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海岸與海洋水力學專委會主席——浙江大學「求是創新訪學記...

2020-12-11 騰訊網

踏著金秋桂花的餘香,JMSE編輯部來到美麗的浙江大學校園,開啟求是創新的訪學之旅。

正如浙江大學校訓所言的"求是創新",賀治國教授作為海洋領域的重量級學者,浙江大學優秀的研究生導師以及JMSE期刊學術編輯團隊成員,不斷地在科研的路上開拓進取,相信許多讀者和小編一樣,對教授們的科研進展充滿了好奇。本期,讓我們一起走進浙江大學,和賀治國教授面對面暢談吧!

學者簡介

賀治國教授,2007年7月獲得美國密西西比大學博士學位,2008年12月作為海外引進人才回浙江大學工作,現任浙江大學海洋學院院長助理、浙江大學海洋學院海洋工程學系主任、港口海岸與近海工程研究所所長。浙江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同時擔任國際海岸與海洋工程專委會(IAHR-CMH)主席,海洋感知技術與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美國ASCE計算水動力技術委員會委員(CHD-ASCE)等學術兼職。長期從事河口與海岸動力學的研究,創新性地建立了層化水體中密度流動力學理論模型和數值模型,揭示了密度流運動與湍流混合的動力學機制,解釋了深水航道工程中高濃度泥沙回淤、濁流遠距離輸移、深海熱液物質輸運與沉積規律等學術難題,推動了密度流在海洋水動力學領域的發展,研究成果已應用於河口和海洋工程。曾擔任大洋科考第43航次西北印度洋深海熱液及硫化物探測水文組專家,已培養30餘名博士和碩士研究生,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餘項,在國內外高水平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80餘篇,代表作在專業領域國際頂刊成為精選論文,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

研究興趣:泥沙運動與岸灘演變、異重流與浮力湍羽流、河口混合與分層機制、颱風風暴潮與海岸帶侵蝕、水下機器人動力學等

訪談內容

Q:能向我們介紹一下您課題組的情況嗎?

我們課題組研究的內容主要圍繞著海洋工程環境和防災減災兩大主題,並沿著兩個方向組建團隊:第一是海洋動力環境,包括河口和海岸帶的動力過程;第二就是海洋工程的防災減災。目前國內外重要的工程基礎設施,例如跨海大橋,海底隧道,港口碼頭等,都是在河口徑流、海洋波浪和潮汐等動力作用下來進行施工和運營的,所以我們課題組對海洋工程本身的建設環境,以及動力作用下的響應、監控、防災減災的措施都非常關心。課題組團隊現有10位教師,研究生與博士生約60人。浙江大學的碩士和博士科研與創新能力很強,科研素質高,是我們科研工作的主力軍。老師帶領學生入門,明確研究方向、提供方法指導、點撥研究思路,儘可能激發學生們創新思維和科研的積極主動性,取得有創新性的科研成果。

圖:賀治國教授課題組的海岸與海洋水動力學實驗室

Q: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您在組織CoastLab2020國際會議過程中與以往有什麼不同?

我今年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即將在浙江大學主辦的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Application of Physical Modelling in Coastal and Port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CoastLab2020)" 會議。Coastlab每兩年一屆,今年是第八屆,將於2020年12月10日在浙江大學舟山校區拉開帷幕。本屆會議非常特殊,既是"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Hydro-Environment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IAHR)" 85周年慶典的重要組成部分,頗具紀念意義,又是首次在華舉辦,很大程度反映出了國際對中國海洋領域科研水平的認可,可謂相當鼓舞人心。IAHR是全球最大,也是最知名的國際水環境和水資源學會,在北京和西班牙設立了雙總部,我所屬的海岸與海洋工程專委會則是隸屬於IAHR的16個專委會之一。今年我有幸被選為海岸與海洋水力學專委會主席,與其他兩位主席:四川大學林鵬智教授,大連理工寧德志教授歷時近一年的籌備,也同浙江海洋大學、河海大學、南科院、水科院等很多機構聯合籌辦,使這屆CoastLab能得以首次在中國順利舉辦。

