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檔爆火綜藝節目中,列出了「 父母最傷孩子的5句話」:
現場一位為人母的女星當即表示:「我這輩子應該都不會對我的孩子說這種話。」可為人父母,誰又沒吃過這顆後悔藥?
電影《銀河補習班》中,就出現過這樣一幕,劇中鄧超飾演的是一位極度包容孩子的父親,就算如此,他也曾忍不住朝孩子怒吼。
原因無他,只因面對孩子成績總是上不去,馬上就要被學校開除的情況,他心裡比誰都急!情急之下的爆發,我們能說他錯了嗎?
類似的情況,不止存在於電影中,而是真切地發生在無數家庭的日常裡:
自家娃 軟硬不吃、說什麼都不聽,明明都是為他好,卻根本管不了!
沉迷手機電視、寫作業拖延,啥都愛擺弄兩下,就是不愛學習,將來可怎麼辦?
頂嘴、哭鬧、亂發脾氣,甚至撒謊, 除了打罵,實在想不到別的方法了。
有一項對1000多名未成年人進行的調查分析發現,在家裡「經常被罵」的孩子的不良性格特點最為明顯,有25.7%的孩子「自卑」,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暴躁」。
幾米說,小孩寧願被仙人掌刺傷,也不願聽見大人對他的冷嘲熱諷。因為傷痕是看得見的,而責罵帶來的傷口則是無形的。
好好說話,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不懂好好說話的父母,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語言暴力真的會變成一把兇器
孩子考試不理想時,內心已經很崩潰了!做母親的就不要再埋怨了,應該安慰和鼓勵孩子,不該給孩子火上澆油。
父母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孩子需要理解。訓斥、責備是對孩子精神上的摧殘,他們輕則自我否定、抑鬱,重則用傷害自己來尋求解脫。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過:「語言暴力真的會變成一把兇器。」
父母認為的自己是為孩子好,只是嘮叨了幾句,說了幾句重話而已。可是就是這麼幾句話,一步步地把他們推入黑暗的深淵,那裡充滿著壓抑和絕望。
當心底的那條最後的防線再也撐不住時,他們只能自我解脫。你在盛怒之下對孩子說的那句狠話,也許就是你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
好好說話的父母,孩子的人生能開掛
在一段和諧的親子關係中,父母的話,孩子樂於聽;孩子的話,父母懂得聽。
當父母們認為孩子犯錯誤時,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
父母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教育孩子,但同時也要給孩子替自己申辯的機會。
有一位教育專家曾說:「世界上最好的家庭教育,就在父母和孩子的對話中。」
孩子的成才離不開成功的家庭教育,而成功的家庭教育的關鍵就是父母跟孩子溝通的方式。
和孩子說話 從管好自己的嘴開始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需要正確的溝通方式,既要把話說到孩子心裡,又能達到我們的教育目的。和孩子說話,從管好自己的嘴巴開始。
01
孩子需要我們的傾聽
小孩子的腦迴路和大人的是不在一個頻道上的,所以大人總會以自己的意念去理解孩子的行為,誤解孩子的動機。
我們要相信孩子的出發點總是好的。所以當下次遇到孩子「皮」時,當要發脾氣說出傷人的話語時,不妨先冷靜十秒,多問一句「為什麼?」然後蹲下耐心傾聽孩子的解釋。我也相信孩子不會讓你失望的。
02
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孩子難免會犯錯誤,父母應該平常心看待,不必動輒就批評或者責備,適時地給予恰當的引導,就足夠了。
我們都明白,我們不是完美的父母,但卻總是忘了,我們的孩子也是不完美的。接納孩子的不完美,是做父母的一門必修課,真心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學有所成。
03
有溫度地和孩子溝通
溝通的目的不是說服,更不是控制,而是基於彼此尊重和理解的一種有效的雙向交流。
當孩子不願收拾玩具時,我們可以說:「這些玩具都放在地上,擋著路了,而且容易被踩壞,這樣不好,我們一起讓玩具回家吧。」
孩子是需要被感動的,有溫度地和孩子溝通,孩子更能去理解和配合父母。
孩子的成長和成才需要你的用心、耐心,但不是「刀子嘴,豆腐心」。只要你有一張「刀子嘴」,即便你有再軟的「豆腐心」,對孩子都是一種毀滅。
育兒是一條漫長而艱辛的修行之路,學會跟孩子好好說話就是我們修行的第一站,也是決定是否制勝的關鍵一站。
來源 | 央廣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