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會說話之前,先學會認真傾聽

2021-02-08 簡愛的窗戶

會說話的人其實並不多,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哪些話比較合適,可能都不是很清楚明白,所以我們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都要學著好好說話,不過在學會說話之前還是要先學會傾聽,只有學會了傾聽,才能說合適的話,才能更好地與人相處。

1 如果你不太會說話,那就多聽多看

如果你是一個不太會說話的人,那就多聽多看,多聽聽別人怎麼說,多看看別人怎麼表現,而且是用心地去傾聽,把別人說的話放在心上,聽在心裡,這樣你才能更懂別人的心理需求,更能理解別人。

不管是什麼人都可以認真去傾聽,遇到會說話的人就多學學他們是怎麼說話的,遇到不會說話的人,也要學會傾聽他們的內心,如果別人說錯什麼話,也可以從別人身上吸取教訓,讓自己避免說這些話。

其實我們從出生開始就都不會說話,都是先先聽大人們是怎麼說話的,先看看大人們是怎麼表現的,然後耳濡目染,才知道怎麼去說,怎麼去與人交往,所以多聽多看,自然是有好處的。

曾看過一段簡短的對話,有一個小孫子問爺爺:「為什麼人有兩隻眼睛、兩隻耳朵、兩隻手,卻只有一張嘴巴呢?」爺爺告訴小孫子:「這是讓人多做,少說話呀。」

多聽多做比多說好,學會說話之前先學會傾聽,才更懂得如何與人相處。

莫裡斯說,要做一個善於辭令的人,只有一種辦法,就是學會聽人家說話。

學會傾聽,是學會說話的前提,如果你都不願意傾聽別人,就不會知道別人喜歡聽什麼,不喜歡聽什麼,不知道別人的內心想法,當然就不會懂得如何說話。

2 聽得多了,看得多了,自然就會說了

當你聽得多了,看得多了,自然就知道在什麼樣的場合,面對什麼樣的人,該說什麼樣的話,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所以面對不同的人,就要有不同的說話方式。

蘇格拉底說過:上天賦予我們一個舌頭,卻給了我們一對耳朵,所以我們聽到的話比我們說的話多兩倍。

一個善於傾聽的人,是很能夠與別人產生共情的,當別人向你訴說什麼表達什麼,你都能認真傾聽,都能很好地接收,並且有回應,對於別人來說也是一種很好的體驗,因為他得到了反饋,他的訴說和表達是起到了效果的。

你聽得多了,自然就知道別人是怎麼想的,也會知道別人的性格是什麼樣的,所以你可以根據你聽到的、看到的,來選擇說什麼樣的話,做什麼樣的事。

3 會說話的人,都是能夠傾聽別人的人

一個很會說話,很善於交際的人,往往都是能夠傾聽別人的人,他們與人相處的時候會認真傾聽別人說話,並且懂得換位思考,能站在別人的角度去考慮別人說話的內容,因此也能在自己說話的時候考慮別人的感受,不會因為自己說的話而傷害到別人,或者讓別人有不愉快的感受。

戴爾·卡耐基曾經有這樣一段經歷,有一天,戴爾·卡耐基去紐約參加一場重要的晚宴,在這場晚宴上,他碰到了一位世界知名的植物學家,戴爾·卡耐基從始至終都沒有與植物學家說上幾句話,只是全神貫注地聽著。

然而等到晚宴結束以後,這位植物學家向主人極力稱讚戴爾·卡耐基,說他是這場晚宴中「能鼓舞人」的一個人,更是一個「有趣的談話高手」。其實卡耐基沒怎麼說話,只是讓自己細心聆聽,卻博得了這位植物學家的好感。

可見真正會說話的人都是會傾聽的人,因為這樣的人都會把說話的機會留給別人,讓別人暢所欲言,盡情表達,而自己也會認真聆聽,聽得越多越能了解與自己談話的人,這樣才更容易與對方相處,博得對方的好感。

其實擅長交際的人,並不是人群中說話最多的人,他們總能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受,正是因為他們能很好地傾聽,所以才能很好地表達與溝通。

