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做父母的,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我們對孩子的教育的重視,從孩子在媽媽的肚子裡就開始了。我們總是熱衷於各種胎教方式各種早教班各種興趣班,總是痴迷於買學區房為孩子選擇一個好學校,總是想方設法的為孩子擇班擇師甚至是幫助孩子選擇朋友。
但是,真正打動孩子內心對孩子的成長起決定作用的,往往是來自父母的教育和影響。在孩子的心裡,最好的教育,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開開心心好好說話。
這樣的畫面大家都不會陌生:
假日,孩子做完作業,大人做完家務。孩子坐在電視或者電腦前呆呆的注視著屏幕,偶爾自言自語,偶爾哈哈大笑。兩個大人,一人舉著一個手機倚在沙發上或者床上傻笑。說好的其樂融融呢?說好的天倫之樂呢?各玩各的,彼此沒有交流,如此熟悉的家庭相處模式總是讓人內心怪怪的。
有一次,小區突然斷電,我們一家三口躺在大床上聊天,笑聲不斷,女兒竟然感慨::「沒電也挺好的,今晚真開心!」我開始反思,作為父母,我們多久沒有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了。
多年的教育實踐,我發現一個規律:那些笑容燦爛的的孩子,家庭都比較幸福,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更融洽,他們的智商和情商都會比較高,學習成績比較優秀,處理問題的能力更強。
在一天的勞作結束之後,一家人聚在一起,說說各自的收穫和不足,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機和最佳方式。
父母在工作中的得失,家庭經濟的收支情況,家庭的出遊計劃,都可以和孩子說說,幫助孩子全面了解自己的成長環境,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心。
孩子在學習中的苦與樂,生活中的喜與憂,都可以和父母說說,有助於孩子從父母那裡學到處理問題的能力,也有助於增進親子關係。
和孩子用心說很多很多的話,是對孩子最好的心靈教育。
沒有心與心的碰撞
便不會產生教育的影響力
人到中年,我時常想到那個熟悉的畫面。
昏黃的燈光,母親哧啦哧啦納著鞋底,父親帶著三個孩子玩「找字兒」。那時,家裡的牆是用報紙糊的,父親從牆上的報紙上隨意念幾個字體稍大的字,眼含笑意地看著三個孩子一面牆一面牆地尋找。母親在旁有一句沒一句地搭上幾句。孩子們誰先找到了,都會樂得眯著眼睛,得意好一會兒。另外兩個孩子羨慕中帶點兒小小的失落。
那個年代,物質匱乏,生活單調,因為父親別出心裁創造的小小遊戲,因為幾句簡單的對話,我記在心中這多年。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女,孩子沒有相互陪伴的兄弟姐妹,本來就很孤單了。父母只顧賺錢,再不陪孩子一起吃飯,一起聊天,一起玩耍,孩子的內心多麼孤獨無助。
責備的訓誡,再短也嫌長
有個小故事:
靜靜很調皮,常常惹得媽媽生氣。一天,媽媽不耐煩的說:「靜靜,你不聽我的話,你看,我的頭髮都氣白了!」靜靜瞥了媽媽一眼,說:「媽媽,你小時候更不聽話,你看,外婆的頭髮全白了!」
媽媽的教育顯然是失敗的。
美國正面管教體系創始人 簡▪尼爾森在暢銷全球的《正面管教》一書中提出:有效管教的第一條標準是和善與堅定並行。
和善的重要性在於表達我們對孩子的尊重。堅定的重要性,則在於尊重我們自己。如果我們跟孩子說話的運氣是和善而堅定的,孩子就會愉快的接受。
善意的謊言未嘗不可
我國的教育家李鎮西老師在《做最好的家長》一書中,講道自己曾經善意的欺騙過女兒晴雁.
晴雁到成都市最好的中學——成都石室聯合中學讀書,入班時的成績排名第61名,倒數第二。
李老師絲毫沒有責怪女兒,和晴雁的老師溝通後,反覆鼓勵女兒:
「王老師說你學數學有天賦!」
「楊老師說你作文寫的真不錯!」
「你的確聰明,只要努力,你的學習成績絕對可以很優秀!」
如此鼓勵,女兒信心大增,那個曾經班裡倒數第二的孩子,高考後收到四川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推薦閱讀
1.2021央視春晚中的中高考考點,各學科名師熬夜整理!務必收藏!
2.到底要不要「替孩子保管」壓歲錢?你的一個決定導致孩子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
3.如果孩子不想讀書,請和他看這部片:沒有選擇的人生到底有多可怕
4.教育部:再不練字,孩子將無緣上大學!(老師轉給家長)
5.「不讓玩手機我就去死!」14歲男孩連砍自己6刀,背後的真相讓無數家長深思
6.班主任總結:寒假裡孩子最容易拉開這5個差距,開學再看就晚了!(轉給家長)
7.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揭曉!附頒獎詞、事跡、視頻(附感動中國十九年最全資料)
8.30部頂級兒童電影,值得珍藏!
9.轟動全球的一首短詩:《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
聽說,關注這個公眾號會變美哦!
長按二維碼,即刻關注
開心生活,就關注開心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