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食物堪稱「 爛脾王」,有些父母拿它當寶,難怪娃總積食生病

2020-12-20 小田講養生

家長對於孩子的身高和體重都非常的關注,因為這也代表著孩子的發育情況。

雖然現在的生活條件提高,營養也非常的豐富,但是仍有一部分的孩子會身高偏矮,身材也比較的消瘦,抵抗力下降,經常感冒發燒,除去孩子本身就有的先天因素(孩子身體各方面尚未發育完善,所以相比較成年人抵抗力都會比較低),家長對於孩子的餵養方式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餵養方式不當很容易產生積食,積食會使得孩子脾胃功能虛弱,影響身體的健康成長。

這些食物堪稱「 爛脾王」,有些父母拿它當寶,難怪娃總積食生病

1、風味乳製品

風味乳製品在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孩子們一般也都很愛喝,這些飲料的口感做得非常好,很多家長都認為風味乳製品和牛奶是營養價值一樣的,這是非常錯誤的,風味乳製品裡面含有很多的添加劑,經常吃可以導致孩子消化系統出現問題。

2、辛辣食物

孩子在剛添加輔食的時候,其實是不吃調料的,接觸到新的味覺刺激,孩子其實是很愛吃的,所以我們經常能見到剛加輔食的寶寶把清水煮爛麵條都吃得很香,但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就會接觸到其他的味道,比如辛辣食物,家長喜歡吃辛辣食物,如果給孩子也嘗試的話,非常容易上癮,經常吃辛辣的食物,會對孩子的脾胃造成很大的負擔,加重孩子的溼熱問題。

3、寒涼食物

寒涼食物指的不僅僅是一些溫度低的冰鎮食物,還包含一些性質寒涼的食物,比較典型的是獼猴桃、梨之類的水果,家長儘可能少給孩子吃,容易引起脾胃虛寒,加重積食。

寶寶積食時,通常會有6個表現

1、嘴巴裡有酸臭的口氣

2、孩子食欲不振,胃口差,肚子經常鼓鼓的,有的孩子還會出現腹痛

3、大便乾結,或者說是孩子出現腹瀉,一天要拉五六次的大便

4、晚上睡覺不踏實,非常容易哭鬧

5、孩子出現草莓舌,地圖舌,舌尖發紅,舌苔中間變厚,或者說是舌苔整體變厚變黃,非常的厚膩

6、孩子手心腳心發熱,腹部也發熱,發燒咳嗽的頻率比較高

如果孩子出現了這6種表現中的一種或者是幾種,說明孩子正在經歷積食的困擾,家長可以採用健胃消食水,配合下面分享一套簡單的按摩手法,對於腸胃不好的寶寶來說,能夠起到健胃消食,增強脾胃功能,改善脾胃虛弱的作用。

健胃消食水

中醫小兒上常用的健胃消食水以猴菇鋅棘為主,相比消食片、山楂等更為溫和,它其中是有十多種成分互相作用,綜合調治寶寶脾胃,在積食期間,猴菇鋅棘主要以促進胃蛋白酶、胃酸等消化液為主,首先緩解積食所帶來的不適,預防積食對身體進一步的危害。

待積食緩解之後,猴菇鋅棘主要的作用就是去健脾,大多數容易積食的孩子脾都不是特別好,所以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積食來得比較突然,這類消食水可以提前準備。

按摩手法

1、順摩腹

讓孩子輕鬆的平躺,家長用指腹在孩子的肚臍周圍順時針向下按壓1~2公分進行按摩100次,順時針消食通便,逆時針止瀉。

2、推四橫紋

四橫紋的位置在於孩子,手掌最上面靠近手指處,用大拇指在寶寶的四橫紋上來回推動200次,可以話機消除腹脹,緩解孩子因為積食而導致的腹痛腹脹現象。

3、捏脊

雙手沿著脊柱的兩旁,捏起來,向前推進,持續3~5次,可以提高寶寶的免疫力,調理腸胃。

4、揉板門

板門穴在寶寶手掌的大魚際平面中點處,用大拇指,按揉約200次,可以治療孩子,食積,腹脹,嘔吐,腹瀉等。

這4種是非常簡單的按摩手法,只要家長認真學習,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如果家長還想要學習其他按摩類型的手法,可以去諮詢專業的醫生,人體中的穴位非常多,一定要去謹慎按摩。

