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之路對話WilliamTrubridge:人與海洋和海洋生物是有聯繫的

2020-12-15 百家號

極限之路攜手界拓、深之藍,與世界級自由潛大神William Trubridge,以及廣大自由潛愛好者相約北京、上海,共同創造了屬於自由潛水界的盛世狂歡,為潛水愛好者們接觸、了解世界一流的自由潛知識和技術創造了機會。

《Dolphin Man》-致敬自由潛先驅

分享會前,William和現場的自由潛愛好者共同觀看了影片《Dolphin Man》。影片講述了自由潛水先驅雅克·馬約爾的故事,立體展示了他對海洋的痴迷,對潛水的狂熱,記錄了他探索海洋、探索潛水運動、不斷挑戰極限的一生,把我們帶進了他真實的內心世界,讓觀眾沉浸在自由潛水的感官和變革體驗中。

《Dolphin Man》放映前

法國著名導演呂克貝松還根據雅克·馬約爾的真實故事改編成電影的《碧海藍天》,由此雅克.馬約爾的故事在掀起了世界範圍內的自由潛熱潮,學習自由潛,組織參加自由潛競賽的人越來越多。

雖然斯人已逝,但我們絕不會忘記他為潛水運動、為人類認知海洋做出的巨大貢獻。

發現本能,回歸純粹

影片結束後,中國自由潛第一人、14次打破自己保持的國家記錄的大神王奧林也出席了此次活動,為自由潛愛好者分享了自己自由潛的經歷。王奧林表示在他的自由潛生涯中,William對他的技術、精神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他希望能將自由潛這項運動傳承下去。

王奧林分享自由潛經歷

William攜自傳書《氧成之路》分享其「封神」之路,並為現場自由潛愛好者講解自由潛的專業知識和技巧。

自由潛水(Free diving)是指不攜帶空氣瓶,只通過自身肺活量調節呼吸屏氣儘量往深潛的運動。自由潛水包括以娛樂、體驗、攝影、狩獵為目的的自由潛水活動,和競賽性質的極限屏息深潛。

在完全靜默的環境中生存

相對於其他運動來說,自由潛水是一項純粹的水中運動。有別於遊泳和水肺潛水,前者會與空氣發生接觸,後者則會依賴儀器潛入水中,而自由潛水,卻完全摒除了與外界的這種聯繫。

在William看來,無論看多少資料、視頻或者聽多少潛者描繪,都不如真實地去體驗一次自由潛水。

他為我們傳達了:「當你獨自一人潛入大海,特別是不需要任何輔助設施獨自閉氣潛入時,你停止了所有動作,只能呼吸,這樣動作的停止會讓你從時間、空間或是方向上都不再存在了,你其實就是一個海洋生物,可以隨心所欲地自由移動。這樣會使身體回到最原始的平衡狀態,你已經完全變成了一個客觀感受的旁觀者,外部的刺激能使你更好地感受自己的身體,思維也會變得更加清晰。正是因為自由潛水帶給我們這種空間感和時間感的虛無,你就會變成飄揚在空中的一顆微塵粒,感覺到一種毫無邊界的自由。」

唯一一種通過放鬆自己來獲得極致快感的極限運動

William為我們講解「在自由潛水的過程中,你要不斷地與自己的身體進行對話,和想要進行呼吸的這種本能進行對抗。下潛的時候,我不會去想任何事,會將大腦放空。對於自由潛水員來說,最佳的狀態就是什麼也不想,但是達到這一點也是十分困難的,在下潛的時候,你要將注意力放在一個又一個的技術動作上,慢慢地讓這些東西佔據你的大腦,而不是絞盡腦汁使盡身上最後一絲力氣。」

