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張秀蘭)6月11日,科倫藥業在互動平臺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銷售人員逐年增加系進軍第三終端和城市連鎖,加強院外市場銷售所致。
2017年—2019年,科倫藥業銷售人員人數分別為468人、808人、1455人,對應的技術人員分別為4969人、5755人、4685人。有投資者提問,分別是哪些因素導致了銷售人員的逐年增加和技術人員的減少,科倫藥業表示,隨著兩票制的實施,公司正在轉變傳統營銷模式,同時,為加速承接創新產品的推出,公司強化學術推廣,依託現有營銷網絡體系,進一步延伸,加大市場覆蓋力度;加強薄弱市場改革力度;通過建立戰略同盟、設立銷售子公司、建設學術推廣和市場策劃專業團隊等方式,構建起規範、專業、完善的銷售網絡,啟動OTC事業發展,進軍第三終端和城市連鎖,加強院外市場的銷售,因此公司銷售人員逐年增加。同時,公司大力推行自動化生產以及創新轉型,相關人員有一定比例下降。
科倫藥業這一改變的背後,也是帶量採購政策下的企業戰略調整縮影。
科倫藥業主要從事大容量注射劑(輸液)、小容量注射劑(水針)、注射用無菌粉針(含分裝粉針及凍乾粉針)、片劑等25種劑型藥品及抗生素中間體、原料藥、醫藥包材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涵蓋鎮痛麻醉類、精神類等。2019年科倫藥業增收不增利,實現營收176.36億元,同比增長7.86%,淨利潤為9.38億元,同比下降22.68%。在標內市場,科倫藥業有望享受到帶量採購政策帶來的紅利。舉例來說,憂鬱症藥物百洛特是科倫藥業第一個也是同領域首個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產品,在4+7帶量採購中標後即覆蓋了11個重點城市的多家醫院。同時,隨著福建、河北等省份聯動4+7中標結果和帶量採購政策的推進,科倫藥業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第一輪集採擴圍,8省中標,市場份額擴大,該藥品2019年全年銷售收入3.29億元,同比增長58.28%。不僅如此,在第二輪帶量採購,科倫藥業通過一致性評價的阿莫西林膠囊、甲硝唑片、氟康唑片、鹽酸克林黴素膠囊、福多司坦片中選,成為中標產品數量最多的企業。
業界普遍認為,藥品帶量採購政策對中標產品的採購量進行了約定,能夠遏制以往在藥品購銷中間環節的成本,一位企業人士此前也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集採在一定程度上擠掉了以往藥品流通等過程中的「水分」,企業的成本也變相降低。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帶量採購勢必會擠掉中間環節的「水分」,但效果在短期內難以顯現,這就不難理解,手握多個中標品種,營銷費用仍然上漲的科倫藥業會引起投資者關注。從產品細分來看,科倫藥業的改革更多在標外市場,2019年,公司OTC市場實現魚腥草合劑、阿莫西林、福多司坦為主要產品的銷售。
公司也在發力創新藥,5月29日,科倫藥業發布多個公告,主要事項為在「科倫藥研」(仿製藥研發、生產、銷售)平臺上轉讓30%的股權給員工持股平臺用於實施員工股權激勵,在「科倫博泰」(創新藥的研發、生產、銷售)平臺上轉讓30%的股權給員工持股平臺用於實施員工股權激勵等。
編輯 王鹿 校對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