4 傾聽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

說話是一門藝術,傾聽也是一門藝術,人們往往只注重說話的技巧,其實傾聽也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也要講究技巧。

真正的傾聽是有來有往的,而不是表面上的敷衍,不僅要認真耐心地傾聽,還要有回應,要給對方反饋,如果別人正在說話,而你卻在做別的事,或者心不在焉,根本沒有用心去聽,這不叫傾聽;如果你耐心地坐在旁邊聽了,但你沒有任何回應和反饋,對別人都是一種很敷衍的態度,這也不叫傾聽。

傾聽是要用心,是真正把別人的話聽到心裡去,真正地用心去感受別人的感受,並且能夠給到別人適當的回應、理解、安慰,或者是幫助,這樣的傾聽才有效果。

佚名說,傾聽的耳朵是虔誠的,傾聽的心靈是敏感的,有了傾聽的耳朵和願意傾聽的心,你才會擁有忠實的朋友。

傾聽是耳朵和心靈都用上,其實很多人在表達或訴說的時候,並不需要你能夠說多好聽的話,只需要你能夠認真地傾聽他,真正地聽到心裡去,哪怕你不能做到完全的理解,也能給予別人安慰。

會傾聽的人也會很受歡迎,因為你能夠用心去感受別人說的話,會讓別人對你產生信任感,甚至會對你推心置腹,把心裡的秘密都告訴你。如果你總是心不在焉,極其敷衍,就會讓人非常失望,你不尊重別人說話,也會得不到別人的尊重,更不會有人與你交心。