我們對這屆CoastLab會議很有信心,截至目前,會議接收的摘要已經超過200份,報告人數則超出150人,國內學者對此次會議響應尤為積極。本屆CoastLab也與JMSE期刊合作了特刊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Application of Physical Modelling in Coastal and Port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CoastLab2020)" 。IAHR主席Joseph H.W. Lee教授將做開幕式致辭,會議邀請了Philip L.-F. Liu 教授、JMSE的Section主編鄭東生(Dong-Sheng Jeng)教授等多位國際知名學者做特邀報告,會議令人期待。

Q:今年JMSE收穫了第二個影響因子,相較去年有所提高,期刊成功進入二區。您對期刊的印象如何?同時,您對JMSE期刊的發展有什麼建議呢?

目前來說,針對海洋工程領域的國際期刊偏少,JMSE則是其中做的不錯的期刊,主題包含廣,發表速度快。2019年JMSE期刊影響因子為1.732,2020年7月已經提高到2.033,排名也從三區晉升二區,可見發展相當迅速。如果保持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我認為JMSE未來將具備很強的競爭力,尤其將對領域內一些傳統期刊具有衝擊性,不乏超越的可能。

我始終認為期刊應該把學術論文質量的把控放在首要位置。不論何種出版模式 (這裡指傳統出版和Open Access),都對學術發展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但是只有文章質量好、水平高,才能從根本上獲得作者與廣大讀者的認可,才能收穫良好的口碑。對於開放獲取出版來說,優秀的時效性讓這一出版模式具備了很好的競爭力,這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之一,也是JMSE期刊的核心優勢之一,應該長期保持。

在網際網路時代,高質和高效並行才是期刊保持長久生命力的關鍵所在,為此,我和許多編委們也會和JMSE期刊一同努力。

結語

JMSE期刊編輯部非常感謝賀治國教授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訪問,在這裡我們祝賀教授生活及科研路上一切順利!訪談還未結束——求是創新訪學記仍在進行,後續我們將對話浙江大學其他幾位教授,敬請期待!

期刊簡介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MSE, ISSN 2077-1312),最新影響因子是2.033,在"Oceanography"學科類別中位列Q2,期刊排名為31/66。JMSE是一個與海洋科學相關的國際型開放獲取期刊。期刊範圍涵蓋海洋科學所有領域,包括海洋工程、沿海工程、物理海洋學、海洋生物、海洋化學、海洋地質等各方面的廣泛應用。JMSE採取單盲同行評審,平均處理周期約為33天,文章從接收到發表僅需3.5天。

