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局艱辛 中國助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2020-12-19 投資觀察網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繼續蔓延,世界經濟低迷,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受阻。國際社會認為,中國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全面推進復工復產,經濟穩步恢復,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為穩定暢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推動世界經濟復甦作出積極貢獻。

「為加強國際抗疫合作、促進經濟恢復提供支撐」

中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門類最全、配套最完備的製造業體系,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具有重要地位。當前,中國不斷優化產業鏈發展環境,推動建立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應急協調和管理機制,助力各國經濟恢復。

德國知名中國問題專家弗蘭克·澤林日前在德國之聲電臺網站發表文章稱,抗擊疫情會促使全球供應鏈朝著更多樣化的方向發展。中國持續擴大內需,加上亞洲的人口紅利,意味著需要中國供應更多產品。中國在電子、汽車製造、機械製造和化工行業等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作為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和銷售市場,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性未來幾年還會持續增加。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援引安邁顧問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林穆的觀點稱,中國擁有全世界配套最完備的產業體系,勞動力成熟度高、人才儲備強大,能提供很有吸引力的整體供應鏈解決方案。後疫情時代,出於市場考量等,相信更多跨國企業會擴大在華市場。

新加坡《聯合早報》的報導稱,中國有完整的供應鏈和眾多的技術工人,中國製造的中高端產品性價比具有競爭力。

英國廣播公司的文章援引全球供應鏈解決方案提供商啟邁近日公布的一項調查數據,87%的受訪美國公司表示,中國大陸依然是其重要供應來源地。調查指出,「中國政府為各國企業在華發展提供政策保障,為加強國際抗疫合作、促進經濟恢復提供支撐。」

「讓在華跨國公司受益,更增強了繼續布局中國的信心」

中國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克服各種困難,加大復工復產力度,物流、運輸、海關等多方合力保障供應鏈暢通運轉。

「一個齒輪停擺,整個鏈條都會受影響。」義大利AGI通訊社報導稱,中國著力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完整,主動參與全球產業鏈重塑,「中國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作用不可替代」。

南非《金融管理》雜誌援引南非金山大學經濟與商業學院院長詹尼·羅素的分析稱,中國連續多年是非洲最大貿易夥伴國。許多非洲經濟體與中國合作密切,呈現聯動效應。中國日前提出一系列穩外貿穩外資政策措施,有利於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讓外貿企業更好參與國際產業鏈,實現雙循環的良性互動。他指出,得益於中國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市場顯示出極大的韌性和潛力,以汽車製造業為主的南非工業也從中受益並逐漸恢復。

法國《費加羅報》網站發表題為《汽車行業,希望來自中國》的文章稱,「中國是第一個重啟並接近正常經濟活動的國家。可以認為,這種經濟活動的重啟宣告著全球範圍內汽車銷量的復甦」。文章援引北德意志銀行汽車行業分析師弗蘭克·施沃佩的總結說:「中國帶來希望,指明走出危機之路。」

「中國強化內需對經濟的有力支撐,推動消費與供給同步復甦。」義大利「財務運營」網站指出,目前中國的工業經濟已基本恢復正常水平,諸如卡車運輸量、發電量等關鍵活動指標,大多已回到2019年或更高水平;居民消費也出現強勁復甦,「這讓在華跨國公司受益,更增強了繼續布局中國的信心」。

「中國新興行業快速發展將為經濟復甦注入更多活力」

中國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智能製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現代化水平,培育新形勢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中國經濟發展為世界各國帶來更多合作機遇。

義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發布報告認為,2021年世界貿易復甦將主要由亞洲新興經濟體引領,中國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尤為重要。報告稱,中國正加速推進電子商務和數字經濟發展,中國的電子商務未來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與中國的產業鏈合作升級不應該也不能被中斷。」南非「非洲對話」網站撰文稱,技術創新是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非洲獲得和運用5G等新技術對自身發展至關重要。在中國技術支持下,南非移動數據網絡運營商Rain日前順利發布非洲首個5G獨立組網商用網絡。

