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育兒為啥喜歡姥姥帶娃,奶奶去哪了?三點原因讓人心酸

2020-08-17 小舅媽育兒

引言:

在生下寶寶以後,很多的父母就會恢復到正常的工作生活當中去,在中國帶孩子的任務自然而然就落到了老人身上。

有的是姥姥來看,有的是奶奶來帶,但是誰都知道帶孩子特別的辛苦,前幾天我就看到了一封來自丈母娘寫給女婿的信。

內容大概是說孩子的姥姥幫著孩子的父母看了三年的孩子,但是現在小兩口計劃要個二胎,老人希望他們還能認真考慮一下,因為她覺得自己現在照顧孩子有些力不從心了,因為這實在是一件太累的事情了。

而且在信中她也幫助小兩口分析為什麼他們不適合再生二胎。

兩個人下班回到家以後,對孩子幾乎不聞不問,只是一門心思地玩手機,甚至有的時候聲音大到會影響到孩子的休息。他覺得孩子的爸媽缺少對孩子的陪伴和關心,而且即便有時間心思也不會花在孩子身上。

姥姥認為,沒有人心疼她的付出,沒有人幫她分擔痛苦,好像孩子就是給她生的一樣,但是她現在真的帶不動了,她也希望自己能有休閒娛樂的時間。

她覺得再要一個孩子會拖垮他們現在的生活水平,畢竟兩個孩子的生活開銷是更大的,她認為女兒女婿無法承擔。

我記得,她在文中說的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如果你們在生孩子,請讓奶奶幫著一起帶,畢竟她也是孩子的親人,也一樣會對孩子好。」

其實現在在家庭中一談到孩子的問題,大多都是媽媽希望姥姥來看,爸爸希望奶奶來帶,雖然都是長輩,但是帶孩子的方式也確實有差別,那麼姥姥帶娃和奶奶帶娃有什麼樣的區別呢?

便於溝通。

因為畢竟女兒和媽媽是有血緣關係的,又從小相處到大,彼此都了解互相的做事方式,無論事情怎樣處理,兩個人都不會產生隔閡。

但是婆婆不一樣,因為畢竟兒媳婦和婆婆相處的時間沒有那麼久,生活習慣方方面面都不一樣,所以很容易產生矛盾。特別是孩子媽媽根本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被不科學的方式教育著,同時婆婆又堅持認為自己帶孩子的方式沒有問題,兩個人這麼針鋒相對著,時間長了,兩個人一定會爆發戰爭。

婆婆和媽媽幫助帶孩子的原因不同。

媽媽幫著帶孩子,是因為心疼女兒,怕女兒因為照顧孩子而受罪,所以想著幫女兒分擔。對於女兒提出的一些意見,她也很容易就採納,畢竟她希望女兒能夠順心順意。

作為奶奶,她總是想去寵著孩子,孩子要什麼就給孩子什麼,對待孩子的事情沒有底線。

媽媽覺得應該嚴厲管教孩子的時候,在旁邊為孩子求情的總是孩子的奶奶。他們不在乎孩子對還是錯,只是希望他們快樂,這樣的孩子很容易變成沒有教養的人。

其實我認為在帶孩子這個問題上, 不應該有一個人去承擔,而是應該由父母主導著這件事,讓老人們輔助的去照顧孩子才對。無論孩子做了什麼錯事,都要全家人一起坐下來去溝通、商量,糾正孩子的問題,讓孩子能夠變成一個更加優秀的人。

