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推動公共資源向按城市實際服務管理人口規模配置轉變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中央:推動公共資源向按城市實際服務管理人口規模配置轉變

5月18日,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意見》提出,要建立健全統一開放的要素市場,推動公共資源由按城市行政等級配置向按實際服務管理人口規模配置轉變。

《意見》提出,要以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為重點,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推進要素市場制度建設,實現要素價格市場決定、流動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意見》提出,要建立健全統一開放的要素市場。加快建設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建立同權同價、流轉順暢、收益共享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探索農村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深化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探索實行城市群內戶口通遷、居住證互認制度。推動公共資源由按城市行政等級配置向按實際服務管理人口規模配置轉變。加快建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推動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完善強制退市和主動退市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強化投資者保護。探索實行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註冊管理制。構建與實體經濟結構和融資需求相適應、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銀行體系。加快培育發展數據要素市場,建立數據資源清單管理機制,完善數據權屬界定、開放共享、交易流通等標準和措施,發揮社會數據資源價值。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加強數據有序共享,依法保護個人信息。

《意見》提出,要推進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健全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價格形成的不當幹預。完善城鎮建設用地價格形成機制和存量土地盤活利用政策,推動實施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前提下,推動土地複合開發利用、用途合理轉換。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健全基準利率和市場化利率體系,更好發揮國債收益率曲線定價基準作用,提升金融機構自主定價能力。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增強雙向浮動彈性。加快全國技術交易平臺建設,積極發展科技成果、專利等資產評估服務,促進技術要素有序流動和價格合理形成。

《意見》提出,要創新要素市場化配置方式。縮小土地徵收範圍,嚴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範圍,建立土地徵收目錄和公共利益用地認定機制。推進國有企事業單位改革改制土地資產處置,促進存量劃撥土地盤活利用。健全工業用地多主體多方式供地制度,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前提下,探索增加混合產業用地供給。促進勞動力、人才社會性流動,完善企事業單位人才流動機制,暢通人才跨所有制流動渠道。抓住全球人才流動新機遇,構建更加開放的國際人才交流合作機制。

此前,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指出要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推動超大、特大城市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探索推動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實現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建立城鎮教育、就業創業、醫療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與常住人口掛鈎機制,推動公共資源按常住人口規模配置。素有序流動和價格合理形成。

