥治療晚期原發性肝癌35例臨床觀察.新中醫,2002;23(10):2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