經過醫生多年的研究發現,孩子生病大多數都是因為積食而造成的,所以讓孩子遠離積食,才能夠讓身體更好更健康的成長。

相關焦點

  • 兒科主任:3種食物被稱為「爛脾王」,越吃積食越重,耽誤娃長個
    醫生詢問了小嘉最近的飲食,小嘉媽媽早餐經常給娃喝乳酸菌飲料,搭配小麵包吃,最近還帶娃出去吃了火鍋,小嘉媽媽又特別喜歡吃辣的東西,有時候小嘉也跟著媽媽吃。醫生解釋說:這些食物不應該給娃吃,會損傷孩子的脾胃,導致消化不暢,引發積食不消化,讓孩子很難受。下面的3種食物被被稱為「爛脾王」,孩子吃得越多,積食越嚴重,拖垮孩子脾胃。
  • 它是脾肺的「清理工」,隔三差五給娃喝,咳嗽少不生病,家長省心
    寶寶咳嗽或許經常出現在生病之後,但是家長需要做的不是抓緊把孩子的咳嗽給停止住,而是還關心寶寶的身體內部是不是出現了什麼問題。很多孩子反覆咳嗽都是脾肺虛弱,但是寶媽們卻不知道,遇到寶寶咳嗽,不是抱怨孩子體質變差了,就是抓緊給孩子吃藥。孩子吃了那麼多藥,對身體的傷害是很大的。
  • 3種傷脾水果,是孩子積食「加速器」,不少娃愛吃,難怪個頭矮小
    小晨今年7歲了,最近變得不愛吃飯,總是挑食,就算是平時很喜歡的食物,也吃不了多少,這讓小晨的父母很著急,怕影響到娃的生長發育。此外,還能聞到小晨嘴巴裡面有一股酸腐的氣味,特別是在早晨起床時候,睡覺也睡不安穩,整天翻來覆去,真是太難帶了。
  • 3種食物是積食脾虛的「幫兇」,家長卻不知,難怪娃總生病不長個
    一、3種食物是積食脾虛的「幫兇」,家長卻不知,難怪娃總生病不長個1、醃酸菜對北方人來說,鹹菜就是一道具有酸味和辣味的特色家常菜,通常是當開胃菜吃,但在醃製食物時,會加入大量的鹽,如果吃多了會在胃部產生一種物質叫亞硝胺
  • 這2個菜別名「爛肝王」!還有人把它當寶,勸告父母:儘量扔掉吧
    而這些垃圾和毒素是由我們的肝臟進行處理的,肝臟通過代謝,可以將這些無用的東西處理並排出我們的身體。因此,肝臟對於我們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但其實我們的肝臟是很容易受到損害的,我們的生活中該如何進行保養呢?這2個菜別名「爛肝王」,別再吃了。
  • 3種食物堪稱「爛胃王」,轉告父母:吃得越多,胃病越重
    腹瀉 排除正常情況,如果腹瀉持續下去,特別是有些人可能會在飯後喝涼水,突然腹瀉,十之八九都是腸胃問題。在胃受損後,通過刺激胃內膜,會導致出現腹瀉,這也是急性腸胃炎的主要表現。
  • 3種調料堪稱「傷脾高手」,孩子未滿5歲要「少」碰,讓娃積食難長高
    不過妮妮體質比較差,平時很少下到小區玩,很容易就感冒生病,儘管妮妮媽媽關懷備至,娃還是要隔三差五上醫院輸液,看到妮妮這樣子,叔叔阿姨看了都很心疼。自從生了妮妮之後,妮妮媽媽就辭去了工作,專心在家帶娃,婆婆還總是催著再生一個,看到妮妮總是生病,妮妮媽媽實在是不敢再生,平時啥好吃的都給娃吃,牛奶也是一天沒斷過,孩子有啥要求都會滿足,誰知道妮妮還是這麼「不爭氣」,個頭也不見長,可把家裡人給愁壞了。
  • 魚生火,肉生痰,蘿蔔白菜保平安,愛積食生病的娃記住這原則!
