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說話,教育孩子就會事半功倍

2020-10-03 名校家長


文:惜朝

記得一位作家曾經說過:

「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許多孩子長大後,印象最深的不是父母的關愛,不是學校的教育,而是——

父母的暴躁脾氣,以及大吼大叫。

吼叫不是教育,是扼殺孩子健康的「利刃」。父母一定要學會好好說話,讓這把「利刃」永不出鞘。

1、大吼大叫,是對孩子最深的傷害

很多父母不會「教」孩子,只會「吼」孩子。

孩子吃飯時把飯粒弄得到處都是,父母忍無可忍,罵孩子沒有規矩。

孩子喝水時沒拿穩杯子摔碎了,父母大發雷霆,罵孩子敗家。

可是,「規矩」不是吼出來的,孩子也不會因為被吼了而不再「敗家」。

當教育只剩下吼和罵,就不是教育了,只是父母單方面地發洩情緒。

藝人陳喬恩曾用「自閉」來形容小時候的自己,她說自己小時候因為性格孤僻,沒有朋友,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造成這一問題的,正是她的媽媽。

陳喬恩母親對女兒非常嚴厲,一旦女兒做得不對就棍棒侍候。她上樓的聲音,被女兒形容為「魔鬼的聲音」。

哪怕二十多年過去了,陳喬恩對母親的恐懼依然未消散,在採訪中還警惕地回頭看了看,顯得十分恐慌。

身體是心靈的記錄本,父母的歇斯底裡會一直刻在孩子的腦海中,成為這輩子最深的傷害。

父母越是吼孩子,孩子就越缺乏安全感,無法堅強地面對這個世界。

2、語言暴力,正一步步毀掉孩子

有些父母用語言搭建起溝通孩子內心的橋梁,也有些父母,用語言把孩子越推越遠。

比起又吼又叫的「熱暴力」,諷刺、挖苦、挑剔的「冷暴力」傷害孩子更深。

看過一則公益短片,名為《一句話毀掉一個孩子的一生》。


視頻中,哪怕已經成年甚至白髮蒼蒼,人們對父母當初說過的話依然念念不忘。

「我造了什麼孽,竟有你這樣的兒子!」

「你簡直一無是處!」

「你自始至終都遠不如你哥哥!」

……

孩子在最需要被愛、被關注、被保護的時候,卻源源不斷地被羞辱、被諷刺、被蔑視。

這些打著「為你好」旗號的傷害,正在一點點摧毀孩子的內心,改變他們的人生軌跡。

我們發現:

◎在恐懼中長大的孩子,做什麼都懷疑自己做不好;

◎在諷刺中長大的孩子,經常像大人一樣故意為難其他孩子;

◎在貶低中長大的孩子,內心極度自卑,很有可能一輩子碌碌無為。

要知道,世界上從沒有刀子嘴,只有刀子心。

假如,父母能夠尊重孩子,靜下心來傾聽孩子的聲音,冷靜下來好好跟孩子說話,

多少孩子童年的誤解與創傷,都會在和風細雨的話語中,被一一治癒。


3、低聲說話,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心理學家發現,父母的音量、聲調、語氣,會直接影響教育孩子的效果。

他們做了一組關於父母批評孩子的調查,結果發現:

同樣是批評孩子,父母的音量小、聲調低、語氣溫和,會讓孩子的心理防線變得鬆弛,願意接受教育。

父母音量大、聲調高、語氣嚴厲,會激發孩子牴觸、逆反的心理,與父母對抗。

低聲教育,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一次坐地鐵,目睹了兩個媽媽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

兩個孩子一進地鐵就大吵大鬧,甚至在車廂裡跑來跑去,其中一個媽媽大發雷霆,對著孩子說「你再鬧,我下次就不帶你出來了」。

那個孩子被嚇到,跺著腳大哭起來。

另一個媽媽卻把孩子拉到身邊,溫柔地說:「你看,你那麼吵,還到處跑,哥哥姐姐都不喜歡你還躲著你了,這樣多不好啊!」

聽了媽媽的話,小男孩往四處看了看,乖乖地依偎著媽媽坐下來。

批評孩子不是為了發洩脾氣,而是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的,他該怎麼做。

孩子並非不能接受教育,他們只是希望父母能跟自己好好說話,用他能夠接受的方式。

低聲教育,可以趕走憤怒,也可以讓教育溫柔且堅定地發揮作用.

