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昌:用博愛「做筆」以奉獻「為墨」

2020-09-15 雲南網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兢兢業業、默默紮根山區教育,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山區農村教育事業,麒麟區東山鎮雲龍小學教師吳德昌老師便是其中一位,他身殘志堅育桃李、華發如霜終無悔,自1982年工作以來,紮根山區小學近40年。

吳德昌:用博愛「做筆」 以奉獻「為墨」。

身殘志堅守初心

1982年,年僅21歲的吳德昌毅然選擇了家鄉的教育事業,當了一名民辦代課教師。在卑舍村的一間土坯房裡開始了自己的教師生涯,由於沒有黑板,他就把家裡僅有的木板——床板,拿來教室當黑板,帶領學生在幾個土坯上橫擔一根木板便是課桌、搬塊石頭坐上便是凳子,而村裡的小烤房便是他的宿舍。當時每月26元的微薄收入,除了自己生活開支和補貼家用外,他還資助三名即將輟學的貧困兒童完成學業,其中一次他看一名學生實在困難,便一次性拿出了50元錢資助該學生,那個年代的50元錢可是他兩個月工資的總和。

吳德昌:用博愛「做筆」 以奉獻「為墨」。

在艱苦的工作條件下,為了改變現狀,降低安全隱患,吳老師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不等不靠不要。親自上牆夯土、下地託坯、修補校舍、自製課桌凳,改善辦學條件。有一次,修補門窗時不慎被斧頭砍傷了手,血流不止,但他仍然堅持上課,得知這一情況後的學生家長感動不已,爭相到學校看望,鄉親們樸實的舉動也感動了他,同時也更堅定了當一輩子教師的決心,這一幹就是38年。

吳德昌老師一直抱著一顆教育報國的初心、拄著兩隻拐杖、在三尺講臺上四季耕耘,以內心最樸素的愛澆灌著農村孩子的未來;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把簡陋化成執著,把平凡寫成偉大;他懷著對教育事業的追求,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以高尚的師德,嚴格要求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吳德昌:用博愛「做筆」 以奉獻「為墨」。

言傳身教甘清貧

2011年民轉公,他終於如願以償地成為了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師。為此,他感到無比的光榮和自豪。他懷著對教育事業的追求,不斷地探索和實踐,模範履行職責,無私奉獻,熱愛學生,用「師德、師範」詮釋著一名合格教師的風採。他始終把教育工作當作是一個用愛心、耐心、關心、細心、熱心堆砌來贏得孩子們的親近、尊重和成長的偉大工程。

作為一個小學教師,他時時以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為標準來衡量自己,約束自己,做學生的表率。人們常說,學校無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在一次上課前,吳老師走進教室時,教室亂糟糟的,紙屑到處都是,他並沒有大聲訓斥學生,只是深深地看了大家一眼,然後俯身拿起掃把掃了起來。他的這一舉動,引起了同學們的注意,頓時教室裡鴉雀無聲,同學們爭先恐後地拿起掃把行動起來。在日常生活中,他一貫嚴格要求自己,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講髒話,他帶頭文明用語;要求學生節簡,他就帶著學生一起將廢書紙、礦泉水瓶收集後賣出當做班費;要求學生不遲到,他就帶頭提前到校……開始時,往往是他第一個進入教室的,後來,比他早的學生越來越多,也就很少有學生遲到。就這樣,他以良好的道德風範,對學生言傳身教,時時處處起到表率作用。多年來,他省吃儉用,每次買回鞋子,總是先穿左鞋,左鞋破了再把右鞋穿在左腳上,右褲腿總在風中飄,一飄就飄過了近40年……

吳德昌:用博愛「做筆」 以奉獻「為墨」。

他以手為足,架著雙拐一直在教育路上追尋他自己的夢、圓了無數學子的求知夢。他用青春與愛詮釋了做教師的真正含義,他用博愛「做筆」,以奉獻「為墨」,為山村的教育事業奮筆疾書,書寫著自己壯麗的人生樂章。

