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經要看佛,說話得看人,為什麼說有智慧的人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2020-12-10 順樂受法

說話的時候,對於不同的人一定要區別對待,針對人們不同的處境、身份、地位和個性等因素,採取與之相匹配的說話方式。只有這樣,才有利於實現我們說話的目的。即使不能實現,也至少能保證我們在說話時不犯錯,不惹禍。

人們常說:「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見什麼人說什麼話」,這就是說,我們在說話的時候,一定要區分對象,區別對待。如果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就難免會得罪人,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一個朋友某高校大學畢業後,沒有聽從父母的安排,回老家發展,而是留在了他大學所在的城市。然而,在大城市工作競爭激烈,畢業後3個多月他都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後來,他在同學的介紹下進入一家保險公司。他同學是當地人,爺爺80歲壽宴邀請了他參加,他被工作衝昏了頭腦,向他同學爺爺祝壽的時候說起了保險,還建議他同學給他爺爺買一份保險。在老年人的壽宴上推銷保險,未免太煞風景,這讓他同學很不滿,覺得他自私、無禮,是一個不值得交往的人,從此,兩人的關係逐漸變淡。

不同處境的人,都會有各自心中的忌諱,比如遲暮老人會擔心死亡,大齡青年會擔心找不到對象,窮人受不了有錢人的刺激,病人會擔心一病不起等等,我們要在說話的時候分清對象,顧及到對方的處境,否則就容易刺激到對方,得罪了對方。

在社會關係中,個人所處的環境、地位不同,因而造成了身份與地位的差異。我們在說話的時候,也要注意這一點,否則就很容易給人留下目無尊卑、沒大沒小的印象,進而引起他人的不滿。因為,對待不同身份、地位的人,我們應該選擇一種與之身份、地位相匹配的語言方式來與其交流,這樣才能收貨我們所期望的效果。

宋朝有個官員叫張詠,他與當朝的宰相寇準是故交,當張詠得知寇準升任宰相之後,便對身邊的知心人說:「寇準奇才,惜學術不足爾。」言下之意,寇準的確是個人才,但書讀得少了點。可作為一朝宰相,畢竟關係天下興衰,所以張詠總希望能找個機會,勸寇準多讀點書。一天張詠和寇準相聚,寇準問張詠:「何以教準?」這一問正中張詠的下懷,但他並沒有直截了當地指出讓寇準多讀點書,而是對寇準說:「《漢書·霍光傳》不可不讀。」這句話讓寇準摸不著頭腦,回到府中寇準找到了這篇文章,細讀之下才明白張詠的意思,文中說:「光不學無術,暗於大理。」這便是張詠要對寇準說的話。自此,寇準開始專注於治世學問的研究,並從中獲益匪淺。

寇準官居宰相,位高權重,張詠以這種方式進言,顯然更具敬意。不論寇準是否具有虛心納言的品格,對於這種充滿著敬意、體現著尊卑之分的進言,顯然都是樂於接受的。

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個性上的差異,在說話的時候,有的人直截了當,有的人委婉細膩;有的人說話快,有的人說話慢。所以,對待這些具有不同個性特徵的人,我們只有採取相應的說話方式,才能有利於彼此間的交流。此外,人們還存在立場、民俗等方面的不同,這些也是在說話的時候應該注意的問題。

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都是精於說話的高手,但我們卻不可避免地要與人交流。只要我們能做到「見什麼人說什麼話」,即使不能讓我們在說話中實現目標,至少也能保證我們在說話中不犯錯、不惹禍。

