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藝術:話要這麼說,才能走心

2020-12-12 瀟湘莫大

人和人之間的溝通,能達到一個眼神就能明白的默契程度,這是很難的!所以我們用得最多的溝通方式,還是說話。

說話是一門藝術,會說話的人,讓人如沐春風,讓人覺得可親可敬,心悅誠服。不會說話的人,讓人如坐針氈,讓人覺得面目可憎,心生厭惡。

上回聽到一個智者說,人說一百句話,其中有接近八成都是廢話,莫大深以為然,自己和兩個話嘮朋友喝茶,呱啦一晚上,有營養的話少,真正要談的正事,估計十分鐘就能說完,如何能讓自己說的話有效率,而且能走進別人的心裡,這是門學問。

我們今天還是來聊《鬼谷子·闔篇》裡關於說話的一段文字,來學習一下這位蜚聲中外的古代智慧家是如何教人說話的。

捭之者,開也,言也,陽也;闔之者,閉也,默也,陰也。陰陽其和,終始其義。故言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為陽,曰「始」。故言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為陰,曰「終」。諸言法陽之類者,皆日「始」,言善以始其事;諸言法陰之類者,皆日「終」,言惡以終其謀。

鬼谷子老先生就說了,這個說話的技巧啊,有陰陽之分,也叫闔,這個捭呢,就是開誠布公,就是言之有物,這是屬於陽的。這個闔呢,就是閉上嘴巴,來個一聲不吭,這是屬於陰的。

和人說話,要懂得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一個字都不說,一個整天口若懸河的人固然不好,三棍子打不出個屁來,也是行不通的。

我們如果覺得一個人說個事,說一半,留一半,讓人很不舒服,就喜歡形容這種人:「說話陰陽怪氣的。」這個「陰陽怪氣」的成語,最開始的根,就出自這裡了!話題不扯遠了,我們繼續來看鬼谷子怎麼教人說話。

關於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這些話題,都是屬於陽的,也就是「捭」的範圍,也可以定義為「開始」。

我們接觸到一個新認識的人,怎麼樣才能了解對方,並走入對方的心裡呢?那就「捭」他,和他聊關於健康、工作、理財、個人愛好啊,用這些積極的話題,去尋找共同的興趣愛好,如果是戀愛、合作、交友這三類社交活動,都應該遵守這個法則,這樣就有了一個非常好的開始!

關於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這些話題,統統是屬於陰的,也就是「闔」的範疇,也可以定義為「結束」。

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這些個內容,就是「負能量」的話題,就拿我們自己來打比方,和三五朋友聚餐,剛剛坐下來,其中一個就長嘆一聲,說最近如何如何壓力大,如何如何失意,如何如何艱辛困頓,這頓飯,立馬就變得索然無味了,如果不幸引起另一個人的同感,他也接著來倒一陣苦水,八成這頓飯就吃得不歡而散了。

同樣的,如果我們想要勸阻對方一個事情,和他假設一些這個事可能引發的各種悲慘結局,八成會有很好的效果。我們身邊最常見的這種對話,就是勸別人不要離婚。

我們試想一下,張三對著想要離婚的李四說:「兄弟,家和萬事興啊,你和嫂子萬一離了,房子判給誰呢?財產怎麼分呢?事業怎麼辦呢?再說孩子這麼小,無論跟著誰,都是個單親家庭的孩子,父愛母愛總會缺失一頭,對小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呀。再說了,你們雙方父母年紀都挺大了,老人們對你們的期盼也很高,走到那一步,對幾個家庭都是不利的啊,有什麼事,兩夫妻不能好好溝通,好好解決呢?」

李四上一秒還是一幅非離不可的神情,下一秒可能就焉了,一大段苦口婆心的話,都是在「終」他的意圖,句句刺在痛點,但如果張三戲謔的說:「離婚了好啊,外面世界這麼精彩,說不定以後碰到個更體貼你的呢?」話要是這樣講,不管好賴,李四都會聽了進去,這個婚更是非離不可了。

語言對人的思維影響很大,如何組織自己的語言,以及想要說出來的話,到底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我們都要有個充分的認識,如此一來,才算是一個真正會說話的人。

PS:記得以前的報刊亭和書畫地攤上常年擺著一本雜誌《演講和口才》,銷量一直很好,而現在難覓蹤跡了,或許現在的人們,都已經不再需要了?