相關焦點

  • 佛山居住人口首破1000萬,廣深實際管理人口均超2000萬,哪些城市...
    不久前,百度慧眼-北規院規劃大數據聯合實驗室發布了一項研究,利用百度地圖慧眼大數據,對2019年全國範圍內城市的穩定居住人口規模(3個月口徑)排名、日均實際服務管理人口排名與傳統統計口徑的常住人口(半年以上口徑)排名進行了比較。
  • 城市實際服務管理人口研究:概念認識與城市比較
    研究背景2020年5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提出「推動公共資源由按城市行政等級配置向按實際服務管理人口規模配置轉變」。2020年9月,《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指南(試行)》要求「公共服務要針對實際服務管理人口特徵和需求,完善服務功能」。
  • 這些城市實際人口超過2000萬
    根據此前發布的廣州國土空間2035規劃草案,到2035年,廣州將建成國際大都市,常住人口規模在2000萬人左右,按照2500萬左右管理服務人口進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按照2500萬管理服務人口配置公共服務,無疑是務實之舉,更具前瞻眼光。
  • 超大城市實際服務管理人口的典型人群時空分布模式探析
    註:聯通智慧足跡-北規院規劃大數據聯合實驗室針對城市實際服務管理人口形成系列研究成果並分期發布。該報告旨在識別城市實際服務管理人口中的典型人群,並比較其時空分布模式特徵。在常住人口指標反映的長期定居行為以外,短期居住和短期到訪行為已成為城市中不可忽視的普遍現象。短期使用者對城市的社會、經濟和環境表現的貢獻越來越大(Zandvliet等,2006)。《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提出:「推動公共資源由按城市行政等級配置向按實際服務管理人口規模配置轉變」。
  • 中國探索城市群內戶口通遷,有望共享中心城市公共服務
    《意見》提出了探索實行城市群內戶口通遷等改革方向,這也對城市群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意見》強調,要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探索實行城市群內戶口通遷、居住證互認制度。推動公共資源由按城市行政等級配置向按實際服務管理人口規模配置轉變。
  • 中央發文試行新規:放寬部分城市落戶限制 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
    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正式發布。《意見》共32條,涉及推進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推進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等多方面重要內容。《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意見》提出推動超大、特大城市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深化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改革;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等。此外,《意見》還指出,要引導市場主體依法合理行使要素定價自主權,推動政府定價機制由制定具體價格水平向制定定價規則轉變。
  • 中央出大招!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這些城市戶籍準入年限要互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意見》提出推動超大、特大城市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深化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改革;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等。此外,《意見》還指出,要引導市場主體依法合理行使要素定價自主權,推動政府定價機制由制定具體價格水平向制定定價規則轉變。
  • 中國大城市是人口過多,還是分布失衡?
    2020年10月31日,《求是》重要文章《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若干重大問題》明確提出「城市單體規模不能無限擴張。目前,我國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密度總體偏高。長期來看,我國城市要根據實際合理控制人口密度,大城市人口密度要有控制標準。」這也是繼官方提出「嚴控特大城市人口規模」以來,人口管控的「再升級」,並將管控範圍擴展到了大城市。
  • 成都市委編辦:探索創新教師編制管理 推動成都教師編制全域均衡配置
    面對城市人口和學齡孩童的不斷增加,為了讓每一位成都人都能享受公平、普惠、優質的中小學教育服務,近日,中共成都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印發《關於創新教師編制管理的意見》,推動教師編制全域均衡配置,大幅增加教師供給。  12月14日,中共成都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成都市委編辦)接受新華網專訪,對《關於創新教師編制管理的意見》進行了解讀。
  • 中國提出推動超大、特大城市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
    中國提出推動超大、特大城市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 2020-04-09 20:19:40 》,其中提出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推動超大、特大城市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
  • 提高勞動力等要素的市場化配置水平意義重大
    因此,提高勞動力的市場化配置水平,對整體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    從計劃經濟下的勞動力由國家統包統配,企業吃國家的大鍋飯、職工吃企業的大鍋飯,轉變到企業有用人自主權、職工有擇業自主權,通過勞動契約實現就業,我國就業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勞動力要素的市場化配置取得了巨大進展。
  • 合理確定地方高等教育發展規模與結構目標
    長期以來,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和人力資源市場的實際需求,很多地方一方面努力把握當地人力資源市場對不同類型和層次從業人員的實際需求,另一方面,則從轉變高等教育發展方式和提高人才培養適應性出發,努力科學規劃與合理調控當地高等教育的規模發展和布局結構,並對當地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規模、類型、層次以及培養體系等進行系統設計,在引領和激勵高等教育服務與支撐地方發展方面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 人口流動與管理變革:新中國城市民族工作變遷管窺
    1996年2月,武漢市發布《武漢市城市民族工作辦法》具體化了本行政區域內各項民族工作的原則。國家民委在工作安排中更加重視城市民族工作,1999年12月,首次全國城市民族工作座談會在武漢召開,人們認識到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性會越來越凸顯,民族工作也將會由傳統的鄉村型向多元複雜型轉變。
  • 發改委印發《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服務標準(試行)》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工作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5〕63號),加快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服務標準化,根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管理暫行辦法》(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4部委第39號令),我委商有關部門制定了《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服務標準(試行)》(以下簡稱《標準》)。現印發你們,請認真抓好貫徹執行。
  • 周伯華:結合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實際 服務經濟發展
    12月11日,國家工商總局召開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大會。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周伯華傳達了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強調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上來,緊密結合自身改革發展實際,認真履行職責,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高質量服務。
  • 我國目前總共有六座城市實際人口超過2000萬,有兩座在珠三角地區
    ,但是戶籍人口往往會失真,目前多以常住人口來統計,但是以城市「實際管理服務人口」來計算則更加準確,並符合實際情況。如果我們從一個城市實際管理服務的人口數量角度來看,上述超大城市中有六座城市的實際管理服務人口數量在2000萬以上,分別是北京、上海、重慶、成都、廣州和深圳。
  • 廣聯達全面助力第七屆公共資源交易論壇,推動行業創新發展
    從總量上看,全國公共採購總規模接近30萬億元;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統計,全國每年進入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成交項目約100萬個,交易規模約17萬億元;加上國有企業自建的電子交易平臺交易量,通過電子化平臺、實現陽光交易的比例超過60%。他結合本屆論壇的主題指出,我們要處理好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管理與服務的關係,處理好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改革與創新的關係,充分利用新技術促進公共資源交易管理服務水平的提升。
  • 疫情之後,我們的城市會發生什麼?
    在美國,紐約建立了中央公園,在英國,倫敦安裝了下水道和排水系統。疫情的災難衝擊,催生了現代城市的出現。 Part 3 非常有趣的是,鬱亮在這個面向全球的場合,重點向外界推薦了深圳、上海的城市探索案例,看起來對深圳的城市規劃新變化是相當肯定的。 這些案例,其實很有助於我們站在一個客觀的立場,重新理解深圳。
  • 用黨的創新理論推動全市公共資源交易事業再上新臺階——公共資源...
    為推動廣大黨員幹部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真正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日前,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舉行第8期「公共資源大講堂」。大講堂邀請了內江市委黨校副校長黃敏擔綱主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