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是一門藝術,相處是一門學問,不管你是什麼樣的人,都要學會
與同事說話的藝術
同事之間的交往,是一種平行溝通,同事在你的工作中具有協力完成任務的重要作用,同事與你合作的程度,影響著你工作的效率和成果。因此,與同事和諧相處,是非常重要的。
辦公室的是是非非每天都發生著,你可能是個很有正義感的人,忍不住要挺身而出「匡扶正義」,也可能你是個外向型的人,眼裡看不慣嘴裡要說出來,也可能你是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閒事少管的人……不管你是個什麼樣的人,你都得
要和同事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相處下去。這就需要你掌握一些與同事說話有分寸的招法,在他們中間塑造一種受歡迎和受欣賞的說話形象和風格,以便使身邊的同事不至於小看你或者抓住你的某個話柄找你的麻煩。
1永遠不說同事的壞話
與同事相處,要講究分寸。話太少不行,人家會認為你不合群、孤僻、不善交往;話多了也不行,容易讓別人反感,而且也容易讓別人誤解,認定你是個烏鴉嘴。所以說話一定要講分寸,該說的,一定要說,說得到位。不該說的,一定不說,要恰到好處,適時打住。
不管同事怎樣冒犯你,或者你們之間產生什麼矛盾,總之「得饒人處且饒人」,多一句,不如少一句,凡事能夠忍讓一點,日後你有什麼差錯,同事也不會做得太過分,推你走向絕境。至於如何才能培養出這種豁達的情操,也是有辦法的,比如讓心思意念集中在一些美好的成就等,當你的報復或負面的思想產生時,叫自己停止再想下去!
當你偶然發現某位跟你十分投契的同事,竟然在你背後四處散播謠言,數說你的不是和缺點,這時你才猛然覺醒,原來平日的喜眉笑目,完全是對方的表面文章!
晴天霹靂之餘,你會痛心地想,跟他一刀兩斷吧!然而大家是同事關係,你若擺出絕交態度,一定吃虧,一則別人以為你主動跟他反目成仇,問題必然出在你身上,這無形中給對方一個藉口去傷害你,這樣做太不理智了。
更何況你倆還有合作機會,加上上司最不喜歡下屬因私事交惡而影響工作。
所以,你應該冷靜地面對,千萬別說出過火的話來,這樣對誰都不利。
「誰人背後無人說,誰人背後不說人。」這話雖然說得有些絕對,卻也說明了
一個道理,那就是,大多數人都多多少少地在背後說過別人,只是所說的是好話還是壞話無從考證了。不過有一點,經常在背後說別人壞話的人,肯定不會是受歡迎的人。因為凡是有點頭腦的人,都會自然而然地這麼想:這次你在我面前說別人的壞話,下次你就有可能在別人面前說我的壞話。這樣一來,你在別人的印象中就不可能好到哪裡去。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別人在你面前說另一個人的壞話,對此,你就得端正態度,用辯證的思維去考慮這種情況,把握好應對的分寸。
2慎重地判斷詢問者的意圖
被上級詢及對同事的意見時,答不出來實在令人傷腦筋。若是針對人格評價的問題,必須得慎重處理。
首先的要訣是掌握對方的意圖,觀察上級的心意是屬於哪一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只是靈機一動的發問。
第二種類型:為了確認自己的見解。
第三種類型:對自己的看法不確定,想參考屬下的意見。
第四種類型:為得到一個公正的評價,而詢問其他部屬的意見。
第五種類型:故意在同事之間造成對立,使彼此心生暗鬼,再由此操縱他們。
判斷妥當之後,再考慮如何應答。
如果是屬於第一種類型,說法、口氣都會比較輕鬆,不難立刻判斷出來。自己只要順水推舟,把話題轉向就可以。有問題的是其餘四種類型。
先做不解狀,觀察對方的反應
無論任何一種情況,都先做不解狀地側頭沉思,迅速觀察對方的反應。
「嗯,他是個好人吧……」