相關焦點

  • 說話是一門藝術,這三種話不要說,否則福氣也跟著走了
    俗話說「一言可以興國,一言可以毀身」,說話是一門藝術,是一門關於人生的藝術,也是關於生活中的藝術。一個人在別人世界中的所有映射,都是通過語言達成的,因此古往今來的哲人,對於說話都是抱著一種謹慎苛求的態度。
  • 正確的家庭教育,從好好說話開始,對孩子「說話」你走心了嗎?
    語言是一門藝術,教育孩子的語言更是如此。當家長與孩子交流時,好好說話就顯得更加重要。 教育孩子,要讓語言發揮它的魅力和力量,而不是讓語言成為一把利刃,傷害孩子的同時也傷了家長的心。
  • 說話是一門藝術,聰明人懂得如何說話,這些話不要說,傷人傷己
    人,因為說話才溝通,因為溝通才精彩。說話,是交流的方式,然而,說話是一門藝術,不管是表達自己的觀點,贏得別人的認可和贊同,還是與別人溝通和交流,亦或是和辨認辯論……說話是一門技能,懂得說話能夠事半功倍;說話更是一門藝術,說得讓人舒服才是真本事。
  • 說話的藝術,不在於說的漂亮,而是說的周全
    能顧全大局才是懂說話知乎有句話說,說話的藝術,不在於說的漂亮,而是說的周全。語言是一門藝術,說得好可以錦上添花,說得不好就會招來口舌之禍。在網上看過一個這樣的例子:有個阿姨去別人家玩,恰巧那家兒子帶了女朋友回來。
  • 說話技巧、之「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作者:宏勇見什麼人說什麼話更是一門學問,說話是一種能力、 一種本事、 一種功夫、但凡學問都有基本原理,說話這門學問也不例外。人們之所以說話,其目的是在於溝通。 講話之前要掂量聽眾的文化水平,身份、地位,如果說不好便會鬧笑話、惹麻煩; 答話之前要考慮一下問話者的人品, 否則, 也可能會出問題。 所以,見人要說人話,見鬼要說鬼話, 見妖人要說胡話。見人說鬼話是愚蠢的,見鬼說人話也是愚昧的。
  • 俗語:「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為何這麼說?蘊含古人的智慧
    今天要說的便是俗語「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說話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能力,生活中會說話的人更受人們的歡迎。會說話的人,懂得在什麼場合說什麼話;見到什麼樣的人,說什麼話,俗話說: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就這個意思。我們每一天都要通過說話來與人交流。說話的方式會給我們的人際關係帶來巨大的影響,因為無論在家庭中還是職場中,說話都是我們與人溝通的不可缺少的渠道。
  • 真正會說話的人,不會輕易說這些話,以免禍從口出
    所以,會不會說話,不僅關係到一個人的工作生活,還對樹立自己的形象都很重要。因此,真正會說話的人,不會輕易說這些話,以免禍從口出。01大話,吹牛皮的話。我有一個朋友,嘴很能說,說起話來一套一套的。但是,熟悉他的人都不願意和他聊天,聊不到三五分鐘就找個藉口走人。為啥呢?
  • 封面夜讀|話要軟著說,事要硬著做
    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文章是:《話要軟著說,事要硬著做》從小,周圍的人對我的評價都是「說話直」,我一直以為「說話直」是真性情的表現,直到工作後我才因為一件事改變了想法。當時我剛剛畢業,單位的加密系統出現問題需要修復,於是領導把事情交代給了我。
  • 嘿嘿時說什麼話效果好?|前戲,正題,事後
    ——為什麼覺得說話好彆扭?還是埋頭苦幹比較實在吧。——那是因為你沒掌握嘿嘿時說話的技巧。所以當然也難以體會到「說了對的話」後帶來的效果。 ——是不是嘿嘿時一定要學會說髒話?——並不是。A片真的容易引人入誤區啊。
  • 王自健不說脫口秀:智者說話是因有話要說,愚者說話是為了說話
    昨天看了一段視頻,主持人問王自健:還想說脫口秀嗎?王自健:不想。章子怡追問:為什麼?王自健:這東西必竟叫talkshow,它是說,智者說話是因為有話要說,愚者說話是為了說話,我現在沒有那麼多話要說,所以就不想說了。
  • 說話是一門藝術,相處是一門學問,不管你是什麼樣的人,都要學會
    說話是一門藝術,相處是一門學問,不管你是什麼樣的人,都要學會與同事說話的藝術同事之間的交往,是一種平行溝通,同事在你的工作中具有協力完成任務的重要作用,同事與你合作的程度,影響著你工作的效率和成果。因此,與同事和諧相處,是非常重要的。
