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三星堆的「阿卡密碼」

2021-01-09 搜狐網

第1頁:記錄阿卡人「蛻變」中的意外發現 第2頁:對三星堆的「阿卡解釋」

  解讀三星堆的「阿卡密碼」

  一個位於雲南西雙版納中緬邊境的阿卡人村寨,可能隱藏著解讀三星堆千古之謎的文化密碼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周雷

  一個是1986年震驚世界的四川廣漢三星堆考古發現:兩米多高的青銅大立人、巨大的青銅獸縱目面具、四個帶金面具的青銅頭像、四米多高的青銅大樹、六個神秘的輪形器、黃金權杖、六十多支象牙以及數量巨大的玉璋、玉琮等玉石器。

  這裡的青銅人像、動物不歸屬中原青銅器的任何一類。

青銅器上沒有留下一個文字。三星堆文化來自何方?

  一個是位於雲南西雙版納中緬邊境、316名村民的曼蚌阿卡人村寨:1996年結束遊耕生活,2003年結束刀耕火種生產方式;至今實行原始共產主義的生產制度,村民可以吟誦上溯至58代的口傳史詩。

  影視人類學者楊幹才、王毅夫婦在進行了7年的實地調查後發現,大量的物質證據和非物質線索,指向這兩個地理區隔遙遠,似乎不可及的區域——阿卡人與三星堆文化存在著密切關聯。

  12月10日,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的一行專家在「南方絲綢之路」的考察中,在昆明觀看了楊幹才、王毅「用現存的哈尼族文化解讀三星堆」的相關證據。從事多年三星堆研究的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四川師範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段渝,稱之為全新的視覺發現。

  記錄阿卡人「蛻變」中的意外發現

  楊幹才、王毅本為昆明廣告人,2001年變賣公司後進入曼蚌村寨,7年之間拍攝了200多小時的錄像帶、2萬多幅照片,寫下100多萬字的日記。

  他們已經會使用阿卡方言。2004年,楊幹才從一名外來者,成為村寨的寨老——負責商討村寨大事的「長老會」成員。

  2006年,楊幹才、王毅的紀錄片《蛻變》獲得「2006中國十大紀錄片獎」,入圍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和義大利撒丁國際民族電影節。

  此後,他們重新回到「現代社會」,一位朋友寄給他們一盤關於三星堆文化的紀錄片,他們看了之後大為驚異。

  「我們發現阿卡人的文化和民間敘述與三星堆有諸多關聯。」楊幹才說,「後來我們趕到三星堆博物館,捧著放大鏡看館藏器物——三星堆博物館至今無法解釋的諸多現象,在我們看來都可以從阿卡人生活的經歷中得到解釋。」

  12月10日,楊幹才在昆明給前來訪問的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的多位研究專家播放了《蛻變》片段,並對三星堆與哈尼文化的關係進行了系統解釋。

  段渝對楊幹才的比對解釋深表贊同,他對在場的記者說,楊幹才夫婦的發現讓人有打開天窗之感,很多謎團豁然開朗。

  據云南大學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所長楊慧介紹,阿卡人是哈尼族的一個支系,也就是一些人稱呼的「愛尼人」,自稱阿卡的他們是跨境民族,分布在中國雲南省南部、緬甸東北撣邦、寮國北部、越南西北部和泰國。阿卡使用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支,世代遊耕打獵,屬於典型的高山民族。

  在談話當中,楊幹才多次提到,理解到阿卡人與三星堆文化的關聯,完全是一次意外發現。

  《蛻變》紀錄片是楊幹才、王毅從其200多小時的紀錄電影素材中編輯出來的34個版本之一,整部紀錄片完全用本土人對白和鏡頭轉場構成:阿卡人將原始森林點燃,在褐紅色土地上播撒旱稻,在雨季過後收割;有人在瘧疾中辭世;阿卡人用最為原始的方式製作船棺,用吟誦了數千年的口傳史詩將靈魂送回家園;阿卡人的婚、喪、嫁、娶、生、老、病、死,和相伴的各種祭祀,都在影像中存留……

(責任編輯:王偉)