對方若是這樣反應的時候,是屬於第三種類型,不必太在意。稍微沉默一會兒之後,不妨反問:「不知您的看法如何?」試探他的反應。
如果是第二、三種情況,上級應該會說:「我個人的看法是……」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如果和你所想的一樣,就表示同感。否則,就把自己認為不同的地方陳述出來。
談論別人的缺點,也應僅止於大家都認同的地方,如果有上級未曾注意的,點到為止就可。
4多聽少說為佳
如果上級在談到某同事時說「我只跟你說」,對這樣的話你可別太當真了。
假使你對該同事也不具好感,按捺不住地也對上級說:「這些話我只跟您提而已……」如果隨意地就大發議論的話,正中上級下懷。你所說的話會立刻傳入該同事的耳中。
此時,只要假裝一概不知,願聞其詳的表情就可以了。
俗話說: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亂邦。所以老於世故的人,對人總是唯唯諾諾,可以不開口的,就儘可能做到三緘其口。
在現實中,正人君子有之,奸佞小人有之;既有坦途,也有暗礁,在複雜的環境下,不注意說話的分寸,往往容易招惹是非,授人以柄,甚至禍從口出。因此,
境下,不注意說話的分寸,往往容易招惹是非,授人以柄,甚至禍從口出。因此,說話小心些,為人謹慎些,使自己置身於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牢牢地把握人生的主動權,無疑是有益的。一個毫無城府、喋喋不休的人,會顯得淺薄俗氣、缺乏涵養而不受歡迎。西方有句諺語說得好:上帝之所以給人一個嘴巴,兩隻耳朵,就是要人多聽少說。
有句老話叫做「禍從口出」,為人處世一定要把好口風,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什麼話可信,什麼話不可信,都要在腦子裡多繞幾個彎子,心裡有個小九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與異性說話的藝術
男女之間的交談,是一套很有講究的學問,由於性別的差異,男女之間既存在著本能的吸引,也存在著社會性的戒備,語言溝通太融洽了,可能會引起感情的波動。要知道,同性方面的感情太近了,可能不會對自己的生活產生太大的影響,也不會在社會上產生太多的口舌是非,而異性之間的感情太近了,可能就會產生一系列相應的問題。因為異性之間的感情發展存在著一條特殊的軌道,即感情、愛情、婚姻、家庭,這是同性之間所沒有的心理和情感軌道。所以,異性之間的談話更應該講究分寸。
當然,即使你的交談目的就是為了獲取對方的愛情,這裡面也有一個必須把握分寸的問題。下面就從這兩方面來探討與異性說話的分寸。
1以社會性交往為目的的異性交談
以社會性交往為目的的異性交談,最好的辦法就是忽略性別。只有忽略了性別,才能做到自然、和諧、坦率、真誠,才能消除彼此之間的緊張心情。按照弗洛伊德的觀點,我們在與異性交往中,往往是隱藏在心底的「性」的觀念在左右和影
響著彼此的正常交往和交談。只要你拋開了「性」,只要你自己不是心懷鬼胎,不是自作多情,不是想在對方身上沾染腥味兒,不是想以討好對方為目的,你們的談話就會變得率真無欺和輕鬆自如了。
當然,忽略性別,不等於可以不拘小節,可以不修邊幅,不等於可以不注意自己的坐相、站相和走相,也更不等於可以隨便地發洩、抱怨和信口開河。過於粗俗的東西,莫說在異性之間交談討人嫌棄,就是在同性之間也不受人歡迎。要知道,高雅的談話內容可以體現一個人的學識、見識和個人修養,這是人人都欣賞的。
至於一個女子處在許多男人之中的情形,男人之間的話題是廣闊的,也許是政治,也許是社會問題,在這種場合,女子可以保持一種緘默,但必須保留傾聽的態度。當一個女子表示他對於男人們的談話同樣有興趣,那麼她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