自由潛水,以呼吸方法和耳壓平衡為基礎的潛水技巧。可以說,任何一次自由潛水,呼吸的調整是基礎。如何調整呼吸William有自己的方法——通過瑜伽練習呼吸方法。

當我們多次頻繁吸氣吐氣想吸收更多氧氣的時候,我們心跳反而加快,新陳代謝加速,消耗更多的氧氣;當我們慢慢吸氣吸入更多富含氧氣的新鮮空氣,然後更加緩慢地吐氣呼出二氧化碳含量高的廢氣,身體因為二氧化碳含量降低而呼吸心跳減緩,更加放鬆。這種調吸方式可以通過練習瑜伽或者專業的掌握。

自由潛水的另一個核心在於「耳部壓力平衡」。一個合格的自由潛水員,掌握了頭下式快速耳部壓力平衡,可以憑藉一口呼吸,徒手下海十幾米乃至幾十米,融入這片蔚藍的大海,和鯨鯊同遊,與蝠鱝共舞!

抽獎問答、籤名合影,會後互動精彩不停

William精彩的分享結束後,最令人激動的時刻來了——幸運大抽獎。到了這個環節,現場的氣氛馬上升到頂點,小夥伴們都十分的激動。

William在現場籤名時還細心的問小粉絲的名字,有些小粉絲還要求在新書《氧成之路》和自己的隨身物品上簽名,William都一一答應了。

人類是親水的動物。潛水,讓人放鬆,讓人年輕。

自由潛讓你直面和體悟自己的內心佛家講「身即是心,心即是身」。在自由潛水的練習中,對自己身心的體察與覺知,控制與順服,是一門微妙的藝術。

自由潛是健康的,踢腿的練習讓你大小腿更加修長有力;肺部拉伸的練習讓你小腹贅肉消失;有氧運動與厭氧運動的結合讓你的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和心腦血管系統得到很好的鍛鍊。

自由潛的魅力之處,與極限之路極力倡導的快樂、健康、時尚的極限運動不謀而合。未來極限之路也將推出自由潛、滑雪、跳傘等極限運動的專業培訓課程,想要了解更多極限運動,歡迎關注來撩~~~