    在中醫上看來,百病之源是積食,冬季生病的孩子最多,因為冬季積食的孩子最多,孩子一旦積食,父母不會處理,就很容易生病了,而且冬季氣候乾燥寒冷,易感外邪。積食對孩子有三大危害1、大便異常在積食的不同階段大便所表現出的異常也不同,可能最開始的時候會出現羊屎狀大便,顆粒狀的,孩子排便困難,大便乾結,若積食久了脾不能運化水溼,則會出現大便不成形的問題,甚至有的寶寶大便前幹後爛,也是長時間脾虛導致的
  • 大暑已過,帶娃做到「3少3多」,保護脾肺,孩子少生病、不咳嗽
    不知不覺,大暑已經過了,進入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期,天氣熱的時候孩子沒食慾不說,還容易內熱上火小病不斷,有些體質差的孩子生了病久久不好,一直拖著濃稠的黃鼻涕,或者咳嗽咳成了「持久戰」,家長在一旁看了干著急。
  • 孩子脾虛的家長有福了,這種「法寶」補脾功效堪稱第一,值得一試
    每個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茁壯地長大,如果孩子的體質弱,不愛吃飯或者總是生病,父母也會跟著憂心忡忡。其實決定孩子體質是強還是弱的因素中,除了先天條件以外,很大一部分在於脾胃的功能。平時生活中我們也能看到,在同一個班級中,年齡差不多的孩子從身高到體格會有很大差異,有的孩子幾乎不生病,而有的孩子卻小病不斷。安安和月月是同年同月出生的同班同學,但是月月的身高明顯要比安安高出半頭,月月從小吃飯就特別香,從來不挑食,哪怕偶爾著涼或者小感冒,沒過兩天自己就好了。
  • 世衛組織公布這些「傷脾食物」,吃得越多,脾越虛,你還在吃嗎
    在中醫理論中,脾主運化,負責運化身體中的各類物質。脾不好的人,往往食慾不好,容易消化不良、臉色發黃、大便溏稀等等。世衛組織公布這些「傷脾食物」,吃得越多,脾就越虛弱,看看你是否還在吃。如果脾已經出現問題了,還經常吃油炸食品,脾胃功能可能會越來越虛弱,身體不能及時吸收營養物質,身體抵抗力就會變差,容易生病。
  • 秋季堪稱生病季,其實娃生病原因多源於家長,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身為過來人的寶媽,一到秋季就開始擔心孩子會生病,天氣由熱轉涼,寶媽們一不注意小傢伙們很容易就會出現身體不舒服的情況。而對於那些免疫力低下的小孩子來說,氣溫驟變更是很容易引發頭疼腦熱。而對於成長發育期的孩子而言,生病感冒不僅會讓小傢伙們覺得不舒服,還會影響他們的身體發育。
  • 初秋如何給娃「貼秋膘」?這4種食物是首選,孩子身體健康少生病
    ,可是老一輩人依舊相信這些民俗,他們會給孩子狂吃肉。,孩子就撲到桌前「大快朵頤」,由於汪奶奶在家裡德高望重,孩子的父母也就不敢插手。初秋給娃多吃這4種食物,比「貼秋膘」更有營養,孩子長高又長壯況且,黑木耳滑嫩可口,滋味鮮美,孩子都不會太排斥,若是家長手藝高超的話,孩子一定會愛上它。
  • 冬天帶娃,3種食物要少吃,2個習慣要堅持,孩子脾胃好,少生病!
    帶娃的家長都很清楚,進入冬天,孩子吃得好,喝的好,運動量減少,看著一切都好,可生病的次數卻越來越多,殊不知,這都源於孩子沒有一個好脾胃,很多家長不知道脾胃是後天之本,因此,想要孩子少生病,關鍵是孩子有個好脾胃。
