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說話的父母,孩子的人生能開掛

2020-09-20 卓訓


在一檔爆火綜藝節目中,列出了「 父母最傷孩子的5句話」:

  • 我什麼時候答應過你?
  • 我養你有什麼用?
  • 你再這樣,爸媽就不要你了
  • 早就告訴過你了,你非不聽
  • 我們都是為了你好!

現場一位為人母的女星當即表示:「我這輩子應該都不會對我的孩子說這種話。」可為人父母,誰又沒吃過這顆後悔藥?
電影《銀河補習班》中,就出現過這樣一幕,劇中鄧超飾演的是一位極度包容孩子的父親,就算如此,他也曾忍不住朝孩子怒吼。
原因無他,只因面對孩子成績總是上不去,馬上就要被學校開除的情況,他心裡比誰都急!情急之下的爆發,我們能說他錯了嗎?

類似的情況,不止存在於電影中,而是真切地發生在無數家庭的日常裡:

自家娃 軟硬不吃、說什麼都不聽,明明都是為他好,卻根本管不了!

沉迷手機電視、寫作業拖延,啥都愛擺弄兩下,就是不愛學習,將來可怎麼辦?

頂嘴、哭鬧、亂發脾氣,甚至撒謊, 除了打罵,實在想不到別的方法了。


有一項對1000多名未成年人進行的調查分析發現,在家裡「經常被罵」的孩子的不良性格特點最為明顯,有25.7%的孩子「自卑」,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暴躁」。
幾米說,小孩寧願被仙人掌刺傷,也不願聽見大人對他的冷嘲熱諷。因為傷痕是看得見的,而責罵帶來的傷口則是無形的。
好好說話,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不懂好好說話的父母,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語言暴力真的會變成一把兇器

孩子考試不理想時,內心已經很崩潰了!做母親的就不要再埋怨了,應該安慰和鼓勵孩子,不該給孩子火上澆油。
父母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孩子需要理解。訓斥、責備是對孩子精神上的摧殘,他們輕則自我否定、抑鬱,重則用傷害自己來尋求解脫。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過:「語言暴力真的會變成一把兇器。」
父母認為的自己是為孩子好,只是嘮叨了幾句,說了幾句重話而已。可是就是這麼幾句話,一步步地把他們推入黑暗的深淵,那裡充滿著壓抑和絕望。
當心底的那條最後的防線再也撐不住時,他們只能自我解脫。你在盛怒之下對孩子說的那句狠話,也許就是你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

好好說話的父母,孩子的人生能開掛

在一段和諧的親子關係中,父母的話,孩子樂於聽;孩子的話,父母懂得聽。
當父母們認為孩子犯錯誤時,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
父母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教育孩子,但同時也要給孩子替自己申辯的機會。
有一位教育專家曾說:「世界上最好的家庭教育,就在父母和孩子的對話中。」
孩子的成才離不開成功的家庭教育,而成功的家庭教育的關鍵就是父母跟孩子溝通的方式。

和孩子說話 從管好自己的嘴開始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需要正確的溝通方式,既要把話說到孩子心裡,又能達到我們的教育目的。和孩子說話,從管好自己的嘴巴開始。

01

孩子需要我們的傾聽

小孩子的腦迴路和大人的是不在一個頻道上的,所以大人總會以自己的意念去理解孩子的行為,誤解孩子的動機。
我們要相信孩子的出發點總是好的。所以當下次遇到孩子「皮」時,當要發脾氣說出傷人的話語時,不妨先冷靜十秒,多問一句「為什麼?」然後蹲下耐心傾聽孩子的解釋。我也相信孩子不會讓你失望的。

02

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孩子難免會犯錯誤,父母應該平常心看待,不必動輒就批評或者責備,適時地給予恰當的引導,就足夠了。
我們都明白,我們不是完美的父母,但卻總是忘了,我們的孩子也是不完美的。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是做父母的一門必修課,真心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學有所成。

03

有溫度地和孩子溝通

溝通的目的不是說服,更不是控制,而是基於彼此尊重和理解的一種有效的雙向交流。
當孩子不願收拾玩具時,我們可以說:「這些玩具都放在地上,擋著路了,而且容易被踩壞,這樣不好,我們一起讓玩具回家吧。」
孩子是需要被感動的,有溫度地和孩子溝通,孩子更能去理解和配合父母。

孩子的成長和成才需要你的用心、耐心,但不是「刀子嘴,豆腐心」。只要你有一張「刀子嘴」,即便你有再軟的「豆腐心」,對孩子都是一種毀滅。
育兒是一條漫長而艱辛的修行之路,學會跟孩子好好說話就是我們修行的第一站,也是決定是否制勝的關鍵一站。
來源 | 央廣網教育