雲南網記者 張明磊 通訊員 付文飛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教師吳德昌:用博愛「做筆」、以奉獻「為墨」為山村教育奮筆疾書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兢兢業業、默默紮根山區教育,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山區農村教育事業,如蠟燭燃儘自己的一生來照亮莘莘學子成長的路,其中吳德昌老師便是其中一位,他身殘志堅育桃李、華發如霜終無悔,自1982年工作以來,紮根山區小學近40年。
  • 麒麟東山教師吳德昌:用博愛「做筆」、以奉獻「為墨」為山村教育奮筆疾書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兢兢業業、默默紮根山區教育,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山區農村教育事業,如蠟燭燃儘自己的一生來照亮莘莘學子成長的路,其中吳德昌老師便是其中一位,他身殘志堅育桃李、華發如霜終無悔,自1982年工作以來,紮根山區小學近40年。
  • 用筆、用墨和用色——黃賓虹二十世紀畫壇墨神
    無論用筆、用墨、用色,都有他獨特的創造。中國傳統的山水畫,有用千筆萬筆的,也有寥寥數筆的。畫得好時,萬筆不嫌多,三五筆不嫌少。黃賓虹所畫山水,往往以千筆萬筆而成局。作畫千筆萬筆不難做到,難的在於要無一筆不是處。至於用墨,向有清淡如披紗的,也有濃重如點漆的。運用這兩種方法,可以各得其妙。
  • 第十一中學:體驗紅十字文化 傳承博愛奉獻精神
    為了豐富我們的假日生活,為了推動校園紅十字青少年工作的發展,增強紅十字的影響力,學校舉辦了這次紅十字夏令營活動,從中我們領悟到要從自護自救做起,要樹立和弘揚紅十字精神——「人道、博愛、奉獻」。「大家吃魚時被魚刺卡住,魚刺卡在舌根後,可以用消毒後的鑷子將其挑出;卡在喉管時可施以劇烈咳嗽,如果咳不出來要直接就醫。」黃老師如是說。他還特別強調:「被魚刺卡住時不能喝醋,雖然刺會被軟化,但也會灼傷我們的喉管,更不能大口大口吃東西,否則喉管會被劃傷,會有更大的危險。
  • 博愛青春 用科技關愛老人 以博愛聯接世界
    揚子晚報網9月8日訊(記者 張麗)9月7日,丹陽市紅十字會與南師大中北學院聯合開展「用科技關愛老人,以博愛聯接世界」為主題的博愛青春項目啟動儀式在練湖新城社區隆重舉行。高校紅十字會對於大學生素質教育、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也會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影響。
  • 還在用中性筆寫字?看看最潮00後用什麼筆:玻璃筆+彩墨超炫!
    文房四寶是指的是筆墨紙硯,而筆就排在首位,相信大家也可以知道它的重要性了,當我們在學習的時候,是離不開筆的。在之前的年代裡面的物資還非常的匱乏,大家對比的認知就只是能寫字就行,基本上都是鉛筆、鋼筆、毛筆。但是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筆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只要你逛一圈文具店,你可能會被那裡面的筆的種類給看的眼花繚亂。
  • 國畫創作中用筆用墨用色技法詳解,中國畫技法之寫意畫魚步驟圖解
    【筆線種類】1 鐵線描:如鐵絲般,粗細一致。 2 蘭葉描:如蘭葉般,有輕重粗細。 3 釘頭鼠尾描:如釘頭鼠尾,起筆重,收筆輕。 4 曹衣出水:如由水中出來的貼身衣物線畫。【執筆】 1 大都用食指、中指與姆指抓住筆管,中指控制筆向內運筆,無名指推筆向外運筆。
  • 江水為墨,大地為紙,用蘆花筆書寫壯美大武漢
    長江日報-長江網11月16日訊江水為墨,大地為紙,同場競技,書寫壯美大武漢!16日上午,2019中國武漢第七屆地書大賽決賽暨第十一屆蘆花節在漢口江灘三陽廣場舉辦。記者李永剛 攝飽蘸長江水蘆花筆書寫大愛武漢在2019中國武漢第七屆地書大賽現場,從300多名初賽選手中選拔出的64名武漢本地參賽者和來自全國各地的地書愛好者以及少兒組一起,共117名選手一字排開。
  • 畫受墨,墨受筆,筆受腕,腕受心——墨非蒙養不靈,筆非生活不神
    其次,他為山水畫制定了六個標準,與謝赫為人物畫而立的「六法」既有聯繫又有區別。他指出:「畫有六要:一曰氣,二曰韻,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筆,六曰墨。」,是「雖依法則,運轉變通,不質不形,如飛如動」,就是要靈活有致地用筆,勾勒生動飛揚的畫面;至於「墨」,則是「高低暈淡,品物淺深,文採自然,似非因筆」,也就是說,墨與筆有別,更多地高低層次和濃淡的渲染。
  • 高考用筆攻略 | 高考用對筆,下筆如有神!
