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金沙文明,為何是古蜀國文明發展的最高峰?

2020-12-17 文史君曰

在我國浩浩如煙的歷史長河中,最為遙遠而神秘的古代文明莫過於三星堆文明,而我們幾乎找不出什麼其他的文明能夠與之相媲美,毫不誇張地說,三星堆文明是古蜀國文化燦爛的幻影,是我國西南地區遠古文明的見證,是長江上遊流域文明的開端。

三星堆文明,古蜀國文化文明歷史最輝煌的見證

古蜀國是一個由原始部落發展而來的小國,氏族文化、祭祀文明這些原始社會具有的社會特徵在這裡表現得也十分明顯,古蜀人由岷江上遊發展而來,逐漸轉移到蜀地定居,並建立國家。然而,鑑於蜀地不曾出土過任何文字,有關於蜀的記載也一直是從中原各國得來,最先是在商代的甲骨文中有過記錄,再到後來就是東晉時期才有記載了。而因著古蜀國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將它與周邊隔絕開來,對於中原文明來說,古蜀國一直是神秘不可窺測的,即便是在現代的考古學家眼裡,先進燦爛的古蜀國文明仍然存在許多謎團。

在古蜀國中,最為突出的使它風格詭譎的祭祀文化,這一點不僅讓人聯想到與所處時期大致相同的瑪雅文明,而它們的共同之處遠不止於此,這二者都是人類歷史上燦爛至極的古代文明,卻同樣在歷史上毫無詳細記載並神秘消失,就連文字也不曾發現過。而經後人證實,瑪雅文明的消失是因為遠古瑪雅人不懂得保護生態,使用周圍大量的木材進行祭祀、生活的需要,久而久之,樹木被砍伐一空,水土遭到破壞,洪水一來,瑪雅文明立即毀於一旦。

但確實,這兩大文明的共同點也有著同樣的悲哀之處。

經過現代的專家對於地球氣候歷史的研究發現,古蜀國末期所處的時代,恰恰好趕上了全球氣候突變,當時的成都平原洪水爆發,正處於成都平原中的古蜀國都城也未能倖免於難,氣勢洶洶的洪水穿城而過,捲走了城內的房屋和居民。

但是能捲走的是房屋和居民,卷不走的,是亙古存在的古蜀國文明

1929年的春天,四川省廣漢市南興鎮月亮灣的農民燕道誠在住宅旁掏水溝時,發現了一坑精美的玉器。這些玉器具有濃厚的古蜀國地域特色,引起了世人廣泛關注,也「驚醒」了沉睡幾千年的「三星堆文明」。

1986年,對廣漢境內文物的發掘工作終於展開了。考古工作者就在廣漢三星堆一帶發掘出了兩座大型祭祀坑,出土了1000多件美妙絕倫的珍貴文物!出土文物之多,價值之高,引起了世界轟動。這些遺址被稱為「三星堆文明」,經考證,屬於3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這些遺址的出土,充分證明了傳說中的古蜀國原來真的存在,輝煌燦爛的三星堆文明就是有力遺址的證據。

三星堆文明的一個奇特之所在處,就是這裡出土了數量眾多的青銅面具。在此之前,在殷墟一帶也出土了許多精美的青銅器,包括鼎、盆等,但沒有一件青銅面具。三星堆遺址中出土的青銅面具,幾乎全是粗眉毛、大眼睛、高鼻梁、闊扁嘴,沒有下頦,表情似笑非笑,似怒非怒。

遺址中還出土了一尊細而高的青銅鑄成的人像,其相貌和青銅面具的特徵相同,穿著一件燕尾服式的袍子,赤著腳,站在一個高高的底座上。銅像身高170釐米左右,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青銅時代青銅像。銅像兩手一高一低,呈握東西狀。但該銅像出土時,手中沒有發現握有東西。而且,如此細高的銅像在站立時,手中稍有負重就會傾倒。專家推測,這個銅像的神情和手勢,像是一個不同於平常人的巫師,應是在祭祀中用到的道具。