4、父母的說話方式,影響孩子的一生

董卿在《朗讀者》中分享過一句話:

「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去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一個容易激動、脾氣暴躁的人,他自小得到的父母教育一定是虧欠的。

一個溫柔大度、平和大方的人,他自小得到的父母教育一定是到位的。

決定孩子將來的,首先是父母是怎樣的人,其次就是父母的教育方式。

心理學家威利·詹姆斯說過:「在人類天性中,最深層的本性就是渴望得到別人的重視。」

聰明的家長,或者說真正懂教育的家長,懂得俯下身子與孩子面對面交流。

只有當你學會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孩子才能真正打開心扉與你交流。

當你要教育孩子的時候,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就一定記住這9句話:

急事,慢慢地說;

大事,清楚地說;

小事,幽默地說;

沒把握的事,謹慎地說;

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

做不到的事,別亂說;

傷害人的事,不能說;

討厭的事,對事不對人;

開心的事,看場合說。

做孩子的朋友。

尊重他的想法,理解他的感受,控制好自己教育的尺度,不要以愛的名義傷害孩子。

給孩子定規則。

制定規則,表明態度,讓孩子明白父母的底線,做到進退適宜,行止有度。

為人父母,有時候只要回憶自己小的時候,就知道孩子渴望怎樣的愛與對待,應該得到怎樣的教育與幫助。

成長路上,父母也要和孩子一同成長,既療愈自己,也成就更好的孩子。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好好說話,教育孩子就會事半功倍
    許多孩子長大後,印象最深的不是父母的關愛,不是學校的教育,而是——父母的暴躁脾氣,以及大吼大叫。吼叫不是教育,是扼殺孩子健康的「利刃」。父母一定要學會好好說話,讓這把「利刃」永不出鞘。假如,父母能夠尊重孩子,靜下心來傾聽孩子的聲音,冷靜下來好好跟孩子說話,多少孩子童年的誤解與創傷,都會在和風細雨的話語中,被一一治癒。
  • 一生E本分享:好好說話,教育孩子就會事半功倍!(建議收藏)
    許多孩子長大後,印象最深的不是父母的關愛,不是學校的教育,而是——父母的暴躁脾氣,以及大吼大叫。吼叫不是教育,是扼殺孩子健康的「利刃」。父母一定要學會好好說話,讓這把「利刃」永不出鞘。假如,父母能夠尊重孩子,靜下心來傾聽孩子的聲音,冷靜下來好好跟孩子說話,多少孩子童年的誤解與創傷,都會在和風細雨的話語中,被一一治癒。
  • 最成功的教育,是培養一個好好說話的孩子
    教孩子這樣說話,不好好說話的孩子以後影響可太大了。」,孩子就怎麼說話。一個孩子,如果他的父母從來不好好說話,那麼孩子內心的「猛獸」就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兇猛。,同樣的孩子,不同的教育方式,不同的家庭氛圍,養出來的孩子也是不一樣的。
  • 最成功的教育,是養出一個好好說話的孩子
    不能好好說話的人,內心都有很多「猛獸」等待釋放。 一個孩子,如果他的父母從來不好好說話,那麼孩子內心的「猛獸」就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兇猛。 所以他們一開口,「猛獸」就會跑出來傷人。
  • 諾兒:怎樣跟孩子好好說話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能好好的說話,因為受情緒的影響,因為受事件的影響,因為受面子的影響,因為受心理的影響。但是我們越不能好好的說話,就越不能把事情解決得穩當,越不能好好說話,就越跟身邊的人產生了隔閡,越不好好說話,就會造成一個身陷囹圄。
  • 最成功的教育,是讓孩子好好說話
    網上看到這樣一則對「童言無忌「的評論:孩子的童言無忌,也許是成人之間,禍從口出的導火索。孩子脫口而出的話,很可能是孩子背後的大人慣用的語言,耳濡目染之下,就成了「童言無忌」。父母都說不了「好聽」的話,又怎能奢望孩子好好說話?
  • 看肖戰採訪:正能量的中國式教育,從教會孩子好好說話開始
    他多次提到小時候父母對自己的教育非常嚴厲,從小在父母的棍棒下長大。我經過反覆揣摩發現原來xz的父母很認真的做了一件事:教會xz好好說話。有人要槓精了,誰還不會說話了!是的,只要沒有器官疾病,人一周歲開始就會說話,但你自己會好好說話嗎?你有認真教會你的孩子好好說話嗎?你思考過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不會好好說話對於他的人生有什麼損失嗎?那到底怎麼樣才算教會孩子好好說話呢?
  • 最好的教育,就是和孩子好好說話
    我們對孩子的教育的重視,從孩子在媽媽的肚子裡就開始了。我們總是熱衷於各種胎教方式各種早教班各種興趣班,總是痴迷於買學區房為孩子選擇一個好學校,總是想方設法的為孩子擇班擇師甚至是幫助孩子選擇朋友。但是,真正打動孩子內心對孩子的成長起決定作用的,往往是來自父母的教育和影響。在孩子的心裡,最好的教育,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開開心心好好說話。
  • 最成功的教育,是養出能好好說話的孩子
    我又是震驚又是羞愧,6歲的小朋友怎麼可以沒心沒肺地說出這種話,從那天之後,我就在反省自己的教育究竟哪裡出了問題……不得不說,有些孩子的「童言「是純真可愛,有些孩子的「無忌「卻是毫無顧忌,不知分寸。父母都說不了「好聽」的話,又怎能奢望孩子好好說話?
  • 你為什麼不能和孩子好好說話?
