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峰教授作為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與海洋科學系主任,近期與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MSE) 期刊籌辦了「海洋資源環境科學與技術線上研討會」。研討會上,李春峰教授為參會者介紹了目前全球大洋巖石圈熱狀態,讓我們對於相關領域有了更深的了解。本次浙江大學「求是創新訪學記」第二期我們再次邀請到李教授,一起聊聊他最新的科研進展,談談今年他是如何在新冠疫情影響下推進科研進度。
學者簡介
李春峰教授於美國塔爾薩大學修得博士,主要從事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發表中英文專著5部,期刊論文100多篇,獲美國專利1 項,已連續4年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重點國際合作項目4項。作為首席科學家領銜建議、設計並主持國際大洋發現計劃IODP349航次。獲第一屆劉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技獎。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目前任JMSE等其他期刊編委。
研究興趣: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學;板塊構造與地球動力學;地球演化及其對資源、災害與環境的控制;地球物理信號採集、處理、反演與解釋;地學中的非線性方法與分形
訪談內容
Q:能向大家介紹一下您所在課題組的情況嗎?
在浙江大學海洋地質與資源研究所內,我的課題組研究方向是海洋地質與地質物理。主要是水下的各種地質變化過程,包括海底的地質演化、深度結構以及海水和海底的相互作用,海洋災害環境,海底油氣資源等。目前,課題組內海洋地質物理老師3人,博士後2人,加上「新生力量」研究生,共二十人左右。課題組出海任務很多,大部分在南海,近幾年則開始關注西太平洋和全球大洋。現在我們與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部等機構都有合作。加之目前中國船隻數量足,經費投入力度大,所以研究硬體環境很好。
不可避免的,2020年受疫情影響,海上調查工作被耽誤了許多。為了克服這一特殊情況,我們將重點轉向已有數據的挖掘和分析,並側重於室內數據模擬分析,力求讓研究保持正常進程。
Q:您能談一下近幾年中國在海洋地質方面的研究進展嗎?您對該領域的前景有何展望?
近幾年中國在海洋領域的發展非常迅速,海洋事業正日益向「海洋深處」進軍,並有了裡程碑式的突破。例如「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達到「萬米級深潛」,標註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坐標,我國也正在建造4萬多噸的大洋鑽探船。作為中國海洋領域的學者之一,我們不再單純依靠追蹤美國日本等國家的進展去開展工作,而是在我國自己的先進船舶和裝備的支持下,不斷努力向世界海洋領域的最頂端進發。
對於中國海洋地質領域的前景,目前我們在工程方面裝備日益優良,已經掌握了深潛器的技術,而接下來中國科學家未來更應該關注的,是如何提出有價值的科學問題和科學思想,去創立學術熱點,引領全球海洋領域科學家,立於海洋領域的塔尖,讓科學與技術互相促進和結合。這是我與許多學者的共同希望,為此我和我的課題組共同努力著。
Q:您如何看待JMSE的發展和對海洋領域學者的吸引力?
事實上所有的科學研究都離不開海洋中的應用,JMSE期刊則是一個涉及海洋類研究的綜合期刊,給領域內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選擇。期刊從2013年建刊到現在七年的時間,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實現SCIE的收錄,並且今年IF達到2.033,進入Oceanography學區分類的二區,這些都得益於期刊發表的高質量文章。快速發表也是一個重要優勢,能夠實現學者成果在經過同行評審之後高效的發表。未來希望JMSE能夠發表更多高質量的文章,給學者提供一個有更好服務和成果展示的平臺,成為領域內非常有影響力的一本期刊。
Q:請談談您未來與JMSE合作的計劃?
未來我會繼續保持相關學術文章投稿,組織同行創建和籌備各個方向的學術專刊,為學科領域內的研究人員提供一個能夠集中發表學術研究進展的平臺。另外,近期我與JMSE期刊一同籌劃了「海洋資源環境科學與技術線下研討會」,這次研討會於12月17日如期舉辦並已圓滿完成。我與浙江大學物理海洋與遙感研究所所長宋金寶教授,以及浙江大學海洋生物與藥物研究所所長馬忠俊教授,一同圍繞海洋地質資源以及生物資源展開討論,許多學者及師生也通過直播通道參與了進來,直播收聽達到1500餘人次。總體而言,此次研討會收效不錯,之後可以考慮開展更多類似的活動,來促進同行學者間的交流和期刊的發展。
結語
JMSE期刊編輯部非常感謝李春峰教授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訪問,預祝李教授生活和科研之路一切順利。訪談還未結束——求是創新訪學記仍在進行,後續我們將繼續對話浙江大學的學者們,敬請期待!
JMSE期刊編輯與期刊編委李春峰教授合影
期刊簡介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MSE, ISSN 2077-1312;IF 2.033),在Oceanography學科類別中位列Q2,期刊排名為31/66。JMSE是一個與海洋科學相關的國際型開放獲取期刊。期刊範圍涵蓋海洋科學所有領域,包括海洋工程、沿海工程、物理海洋學、海洋生物、海洋化學、海洋地質等各方面的廣泛應用。JMSE採取單盲同行評審,平均處理周期約為33天,文章從接收到發表僅需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