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媽媽最怕的一件事就是生病。
硬抗,身體不舒服。
吃藥,心慌慌。
吃了藥,萬一影響到寶寶發育,咋辦?特別是經常看到藥品說明書上寫著「孕婦慎用」四個大字,想著忍忍就忍忍吧!
那麼孕期這常見的五種情況能不能用藥?怎麼用藥?今天我們就來講講:
01 孕期嘔吐
孕吐是早孕反應的之一,主要是因為於女性懷孕後胃酸和消化酶的減少,使胃腸道正常的消化功能受到嚴重的影響,從而產生頭暈、噁心、嘔吐、食慾缺乏等妊娠反應。
孕期媽媽要保持一個好的心態,可以減少孕期嘔吐反應,同時可以給予維生素B6 10-20mg/次,每日3次口服。如嘔吐嚴重,需要及時就醫。
02 孕期便秘
孕期便秘情況比較常見,發生率高達40%。
激素變化、吃太多、動太少等因素都導致孕期容易便秘。
孕期便秘可以先改變生活方式,少吃多餐、多喝水、適當運動、多吃纖維素含量高的蔬菜水果。
必要時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根據說明書推薦劑量使用,1~2天即可取得效果,如果持續幾天後便秘症狀沒有改善,應該及時諮詢醫生。
注意:慎用開塞露、甘油栓,禁用硫酸鎂,不應灌腸,以免引起流產或早產。
03 孕期貧血
貧血是準媽媽們常見的一類的問題。貧血不僅會讓準媽媽乏力、心悸、頭暈,還會明顯增加母親、胎兒、新生兒的各種併發症,如胎兒宮內缺氧、產後出血和輸血治療等。
所以要學會改善孕期貧血,可以多吃富含鐵元素的食物。
常見的含鐵豐富的食物有:深色水果蔬菜、魚類、禽類以及紅色肉類,比如西蘭花、菠菜、櫻桃、雞蛋、動物內臟、牛肉等。
僅靠飲食補充明顯不足,可以在醫師指導下補充口服鐵劑,必要時需靜脈輸注鐵劑或者輸血。
注意:牛奶及奶製品可抑制鐵吸收,應避免同時服用。
04 孕期腹瀉
孕期如果是輕度腹瀉,問題不大。
可是腹瀉程度嚴重或是每天腹瀉次數超過三次以上,就有可能引起嚴重的後果,包括脫水、水電解質紊亂、母親和胎兒的營養缺乏、嚴重時還可能會導致流產和早產。
所以孕期腹瀉嚴重可以及時去醫院就診,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嘗試服用一些緩和的抗腹瀉劑,比如蒙脫石散。
腹瀉的同時應勤喝水,補充因拉肚子而缺失的水分、電解質。
05 孕期感冒、發燒
孕期感冒發燒先不要太著急,一定要看具體情況,再對症下藥。 可以多喝溫熱水,注意休息,飲食均衡清淡,忌辛辣,避免勞累,增強免疫力。
但感冒發燒如果達到38度5,特別是達到或超過39度的話,最好還是用解熱鎮痛藥物。因為持續的高熱會導致出生缺陷的風險增加。
最常用的對胎兒安全的解熱鎮痛藥物是對乙醯氨基酚。
注意:儘量不使用阿司匹林、雙氯芬酸鈉、苯海拉明、布洛芬、右美沙芬等藥物,以免影響胎兒發育或導致孕期延長。
能不用藥就不用,如非用不可,儘量避免在受精後3~8周(停經約5~12周間)使用。
使用任何藥物(包括非處方藥)前,均應諮詢醫師或藥師,切勿自行購買服用。
如果不小心服錯藥了怎麼辦?
如果準媽媽發現自己吃錯藥了,首先要分清藥物等級,並查看說明書是否有寫孕婦慎用,然後要查看自己吃了多大劑量,吃藥的次數以及天數。
如果藥物等級低,只吃過一兩次,就沒有太大影響。
如果實在不安心,可以諮詢醫生判斷,切忌自我焦慮去做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