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醒了,各項花費也如約而至,你總不能跟葡萄商量先放一個月假吧,也不可能給葡萄樹『降薪』。」3月的第一天,寧夏西鴿酒莊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言志,更新了微博動態。
從沉寂到萌發,復工復產後的葡萄酒莊面臨挑戰。
同樣在3月,捷報傳來。2020柏林葡萄酒大獎賽獲獎名單公布,寧夏22款葡萄酒摘得金獎,是中國榮獲金獎最多的產區。其中,西鴿酒莊出品的「玉鴿宋彩桃紅葡萄酒2017」榜上有名。
疫情之下,寧夏葡萄酒行業保持「口感」,以線上「藤蔓」探路,傳播品牌溫度。
寧夏葡萄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日漸明晰:打造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區品牌,全力培育大型旗艦酒莊,發展領銜產品。
等待「醒酒」:疫情之下修煉內功
2020年,註定是一個特別的年份,葡萄會記錄一切,以其特有的方式表達。
疫情發生後,賀蘭山東麓產區各酒莊啟動防控模式,如同「醒酒」過程,期待春天。
「疫情對行業的影響集中在銷售環節。張言志介紹,春節後的第一個季度,佔全年銷量的20-30%。今年,預計銷量將減少約30%。此外,每年3月舉辦的全國糖酒交易會確定推遲舉辦。延期對企業現金流會造成一定困擾。」張言志說。
這場戰「疫」,是對企業內功的考驗。
張言志說,曾看到過一篇分析文章,或具有參考價值。在「非典」發生的2003年,從後續觀察來看,那些內功好、基礎紮實、措施到位的企業,年終業績只是呈現少許下滑。
西鴿酒莊的「內功」,創始之初已有積澱。張言志的目標,即釀造被專業人士喜愛、行銷世界的「中國葡萄酒」。
截至去年底,寧夏建成酒莊92家。賀蘭山東麓是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酒莊酒產區,具備生產中高檔葡萄酒的基礎。
根植於有生命力的產區,為不同風味的酒莊合力抵禦風險,提供了堅實土壤。
隔空「碰杯」:線下體驗線上協同
「賀蘭山東麓」。據西鴿酒莊統計,這是其在電商平臺的搜索關鍵詞之一。2019年,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品牌價值位列全國地理標誌產品區域品牌榜第10位。
藉助線上「藤蔓」,寧夏賀蘭山東麓各酒莊,與消費者完成隔空「碰杯」。
1分鐘內,銷售單品212支——3月11日13:59,西鴿酒莊京東旗艦店開啟單品「秒殺」。「知名葡萄酒的背後,一定有一個知名產區。」張言志說。
「酒莊時間」並未靜止,以公司酒易酒倉小程序為依託,開啟全員營銷。近期,線上渠道趨於主導,但鑑於葡萄酒的文化特質,在張言志看來,「葡萄酒最有價值的銷售模式,仍是可接觸式互動的傳統模式。不過,線下體驗、線上消費,可能是未來的方向。」
「葡萄酒是餐廳的第5條桌腿」。防控期間,居家時間增多。「在中國,葡萄酒的家庭消費可能是未來的選項。不過『獨飲茶,眾飲酒』的傳統習慣,不會因為一次事件而改變,而是潛移默化的過程。」張言志分析。
「竹節」印記:逆境求生培育生機
「企業每經歷一次逆境,就會形成一個竹節,生命力會越強大。」2月中旬,酒莊在《致合作夥伴的一封信》中寫道。
此間,張言志得以思考和布局產品節奏和市場策略,其中包括籌備葡萄酒專賣店。為改變線下門店「信息孤點」現狀,擁有與其相對應的線上網店,是提高傳統酒水零售業效率的必然選擇。
「核心要義是情感式營銷。消費者沒辦法僅通過冰冷的酒標和隻言片語,了解一瓶酒背後的故事。」張言志說。
「將來回頭看,如果此時的策略是正確的,便是企業在困境中形成的竹節。」他說。
而數個酒莊的「竹節」匯聚,便構築起一個產區成長的韌性。
這個春天,賀蘭山東麓葡萄產業蓄勢待發:構建布局區域化、經營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發展產業化的產業支撐體系,全面提升產品競爭力、品牌影響力和產業帶動力。
風土「密碼」:產區使者講好故事
20萬塊賀蘭山石壘成的圓形建築,如田野中的藝術館。西鴿酒莊選址於賀蘭山東麓青銅峽鴿子山產區,擁有15000畝、22年樹齡以上的葡萄老藤。
2019年10月,西鴿酒莊通過世界最高標準的「BRC國際質量認證」,成為中國第一個通過該認證的酒莊。相信疫情結束後,消費者會更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這與我們的理念一致:拒絕農藥,回歸自然。」張言志說。
「一位法國業內前輩曾告訴我,葡萄酒,應當是風土信息的傳遞者。」張言志說。他對賀蘭山東麓產區一見傾心,這裡擁有一切他想要的「風土」。西鴿酒莊的理想即是「釀一瓶寧夏風土的好葡萄酒」。
他認為,必須明確產區的風土「密碼」。風土,是產區未來競爭的核心。
「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已列入中歐地理標誌互相保護協定附錄,為寧夏葡萄酒進入歐盟、提升市場知名度提供了有力保障。
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產業園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將培育賀蘭山東麓葡萄產業園區成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經濟體,打造成國內乃至世界一流的葡萄產業高地。
(文章來源:寧夏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