相關焦點

  • 對話浙江大學海洋科學系主任李春峰教授——JMSE「求是創新訪學記」
    李春峰教授作為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與海洋科學系主任,近期與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MSE) 期刊籌辦了「海洋資源環境科學與技術線上研討會
  • 新聞| Coastlab2020在浙江大學舟山校區舉行
    浙江大學海洋學院MBA12月10-12日,首次在中國舉辦的第八屆近海動力學實驗學術研討會(Coastlab2020)在舟山校區舉行。本次國際會議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
  • 浙江大學舟山校區=浙江大學海洋學院
    浙江大學舟山校區=浙江大學海洋學院  2012年6月10日,浙江大學與舟山市正式籤署協議,共建浙江大學舟山校區。   這也是一個為浙江大學海洋學院而打造的海洋學科。
  • 2016浙江大學海洋學院博士後研究人員招聘公告
    浙江大學海洋學院港口海岸與近海工程研究所賀治國教授、省短期千人計劃吳偉明教授、百人計劃Thomas Paehtz研究員因課題研究和學科發展的需要,經學校批准,現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博士後研究人員2-4名。一、招聘條件1、具有博士學位、身體健康的高校或科研院所畢業研究生,熱愛科研工作,責任心強,積極進取,有團隊精神,善於溝通和交流。
  • 浙江大學海洋學院2020級研究生開學
    9月12日下午,浙江大學海洋學院2020級研究生開學典禮在舟山校區劇場舉行。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海洋學院院長王立忠作院長報告,為研究生新同學上了第一課。海洋學院黨委書記王瑞飛主持典禮和報告會。王立忠在題為「在智慧的海洋乘風破浪」的報告中,闡述了我國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我國研究生教育的大方向大趨勢大格局、浙江大學研究生教育的雙定位、智能化浪潮推動下創新的變革,以及海洋強國戰略思想和浙大海洋發展的藍圖和願景,勉勵同學們把握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特別是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在「變」中搶佔新機,在「不變」中順勢而行、乘勢而上。
  • 報考浙江海洋大學|海洋工程裝備學院
    06典型讀研單位廈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工業大學、俄羅斯南烏拉爾國立大學、浙江海洋大學等,2019屆畢業生讀研率為21.74%。06典型讀研單位南京理工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浙江工業大學、俄羅斯南烏拉爾國立大學、浙江海洋大學等,2019屆畢業生讀研率為11.84%。
  • 來看看浙江大學舟山校區哪些建築「很浙大」
    這是一所怎樣的學校?校內有哪些建築哪些風景?走,今天,咱們瞧瞧去。浙江大學舟山校區=浙江大學海洋學院2012年6月10日,浙江大學與舟山市正式籤署協議,共建浙江大學舟山校區。這也是一個為浙江大學海洋學院而打造的海洋學科。
  • 解讀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
    學制:4年,授工學學士學位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科學技術和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領域發展需要,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職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富有團隊協作精神,掌握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領域以及相關工程領域基本知識與技能,兼備自主學習、外語及信息化技術應用能力,能夠在交通、水利、海岸開發等部門從事規劃、設計、施工、
  • 考研專業 | 四川大學(18)— 水利水電學院/水力學與山區河流開發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0814/0815/0859)
    學院學科建設先後經歷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現代水利水電科學與工程」與985工程「西南資源環境與災害防治科技創新平臺」,2017年四川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行列,學院牽頭的「深地巖體力學與地下水利工程」學科(群)列入四川大學重點建設學科(群)。
  • 9月19日 浙江大學海洋學院2021研究生招生宣講會
    設有海洋地質與資源、海洋化學與環境、海洋生物與藥物、物理海洋與遙感、海洋工程與技術、港口海岸與近海工程、海洋結構物與船舶工程、海洋傳感與網絡、海洋電子與智能系統等9個研究所,共建有浙江大學海洋研究院、浙江大學舟山海洋研究中心、浙江大學摘箬山海洋科技示範島和浙江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舟山海洋分院。舟山校區(一期)佔地480畝,總建築面積約20萬平方米,圖書館紙質藏書13.6萬冊/12.5萬種。
  • 浙江大學海洋學院誠邀您的加盟!
    ,高效務實的支撐服務體系,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成長空間,歡迎優秀的你加盟浙江大學海洋學院!1.學院概況浙江大學海洋學院(舟山校區),是浙大在杭州本部以外建立的首個辦學特區,坐落於中國第一大群島和重要港口城市舟山,是一所以「高起點、強輻射、可持續、國際化」為發展理念的專業型、研究型學院。現建有海洋科學系、海洋工程學系、海洋信息學系。