    自機器閱卷政策開始實行,許多人因為用筆不慎而遭遇滑鐵盧,所以,高考考場上用什麼筆、怎麼用筆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下面就為大家帶來高考用筆攻略吧。官方對高考用筆的規定是這樣的:1、高考各科評卷,考生進行選擇題作答時,應使用2B鉛筆按正確填塗樣例進行選項填塗,題號和選項需一一對應,不能錯位錯行。2、考生在作答非選擇題部分要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筆書寫。
  • 「器曰」為您解讀 筆之魁、墨之冠、紙之最、硯之首
    筆、墨、紙、硯之名,起源於南北朝時期。歷史上,"筆、墨、紙、硯"所指之物屢有變化。毛筆是我國傳統書法的重要工具,可以說,漢字書法是毛筆發展的產物。中國的毛筆歷史悠久,據考古發掘的資料表明,遠在仰韶文化遺址的彩陶上的花紋有一些就是用毛筆繪製的。「器曰的毛筆敏銳,筆毫聚在一起,鋒穎尖銳如錐,毛料根根出鋒、筆身挺直。
  • 洇墨居然毛筆用錯了?別奇怪,還有哪些用墨的常識你不知道
    為了讓各位書友,尤其是新手能寫得更愉快順暢一點,今天就來分享一個用墨的小常識,洇墨居然和毛筆有關係,沒想到吧。大部分學習毛筆字的朋友在平時的練習中,主要關注的是用筆和結體的技巧,很少有對用墨注重用墨的。其實墨的濃淡,稀稠對書寫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比如這兩位書友的習作,一個用淡墨,一個用濃墨,線條的差異以及對書體特點的表現,就完全不同。
  • 格局為筆 實力做墨 貝泰妮繪就企業高質量發展「路線圖」
    原標題:格局為筆實力做墨貝泰妮繪就企業高質量發展「路線圖」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成為各行各業的高頻詞彙。何為高質量發展?護膚品行業又該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對此,雲南貝泰妮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貝泰妮)用自身的實踐與成績給出了答案。
  • 紅十字博愛家園|博愛有家暖人心
    、提升社區能力、促進社區發展」為目標的人道公益項目。市紅十字會將集中刊發各地優秀的紅十字「博愛家園」案例,反映各地推進「博愛家園」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凌塘社區地處主城區東北,是一個老人多、拆遷戶多、外來人口多的社區。社區始終以「人道、博愛、奉獻」紅十字精神為引領,自2019年底啟動社區博愛家園建設以來,按「五有」標準建設的社區博愛家園基本建成。
  • 嶽陽樓區:凝聚人道力量 譜寫博愛樂章
    近年來,嶽陽樓區紅十字會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創新思路,履行職責,大力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紅十字精神,積極動員社會人道力量,在推進突發事件應急救援、應急救護、人道救助、遺體器官捐獻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譜寫了一曲曲博愛的樂章。
  • 出墨均勻,儲墨量大、快幹不糊的筆,新學期一定要提前給娃備好
    主要源於筆的直液式供墨「裝置」系統,這個系統可以帶給筆良好、穩定的供墨。 我們先來看看Unisun直液式水筆的結構。 最為有特色的就是筆前端的供墨「裝置」系統了,也就是這個部分。 這種上密下疏的結構,可以有效的為墨水提供緩存場所,調節壓強,從而控制墨水流出速度,使筆供墨穩定平衡,防止斷墨、漏墨。 纖維的引墨芯(俗稱筆舌),與鰭片配合,通過毛細原理,將墨水引流到筆尖,從而完成書寫。
  • 為什麼說「筆、墨、紙、硯」是文房四寶?
    眾所周知,「筆、墨、紙、硯」是文房中的四大法寶,它們還有一個雅稱叫「文房四士」。中國古代的人最開始是寫書法的,經常用到的工具和材料其本上是由筆、墨、紙、硯演變而來的,因為中國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書或能畫,或既能書又能畫的,是離不開筆墨紙硯這四件寶貝的。所以人們通常把它們稱為「文房四寶」,而這四寶大致應該是文人書房中必備的四件寶貝,是必需品。
  • 如何在博愛中拓寬人生境界
    比如,在汶川大地震中,全國各地的人們紛紛為災區捐款捐物,而且,還有很多志願者不顧自身的安危,自發地在災區工作上很長時間。他們這種精神就是博愛精神的生動展現。在這裡,我們一定要避免兩種錯誤認識。先來說說第一種錯誤認識,認為博愛就是濫情。不管對象就誰,都會對其施以援手。甚至有的人以博愛作為藉口,做一些不道德的事情。這很明顯是對博愛精神的褻瀆。
  • 工筆畫用筆分為勾線筆和染色筆兩種不同的類型
    毛筆的使用方法使用毛筆前,先用溫水將毛筆筆頭充分泡開,用後再用清水洗淨,放入筆簾或掛在筆架上,不能在水中長時間的浸泡,容易失去筆的彈性,縮短毛筆的使用壽命。勾線狼毫筆富有韌性,若沒有正確使用和保管,它的特性也會減弱,畫出的作品也會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