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懷孕了,可是不知道懷孕前,我剛剛吃了一顆感冒藥,這個孩子可以要嗎?」
「我得了甲亢,現在懷孕了,是否需要停藥?」
這些問題是婦產科醫生經常被提問到的問題,也是新媽媽們經常關注的一個問題。
那麼懷孕期間用藥到底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險的?應該如何用藥?
一、胚胎發育的3個藥物致畸敏感期
01、全或無時期(受精後2周內,也就是停經的28天以內)
受精後1周內,此時受精卵還在輸卵管腔內;受精後8~14天,受精卵剛種植於子宮內膜,以細胞分裂為主極易受到藥物的損傷。 如果受傷嚴重,可造成胚胎死亡而發生極早期的流產,是「全」;如受傷不嚴重,則可完全修復損傷並繼續發育而不產生後遺問題,即為「無」。
如果在不知道懷孕的情況服用了藥物,不必太緊張,如果孩子存活下來了,那一般就沒有什麼問題。
02、敏感期(受孕後3~8周,也就是停經的第29~70天)
此時各器官高度分化、迅速發育,細胞快速分化增殖,易受到幹擾和抑制,因此對藥物的敏感性極高,是藥物致胎兒畸形的主要時期,用藥不當可能導致流產、先天畸形或永久缺陷。
器官開始發育至初步形成有一定時間範圍,藥物暴露時間不同會出現不同的畸形,如神經組織致畸敏感期為受精後15~25天,心臟為21~40天,眼為24~39天,肢體為24~46天,外生殖器在36~55天。所以這個階段儘量不要用藥。
03、低敏感期(受孕後9周~足月)
此階段大多數系統和器官分化已接近完成,胎兒以生長和功能發育為主,對藥物敏感性低,用藥相對安全。 但需要注意的是,神經系統、生殖系統、牙齒仍在發育,神經系統的分化持續到胎兒成熟乃至新生兒時期,所以仍有致畸的可能性。
二、孕期生病怎麼用藥?
懷孕十月誰沒個不舒服的時候?孕期常見症這樣處理,更科學~
01、妊娠嘔吐
妊娠早期出現噁心嘔吐可給予維生素B6 10-20mg/次,每日3次口服。如嘔吐嚴重,需要及時就醫。
02、孕期貧血
妊娠後半期對鐵的需求量增多,僅靠飲食補充明顯不足,應在醫師指導下補充鐵劑。
03、肌肉痙攣
下肢肌肉痙攣可能是缺鈣表現,可補充鈣劑,每日600-1500mg。
04、孕期便秘
多吃纖維素含量高的蔬菜水果,必要時使用乳果糖,慎用開塞露、甘油栓,禁用硫酸鎂,不應灌腸,以免引起流產或早產。
05、孕期發燒
發燒超過38.5℃時最好使用解熱鎮痛藥,乙醯氨基酚是較安全的選擇。
06、皮膚瘙癢
可選用爐甘石洗劑。
07、孕期感染
細菌感染選用青黴素、頭孢、阿奇黴素較安全。陰道真菌感染可選擇局部使用克黴唑。
三、孕期用藥需要注意什麼?
使用任何藥物(包括非處方藥)前,均應諮詢醫師或藥師,切勿自行購買服用。
能不用藥就不用,如非用不可,儘量避免在受精後3~8周(停經約5~12周間)使用。
記錄服用藥物時間、名稱(可留下藥盒)、末次月經時間、平時月經周期,以便在需要評估藥物對胎兒影響時能夠儘可能提供詳細信息。
若患有甲狀腺疾病、癲癇、系統性紅斑狼瘡、哮喘等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的準媽媽,需及時告知醫生備孕計劃及懷孕情況以便調整用藥。
切勿自行停藥,以免使原有疾病惡化可能對母兒雙方造成更大的影響。
使用「禁用藥」的準媽媽需嚴格避孕來防患於未然,在不知道自己懷孕的情況下服用其他藥物的準媽媽,可向專業人士諮詢來評估風險,按時產檢,及時發現問題並處理。
四、哪些是真正意義上的「禁用藥」?
化療藥甲氨蝶呤:
治療作用廣泛,除腫瘤外尚可用於系統性紅斑狼瘡、銀屑病、類風溼關節炎。
抗病毒藥利巴韋林:
目前依然被廣泛誤用於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利巴韋林停藥至少6月,才可以備孕。
異維A酸:
無論口服外用,都是對抗痘痘的有利武器,停藥至少3月後才可以開始備孕 還有,雌激素藥己烯雌酚、抗瘧藥奎寧、曾用於緩解孕期嘔吐的沙利度胺,這些藥物在過去的FDA妊娠期用藥等級中被評為X級,有相當明確的致畸作用,禁用於孕婦。 用藥期間需要嚴格避孕,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停藥一段時間(因藥品種類而異,需遵醫囑)後,再開始備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