  • 浙江大學 「求是杯」辯論賽首輪比賽開戰
    5月9日晚,浙江大學第七屆學生科技文化節暨文化素質教育月之2005「求是杯」辯論賽拉開了序幕,在玉泉校區和紫金港校區分別進行了第一輪辯論賽,一場唇舌之戰在大家的翹首期盼中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本次辯論賽參賽的32支辯論隊分別由學院組隊和自由組隊構成。採用的是四對四團體賽,單輪直接淘汰賽。
  • 全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大學排名
    高考填報志願時,2019-2020全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大學排名情況怎樣以及哪些大學比較好是廣大考生以及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目前教育部門並沒有發布權威的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大學排名,序號學校代碼學校名稱評選結果110003清華大學A+210294河海大學A+310056天津大學A-410486武漢大學A-510019中國農業大學B+610141大連理工大學B+710459鄭州大學B+810610四川大學B+910700西安理工大學B+1010078華北水利水電大學B1110423中國海洋大學B1210487華中科技大學B1310491中國地質大學B1410618
  • 海洋慕課 | 浙江大學海洋學院:海洋生物學基礎
    《海洋生物學基礎》課程擬面向海洋科學專業及非專業社會人員講授海洋生物的基礎內容,通過對海洋中不同典型生物的生理特徵及其生活環境的可視化講解,科普並推廣海洋生物知識,使更多的聽眾能夠了解海洋生物、珍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海洋。
  • 網際網路+文化和旅遊產業創新人才培訓班圓桌對話在浙江大學舉行
    9月1日晚,網際網路+文化和旅遊產業創新人才培訓班圓桌沙龍在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順利舉行。本次圓桌對話以網際網路+文化和旅遊產業為主題,旨在通過政府官員、業內精英的對話交流,借鑑浙江經驗,為各地文化與旅遊的融合發展助力。
  • 浙江大學舟山校區海洋實驗室牛閃閃
    一幢幢深紅色的古典建築當中,隱藏著一個個高大上的海洋實驗室,在這裡,模擬波浪的運動,海洋的聲音,海底的壓力,關於海洋的秘密盡在想像。3月11日,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走進舟山校區,為你一探究竟。「東海裡泥沙比較多,這個設備模擬了舟山的海洋環境,可以按比例縮小。像海水的運動,對海堤、海壩的影響。」浙江大學海洋學院副教授趙西增說,「它也能模擬颱風來臨時的海浪。」它具有模擬海洋中潮汐、潮流、波浪等水動力環境的能力,同時,還可以模擬渾濁海水環境下的水動力條件,是研究我國沿海渾水環境的「神器」。
  • 2018下半年浙江大學海洋學院招聘1人公告
    其前身為2003年成立的浙江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歷經海洋研究中心、海洋科學與工程學系、海洋學院(籌)、海洋學院(舟山校區)等發展階段。學院努力建設具有浙大特色的一流海洋科學與工程學科,搭建校內相關學科會聚交叉平臺。依託浙江大學多學科綜合優勢和舟山海洋區位優勢,努力建設成為我國重要的國家級海洋科教基地和海洋人才高地。
  • 中國海洋大學西海岸校區開工 高清效果圖搶先看
    校園鳥瞰圖青島新聞網12月18日訊(記者 陳志偉)今天,青島新聞網記者從西海岸新區建築工務中心獲悉,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教創新園區(西海岸校區)一期工程順利完成招投標工作並開工建設。材科樓效果圖據了解,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教創新園區(西海岸校區)堅持中國海洋大學的總體發展策略和學科發展思路,瞄準國家海洋強國、「一帶一路」、「中國製造 2025」、「網際網路+」等重大戰略需求,緊密結合青島市「三中心一基地」建設和西海岸新區產業發展布局,堅持目標導向、任務導向和能力提升導向,圍繞學校發展目標和工程技術等學科未來發展趨勢
  • 中國海洋大學開建西海岸校區!校長解密新校區建設原因及規劃定位
    9月16日,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教創新園區(西海岸校區)開工奠基儀式舉行。西海岸校區位於古鎮口融合創新區,佔地約2800畝,分三期進行建設,可容納在校生20000人,2022年完成一期建設。屆時,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四個學院將首批遷入。
  • 中國高校之浙江海洋大學
    生命起源於海洋,人類繁衍於陸地。今天,面對陸地資源短缺的壓力,人類又把目光轉向海洋,提出了「21世紀是海洋世紀」的說法。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所與海洋有關的高校——浙江海洋大學。浙江海洋大學擁有專任教師781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392人,高級專業技術職務417人,擁有雙聘院士11人,歐亞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級特聘專家、國家「萬人計劃」、教育部「長江學者」、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