圖片來源:均由極限之路小夥伴拍攝

相關焦點

  • 上升的水溫破壞了海洋生物的家園,也破壞了人類生命和海洋的聯繫
    諸如廢水和肥料之類的陸上資源中過量的養分造成了數百個海洋「死區」,這是一個缺氧的大面積地區,幾乎沒有海洋生物可以生存。在墨西哥灣,科學家仍在評估2010年大規模「 深水地平線」對海洋生物的影響漏油事件。數百年來,海洋探險激發了人們的想像力,科學家們仍在尋找新的生命形式,其中許多可以產生新藥和其它有價值的產品。
  • 極限挑戰重返童年 展一場關於海洋生物們的生存保衛戰
    極限挑戰重返童年 展一場關於海洋生物們的生存保衛戰時間:2019-05-31 11: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極限挑戰重返童年 展一場關於海洋生物們的生存保衛戰 本周日21點檔,東方衛視《極限挑戰》第五季即將播出第四期,黃磊、羅志祥、張藝興、王迅、迪麗熱巴、嶽雲鵬再次集結上海
  • 我的世界海洋生物有哪些?海洋版新增海洋生物圖鑑一覽[多圖]
    我的世界最近剛剛更新的海洋版,在海洋的世界裡,海洋生物是一定要有的,不然未免有點太孤單了,所以在海洋版本中新增了不少的新物件,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新增的海洋生物,小編統計了一下,新增的海洋生物一共有五個,具體的小編待會給大家一一介紹。
  • 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熱帶海洋生物遺傳育種實驗平臺裝飾...
    北京建智達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受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的委託,就「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熱帶海洋生物遺傳育種實驗平臺裝飾裝修項目工程總承包(設計施工一體化)」項目(項目編號:JZDFQD-DL-20193085)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  項目編號:JZDFQD-DL-20193085
  • 海洋生物產業有了發展生態圈!青島市成立海洋生物產業聯盟
    7月1日,青島市海洋發展局組織舉辦青島市海洋藥物和生物製品企業、百洋醫藥集團雙向對接會。百洋醫藥集團、明月海藻、聚大洋、英豪集團、海大生物、博智匯力等10家青島市海洋藥物和生物製品重點企業負責人參加會議。
  • 張學成——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物遺傳學、分子生物學、海洋...
    聯繫方式 E-Mail: xczhang@ouc.edu.cn       電話: 0532*******       郵編: 266003 地址: 中國山東省青島市魚山路5號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
  • 代謝性狀多樣性影響海洋生物地理學
    代謝性狀多樣性影響海洋生物地理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8 13:48:39 美國華盛頓大學Curtis Deutsch及其研究組發現代謝性狀多樣性塑造海洋生物地理學。
  • 探秘海洋生物 日照海洋科普館正式開館
    探秘海洋生物 日照海洋科普館正式開館  大眾網日照·海報新聞4月28日訊  日照海洋科普館位於山海天旅遊度假區碧海路88號,該館是以海洋科普教育為中心,融科技培訓、學術報告、海洋科技展示、海洋文化宣傳以及濱海旅遊為一體的綜合性科普場館,其前身為日照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海洋科普基地。作為日照市重要的科學普及場所,先後被授予「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海洋意識教育基地」等稱號。
  • 高清:探訪海洋標本館 揭秘妙趣橫生的海洋生物
    青島新聞網7月9日訊 昨天上午,記者探訪了目前我國規模最大、亞洲館藏量最豐富的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標本館。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標本館坐落在與青島第一海水浴場僅一路之隔的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內。標本館最早的標本收藏是1950年建館時從北平研究院動物研究所和靜生生物調查所帶來的數千號標本,其中最早的標本採於1898年。
  • 令人大開眼界的海洋博物館,館內四處遊動著色彩斑斕的海洋生物
    芽莊國家海洋博物館成立於1923年,是越南最早設立的海洋研究中心,這裡保存了6萬多種海洋生物標本,供遊客參觀。博物館坐落在法國殖民時代建築內的海洋研究所內,館內四處遊動著色彩斑斕的海洋生物大廳兩旁玻璃缸裡,擺滿淺海動物標本,如蝦、蟹、海星、海參、牡蠣、海葵等。
  • 海洋塑料垃圾每年造成1500萬海洋生物死亡
    據法國《費加羅報》10月21日報導,法國發展研究院院士勞倫斯·莫裡斯女士的研究表明,每年大約有1500萬海洋生物因塑料垃圾而死亡,而且近年來有不斷惡化之勢。海洋汙染會為海洋生物帶來極大的危害。本周,在厄瓜多首都基多舉辦的一次環境論壇上,勞倫斯·莫裡斯女士表示:「據統計在北大西洋,有30%的魚類在其生命周期內,都會食入大量的塑料垃圾。」受海洋汙染影響的海洋生物種類十分廣泛,例如魚類、鯨類、烏龜等,塑料垃圾對他們的危害是致命性的。勞倫斯·莫裡斯女士非常惋惜地說:「最近,我們發現了一隻雛鳥的遺骸,經解剖發現其胃裡裝滿了塑料,因為成鳥曾餵它食入了大量的塑料垃圾。」
