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目前總共有六座城市實際人口超過2000萬,有兩座在珠三角地區

2020-10-18 地理沙龍

「城市化」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人類社會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化開始於工業革命,由於工業革命極大的提高了勞動生產力,從而使得人口得以進入城市。城市化又可以稱為城鎮化,是指人口和產業活動在空間上集聚,鄉村地區轉變為城市地區的過程。城市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和重要表現,我國的城市化起步較晚,我國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化應該始於「改革開放」,但是雖然我國城市化起步晚、起點低,但是我國的城市化發展速度很快,在短短四十多年的時間內,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我國實際人口超過兩千萬的城市

城市化的進程是一個城市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持續上升、勞動力不斷從第一產業往第二三產業轉移、城市用地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就城市人口方面而言,截至2019年末我國城市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約為60.6%,也就是說目前大約有8.48億人都生活在我國數百個大大小小的城市當中。目前,我國城市化已經進入到了中後期階段,已經逐漸開始出現「城市群」和「大城市連綿帶」,同時也逐漸出現了一些人口規模超大的「巨型城市」。

2019年GDP總量在1萬億元以上的城市

在我國目前的城市人口等級劃分為「五類七檔」,分別是小城市、Ⅰ型小城市、Ⅱ型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Ⅰ型大城市、Ⅱ型大城市、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至1000萬的城市)和超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目前我國城市常住人口在1000萬以上的城市有七座,分別是上海、重慶、北京、深圳、天津、廣州和成都。一座城市常住人口在1000萬以上,這是一個怎樣的概念呢?如果是一個國家的話,1000萬以上的人口大約可以排名全球88位以內。

我國實際管理人口超2000萬人的城市分布圖

一個城市的人口數量到底是多少,一直有不同的標準,因為人口是流動的,統計的難度較大,在以前我們多是統計城市戶籍人口,但是戶籍人口往往會失真,目前多以常住人口來統計,但是以城市「實際管理服務人口」來計算則更加準確,並符合實際情況。如果我們從一個城市實際管理服務的人口數量角度來看,上述超大城市中有六座城市的實際管理服務人口數量在2000萬以上,分別是北京、上海、重慶、成都、廣州和深圳。

上海

北京是我國北方地區最大的城市,上海是我國東部地區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國城市化進程開始最早的城市,一直以來都位於我國城市的最頂端位置,這兩座城市的常住人口就突破了2000萬人,2019年北京市的常住人口數量約為2153萬人,2019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數量約為2415萬人,而實際管理的人口規模更大。重慶市位於我國西南地區,是我國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城市,當然重慶作為直轄市,面積卻高達8.2萬平方千米,相當於一個省份的體量。如果我們來看重慶市的主城區,目前重慶主城區範圍調整為21個區,面積2.87萬平方千米,常住人口數量達2027萬人,實際管理人口數量更多。

成都

北京、上海和重慶是三座常住人口就突破2000萬人的城市,而成都、廣州和深圳目前常住人口還在2000萬人以下。成都也位於我國西南地區,地處成都平原,是我國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城市之一,根據統計公報,成都2019年常住人口為1658.1萬人,而實際管理人口數量達2100多萬。廣州和深圳都位於我國南部沿海地區,地處珠江三角洲,也是我國的一線城市,也是我國人口遷入量特別多的地區。2019年廣州市的常住人口為1530萬人,而實際管理人口已經超過2200萬人;2019年深圳市的常住人口為1343萬人,而實際管理人口約為2200萬人,隨著我國城市化的進程,將來我國將會湧現出越來越多的超大城市。