相關焦點

  • 說話技巧、之「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作者:宏勇見什麼人說什麼話更是一門學問,說話是一種能力、 一種本事、 一種功夫、但凡學問都有基本原理,說話這門學問也不例外。身為榮國府的總管, 王熙鳳在與寧國府內外各色人等打交道時, 無論對上還是對下, 她都能應對自如, 分寸拿捏得非常準確, 不卑不亢。王熙鳳是一個非常多的女子,少說也有一萬個,一點也不誇張的說,她自然是左右逢源,威風八面,沒有人質疑她的人際交往能力。她就是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的本事是非比尋常的。
  • 職場上有類「會說話」之人,其特點是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文/Fullness——至每一個通往夢想道路上的職場人!左右逢源,見什麼人說什麼話職場上有類「會說話」之人,其特點是見什麼人說什麼話。那麼,見什麼人說什麼話是不是「看碟下菜」、「逢場作戲」呢?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可以庸俗化,歪曲為虛情假意,也可以實事求是把它理解為人際交流的科學態度。我們主張說話一定要看對象是為了遵循交際規律,進行有效的交流,完全不同於虛偽和圓滑。
  • 俗語:「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為何這麼說?蘊含古人的智慧
    今天要說的便是俗語「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說話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能力,生活中會說話的人更受人們的歡迎。會說話的人,懂得在什麼場合說什麼話;見到什麼樣的人,說什麼話,俗話說: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就這個意思。我們每一天都要通過說話來與人交流。說話的方式會給我們的人際關係帶來巨大的影響,因為無論在家庭中還是職場中,說話都是我們與人溝通的不可缺少的渠道。
  • 學會這三個小技巧,你也能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無論在什麼年代,相信每個人都想學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技巧,說話的水平不僅影響到人的生活,還會影響到你的工作、加薪、事業等等,反之說話不當不僅不會給自己帶來好處,反而還會遭來橫禍,那些在表達溝通方面稍微欠缺的人,可能深有體會,經常因為說錯話,而給自己引來很多麻煩,為何與禍從口出
  • 會說話: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的6個訣竅,學會受用一生
    這俗話說得好啊,一個人想要立足於社會,就要明白什麼叫「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雖然很多人對這種溝通交流的方式十分的不屑一顧,但是社會的現實卻要求我們必須要掌握說話的本事!那麼不少人看到這裡又要問了,都說人心隔肚皮,我怎麼知道見什麼人說什麼話啊,因此,為了能方便大家更好地與別人溝通,今天靜嘉就要為大家帶來6個說話的小訣竅,而當您學會之後,不僅會成為一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會說話之人,更會讓你受用一生!首先這第一個:要學會將人分類!其實雖然世上的人都是以億萬來計數的,但是真正能合理發生接觸和交往的人,並沒有多少!
  • 鬼谷子:「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那些無往不利的說話小技巧
    我們周圍有很多人不擅長講話,有些人懶得說,有些人不愛說,而有些人是說不出口,不會說。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紐帶,該如何跨越語言關? 鬼谷子教您10個說好話的小技巧,讓你不再開口難!世界上沒有兩個人是完全一樣的,所以說就算是你們說了相同的句子,卻表現出了不同的意思,這也是很正常的。鬼谷子不是叫你學人說話,他的智慧是讓你看人說話。
  • 問:念經有什麼好處呢?|問答
    問:什麼是人生的意義?上人:死。1402. 現在有很多人不滿現實社會的髒亂,他們都很有學問,而不願同流合汙,要離開這個社會,到我們這裡來修道。上人:這種想法也是錯誤的。他們不應逃避現實,應把自己所學的去拯救人類,改良社會。1403. 問:念經有什麼好處呢?上人:念經沒有好處,要費很多氣力、時間、精神。各位居士啊!不要那麼愚痴!
  • 見什麼人說什麼話,到什麼山唱什麼歌
    中國有句俗話叫「見什麼人說什麼話,到什麼山唱什麼歌」,所謂見什麼人說什麼話,也就是在和對方交談時,儘量使用對方認同的語言、談論對方熟悉和關心的話題。也要看具體情況,靈活機動,以「人」而異。所謂到什麼山唱什麼歌,就是指說出的話要符合所處的環境。
  • 佛說:善良的人,一定有好報
    人活著,不容易,看不透的是人心,看不清的是嘴臉,越想越複雜,越計較越痛苦。不如一心向善,任由社會紛紛擾擾,我自安然,就好。人生就是一個過程,為什麼要互相算計?錢財是身外之物,你要那麼多,也是浪費;房子那麼大,你能住的就是一間;車子那麼貴,還不是代步走走;感情那麼複雜,陪伴到老的,一個就足夠了。人啊,最貴的是健康長壽。有一個很火爆的話題:別問你現在有多少錢,問一問你還能活多少年。健健康康的,長命百歲,比什麼都好,活到就是賺到,活得越久,賺得越多。