在眾多的青銅人面像裡,有3件著名的「千裡眼、順風耳」造型。它們不僅體型龐大,而且眼球明顯突出眼眶,雙耳更是極盡誇張,長大似獸耳,大嘴亦闊至耳根,使人體會到一種難以形容的驚訝和奇異。而它們唇吻三重嘴角上翹的微笑狀,又給人以神秘和親切之感。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高65釐米、寬138釐米,圓柱形眼珠突出眼眶達16.5釐米其中一件鼻梁上方鑲嵌有高達66釐米的裝飾物,既像通天的捲雲紋,又像長有羽飾翹尾卷角勢欲騰飛的夔龍狀,顯得無比怪誕詭異,為這類揉合了人獸特點的碩大縱目青銅人面像增添了煊赫的氣勢和無法破解的含義。

除面具和人像之外,三星堆文物中還出土了青銅神樹、太陽神鳥金箔、黃金權杖。 

青銅神樹:

它應該是古代蜀人心目中一棵具有複合特徵的通天神樹。青銅神樹通高3.96米,樹上九枝,枝上立鳥棲息,樹幹旁一龍援樹而下,生動細膩而瀰漫著神秘氣息。樹的底座象徵神山,樹幹代表連接天地,樹上的龍代表溝通天地的交通工具,樹上象徵生命的鳥,表達著對太陽和生命樹的崇拜。它既是十日神話傳說中扶桑與若木的象徵,又是天地之中建木的寫照。

太陽神鳥金箔:

太陽神鳥是古蜀人早期部落的圖騰,「神鳥繞日」表達了中華先民嚮往太陽、崇尚光明的飛天夢想。整器呈圓形,器身極薄。圖案採用鏤空方式表現,分內外兩層。內層為一圓圈,周圍等距分布有十二條旋轉的齒狀光芒;外層圖案圍繞在內層圖案周圍,由四隻相同的逆時針飛行的鳥組成。有專家說這是古蜀人對太陽的崇拜,有的認為這是古蜀曆法的象徵,更有甚者身為金箔中間的黑洞,象徵著古蜀國人民對宇宙的探索。

黃金權杖:

三星堆出圖的黃金權杖被解讀為"魚鳧王杖"的金杖,視為三星堆之主的信物。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最長的金杖。金杖下端為兩個人頭像。上部刻有相同的四組紋樣,上下左右對稱排列。圖案中的每一組紋樣,都由魚、鳥、箭組成。然而這個造型精緻的權杖,它的主人真的是魚鳧王嗎?傳說中的魚鳧王又是什麼樣的?

古蜀國的先民們為我們留下了太多的謎團,那個曾經在西南之地輝煌的文明,卻在突然之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留給我們的只剩下惋惜和無盡的想像。

我們知道,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殊不知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還有除此四大文明之外的其他更多的文明存在,甚至其文明程度遠超其他四大文明,只是我們目前還無法解密而已。

三星堆文明,以它絕無僅有的歷史、學術價值成為了世界考古學上的「世界第九奇蹟」。

三星堆文明與長期以來人們對巴蜀文化的認識大相逕庭,甚至有些地方是完全不同的。它的發現也驗證了古代文獻中對古蜀國記載的真實性。以前,有人認為在古蜀國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地方,與中原文明沒有關聯或很少有交往。而三星堆遺址的發現證明,它應是我國商周時期前後一個重要的諸侯國,它的文化雖然具有獨特性,但與中原文化有著一定的淵源。三星堆的發現毫無疑問可稱之為重大發現,它完全可與當今世界上的一些重大發現相提並論。

金沙遺址,三星堆文明輝煌的延續

2001年2月8日。一個初春的下午,成都市西郊蘇坡鄉金沙村,一群工人正在蜀風花園大街的工地上汗流浹背地施工。突然,有人在挖出的泥土中發現了異樣:大量白色的骨狀物,還有一些石人、圓形石器和一些銅器等,便高聲的喊著:「挖到寶物了!」只見斷壁上掛著一些白色的骨質物,還有一些其它的東西。人們猜測著:是不是挖到古墓了。