相關焦點

  • 為啥中國都是姥姥幫忙帶娃,爺爺奶奶去哪了?背後原因很真實
    自從媛媛生了兒子後,由於要忙著去工作,因此孩子的姥姥就主動幫忙照顧孩子,一直到孩子3歲,孩子的奶奶卻突然要求要帶娃,還說自己有時間照顧孫子,就不用姥姥照顧。媛媛的說法不無道理,姥姥帶娃帶了三年,奶奶才說要來帶孫子,這樣的做法顯然有些說不過去,不過還是要看孩子的意願。
  • 為啥大部分家庭都是姥姥幫忙帶娃,奶奶去哪了?背後原因很現實
    文/園園媽育兒日記孩子的出生給家庭帶來了愛和幸福,孩子也是父母心頭的寶貝,更是老人捧在手心裡的明珠,有很多細心的寶媽會發現一個現象,大部分年輕夫妻生完孩子後,往往都是孩子的姥姥姥爺來帶孩子,爺爺奶奶很少幫忙,尤其是在孩子3歲之前。
  • 為啥現在都是姥姥帶娃,爺爺奶奶去哪兒了?原因引人深思
    另外,還有的家庭是輪流帶娃或保姆帶娃,佔比只有百分之幾。以前,我們更多地看見或者聽說的都是奶奶帶娃,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起,變成了姥姥帶娃,這是什麼原因呢?孩子的爺爺奶奶都去哪兒了?部分爺爺奶奶聽到這個問題,可能會跑出來喊冤「不是我們不願意帶娃,而是兒媳婦更願意把孩子交給姥姥帶」。
  • 為啥「帶娃主力」從奶奶變成了姥姥?三大原因,現實又心酸
    前不久,網上發起一起投票:你家的娃誰在帶?姥姥以近五成的票位列第一。而奶奶僅在保姆之前,倒數第二。正對應,現在育兒屆裡廣為流傳的一句話:媽媽生、姥姥養、爸爸遊戲、奶奶觀賞。媽媽的媽媽 無法言語的辛酸小區附近廣場上,每天上午10點多開始溜娃的時候,會發現自動地形成若干群體。通常是姥姥一堆、奶奶一堆、媽媽一堆、保姆一堆,這其中以姥姥規模最大。
  • 為啥奶奶帶娃越來越被嫌棄,姥姥帶娃卻成主力軍?原因令人深思
    相比於以前,年輕人生完孩子,奶奶帶娃的家庭模式和風氣。現在,越來越多的奶奶退出了舞臺,把帶孩子的重任交到了姥姥手上,很多也不是奶奶主動「讓權」,而是遭到年輕人的嫌棄。為啥奶奶帶娃越來越被嫌棄,姥姥帶娃卻成主力軍?原因讓人深思。
  • 越來越多的家庭都是姥姥帶娃,爺爺奶奶去哪了?背後的原因太真實
    以前都是爺爺奶奶帶娃,可是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讓姥姥帶娃呢?這時我們不禁就會產生好奇:為啥現在開始「流行」讓姥姥帶娃了,而不是交給爺爺奶奶帶呢?小丹聽完心裡很不高興,當初自己身體那麼虛弱,婆婆都沒想過請幾天假幫忙照顧孩子,現在孩子都這麼大了卻說要幫忙帶孩子。越來越多的家庭都是姥姥帶娃,爺爺奶奶去哪了?其實爺爺奶奶和姥姥一樣都是屬於時間比較多的人,都可以幫忙帶孩子,主要現在的年輕人更願意讓姥姥帶娃。
  • 為啥幫女兒帶娃是「一場空」?奶奶和姥姥帶娃的區別,真相很戳心
    「文/豆寶奶奶育兒經,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對於年輕的雙職工家庭來說,帶娃這件事多少還得靠老人們幫忙。姥姥平時都不讓我吃奶油蛋糕!」曉楠婆婆聽後哈哈大笑,而曉楠的親媽則有些尷尬地替自己解圍道,「要不老話說呢,姥姥帶娃就是白搭,小白眼狼!」為啥說「再閒也不幫女兒帶娃」?
  • 為啥奶奶帶娃喜歡帶回老家,姥姥卻跟著女兒?答案藏著「小心機」
    因為,她剛生完孩子要上班,讓孩子奶奶從老家來幫忙帶娃,但老人家說什麼都不來。反而撂下一句話:「你們把孩子送回老家我就帶,不送我就不帶,我三個子女,誰家都不去。」可是孩子太小,我閨蜜實在不捨得送回老家。婆婆不來,她又不捨得送孩子,思來想去也就辭職自己帶這一條路了。不過,後來她媽媽知道了這件事,竟然主動提出跟著她來城裡帶娃,讓她去上班。
  • 為啥姥姥逐漸成為帶娃「主力軍」?這3個優勢,是奶奶比不了的
    一般來說,如果夫妻倆把孩子交給老人照顧,那麼首選的對象大多都是奶奶,但是隨著人們理念的變化,如今姥姥卻逐漸成為了帶娃「主力軍」,這是為什麼呢?夫妻倆都要工作,所以帶娃的重任也就交給了老人,而在麗麗通過和丈夫商量過後,最終決定讓孩子的姥姥來幫忙帶娃。這時有些人就不理解了,為什麼不叫離得近的奶奶帶娃,反而是讓離得遠的姥姥來帶。
  • 奶奶和姥姥到底誰更親?孩子的回答很真實,老人感慨有點心酸
    文|秘籍君如今,年輕人忙於工作,所以都流行老人帶娃,而這「老人」不是孩子的奶奶就是姥姥。不管是誰帶,都是孩子的長輩,都會對孩子親。但是,在孩子心裡,奶奶和姥姥到底誰更親呢?很多人會說:「自然是誰帶跟誰親啊。」不過,現實答案卻跟我們想的不一樣。尤其是孩子的回答都很真實,會讓很多老人感慨有點心酸。
  • 為啥提倡姥姥帶娃?把孩子交給姥姥帶有這2優勢,奶奶不能比