相關焦點

  • 父母好好說話,孩子的人生才能開掛
    父母好好說話,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很多父母都會有這樣的口頭禪:「你怎麼笨的跟豬一樣。」「我要不是為了你,我早就離婚了。」「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我就打死你。」這是父母慣用的語言暴力,對父母來說,可能使隨口而出的一句氣話,卻在無形中狠狠傷害了孩子。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父母好好說話,孩子的人生才能開掛。為人父母少說3句話,多做2件事,孩子會更優秀。
  • 好好說話,是為人父母最基本的善良
    有人說,摧毀一個孩子,從不好好說話開始。貶損他,打擊他,否定他,這些語言會像釘子一樣,用穿透歲月的力量,釘在他的生命裡,終其一生,無法擺脫。好好說話,是父母對孩子最基本的善良。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以愛為外衣,裹挾著惡毒的話語,化成無形利劍,直直刺向孩子敞開的心扉,還洋洋自得「我是為你好」。
  • 好好說話,是父母最基礎的修行
    大人的世界孩子不懂,但是情緒他懂,而且會有「種子」效果每一位父母,除了做父母,都有更多的角色,上有老下有小的牽絆,職場的左右為難,表面的刀槍不入和內心的不時崩潰一聲怒吼,孩子的所有期待變為失落甚至恐懼,他無所適從,他想讓生氣的媽媽變得開心,但是不知道要怎麼辦,只好乖乖的閉上嘴巴,然後默默的等你不累了沒火了能給他一個微笑。孩子到了青春期,回家就緊閉房門不願說話,你一說話他就嫌煩,多說幾句還要頂嘴,等到那一天,你是多麼希望孩子能和你分享一下學校的所見所聞,多麼希望他能在你跟前多停留一會,多希望你還可以抱一下他,但是都沒有了。
  • 李玫瑾教授:你說話的語氣,決定孩子對你的態度,請父母好好說話
    語言暴力真不比身體暴力的傷害小,甚至決定了他們的性格,以及今後人生的走向。最後研究人員給出的結論是,人們總是對最親近的人發最壞的脾氣,可真正的想法應該是:因為有愛,每句話才都要好好說。家長可以反思一下,平日裡和孩子溝通時自己的樣子,是不是正確的。比如孩子考試考了98分,你是不是說:「別驕傲,這就開心了?」原意是激勵,可這一盆冷水澆下去,孩子的自信馬上就涼了。你不會知道,說話的方式對孩子的態度有多大影響。
  • 父母和孩子的各自固執:好好說話和好好傾聽,很重要,要學會溝通
    在孩子成年以後,如何和孩子好好相處,可能很多父母都會焦慮。大家都是愛孩子的,但孩子總是不聽話,總是自說自話,辜負自己的一番苦心。父母在這個時候,總會把問題歸結到孩子身上,認為孩子長大了,就不聽話了,卻忽略了自己有沒有好好說話,是不是端著家長的架子去責罵而不是溝通。
  • 高考成績出來了,該怎麼跟孩子好好說話
    這兩天,各省的高考成績逐漸公布了,全國幾百萬的考生將迎來不一樣的人生。對很多人來說,能考上清華北大的都是鳳毛麟角,更多的人,迎來的是平淡或失落。作為父母,無論孩子考得如何,請肯定孩子這段時間的努力,好好地和孩子聊一聊。如果孩子高考失利,那麼在孩子人生的至暗時刻,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好好安慰孩子,陪伴在孩子身邊。
  • 最成功的教育,是培養一個好好說話的孩子
    ,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更是人際交往之道。一個孩子,如果他的父母從來不好好說話,那麼孩子內心的「猛獸」就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兇猛。,不亂發脾氣,說話謙和有禮,卻總是忘了觀察別人家的父母,是如何與孩子交流的。
  • 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是孩子性格缺陷的元兇
    《兒童發育雜誌》發表過一項研究結果,父母衝著孩子大吼大叫,會產生類似於體罰的後果——孩子焦慮、壓力和抑鬱的程度增加,行為問題也隨之增加。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課,無論孩子犯錯與否,父母都應該好好說話,大吼大叫不僅對改變孩子的言行無效,還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傷害。
  • 如何說話讓人生能「開掛」?學會語言表達,3-8歲千萬不要錯過
    會說話的人,你會無法忽視他的存在,因為他們總是能迅速抓住別人注意力,達到他們的目的。羅振宇說:職場,或者說當代社會,最重要的能力是表達能力。因為,在未來社會最重要的資產,是影響力。影響力怎麼構成?兩個能力——第一寫作,第二演講。
  • 最成功的教育,是養出能好好說話的孩子
    父母都說不了「好聽」的話,又怎能奢望孩子好好說話?最成功的教育,是養出一個能好好說話的孩子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要麼張狂肆意,不知所言,要麼沉默內向,不願和父母對話?歸根究底,都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