深圳

相關焦點

  • 目前我國有兩座城市GDP超三萬億元,未來五年還將增加三座城市
    對於剛剛過去的2019年,我國還是取得了十分難得的經濟發展成就,我國2019年的GDP總量達到99.08萬億元,也就是接近100萬億元之多,GDP增速為6.1%。在我國所有城市中,總共有17座城市GDP總量在1萬億元以上,我國「一萬億元GDP城市俱樂部」再次擴容,新增廣東省佛山市。
  • 成都、杭州和重慶三座城市,誰最有可能成為我國第五座一線城市?
    一線城市是我國城市中處於最高級別的城市,是在全國政治、經濟等社會活動中處於重要地位並具有主導作用和輻射帶動能力的大都市,我國目前大家認可的一線城市有四座,分別是北京、上海、深圳和廣州。2018年我國城市GDP總量在1萬億元以上的城市,總共有16座,分別是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天津、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青島、無錫、長沙、寧波和鄭州等
  • 目前我國共有九座「國家中心城市」,哪座城市有望成為第十座呢?
    尋找第十座國家中心城市截止2018年底,我國的城市化水平接近了60%,也就是說我國在14億總人口中有大約8.4億人都生活在城市裡。從行政區劃角度來看,我國城市數量超過660個以上,包括了直轄市、副省級城市、地級市和縣級市,如果把大多數縣的縣城算上,我國的城市數量在數千個之多。我國的這些城市,作為中心地,在人口數量、城市規模、城市職能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
  • 這些城市實際人口超過2000萬
    01近日,廣州市政府工作報告透露, 廣州市實際管理服務人口已經超過2200萬,目前常住人口為1530萬人,實際人口比常住人口多670萬人左右。這是廣州首次披露實際人口,但這一數字並不令人意外。廣州、深圳,雖無擴容之舉,但作為一線城市,商貿繁榮、產業發達、人口湧入,自然帶動城市實際人口水漲船高。02我國人口超2000萬的城市還有哪些?
  • 2019年人口淨流入最多的十座城市,其中有八座位於我國南方地區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的推進,到了2019年末,我國的城市化水平已經達到了60.6%,也就是說我國目前城市人口數量要多於農村人口數量,目前我國城市化的進程已經進入到了中後期,在這一時期,城市化的水平還會繼續提高,但是城市化的速度會逐漸下降,會逐漸出現大城市群和城市連綿帶,比如長江三角洲地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
  • 珠三角比長三角究竟差在哪?我國的世界級城市群為何只有長三角?
    城市化是指人口和各類產業活動在空間上集聚,鄉村地區轉變為城市地區的過程,城市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社會經濟發展是推動城市化的動力,而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深入使得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人類社會真正的城市化是在工業革命之後開始的,隨著城市化的推進,許多城市的規模不斷擴大,並逐漸形成了城市群。
  • 全球面積最大的六座城市,中國有兩座城市都上榜了
    英國倫敦,倫敦是英國的首都城市,它的面積大概是1577.3平方公裡,人口大約有800萬,它是全球面積排名第二的城市,同時它也是歐洲最大的城市。倫敦的經濟發展非常迅速,它在全球的影響力很大,許多知名的公司都在倫敦設有分部,這裡的機會很多。倫敦還是世界文化的大熔爐,坐落著許多建築物,因此,它也是一座旅遊城市。
  • 2019年廣東佛山市,終於成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第三座超1萬億元城市
    我國是一個國土面積超過960萬平方千米的巨型國家,國土面積排名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之後,位居世界第三位。我國國土面積如此巨大,自然地理環境差異顯著,人口分布、城市分布、工農業等產業分布也差異顯著,所以我國很難做到全國絕對均衡的發展,肯定會出現一些區位條件相對優越的地區,社會經濟發展速度較快,水平較高,從而成為帶動區域,乃至全國其他地區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 2018年人口流入最多的十個城市,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佔半壁江山
    其中深圳和廣州人口增長超過40萬;西安和杭州人口增長超過30萬;成都、重慶、鄭州、佛山和長沙人口增長超過20萬;寧波人口增長超過19萬人。其中,深圳市2018年新增人口數量最多,達到49.83萬人,位居所有城市第一位。
  • 「古都」西安有望兩年後,成為西北地區第一座超一萬億元GDP城市
    我國是一個國土面積十分遼闊的國家,我國陸地領土面積超過960萬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三位,這麼大的一個國家,在管理的時候我們習慣於根據不同地區的地理位置和自然人文地理特徵,劃分成若干區域,我國一般會劃分為東北地區、華北地區、華東地區、華中地區、華南地區、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等七大區域。