相關焦點

  • 三星堆文明,是史前文明嗎?它和落後的阿卡人有什麼關係?
    但是1986年發現三星堆之後,這個觀點就被推翻了,比商朝還早一千年的三星堆文明,那青銅技術似乎令人匪夷所思的,要比商朝高超很多。三星堆在日本展出時候,日本有意向按照我們古代的這種方法來做,結果失敗了。後來的研究表明,三星堆使用的青銅,從材料上就很不一般。怎麼說呢?他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合金。這些合金的技術非常高明。
  • 三十而立 三星堆文明之光愈發璀璨
    專家學者圍繞三星堆文明內涵與特質、三星堆考古學文化研究、三星堆器物及其反映的祭祀行為研究、長江上遊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研究、長江流域商周青銅文明研究、三星堆同時期世界文明研究及三星堆文明研究的新方法與新視角等方面進行了研討和交流,碰撞出了新的思想火花。
  • 三星堆遺址發掘出的七個神秘符號破解了嗎?是什麼意思?
    不可否認,三星堆文化是有別於中原文化的另一種存在,它的發現,絕對是我國考古界裡程碑式的發現,至今三星堆還有著很多不為人知,無法解讀的神秘,甚至有人將三星堆文化和外星人聯繫在了一起。有專家認為,三星堆文明來自今天的岷山一代,茂汶地區的氐人——古羌人,它位於我國西蜀地區,被認為是古蜀文化的源頭,從出土文物可以看出,它的文明形式,它的表現藝術,都沒有留下文字說明和記載,很多研究都只是在猜測的基礎上建立的。央視曾經播出了一期節目,首次展現了三星堆的七個神秘符號,這些符號到底代表什麼意思呢?
  • 為什麼不挖三星堆遺址?
    這次發掘只是三星堆遺址冰川的一瞥,從到1942出版的研究書籍通常被稱為「廣漢文化」,「巴蜀文化」。這次發掘之後,沉寂了近直到在月亮灣進行了一次試挖掘,這次發掘證實了月亮灣和三星堆是一個大型遺址,初步推斷玉石器時代為西周晚期至春秋前期。
  • 夏王朝遷都四川論——三星堆文明的新解讀之四(河洛廣記)
    按照李元星的解讀,夏桀又經歷了商朝的湯、外丙、中壬、太甲四帝,在南巢有30餘年或更長。夏桀去世後,他的諡號是「桀」。  三星堆遺址旁,有一條大河,今名鴨子河,古代稱雒水。秦漢時在廣漢設縣,就是雒縣。洛陽二里頭旁的洛河,古代也稱雒水。廣漢的雒水之名,或許就是夏桀從二里頭帶去的。三星堆的地形地貌與二里頭非常相似,這可能也是夏桀在這裡建立新都的原因。
  • 從彝族畢摩文化視角解讀三星堆和金沙遺址青銅立人像的差異性
    從彝族畢摩文化視角解讀三星堆和金沙遺址青銅立人像的差異性作者:勒巫吉布內容摘要:三星堆和金沙遺址的青銅立人像,給與世界主流學界的專家和學者一個非常困惑的差異性問題。對於這個讓主流學界極其困惑的差異性問題,從彝族畢摩文化視角解讀,那是理所當然的、也是一目了然的。
  • 三星堆金沙文明,為何是古蜀國文明發展的最高峰?
    在我國浩浩如煙的歷史長河中,最為遙遠而神秘的古代文明莫過於三星堆文明,而我們幾乎找不出什麼其他的文明能夠與之相媲美,毫不誇張地說,三星堆文明是古蜀國文化燦爛的幻影,是我國西南地區遠古文明的見證,是長江上遊流域文明的開端。
  • 盲盒手辦將面市 三星堆文創瞄準「年輕向」
    三星堆博物館通過直播首次展示了歷史三個月打造的綜合展館,4000平方米展廳, 394件(套)文物以全新展陳方式線上亮相。文物之外,「網紅堆」的文創產品也登陸直播,備受關注。直播間瞬時觀看人數最高達120萬人次,網友點讚超23萬次。三星堆博物館市場營銷部部長林維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了三星堆博物館的文創營銷思路,同時透露,跟隨潮玩路線的「盲盒」即將面市。
  • 神秘三星堆遺址文化
    自從上世紀我國發現三星堆古遺址,才挖了不到一半,就不敢再挖了,外界也不再流傳關於三星堆古遺址的考古消息了。考古學家是在掩飾什麼?還是刻意隱瞞什麼?還是在挖掘三星堆的過程中發生了詭異事件?據說發現外星人在7000年前曾入侵地球的證據。
  • ...40%展品首度展示-太陽神鳥 三星堆博物館 三星堆遺址 古蜀文明...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特別在寒假期間規劃《神秘北緯30度線——古蜀文明》展覽,展出四川三星堆遺址近140件古文物,這是臺灣首度展出完整的三星堆文物,且40%的展件為首度對外展示。
  • 人境主角|考古繪圖30年 三星堆國寶在他筆下纖毫畢現
    多來年,他幾乎畫遍了三星堆一、二號祭祀坑出土的所有文物,青銅神樹上引吭高歌的神鳥、青銅大立人所著華服、金杖上所刻的人臉、箭、魚身等信息,在他筆下纖毫畢現。有了照片,還要繪圖幹嘛?畫遍三星堆文物的羅澤雲,恰巧是廣漢人,老家就在三星堆不遠處。1986年,三星堆一、二號祭祀坑發現,當地老百姓聽說挖到「寶貝」了,都跑去看熱鬧。那時還在上高中的羅澤雲出不來,還因此遺憾了好久。
  • 《文明的軌跡2》 哥大教授講述三星堆