「後疫情時代,中國新興行業快速發展將為經濟復甦注入更多活力。」墨西哥《金融家報》稱,中國將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智能製造等新興產業發展,5G、人工智慧和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領域將獲得巨大投資。

總部設在紐約的電子媒體JingDaily近日刊登文章《供應鏈的未來在中國》指出,數位化正在改寫全球供應鏈規則。「中國很早就已開始推動產業鏈數位化,利用雲計算、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等新興技術降低勞動成本、縮短生產周期,並推動著全球產業鏈數位化升級。」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挽緊團結合作的臂膀 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作為製造業大國,中國積極推進相關產業有序復工復產,對外國商業採購防疫物資提供便利、保證質量。相關抗疫物資源源不斷抵達世界各地,為全球戰疫注入強大正能量。「要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中國將加大力度向國際市場供應原料藥、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資等產品。」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上,習近平主席鄭重發出倡議,展現中國在人類共同災難面前的勇毅擔當。
  • 泉州外貿力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作為「六保」的一項重要內容,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關乎著企業的生產穩定和長遠發展,是應對國內外風險挑戰的關鍵之舉。今年全國兩會,「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在外貿大市泉州的,企業著力全面暢通產業鏈供應鏈循環的同時,更注重在深化國際合作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水平,增強外貿發展活力。
  • 發揮龍頭企業作用 保供應鏈產業鏈穩定
    發揮龍頭企業作用 保供應鏈產業鏈穩定 作者:孫丕恕
  •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是推動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途徑。《建議》強調,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當前,我國作為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地位更加鞏固,2019年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球28%以上,建成世界最大的光纖和4G網絡,5G實現創新引領,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
  • 中國經濟 站穩2020丨「一帶一路」合作及時發力,穩定全球供應鏈
    >復工復產、進出口需求旺盛中歐班列發揮了穩定全球供應鏈的作用中國物資、中國技術、中國標準走出去,「幫了大忙」!」在非洲大草原上,由中國第一條全產業鏈建設的鐵路——亞吉鐵路,已經成為衣索比亞和吉布地兩國重大的大宗貨物運輸大動脈。亞吉鐵路衣索比亞運輸主管比爾哈內稱:「今年在疫情的困難時期,亞吉鐵路幫了我們大忙,特別是在服務民生方面的運量不降反升。
  • 「中國經濟站穩2020」「一帶一路」合作及時發力 穩定全球供應鏈
    編者按: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環境,2020年中國奮力奪取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作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0年的中國經濟延續穩定復甦,並為世界注入更大確定性。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年終專稿《中國經濟站穩2020》盤點中國經濟不同凡響的2020年。
  • 島城上演全球供應鏈主題「頭腦風暴」!2020全球供應鏈上合峰會在...
    12月20日,2020全球供應鏈上合峰會暨第八次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中國大會在膠州開幕,旨在助推上合成員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供應鏈協作與產業鏈分工,擴大合作領域、尋找合作機會、創新合作方式,推動形成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格局。
  • 聯通供需兩端 中鐵特貨運輸助力企業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來源:央視原標題:聯通供需兩端 中鐵特貨運輸助力企業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中鐵特貨運輸公司打通運輸堵點,聯通市場供需兩端,幫助200多國家大型企業、重大工程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全面復工復產。目前,中鐵特貨公司通過連通市場兩端,一企一策的服務措施,為全國200多國家大型企業、重大工程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復工復產發揮了重要作用。
  • 圓桌觀點:「雙循環」格局下如何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論壇上,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參加主題為「聚焦『雙循環』格局下的產業鏈安全」的圓桌討論,共同圍繞「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國內外產業鏈、供應鏈形勢的變化、挑戰、機遇與應對策略進行深入而廣泛的討論。圖為圓桌討論現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表示,構建好「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必須強調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 疫情下全球產業鏈或將重構,中國如何應對?