所以認真傾聽是對說話人的一種尊重,這是人際交往的一種很重要的能力,在你學會說話之前,先學會認真傾聽吧。

----END----

圖文/簡愛的窗戶

作者簡介:土生土長的南方姑娘,用樸實的文字寫走心的文章,與你一起談情感談成長。

相關焦點

  • 楊瀾:學會說話前,請先學會傾聽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親近一個人,就認真專注地聽TA說話,無關其他。楊瀾曾這樣奉勸讀者:"說話是一門藝術,傾聽別人說話更是一門藝術,我們應該學會積極的傾聽。"為何傾聽如此困難?然後在無端的猜疑中自我折磨,事實是眼見非為實,倘若當初能學會友善傾聽,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誤會。在人類文化中,更多地是教導我們如何說話、如何訓練口才、如何佔據言談高地,卻鮮少有人教會我們如何當一個優秀的傾聽者,去融入對方的世界。
  • 學會傾聽孩子,是父母的必修課
    家人們,大家好我是傑語媽媽,那麼我們今天分享的課題是學會傾聽,孩子是父母的必修課,那麼學會傾聽,我想是每個家長都很難做到的,幾乎是為零的,那麼要怎樣來學會傾聽孩子為什麼要學會傾聽孩子?那接下來我們就來啊,說一下啊。
  • 中倫推薦 職場說話的藝術:學會說話
    在職場中,學會說話能讓自己在職場中遊刃有餘,少走很多彎路。反之,如果不會說話,或者說錯了話,會給自己還有公司帶來很大的麻煩。
  • 一定要學會認真傾聽孩子的「廢話」
    一定要學會認真傾聽孩子的「廢話」。  父母的認真傾聽,給孩子樹立了一個傾聽的好榜樣,他們也會學著去傾聽其他人講話。  另外,在這些不起眼的「廢話」裡面,也許藏著重要的信息。  爸爸認真地和女兒聊了很久,得知女兒「經常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看到鬼」。  後來這個爸爸專門請假提前下班,在女兒身後跟著她,終於在第三天看到一個戴著帽子的中年男子跟蹤自己的女兒,他報了警,制服了這個跟蹤狂。  保護女兒安全的,正是爸爸的耐心傾聽。
  • 親子丨學會傾聽,做個稱職的父母
    而有的家長,對於孩子的情況一問三不知,孩子說話的真正意思也聽不出來,久而久之,孩子覺得家長不理解自己,即使自己發生什麼事也不願意和家長說,等家長願意聽孩子們到底說的是什麼的時候,小孩子可能早就長大不願意和家長匯報了。各位家長請注意,學會傾聽,仔細聽出話外音,做個稱職的父母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 學會傾聽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為什麼說學會傾聽是孩子最好的教育呢作為孩子最信任,最親近的家人,我們做父母的最重要的應該是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心聲。讓孩子覺得自己可以和爸爸媽媽無話不說。父母是他們最信任的夥伴。如果我們像故事中的媽媽那樣不信任孩子,沒有認真聽孩子說,那一場悲劇將無可避免。
  • 如何引導學生學會傾聽
    我們如何根據低段學生的年齡、 心 理特點, 培養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呢一、 培養學生的傾聽意識小學生好動的天性使得他們不懂如何傾聽, 因此, 教師有必 要適當地引導學生如何去傾聽, 培養他們的傾聽意識。傾聽意識 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讓小學生懂得如何去學會聽他人發言 和說話 , 如何去尊重別人。
  • 【教育系列】作文:學會傾聽
    傾聽,是人的一種本能,但在現實世界中,卻有不少人喪失了這個生存之本,真替他們這些人可悲。學會傾聽是十分重要的,生活中很多時刻都要求我們學會傾聽。如果你是一名學生,課堂上沒注意傾聽,就可能漏掉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如果你是一名軍人,任務是沒注意傾聽, 就可能讓人民的生命受到威脅;如果你是一名工人,工作時沒認真傾聽,就可能使一座大樓倒塌……總之,「傾聽」會關係到生活中的各個方面。
  • 教育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尊重孩子就要學會傾聽、學會向孩子請教
    1.學會傾聽——認真傾聽孩子說話是尊重孩子的標誌家長認真傾聽孩子說話是尊重孩子的重要標誌之一。原因在於我們不會傾聽孩子講話,不是嫌孩子煩,就是認為孩子的思想幼稚,在孩子說話時忙於做其他事情等等。久而久之,孩子覺得你不尊重他,也就不願意把心裡話告訴你了。我平時注意傾聽女兒的講話,有時發現女兒心情不好,就主動問她是不是碰到什麼困難,然後認真地傾聽女兒道出原委,最後幫助她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女兒上了大學,我還定期通過電話聽女兒談她的學習生活。幫她排憂解難。
  • 滿分作文 | 學會傾聽