  • 80%容易生病的孩子,都因為吃多了這類食物,家長一定要注意
    其實說的就是小腸在脾的健運功能的幫助下,將食物進一步分解為對人體有用的營養物質和無用的糟粕,以徹底地對食物進行消化。這一過程需要依賴脾氣的運化功能才能完成,脾能夠消化飲食,吸收並輸送食物精微物質。如果脾胃長期接收這些寒涼的食物,就會越來越虛弱,直到再也沒有能力完成自己本職的運化吸收工作。
  • 小米和此物「天生一對」,睡前給娃喝一杯,脾好不積食,長高長肉
    大夫說,孩子的脾胃還在發育中,有些食物根本消化不良,而且還會對脾胃產生損傷,家長不能放任孩子的要求,過度溺愛寵愛孩子,才是真正的害了孩子!一、有3種食物會「啃食」孩子脾胃,家長千萬小心!避免孩子積食!3、燒烤夏天的時候,家長和親朋好友喜歡吃燒烤,帶著孩子也一起,但燒烤大人吃可以,對於孩子來說就有些不適合了。燒烤時調料塗在食物表面,烤在木炭上營養就被破壞了,會產生一些化合物,不適合處於身體和器官發育階段的兒童食用,極容易引發積食。
  • 這些食物經常吃,謹防孩子不長個,家長經常給娃吃,醫生:無知
    這孩子除了不長個之外,身子也很瘦弱,體質也不是很好,跟我家孩子同班,動不動就請假,特別是換季的時候,三天兩頭的感冒之類的,就在前幾天,他們家孩子又請了幾天假,好像是發燒進了醫院了,後來才知道,這孩子脾胃非常虛弱,體內積食相當的嚴重,真的不敢想像,這麼小的孩子受這麼大的罪,要知道孩子脾胃虛弱,最主要還是同飲食有關,看看你們家有沒有經常拿這些給孩子吃。
  • 娃還不到3歲,必須管好嘴,兒科醫生:3種食物孩子越吃脾越虛
    人們的生命活動是離不開食物的補充的,並且食物對正在發育的孩子來說更是重要。食物不但關係著孩子的發育,如果家長餵錯了還容易導致「病從口入」,影響孩子健康。現在生活水平雖然提高了,但家長在餵娃的時候也更容易出現問題,經常就有家長沒在孩子飲食上面「把好關」,反而讓孩子體質變差,脾胃變虛,也影響著孩子的健康和發育。現在的年輕寶媽事業心都比較重,身邊就有這麼一位朋友曉靜,剛出月子就去上班了,平時孩子也是交給婆婆來帶。奶奶平時特別疼愛自己的小孫子,基本上每天都是圍著孩子轉,但就在前兩天孩子卻進了醫院。
  • 在幼兒園不愛生病的孩子,父母多半有這些好習慣,看看你有沒
    有的父母發現,自從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之後孩子動不動就生病,一個學期在幼兒園的時間甚至不超過三個月;但是有的孩子卻能夠一個學期保證全勤,為何孩子年齡同樣大,但是體質怎麼差別如此之大呢?其實孩子在幼兒園不生病,很多時候與父母的習慣有較大關係,如果擁有下面這些好習慣,往往能給娃帶來好福氣。
  • 不是保和丸,隔三差五給娃喝,脾好少生病
    導語:積食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人吃五穀雜糧,不沒有不生病的,尤其是對於脾胃還未完全發育的孩子,出現由餵養不當的問題而發生積食也是非常容易的,這也是很多父母所擔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