    筆者心疼這個孩子的同時,也理解媽媽的好意,希望女兒通過多讀書日積月累,讓作文得以提高。但是這樣的說話方式,說給任何一個孩子都會產生牴觸,本來想做的熱情也會被澆滅。如果這位媽媽換一種方式和孩子說,結果就會大不一樣,例如:「寶貝,吃飽了吧?作業都做完了,挺累吧?
  • 好好說話的技巧
    【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的自我察覺日記13】方向有了就邁步,開始走了就有路,這裡有事半功倍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提高孩子成績的學習方法。多多媽媽參加紫光親子育兒育己訓練營復盤日13。 早上,老師帶著我們又做了一次復盤總結。
  • 最傷孩子的四種話:好好說話,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有多少孩子,毀於父母不會好好說話?又有多少家庭,因為那些傷人的話,終成了一種悲劇。別讓語言成為一把利器,刺傷最親的人;別讓孩子,小小年紀就要承受父母的「語言暴力」。這四種最傷孩子的話,別說。
  • 再貴的學區房,也比不上教會孩子好好說話
    ,只有愛才能孕育愛,只有好好說話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好好說話的孩子。「好話」時,孩子也會有樣學樣,習慣了不去好好說話。一個孩子會不會好好說話,決定了他未來的路是康莊大道還是羊腸小徑。所以,一個家庭最成功的教育,就是養出一個能好好說話的孩子。
  • 你會跟孩子說話嗎?李玫瑾教授的一句話,教會家長好好說話
    因為知道對方不會怪我們,所以直接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展現在家人面前,但這也是最讓人傷心的地方,好好說話真的會不一樣。有不少父母「擅長」打擊教育,但這種打擊教育並不能起到「為了孩子好」的目的,反而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消極影響。經常被打擊的孩子,往往十分自卑,常常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我懷疑的情緒中去。
  • 父母好好說話,孩子的人生才能開掛
    父母好好說話,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很多父母都會有這樣的口頭禪:「你怎麼笨的跟豬一樣。」「我要不是為了你,我早就離婚了。」「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我就打死你。」這是父母慣用的語言暴力,對父母來說,可能使隨口而出的一句氣話,卻在無形中狠狠傷害了孩子。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父母好好說話,孩子的人生才能開掛。為人父母少說3句話,多做2件事,孩子會更優秀。
  • 最傷孩子的四種話:好好說話,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有多少孩子,毀於父母不會好好說話?又有多少家庭,因為那些傷人的話,終成了一種悲劇。別讓語言成為一把利器,刺傷最親的人;別讓孩子,小小年紀就要承受父母的「語言暴力」。這四種最傷孩子的話,別說。但如果父母一次次地告訴孩子,你就是很笨、你就是沒用,你就是特別蠢,一開始,他會很傷心、難過,之後,他會努力向父母證明。但當這個證明過程出了錯,父母又習慣性地打壓孩子,孩子對自己的自信心就會降低一層。多次之後,他就會自暴自棄,絕望至極,寧願相信自己是個蠢貨、笨蛋,這樣聽到父母的批評時,心裡才會好受些。
  • 小孩子說話能有多難聽?成功的教育,是培養好好說話的娃
    可這樣的孩子不管走到哪裡都會遭人唾棄,遭人嫌棄,在他們以後的成長道路中,又怎麼可能有成功二字呢?要知道不會好好說話的,孩子一開口的時候就輸了。當然,一個不好好說話的孩子,背後肯定會有一個不好好說話的父母,因為年幼的他們總是效仿著父母的行為和舉動,把父母所做的一切都當成了榜樣,所以,對父母而言,最成功的教育是培養一個好好說話的孩子。
  • 好好說話,別讓情商成為孩子的「硬傷」,家長如何培養孩子高情商
    --丹尼爾·戈爾曼《情商》現在父母對孩子的情商教育越來越重視,情商對孩子的發展非常重要。情商高的孩子人見人愛,說話好聽,發展機會也相對多一些,情商低的孩子總是讓人討厭,不會說話,有的時候甚至令人難以接受。
  • 父母善用「潛臺詞」,孩子的教育事半功倍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優秀,所以當他們發現孩子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完善時,便會想著去改造孩子,讓孩子變得更好。但改造並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完成的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達到父母所要的效果,只有學會善用潛臺詞和暗示效應,也許教育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 孩子不聽話,多半是父母說話方式有問題,讓「低聲教育」來幫你
    由此可見一句話的表達,影響它的最為關鍵的是語氣與表情,為了與這個世界、與他人好好相處,好好說話至關重要,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好。一句話可以暖人心扉,也能傷人到體無完膚,尤其是親子關係之間,越是親近,越是口不擇言,彼此相愛,卻用最毒的話傷著對方的心,稍不注意就會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