  • 作為父母,你會「說話」嗎?想教育好孩子,父母要避免說兩種話
    正如心理學專家蘇珊·福沃德曾說:當父母在用難聽的語言刺痛孩子時,是把親情做賭注,希望孩子能夠乖乖聽話,但卻會讓孩子認為「爸爸媽媽不要我了。相信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要避免對孩子說這兩種話。
  • 如何說話,說恭維話
    ,我要讓他們試試十八層地獄的滋味,這種人在世上不務正業,成天花言巧語油嘴滑舌地去煽動別人,使得許許多多的人迷失本性,誤入歧途…,你現在就去了。」就離開了地獄,向人間出發,過了一會兒,小鬼抓回來一個男的,閻王說:怎麼這麼快!你沒抓錯人吧?小鬼連忙回答道:怎麼會弄錯呢?像這種人人間實在是太多,隨便一抓就可以抓得到,大人若是不信,可以查問便是。當閻王開始審問那個人時,不小心放了一個響屁,臭氣衝天,場面尷尬,那男的靈機一動,很快走到閻王面前,恭恭敬敬地向他鞠了一個躬說,噢!大王的屁響地那麼美妙啊!
  • 演講家引導青年「說話」藝術
    惠州日報訊 (記者匡湘鄂 通訊員彭思源)如何說話、說什麼話才能取得良好的溝通效果?日前,共青團大亞灣區委在華德石化有限公司黨員活動室舉辦「正青春 共前行」——「青年大學習」大亞灣共青團公益課堂第十一期《說話的藝術與智慧》專題講座。
  • 如何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學會《說話的藝術》,展示個人品味
    朱自清曾經說過:「天天說話,不見得就會說話;許多人說了一輩子話,沒有說好過幾句話。所謂「辯士的舌鋒」、「三寸不爛之舌」等讚詞,正是物以稀為貴的證據」。小孩三歲就能學會說話,而人類終其一生都在學如何能夠更好的說話。
  • 職場上有類「會說話」之人,其特點是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左右逢源,見什麼人說什麼話職場上有類「會說話」之人,其特點是見什麼人說什麼話。他們身處不同的社會環境,從事不同的職業,但在「會說話」這方面,大都有著不俗的表現。那麼,見什麼人說什麼話是不是「看碟下菜」、「逢場作戲」呢?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可以庸俗化,歪曲為虛情假意,也可以實事求是把它理解為人際交流的科學態度。我們主張說話一定要看對象是為了遵循交際規律,進行有效的交流,完全不同於虛偽和圓滑。
  • <說話的藝術>之說話的重要性
    正式進入自媒體這一領域,感謝平臺給的機會,今後會定期的跟大家分享語言說話的技巧和面對各種場合說話的應對方法,謝謝大家的支持。「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所以說,說話不只是一種藝術,還是很重要的一種處世本領。
  • 念經要看佛,說話得看人,為什麼說有智慧的人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人們常說:「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見什麼人說什麼話」,這就是說,我們在說話的時候,一定要區分對象,區別對待。如果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就難免會得罪人,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一個朋友某高校大學畢業後,沒有聽從父母的安排,回老家發展,而是留在了他大學所在的城市。
  • 人到中年,這3句話要少說,會說話的人才能玩轉人際關係
    也正因如此,更需要你事事小心,生活中少說這三句話,讓財神都願意常住你家。鬼谷子提醒:禍從口出,人到中年這3句話要少說,福氣自然來!1. 喪氣話嘴就好比像是一扇門,我們的福氣厄運都從這裡進出。所以我們不該說喪氣的話,說喪氣話多了你自己也會充滿負能量,也會使身邊的其他人不喜歡你,禍及他人。
  • 在學會說話之前,先學會認真傾聽
    會說話的人其實並不多,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哪些話比較合適,可能都不是很清楚明白,所以我們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都要學著好好說話,不過在學會說話之前還是要先學會傾聽,只有學會了傾聽,才能說合適的話,才能更好地與人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