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之間的溝通,能達到一個眼神就能明白的默契程度,這是很難的!所以我們用得最多的溝通方式,還是說話。
說話是一門藝術,會說話的人,讓人如沐春風,讓人覺得可親可敬,心悅誠服。不會說話的人,讓人如坐針氈,讓人覺得面目可憎,心生厭惡。
上回聽到一個智者說,人說一百句話,其中有接近八成都是廢話,莫大深以為然,自己和兩個話嘮朋友喝茶,呱啦一晚上,有營養的話少,真正要談的正事,估計十分鐘就能說完,如何能讓自己說的話有效率,而且能走進別人的心裡,這是門學問。
我們今天還是來聊《鬼谷子·闔篇》裡關於說話的一段文字,來學習一下這位蜚聲中外的古代智慧家是如何教人說話的。
捭之者,開也,言也,陽也;闔之者,閉也,默也,陰也。陰陽其和,終始其義。故言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為陽,曰「始」。故言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為陰,曰「終」。諸言法陽之類者,皆日「始」,言善以始其事;諸言法陰之類者,皆日「終」,言惡以終其謀。
鬼谷子老先生就說了,這個說話的技巧啊,有陰陽之分,也叫闔,這個捭呢,就是開誠布公,就是言之有物,這是屬於陽的。這個闔呢,就是閉上嘴巴,來個一聲不吭,這是屬於陰的。
和人說話,要懂得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一個字都不說,一個整天口若懸河的人固然不好,三棍子打不出個屁來,也是行不通的。
我們如果覺得一個人說個事,說一半,留一半,讓人很不舒服,就喜歡形容這種人:「說話陰陽怪氣的。」這個「陰陽怪氣」的成語,最開始的根,就出自這裡了!話題不扯遠了,我們繼續來看鬼谷子怎麼教人說話。
關於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這些話題,都是屬於陽的,也就是「捭」的範圍,也可以定義為「開始」。
我們接觸到一個新認識的人,怎麼樣才能了解對方,並走入對方的心裡呢?那就「捭」他,和他聊關於健康、工作、理財、個人愛好啊,用這些積極的話題,去尋找共同的興趣愛好,如果是戀愛、合作、交友這三類社交活動,都應該遵守這個法則,這樣就有了一個非常好的開始!
關於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這些話題,統統是屬於陰的,也就是「闔」的範疇,也可以定義為「結束」。
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這些個內容,就是「負能量」的話題,就拿我們自己來打比方,和三五朋友聚餐,剛剛坐下來,其中一個就長嘆一聲,說最近如何如何壓力大,如何如何失意,如何如何艱辛困頓,這頓飯,立馬就變得索然無味了,如果不幸引起另一個人的同感,他也接著來倒一陣苦水,八成這頓飯就吃得不歡而散了。
同樣的,如果我們想要勸阻對方一個事情,和他假設一些這個事可能引發的各種悲慘結局,八成會有很好的效果。我們身邊最常見的這種對話,就是勸別人不要離婚。
我們試想一下,張三對著想要離婚的李四說:「兄弟,家和萬事興啊,你和嫂子萬一離了,房子判給誰呢?財產怎麼分呢?事業怎麼辦呢?再說孩子這麼小,無論跟著誰,都是個單親家庭的孩子,父愛母愛總會缺失一頭,對小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呀。再說了,你們雙方父母年紀都挺大了,老人們對你們的期盼也很高,走到那一步,對幾個家庭都是不利的啊,有什麼事,兩夫妻不能好好溝通,好好解決呢?」
李四上一秒還是一幅非離不可的神情,下一秒可能就焉了,一大段苦口婆心的話,都是在「終」他的意圖,句句刺在痛點,但如果張三戲謔的說:「離婚了好啊,外面世界這麼精彩,說不定以後碰到個更體貼你的呢?」話要是這樣講,不管好賴,李四都會聽了進去,這個婚更是非離不可了。
語言對人的思維影響很大,如何組織自己的語言,以及想要說出來的話,到底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我們都要有個充分的認識,如此一來,才算是一個真正會說話的人。
PS:記得以前的報刊亭和書畫地攤上常年擺著一本雜誌《演講和口才》,銷量一直很好,而現在難覓蹤跡了,或許現在的人們,都已經不再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