    認真領會上面四句名言的含意,聯繫實際,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自選立意,自擬題目,不得脫離材料的含意和範圍,不得抄襲或套作。範文:學會傾聽善於傾聽,人才能不時地進步,走向輝煌。——題記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的阿爾弗雷德領導通用公司達33年,使公司的業績蒸蒸日上,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為他一直希望聽到不同的意見,可見,善於傾聽,學會傾聽,生命便報你輝煌。善於傾聽,虛心納諫,成就太平盛世。唐太宗李世民,一代開國君王可謂高高在上,可他卻虛心接受大臣們的意見,不斷改正自身的缺點,開創了「貞觀之治」,在歷史上留下了美談。
  • 學會傾聽,給孩子說話的權利,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你沒有說話的權利!…"這樣的話你是不是感到很熟悉?如果你已經做了父母,有沒有曾這樣對待過自己的孩子呢?在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不會聽孩子說話,不給孩子發言權。尤其是當父母覺得孩子犯錯的時候,更是不允許孩子說話,因為他們覺得孩子的解釋就是頂嘴和狡辯。我們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聽話,卻很難做到傾聽孩子的心聲。如果父母過於壓制,無異於扼殺孩子的天性。
  • 孩子總是喜歡打斷別人說話,父母要如何引導他學會傾聽
    我決定要好好引導一下他,畢竟學會傾聽也是一種禮貌,也是對說話人尊重的表現。我明確告訴孩子,什麼是傾聽。比如他說話的時候,我就不打岔,不說話,等他說完我才會說,這就是學會傾聽。接著我跟他做了一個約定,以後我們相互傾聽好不好,孩子一聽我也會聽他的,很開心,隨口就答應了。
  • 會聽比會說賺錢更多,學會傾聽的「5大技巧」,快速實現財富自由
    銷售中有一個怪現象,那就是越能說的人往往越業績平平,反而平時不太愛說話的人總是銷售高手,為什麼呢?那是因為能說和會說是二碼事。我們不但在銷售中要會說,更要學會傾聽,你傾聽對方越久,對方就越願意接近你,所以我們在銷售中不要一味的喋喋不休,要學會傾聽,上帝給了我們二隻耳朵,一張嘴,那就是告訴我們要多聽少說。
  • 孩子缺乏傾聽能力怎麼辦?培養耐心性格,讓寶寶懂得認真聽人說話
    傾聽能力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懂得聽人說話,是一種禮貌,也是一種學習的能力。我們從聽父母說話,學會說話;聽老師講課,學會知識;聽別人講話,獲得信息。聽與說都是對孩子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其他同學與孩子說話時,沒聽一會兒又跑開去做別的事情,到最後同學也不怎麼想跟雅雅兒子相處。雅雅了解情況之後開始焦急,怎麼自己的孩子就是聽不進別人講話呢?為什麼孩子不聽人說話?
  • 注重教子學會說話
    孩子從小到大,能否學會說話,與母愛和母教關係甚為密切。人在自然意義上的學會說話,一般只需要兩年左右就足夠了;而在社會意義上的學會說話,則需要花費一輩子工夫!正如有人所言:「人用兩年學會說話,卻要用一輩子學會閉嘴。」可見,把話說對、說好,並非易事!
  • 放下父母的「優越感傾聽」模式,學會同理心傾聽,溝通更順暢
    這是因為「不聽話」的父母用錯了傾聽方法,他們開啟的是「優越感傾聽」模式。「優越感傾聽」是什麼呢?就是當孩子說話的時候,父母不自覺的帶著一種優越感:「我是你爸媽,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多,過的橋比你走的路多,所以我懂的也肯定比你多,你就不用說那麼多了,都聽我的。」
  • 孩子說的話你們認真聽過嗎?原來家長學會「聽」這麼重要
    父母要學會傾聽孩子說的每一句話,尤其是在聽的過程中給孩子我在認真聽的心理暗示。【傾聽孩子說話,需要父母對孩子的給予尊重】有的時候父母要給孩子表達一下自己在認真的聽孩子說的每一句話,在幫孩子認真的分析,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對自己是完全尊重的,沒有因為自己的一些偏執的意見,或者是一些幼稚的想法而嘲笑自己。
  • 父母和孩子的各自固執:好好說話和好好傾聽,很重要,要學會溝通
    父母越是不同意的事情,越是要去做,從來不好好聽父母擔憂的事情,先入為主覺得父母是故意為難。所以作為父母,要好好說話,作為兒女,要聽得進父母的苦心勸說。父母的看法做法不一定全部都對,但他們的意見,還是要傾聽,要好好去理解。父母終究是為孩子好的。我朋友李倩,她和她父母就是良好溝通的正面例子了。
  • 學會傾聽孩子(一):你聽他才聽
    所以,我們要學會傾聽:傾聽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傾聽孩子獨立的思維、傾聽孩子自由的表達,從而獲得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機會。4、傾聽讓孩子學會愉快的接受意見因為我們認真傾聽孩子的煩惱、孩子的建議和孩子的想法,這給了孩子一個非常好的榜樣的作用,所以,當我們有想法、有建議、有煩惱的時候,孩子才會願意為我們分擔
  • 學會傾聽孩子(二):在遊戲中傾聽
    二、如何學會在遊戲中傾聽1、遊戲中傾聽的第一步是要發現什麼樣的事能讓你的孩子發笑和孩子一起遊戲,以孩子為主導和孩子一起遊戲,學會在遊戲中傾聽孩子的心聲 提示與思考:1、 您有認真陪伴孩子遊戲嗎?後期章節將繼續和大家分享:學會傾聽孩子(三):如何傾聽孩子的哭聲學會傾聽孩子(四):如何傾聽孩子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