施工人員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得到消息後,考古發掘人員立即趕到。很快,他們就從遺址中清理出珍貴文物多達1000餘件,絕大部分屬於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少部分為春秋時期。文物包括金器30餘件、玉器和銅器各400餘件、石器170件、象牙器40餘件,出土象牙總重量近一噸。此外還有大量的陶器出土。

在出土的金器中,有金面具、金帶、圓形金飾、喇叭形金飾等30多件,其中金面具與三星堆的青銅面具在造型風格上基本一致,其它各類金飾則為金沙特有。玉器種類繁多,且十分精美。其中最大的一件是高約22釐米的玉琮,顏色為翡翠綠,雕工極其精細,表面有細若髮絲的微刻花紋和一人形圖案,堪稱國寶,其造型風格與良渚文化的完全一致。出土的400多件青銅器主要以小型器物為主,有銅立人像、銅瑗(yuàn)、銅戈、銅鈴等,其中銅立人像與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立人像相差無幾。石器有170件,包括石人、石虎、石蛇、石龜等,是四川迄今發現的年代最早、最精美的石器。其中跪坐人像造型栩栩如生,可能是代表當時貴族的奴隸或戰俘,這表明當時的蜀國已比較強大。

金沙遺址的出土文物,很多都是有特殊用途的禮器,是當時成都平原最高統治階層的遺物。它們在風格上與三星堆文物相似,表明金沙文化與三星堆文化有著較為密切的淵源關係。

在金沙遺址中,出土了一具19.6釐米高的青銅小立人與在三星堆出土的高達2米多的青銅立人相比,它們雖然高矮差別懸殊,但造型極其相似:同樣的長衣,同樣的姿態,空空的手中似乎都握著什麼東西。僅僅這兩個青銅立人,就足以說明三星堆文明和金沙文明之間的深厚淵源。奇怪地是,揭示金沙與三星堆神秘關聯的各種文物,幾乎全部集中遺址中的祭祀區。三星堆的祭祀坑中出土了大量的象牙、青銅器,似乎是某種特別的儀式,而出土的文物中,很多都有被灼燒過的痕跡,有些則被人為地破壞過。金沙遺址中的青銅器也一樣,很多已經碎裂成殘片。在金沙遺址還發現了一些青銅神鳥,它們和三星堆神樹上的掛件極為相似。

種種跡象都表明,三星堆文明因某種特殊的原因從廣漢突然消亡後,遷徙到了以金沙為中心的寬闊地帶,並在此延續和發展。金沙遺址是處於古蜀文化分期的中段,它晚於三星堆文化。

金沙遺址告訴我們,三星堆文明在突然消亡以後,原來並沒有從這塊土地上滅絕,而是悄然遷徙到了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帶,繼續以其獨特的文化面貌發展著。

古蜀國和古蜀人到底來自何處,千古以來都是一個謎團。在發現三星堆和金沙遺址之前,人們曾發掘出寶墩文化遺址。寶墩文化是一種石器文化,而三星堆文化和金沙文化是一種高度發達的青銅文化,古蜀先民的生產力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從石器發展到青銅器,這兩種不同水平的文明是如何過渡的呢?從時間的延續性和文物特徵的相似性上,已經可以確認金沙遺址直接承接了三星堆文化的精髓,並發展壯大,三星堆和金沙先後都曾是古蜀國的國都。那麼,古蜀國為什麼要將都城從三星堆遷到金沙呢?