    作為中國古老文明代表性的三星堆青銅人頭像、青銅面具等10餘件文物,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藝術珍寶一同驚豔亮相,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目光。   《文明的軌跡2》 ?在BBC播出的《文明的軌跡2》第一集中,三星堆青銅人面像在第37分鐘出鏡,時長2分多鐘,講述了三星堆青銅人頭像、青銅面具,從奇異詭譎的青銅造型中來挖掘所具有的歷史科學文化藝術價值,從文物背後來解讀三星堆燦爛的古蜀文明。   大約三千年前,一個神奇的文明誕生在中國的西部——三星堆。
  • 三話齋|絲路三星堆
    三星堆姜建華千樹萬樹梨花已開過千萬年,我沿著歷史課本裡千裡眼的目光,聽著順風耳的召喚,來到星星的家園——三星堆,它為什麼叫這個名字,那裡有三顆星星嗎,那三顆星星又代表了什麼。飄過芬芳,也飄過霜雪,有岷江的奔騰咆哮一瀉千裡,有岷山的騰挪跌宕霜天萬裡的滋養,三星堆——一個不負世人,穿越亙古滄桑的詞語。
  • 解密:雲南邊境古老民族為何能懂三星堆怪異符號?
    四川汶川大地震並未對中國著名的三星堆古文化遺址造成損壞,依然供遊客遊玩。  位於四川廣漢南興鎮的青銅時代遺址——三星堆,收藏有上千件令人驚嘆的稀世珍寶。在這次汶川大地震中,三星堆兩件陶器被震落摔破,月亮灣城牆遺址輕度受損,但整體上,三星堆博物館經受了地震考驗。目前,三星堆博物館正對文物進行加固和修復。   三星堆博物館,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體型龐大造型怪異的青銅器。在館中展出的就達上百件,這些青銅器不僅給人帶來震憾,也帶來了千古謎團。
  • 三星堆遺址為什麼不繼續挖了?
    三星堆遺址一經發現便轟動了全世界。將三星堆放在夏商周的歷史背景下,三星堆出土的文物與中原文化相比,顯得是那麼的格格不入。以至於就有那麼一些人說:考古專家不敢挖了!考古工作者可沒那麼膽小。比膽子,誰能比過「刨疙瘩」的人?當然這是玩笑話。
  • 三星堆特展榮獲「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
    其中,《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四川古蜀文明特展》榮獲第十七屆(2019年度)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國際及港澳臺合作獎。 據了解,「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獲獎展覽均是目前國內博物館陳列展覽最高水平的代表,該活動從1997到2020年,已成功舉辦17屆。
  • 開發文創衍生品 三星堆與四川華可強強聯手
    中國網3月18日訊 3月16日,廣漢三星堆博物館與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創意產業聯盟會員企業四川華可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就IP文創產品開發授權正式籤約,標誌著三星堆博物館與四川華可已提前布局提振市場信心、釋放消費潛力。三星堆博物館館長朱家可先生,四川華可董事長龔宇先生、副總經理沈一紅女士等出席籤約儀式。
  • 《詩經》《甘棠》《小星》把三星堆金沙隱喻
    《詩經》《甘棠》《小星》把三星堆金沙隱喻倪寄如中華的《尚書》《詩經》《山海經》《史記》「竹書」「清華簡」等都記述了世界史的履歷,華漢「六書」「讖緯(經緯圖騰)」可以基本破譯世界數萬年人類歷史的秘密,萬年舞陽中國與7300年前蚌埠「
  • 三星堆發掘的7個神秘符號,記載了外星人的秘密,是真是假?
    李白在蜀道難中寫道,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就說的是這段歷史,但三星堆的詭異並不僅限於此。在最初三星堆在發現之後,央視曾經展示過三星堆出土的七個神秘符號,也是僅有的七個字符。這些符號到底是什麼意思?又代表了什麼事物?這七個符號最初看的時候其實非常像甲骨文,因此很多人在猜測中會認為他是古蜀國的一種文字,只是缺少歷史記載,因此才未能解答。
  • 令人疑惑的三星堆竟與山海經有關聯?三星文明來自何處?至今不解
    當三星堆出土大量的文物之後,在研究中發現三星堆竟然和山海經有著莫名的關係!這讓人難以置信,兩個不同時代的能有何關聯?三星堆古遺址在四川省廣漢市西北部的鴨子河南岸,面積大約12平方千米,距今也有5000-3000年的歷史,也是至今為止在西南地區所發現範圍最大、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延續時間最長久的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