  • 先判斷對方是什麼人,再決定自己說什麼話
    「您又是怎樣說服那個美國人的呢?」「太容易了!」船長得意地笑道:「我只說已經為他辦了人壽保險。」這雖然只是個笑話,但也說明一個道理,那就是要「看人說話」,並且,應精心地選擇說話的內容和方式。適用於別人的方法未必適用於你眼前的這個人,對不對?
  • 資治通鑑:見什麼人說什麼話,不注意這3點,要倒大黴!
    田蚡這個人,特別油滑機敏,擅長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他為什麼要對劉安說: 「上無太子,王親高皇帝孫,行仁義,天下莫不聞。宮車一日晏駕,非王尚誰立者!」 他說這個話的動機無非有這三個。 其一,拍馬屁奉承劉安拉近關係。
  • 佛說:福深且極具智慧的女子,從不說兩種話,與人善言,暖於布帛
    有修養的人,待人溫和,處世嫻靜,落落大方,讓人親近。脾氣差的人,時常暴躁,抱怨不斷;斤斤計較,讓人反感;因此,人們常說「你什麼睥氣,就是什麼命」。人生在世,家庭對於每個人至關重要,而在一個家庭中,女人更是重中之重,一個品德高尚的女人,不管貧富與否,定會助其家族越來越興旺,而一個品德殘缺的女子,即使富貴傍身,也遲早會令一個家庭慢慢陷入萬丈深淵,正如佛說:福深且極具智慧的女子,從不說這三種話,與人善言,暖於布帛。
  • 佛說:世界上有一種人最聰明,最智慧,看你身邊佔幾個?
    佛說:世界上有一種人最聰明,最智慧,你知道是哪一種,看你身邊有幾人?生活中,我們經常有說誰有智慧,誰最聰明。有人說聰明不是智慧,智慧一定擁有聰明。因為聰明者智商高,是在腦裡;智慧有靈性在「心」,腦從心而感發,而心涵藏一切。
  • 有效溝通技巧: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有效的溝通是你和別人建立關係、發展生意的基礎,因此,見什麼人說什麼話是你接觸陌生人時需要具備的一項重要技巧。想要貼近他的心,以獲得對方的好感,最好的說話方式就是對方喜歡的方式。在人際交往法則中,我們提倡因人而異,也就是說話要因人而不同,以便適合對方的心裡,贏得對方的好感。只有贏得對方的好感,你想要的東西才可能得到。
  •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任何一個人,只要生活在現代社會,就應該具有「嘴勤」這種基本功,明白什麼是「到什麼山唱什麼歌」,「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做到見什麼人上什麼菜,大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第一條、見人說人話先尊重後磨合。自己工作上的領導,必定有某些過人之處,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精彩的過去和驕人的業績。當然,任何一位領導都不可能事事正確。
  • 到什麼山頭唱什麼歌,見什麼人就要說什麼話
    中國有一句古老的諺語,叫做到什麼山唱什麼歌,見什麼人說什麼話。意思就是說了解別人的情況,然後依據已知的信息展開個性化的討論。尋找與之相適應的話題以及談話內容。被別人營造一出談話比較投機,彼此距離很親近,這樣的一種情緒感受。
  • 佛教:「和尚念經」,念的是什麼經?
    俗話講「和尚念經」,對於學佛之人來講,念什麼經?其答案很簡單,但對於不學佛、不信佛者而言,就會覺得很好奇。好奇什麼呢?好奇有二、一、出家伴道,難道真的只是「誦經、念佛」?二、念經,念的是什麼經?一、出家伴道,真的只是「誦經、念佛」嗎?對於這個問題,想必大家都有?
  • 佛說,什麼是「回向」,拜佛的人要知道,不然損失太多
    了解並糾正自身的不正確就是出自身想說的話!在急門中,回想的胸襟要大,之外道的小誓願外,還應將誦經的勞績回向十方再生!回"就是指將自身所修的赫赫功績、融智、善舉、善知,不甘合家歡樂私有,而將之"回"重回"向"與法界一切眾生共享資源,以拓開投緣的胸懷,並使赫赫功績有無庸贅述的趨勢而經久不散去。但是,"回"有一個標準,即不興回向給投緣。憶苦思甜其名,你做某事的早期等差,是一個總結。萬物皆有代序,你念經為什麼?往往,請改過遷善來解說為什麼。
  • 佛說:什麼才是真正的「明心見性」?很多人理解錯了!
    佛說:什麼才是真正的「明心見性」?很多人理解錯了!古往今來,諸多所謂「名師」,高談明心見性,甚至稱自已已明心見性。「明心見性」,顧名思議是一種最高境界之體現及標誌。請問:古往今來,諸位名師及現在正在到處講「明見佛性」的人,你們具備此境界嗎?倘若沒有,就休想達到「明心見性」。縱然你們四處講說,亦不過是騙人的妄語。《大般涅檠經》云:三味多者則修習慧,若慧多者則修習三味,十住菩薩智慧力多一味力少,是故不得明見佛性,聲聞緣覺一昧力多智慧少,以是因緣不見佛性,諸佛世尊定慧等故,明見佛性了了無礙。
  • 花開見佛悟無生,是什麼意思?
    釋迦牟尼佛在法華經有講,佛出現於世,是為了要讓眾生了 解佛的知見,佛的智慧,要眾生也成佛,祂不是來這裡教人要崇 拜祂,頂禮祂,生生世世稱讚祂是世界最高最偉大的人,祂說, 佛出現是為了要眾生成佛,要眾生了解佛的智慧,能夠了解佛的 智慧,就表示成佛了。釋迦牟尼佛就是為了這個目的才來娑婆世 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