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一門藝術,教育孩子的語言更是如此。當家長與孩子交流時,好好說話就顯得更加重要。
教育孩子,要讓語言發揮它的魅力和力量,而不是讓語言成為一把利刃,傷害孩子的同時也傷了家長的心。
玲玲還是個八歲的小女孩時,吵著要買新裙子,爸爸媽媽沒時間帶她去買,總是答應下來卻不兌現,當玲玲第五次跟媽媽說起買裙子的事情時,媽媽終於帶她去了童裝店,隨便選了一條普普通通的連衣裙,玲玲還想再看看,媽媽直接就替她決定了。
回家之後,媽媽很嚴肅的跟玲玲說:「你知道為什麼給你買這個裙子呢?就是因為你整天沒完沒了的要裙子!我嫌你麻煩!」
很多年後,玲玲回憶起這件事,都還覺得難過。買裙子明明是件很開心的事情,為什麼家長非要補上那句傷人心的話?
語言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卻也可以是最鋒利的刀。語言能帶來多少溫暖,也能帶來多大的傷害。
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好好說話,發揮語言的魅力和價值,給孩子帶來走心的鼓勵、理性的批評以及溫暖的鼓勵。
語言暴力對孩子造成的傷害
1. 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帶給孩子挫敗感
有些家長在孩子考試成績不好,做錯題,完不成作業時,馬上就去批評打擊:「這麼簡單的題都做錯」「你看隔壁班的李明進步多快」「再不及格我就不管你了」等等諸如此類等等話。
孩子學習遇到了困難本來就不開心,家長還反覆的批評打擊,不僅會讓孩子心情更加低落,還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在學習上有更強的挫敗感,難以找到學習的快樂和獲得感。
2. 傷害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
家長們總認為孩子依賴父母,因而對父母就該有無條件的愛,無條件的信任父母。
其實,當孩子情緒低落傷心難過時,如果父母仍然不理解,還是說一些傷害孩子的話,很容易讓孩子跟父母之間出現隔閡,甚至影響親子關係和家庭關係的融洽。
3. 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父母的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孩子。父母如果經常批評打擊孩子,說話尖酸刻薄,那孩子長大後很可能也是一個經常抱怨生活、言語刻薄的人。
語言暴力帶來的傷害是長久的,難以估量的。每個家長都愛孩子,卻常常把愛變成傷害。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多多注意語言藝術,讓孩子明白自己愛他。
正確的溝通,才能培養健康的孩子
1. 培養一個健康的孩子遠比修復孩子受傷的心容易
小孩子的內心是非常敏感脆弱的,有時候家長的一句話就可能讓他傷心難過很久,父母帶來的語言暴力,給孩子心靈上造成的傷害更加明顯。
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愛和認可,父母一定要多考慮孩子的感受,才能培養出一個心靈健康的孩子。
2. 正確的溝通是非暴力的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可以有原則,可以批評孩子,但是不能用語言暴力來傷害孩子。
語言暴力環境下長大的孩子,需要花更多時間去成長,去消磨掉這些語言帶來的傷害,不斷警醒自己將來不要成為這樣的養育者。因而,家長要和孩子好好溝通,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長。
3. 與孩子溝通不是批評與命令
當今社會,生活節奏很快,家長工作繁忙,抽不出時間來與孩子好好溝通,大多數的溝通也都是發生在孩子做錯什麼事了。
家長有什麼事想讓孩子幫忙做,或者孩子請求家長達成什麼願望等。於是,一些家庭中,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方式大多都是命令的語氣,當孩子沒能達到自己的預期時就批評孩子。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孩子難免不會敏感失落。與孩子溝通,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小生活的環境不同,年齡差距過大等等。
於是,很多父母認為理所當然的事,在孩子眼中卻是不同的。這就要求家長在教育子女時,要多一些耐心,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對孩子好好說話。
教育孩子時,怎樣做到好好說話
1. 鼓勵孩子時要注重過程
好好說話並不是說鼓勵讚揚孩子就可以,簡簡單單的「你真棒」誰都會說,但我們家長鼓勵孩子時,應當落在實處,鼓勵孩子做事的過程,比如當孩子考試取得了好成績,要鼓勵孩子最近都有努力學習,而不是對孩子說「你考了滿分,媽媽很開心」這樣的話。
2. 對孩子提出具體要求
孩子出門磨磨蹭蹭,家長常常就開始生氣,接著就對孩子喊叫:「你能不能快點!」其實,這樣反而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想讓孩子按時出門,不妨提早給孩子提出要求,前一天可以告訴孩子「我們明天9點要出門,你如果一直磨蹭就不帶你去了」,或者「我們十分鐘之後出門,你快一點準備好」。
3. 了解孩子的感受
孩子不好好吃飯,孩子弄到了湯碗,孩子拒絕去上幼兒園等等這些事件發生時,家長常常會產生多種心理感受。
比如家長會覺得給你做了飯卻不好好吃,花錢送你上這麼好的幼兒園還天天哭鬧,從而覺得憤怒,指責孩子。
其實,這個時候,家長更應該去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不吃飯是不是不舒服,幼兒園裡有沒有發生不開心的事,是不是跟小朋友打架了等等。
批評和指責孩子沒辦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良好的溝通才是建立親子關係的保障。
家長教育孩子時,一定要對孩子好好說話,耐心的溝通,不能為了宣洩自己內心的不滿就對孩子語言暴力。
每個孩子都希望可以生活得輕鬆快樂,作為家長的你們,正是孩子輕鬆快樂的關鍵。孩子從來都不是不罵不成器,春風化雨的教導,更能讓孩子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