  • 我國人口超千萬以上的城市只有17個,GDP也超過萬億的有幾個
    我國改革開放40年來,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同時也伴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推進,誕生了許多超大型的城市,至今為止,我國常住人口超過千萬以上的城市已經有17個了,這些城市按人口規模的大小可以再分為四個梯隊。
  • 我國各方面都很相似的兩座城市,一個是成都,一個是重慶
    近些年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很多地區的發展都有了顯著的提高,尤其是西部地區,在我國的眾多地區中,西部地區由於地形地貌極為複雜多變,因此相對來說發展是比較緩慢的,不過最近幾年隨著成都和重慶的崛起,西部地區的發展也是在穩步提升的,其實成都和重慶不光發展同樣迅猛,更是在很多方面都給人一種極為相似的感覺
  • 我國適宜養老的兩座城市,節奏慢氣溫宜,第二座是全國最長壽地區
    而如今在我國也已經出現了很多養老城市,就比如一些海濱城市就是非常適宜的,比如大連,青島,威海等等,今天小編要介紹的並不是這3座城市,而是另外2座。其實成為適合養老的城市最大的吸引點還應該是當地的空氣和環境是比較好的,而且生活節奏也相對慢一點,所以才能稱得上是適合老年人居住。
  • 廣東有廣州和深圳兩座一線城市,為什麼江蘇和浙江沒有一線城市?
    城市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是人類文明高度集中的區域,城市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和非農產業,隨著城市化的推進,目前全球有超過一半的人口都生活在城市裡,截止2019年末,我國的城市化水平為60.6%,也就是說我國目前有超過8億多的人口都生活在大大小小的城市之中。目前我國的城市數量超過650個以上,其中位於我國城市「金字塔」頂端的就是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四座一線城市。
  • 繼「北上廣深」之後,哪座城市最有機會成為我國第五座一線城市?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就開始推進了城市化進程,近40年以來我國的城市水平不斷提高,截止2017年末,我國城市人口數量達到8.13億人,城市化水平達到58.52%。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目前我國的大小城市數量超過660多個,這些城市城市等級不同、經濟發展總量不同、人口數量不同、對外影響力也不同,被劃分為不同的等級。
  • 世界一線城市數量排名:美國7座,日本僅1座,那麼我國有幾座?
    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我們國家在很多領域方面的科技上都有了巨大的提升。以前因為科學家數量不多,只能先進行一些尖端科技的研究,但是現在中國科研人才越來越多,科研領域越來越廣,各項科技齊頭並進,均衡發展,令我們國家變得越來越美好。
  • 經濟強市10年人口版圖:珠三角4市成「人口贏家」
    人口普查的數據,將透露出眾多城市在過去10年的人口及經濟變化的「玄機」,而這在2019年的數據中已經初露端倪。  21世紀經濟研究院統計了2009年經濟排名前25強的城市,以及2019年經濟排名前25強城市,總共29個城市中(有4城市新上榜),珠三角4市:東莞、深圳、廣州和佛山,位列過去10年GDP前25位城市人口增幅第2、3、4和6位。
  • 全國16個城市人口過千萬,2020年這5座城市衝刺千萬人口
    人口總量及增量對於現代城市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部分經濟學家來看:人口,是城市競爭的結果。這句話其實並不難理解,隨著我國城鎮化率的不斷提升,高等教育和高鐵的軟硬因素影響,現階段我國年輕人口、目標人口正在從偏遠地區向縣城、從縣城向城市、從三四線城市向省會城市、中心城市、城市群核心城市流動。
  • 經濟強市10年人口版圖:合肥等新一線城市崛起 珠三角4市成贏家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經濟強市10年人口版圖:合肥等新一線城市崛起,珠三角4市成「人口贏家」目前,各地人口普查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隨著入戶登記各項工作順利完成,多地進入事後質量抽查階段。21世紀經濟研究院統計了2009年經濟排名前25強的城市,以及2019年經濟排名前25強城市,總共29個城市中(有4城市新上榜),珠三角4市:東莞、深圳、廣州和佛山,位列過去10年GDP前25位城市人口增幅第2、3、4和6位。
  • 我國的「超大城市」之廣州和成都,城區常住人口均在1100萬以上
    截止2016年末,我國總共有城市數量657座,根據這些城市人口數量的多少我們可以劃分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等五大類,等級越高的城市數量就越少。「超大城市」是指城區(城鎮)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我國目前超大城市數量僅為七個,分別是上海、重慶、北京、深圳、天津、廣州和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