    來源丨「瞭望智庫」公號 文丨周建軍(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關係著世界主要經濟體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 習近平時間|產業鏈、供應鏈在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
    文章指出,要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產業鏈、供應鏈在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這是大國經濟必須具備的重要特徵。各地企業抓住全球產業鏈重構機遇,協同創新,服務部門積極打好服務發展「組合拳」,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市場主體加快復甦,為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做出貢獻。
  • 第二屆全球供應鏈數字經濟峰會暨2020中國雙鏈年會在深圳召開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為會議致開幕辭,何黎明致辭中表示,物流業持續回暖向好,為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行做出了重大貢獻。其中,供應鏈產業鏈區塊鏈技術創新應用發揮了重要作用。   物流業連接生產、分配、流通和消費,是打通供應鏈、協調產業鏈、創造價值鏈,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和保障。
  • 伊利閃耀博鰲論壇:以世界品質助推全球繁榮共贏
    本屆論壇以「開放創新的亞洲,繁榮發展的世界」為主題,邀請各國政治、工商和學術等各界領袖,展開智慧和思想的激烈碰撞,凝聚共識、推動亞洲區域乃至全球的繁榮發展。作為中國乳業毋庸置疑的領軍者,伊利亮相本屆博鰲論壇。如今,全球經濟形勢複雜多變,貿易壁壘仍是全球經濟復甦的一塊攔路石,在這樣的環境下,中國堅持提倡開放發展,實現全球共享經濟繁榮,產業鏈共贏。
  •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堅定信心 穩定外貿基本盤
    來源:人民網新論:堅定信心,穩定外貿基本盤——近距離觀察中國經濟②高凌雲在今年兩會的「部長通道」,商務部部長鐘山表示「外貿外資基本盤一定能夠穩住」。前段時間,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進出口貿易的表現超乎預期。
  • 蒙牛集團李鵬程:全球穩定供應鏈已成中國乳製品高質量發展關鍵
    蒙牛集團執行總裁李鵬程  12月4-5日,由新華網、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中國經濟信息社、中國財富傳媒集團、新華社新媒體中心、新華每日電訊主辦,茅臺集團總協辦的2020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在海南博鰲舉行
  • 黃群慧:全球供應鏈中斷風險上升 中國如何把握疫情之「機」
    &nbsp&nbsp&nbsp&nbsp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 劉夢雅)近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國際智庫主辦、藍迪國際智庫承辦的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智庫線上研討會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表示,需要充分認識疫情對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影響,從「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戰略高度認識中國的應對措施。
  • LIVIN MOMENTO:最優供應鏈+中國品牌=新國貨
    核心提示:早在創立LIVIN MOMENTO之初,趙世尉有過一個預測:從2016年一直到2023年左右的六七年是中國誕生品牌的又一個最好「窗口期」。中國品牌未來也將是世界的品牌。他的理由是:中國製造業在艱難的商業環境裡承受了市場不斷的錘鍊,已經具備誕生品牌的產業基礎。
  • 張燕生:加大科技創新力度 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日前在參加中新社主辦的「國是論壇:中央經濟工作會解讀——2021年中國經濟怎麼看怎麼幹?」時表示,未來30年中國要講三個故事,一是科學技術創新的故事,二是企業合規的故事,三是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創新鏈能夠提升到高端與全球對接的故事。
  • 商務部:全球產業鏈調整 個別國家有政府干預過度泛化跡象
    來源:澎湃新聞商務部:全球產業鏈調整,個別國家有政府干預過度泛化跡象8月13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商務部再度回應外企產業鏈外遷問題。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司長宗長青表示,一些企業基於要素成本、貿易環境、供應鏈穩定等方面的考慮,調整產業布局和全球資源配置,多屬正常的市場行為。但個別國家和地區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調整有政府干預過度泛化的跡象。
  • 社論丨做好產業的系統部署與協同發展,優化產業鏈供應鏈
    中國汽車、通訊、電子等行業供應鏈正在遭受衝擊。這一次威脅不是源自政治與貿易因素,而是全球半導體產能突如其來的緊張,甚至影響到了中國汽車生產。據報導,從12月初起,陸續有中國汽車企業停產,因為晶片短缺造成ESP和ECO產品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