  • 被父母罵到想自殺!一個家庭的悲劇,是從不好好說話開始的
    可惜,孩子永遠聽不到這句話,父母也永遠得不到改正的機會。僅僅是丟失手機這樣的小事,為什麼卻引發了一場家庭悲劇?我們問這對經常責備孩子的夫婦,也問自己,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是不是也會遇到同樣的情況,明明一開始只是孩子犯了一個小錯,自己沒能控制住情緒開始責備孩子,結果不僅讓事態更加失控,還會造成孩子的叛逆,而自己事後也後悔不已。
  • 最成功的教育,是養出一個好好說話的孩子
    好好說話,待人以禮,體現了一個孩子的情商,也彰顯著他的修養。 01 好好說話,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課 《變形記》中也有過一個「嘴欠」的男孩,他就是杜華的兒子趙楚萇。
  • 好好說話,教育孩子就會事半功倍
    父母一定要學會好好說話,讓這把「利刃」永不出鞘。……孩子在最需要被愛、被關注、被保護的時候,卻源源不斷地被羞辱、被諷刺、被蔑視。這些打著「為你好」旗號的傷害,正在一點點摧毀孩子的內心,改變他們的人生軌跡。
  • 說話是一門藝術——家庭的悲劇,從不會「好好說話」開始
    尤其是成長中的孩子,尚處於不斷尋找自我認同的心理未成熟階段,很容易因為這樣的打擊變得不自信或自卑,最後不願與人溝通,甚至疏遠父母。好好說話,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夫妻之間的隔閡、爭吵、冷戰,大多都是「不會好好說話」造成的。
  • 再貴的學區房,也比不上教會孩子好好說話
    ,只有愛才能孕育愛,只有好好說話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好好說話的孩子。「好話」時,孩子也會有樣學樣,習慣了不去好好說話。傷人又傷己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長為一個有出息的人,但培養出一個優秀孩子的前提,就是教會他好好說話。
  • 有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別忽視原生家庭的影響
    父母不會好好說話,並不是說父母總是歇斯底裡(當然也有),而是總是習慣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孩子,沒有和孩子保持平視的視角。情商低父母不會好好說話,其實也是情商低的一種表現,這種父母控制欲也很強,總是喜歡替孩子做決定,總覺得自己把控的就是最好的,喜歡對孩子指指點點,不尊重孩子。當父母不會好好說話,孩子會變成什麼樣?
  • 想讓孩子聽話?你得先學會好好說話
    為人父母不需要考試,但需要學習。好好說話,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不懂好好說話的父母,養不出幸福的孩子。家庭並不是無堅不摧的,幸福的家庭需要經營,一個家庭的幸福從好好說話開始。那麼,家長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與孩子講話呢?◆信任的語氣孩子希望得到成人,特別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對孩子說話時要表現出充分的信任。
  • 人民日報:好好說話,教育孩子就會事半功倍
    父母一定要學會好好說話,讓這把「利刃」永不出鞘。有些父母用語言搭建起溝通孩子內心的橋梁,也有些父母,用語言把孩子越推越遠。這些打著「為你好」旗號的傷害,正在一點點摧毀孩子的內心,改變他們的人生軌跡。假如,父母能夠尊重孩子,靜下心來傾聽孩子的聲音,冷靜下來好好跟孩子說話,多少孩子童年的誤解與創傷,都會在和風細雨的話語中,被一一治癒。
  • 孩子說話囉嗦結巴,因為父母不善引導,學會3點教孩子好好說話
    其實啊這些和父母平常對待孩子的方式和態度有很大的關係。小娟百思不得其解,我卻可以給她答案,因為她沒有給孩子緩衝的機會啊!孩子從小的時候第一次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開始學說話,同樣的起步,有的父母特別注重引導孩子,幫助孩子。
  • 孩子脾氣大、玻璃心?不能全怪孩子,多數是父母忘了好好說話
    但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形成自己的思想,他們不再願意被動的被父母安排,而是希望能夠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這是這對父母來說似乎很難做到。很多父母出了家門後待人彬彬有禮,說話客客氣氣,似乎讓人找不到可以指責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