    在以前,孩子生下來一般都是由奶奶帶大的,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所以女兒結婚生了孩子後,自然也就成了婆家的人,因此奶奶照看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婆媳矛盾自古以來就存在,兒媳和婆婆的生活習慣不同,價值觀念也不一樣,因此二者很難達成共識,導致矛盾不斷。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姥姥開始帶娃,而且很多人都提倡姥姥帶娃,這是什麼原因呢?
  • 隔代養娃新焦慮,為啥越來越多姥姥不願帶娃,三點原因現實又諷刺
    引言:老人帶娃已經成了目前中國社會的常態,因為父母忙於工作養家,老人帶孩子可以減輕一家人的生活和工作壓力,也能緩解老人退休後的空虛寂寞,讓養老生活更加快樂。但是很多家長在託付的時候發現,到底是讓奶奶帶還是讓姥姥帶?這個問題真的很難抉擇。
  • 更喜歡奶奶還是姥姥?3個孩子回答太真實,網友直呼有些心酸
    在曾經男性為尊的時代中,孩子一定是要在奶奶身邊長大的,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越來越多的姥姥成為了帶娃主力軍。3個孩子回答太真實,網友直呼有些心酸。1)更喜歡奶奶,因為我和奶奶一個姓小強在面對喜歡奶奶還是喜歡姥姥這個問題的時候毫不猶豫的回答「更喜歡奶奶,因為我和奶奶一個姓」。聽到這個原因,其實都能感受到小強受到的家庭教育到底是什麼樣的,肯定與奶奶平時的言傳身教有很大關係。
  •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家庭都是姥姥帶娃,奶奶都去哪了?原因很現實
    導讀: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家庭都是姥姥帶娃,奶奶都去哪了?原因很現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家庭都是姥姥帶娃,奶奶都去哪了?原因很現實!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帶娃主力軍」從奶奶變成了姥姥?主要原因有三,很現實
    現在網上流行這樣一句話叫,「媽媽生,姥姥養,爺爺奶奶來觀賞」。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小區裡、廣場上,帶娃的老人就從孩子奶奶逐漸就變成了孩子姥姥。小區裡大多都是姥姥在帶娃每天10點左右,小區的小廣場就成了遛娃人士的聚集地,不過很微妙的是,大家也會自然地分成了幾個小區域,姥姥團、奶奶團、媽媽團,然而這其中最多的還是姥姥團,果果的姥姥就在其中。
  • 姥姥帶大的孩子,為什麼更喜歡奶奶?孩子的心裡話,家長最好重視
    由於「隔代親」的原因,我國隔代育兒的現象非常常見,尤其是現在年輕人養家壓力大,養娃的事好像就默認遞到了老人身上。,年輕人自己帶排第2,隨後才是奶奶帶娃。很明顯,小孫子更喜歡一年都見不到幾次面的爺爺奶奶,姥姥因為常常在身邊,很容易變成可有可無的人。
  • 奶奶在家閒著,姥姥帶娃成為社會新風尚,為啥受累活總偏愛姥姥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網上曾經對帶娃主體進行過一次投票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50%的家庭選擇了姥姥帶娃,排在第二位的是父母自己帶娃,排在最後的才是奶奶帶娃。但隨著奶奶帶娃暴露出來的許多問題,姥姥帶娃已經逐漸成為了現在寶媽們的首選,以至於出現了這樣的場景:婆婆在家閒著養花,自己親媽每天忙裡忙外帶娃。
  • 中國式養娃新焦慮,姥姥成帶娃主力,5點原因現實又扎心
    在中國式養娃的經濟焦慮之下,一些不是特別富裕的家庭,寶媽在生完孩子後不久,就會重返職場,孩子會由老人幫忙帶。但是仔細觀察一下身邊帶孩子的,發現很多孩子叫的是「姥姥」而不是「奶奶」,說明姥姥已經成為了帶娃主力軍,幼兒園門口,越來越多的孩子撲進了姥姥的懷抱。
  • 奶奶帶娃是傳統,姥姥帶娃成主流,這3個優勢明顯,奶奶替代不了
    以前的老傳統都是奶奶帶娃,一般孩子都是和爸爸一個姓,奶奶帶娃也是責無旁貸。可是現在很多的年輕媽媽都喜歡讓姥姥帶娃,寧肯讓自己媽媽勞累些,也不願讓婆婆帶娃。,孩子姥姥都很喜歡看外孫和外孫女,也是為了自家女兒不那麼辛苦,但是一聊起來奶奶不看孩子,多少也有些抱怨。
  • 姥姥帶娃出大力,孩子卻更喜歡奶奶,傷了心的「姥姥」並不是一個
    根據最近一則網友投票的結果顯示,越來越多的家庭都選擇了讓姥姥帶娃,其次是父母自己帶娃,最後才是奶奶帶娃。雖然說童言無忌,但是孩子的話無疑讓張婆婆傷了心,轉身就回了自己的房間,偷偷地抹眼淚去了。為什麼姥姥帶大的孩子反而跟奶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