  • 直擊海上F1 英文對話極限帆船明星
    直擊海上F1 英文對話極限帆船明星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5.05.05 星期二 曾有過奧運會參賽經歷的船隊前帆手BrockCallen告訴校園記者們,與奧運會不同,極限帆船賽每輪比賽時間極短,只有10分鐘,在這10分鐘內全隊5名隊員必須嫻熟配合。 「就好像演出一場舞臺劇,只有每個人都表演好自己的部分才會是一場速度與激情的視覺盛宴。 」Brock生動地比喻說,「我覺得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海洋的學生,海洋教會我們很多,不僅僅是合作這麼簡單。
  • 對話浙江大學海洋科學系主任李春峰教授——JMSE「求是創新訪學記」
    在浙江大學海洋地質與資源研究所內,我的課題組研究方向是海洋地質與地質物理。主要是水下的各種地質變化過程,包括海底的地質演化、深度結構以及海水和海底的相互作用,海洋災害環境,海底油氣資源等。目前,課題組內海洋地質物理老師3人,博士後2人,加上「新生力量」研究生,共二十人左右。課題組出海任務很多,大部分在南海,近幾年則開始關注西太平洋和全球大洋。
  • 海洋生物有哪些,海洋生物的分類
    海洋生物有哪些,海洋生物的分類海洋生物學是研究在海洋性生存空間(即大海以及大洋)中棲息的生物及其生活歷程的科學。 海洋生物的實地考察主要是由海洋考察隊實行的。此外漁業也提供了一定的供科學研究的材料。對於上層海域還可以通過潛行進行開發研究。對於更深層的海域則需要利用潛艇以及潛水遙控機械裝置。
  • 義合控股附屬華大海洋與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訂立框架協議
    青島海洋生物醫藥研究院是由中國海洋大學在國家海洋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海大醫藥學院的基礎上創辦的海洋藥物協同創新基地(平臺)。研究院重點從事海洋生物醫藥領域的科學研究及科技開發主導下的各種技術轉讓、諮詢與服務,致力於加速海洋科技成果熟化開發和技術轉移轉化,支撐、引領海洋生物醫藥行業的科技創新,推進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的快速發展。
  • 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正式揭牌,將建熱帶海洋生物遺傳育種...
    原標題: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揭牌,將建熱帶海洋生物遺傳育種技術實驗室半島記者 劉金震日前,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揭牌儀式在三亞舉行,標誌著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正式入駐三亞深海科技城。記者從中國海洋大學了解到,三亞海洋研究院是中國海洋大學建設特色顯著的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支撐服務海南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重要基地,目前已完成事業單位登記手續,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正加速推進建設。
  • 2020海博會成功舉辦 開啟海洋生物醫藥全新時代
    本論壇由深圳特區建設發展集團與華大海洋承辦,匯聚國際知名的專家學者,圍繞海洋生物藥物與海洋生物製品研發的關鍵技術與產業化中的關鍵難點、未來趨勢等議題展開主旨演講、高端對話與圓桌論壇。本次論壇群英薈萃,專家論道,精彩內容層出不窮,讓在場的觀眾意猶未盡。
  • 海洋生物
    已經登錄的海洋魚類有15304種,最終預計海洋魚類大約有2萬種。而已知的海洋生物有21萬種,預計實際的數量則在這個數字的10倍以上,即210萬種。根據這個研究計劃的估計,大約還有5000種海洋魚類以及成千上萬種其他各式各樣的海洋生物還沒被發現。這個普查計劃希望能夠評估各種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地理分布和數量,並且解釋上述情況如何隨著時間而改變。這個計劃有什麼現實意義呢?海洋生物的普查可以找出目已經瀕危的生物以及重要的繁殖區域,可以幫助漁業管理機構發展出有效的連續經營策略。
  • 科學匯|海底萬米深淵和海洋生物體內都出現了它!為什麼塑料讓海洋...
    海洋塑料垃圾不僅破壞海洋生物棲息地,更重要的是它在環境中的持久性,科學家推測每個塑料製品可能會在環境中留存長達400~1000年,被認為是海洋動物面臨的最難解決的人類威脅之一。海洋塑料汙染已成為與氣候變化、臭氧耗竭、海洋酸化並列的全球重大環境問題。
  • 海洋生物比陸地生物起源更早,為什麼海洋沒能誕生高級文明?
    引言:如果把地球生態圈分為三大部分的話,那就是陸地、海洋和地底。眾所周知陸地上的動物種類是世界上最多的,其次是海洋。而且陸地上還有人類文明的出現,但海洋生物出現得比陸地生物還要早得多,為什麼沒有海洋文明形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