幸好,逝去的古文明一個個被發現了,哪怕被發現的只是冰山一角,消失的古國景象也像潮水般不可遏仰地重現在今天我們的眼前。事實告訴我們,成都平原也是一個文明之花長久綻放的土地,擁有著高度發達的物質、精神生活。 

當成都平原古文明到達它頂點時,古蜀國北控漢中地區,在漢水上遊與楚、秦、巴角逐;南包涼山州及雲南北部,役使著氐羌及西南夷眾多部落;東邊稱霸川東,與巴、楚相抗衡。而當時開放的文明中心成都,就像太陽一樣,向東亞大陸的西南隅放射著文化的光芒。

結語

古蜀國,是我國文化文明歷史上的關鍵一環。

它開篇於夏商,傳承了幾千年。

它的存在,證明了蜀地的文明,更展示了我們中華文化的悠久和古老。

三星堆文明、金沙遺址,是輝煌歷史的見證。

而黃金權杖、青銅神樹、 太陽神鳥金箔等,則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文明符號和密碼。

古蜀國的歷史,還在發掘之中。

但是,璀璨、絢麗的古蜀國文化,已經在當今世界的文明時空中,構成了永恆

相關焦點

  • 三十而立 三星堆文明之光愈發璀璨
    1986年7月18日、8月14日,在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南面先後發現的兩個商代祭祀坑是遺址考古半個多世紀以來最為重要的發現。    兩坑大宗精品文物的橫空出世,轟動世界,確鑿無疑地證明了三千年前古蜀國的存在,古蜀史的源頭及古蜀國的中心也因三星堆而得到確認。    時間轉瞬即過,三星堆走過了兩坑遺址發現後的30年保護傳承之路。
  • 「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秘寶展」移展高雄(圖)
    「神秘北緯30度線——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秘寶展」在高雄揭幕。(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中國臺灣網5月22日高雄消息  日前,「神秘北緯30度線——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秘寶展」移展高雄,在新光三越百貨股份有限公司高雄左營店隆重開展。此次高雄展出是三星堆、金沙珍貴文物赴臺巡展的第三站也是最後一站。
  • 抓住古蜀文明的唯一性
    對此,三星堆博物館的資深講解員唐敏認為「角度新穎」。聽聞「名人大講堂」開講古蜀文明,他特地趕來講座現場。唐敏表示,傅小凡教授以非考古專家的身份,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三星堆和金沙文明一脈相承,三星堆體現了古蜀國在宗教信仰方面的追求,金沙文化則從藝術和審美上呈現古蜀國的精神世界。」唐敏說,「這給以三星堆為代表的早期文明研究,注入了多樣性和豐富性,也為我們帶來了更廣闊的思路。」
  •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許傑:把三星堆和金沙文明介紹給世界
    他表示,「千古遺珍」展的最大遺憾是沒能把金沙文化帶到北美,隨著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新館的落成,他非常樂意把三星堆、金沙甚至寶墩時期的古蜀文明帶到美國甚至全世界。□本報記者 吳曉鈴  考古發現改觀了對四川的認識  1990年,許傑離開上海博物館,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修學,攻讀博士的研究方向就是中國早期藝術與考古。
  • ...40%展品首度展示-太陽神鳥 三星堆博物館 三星堆遺址 古蜀文明...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特別在寒假期間規劃《神秘北緯30度線——古蜀文明》展覽,展出四川三星堆遺址近140件古文物,這是臺灣首度展出完整的三星堆文物,且40%的展件為首度對外展示。
  • 除三星堆以外古蜀文化的第二個證明——金沙遺址
    浪漫主義詩人李白這樣描述古蜀國的歷史:「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而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在三星堆未被發掘之前,虛無縹緲的歷史傳說一直就是古蜀國歷史的全部。2001年2月8日,在成都市區西北部金沙村的施工中大量發現了象牙、銅器、玉器、石器等,將古蜀文明都帶入到了新的篇章——金沙文明被發現了。在遺址的中部,有面積約為1萬平方米的人工卵石設施。
  • 〔讀城〕成都金沙遺址之謎,古蜀國才是「絲國」CHINA?
    文/劉興詩 圖/吳燕子自從金沙遺址繼三星堆遺址被發現後,這兩大古蜀文明遺址幾乎晃花了世人的眼。在我們沉醉於古蜀人精美的器物,試圖想像他們3000年前的生活場景時,卻有太多的謎需要我們去破譯和追問。住在金沙古城的人,是什麼人?
  • 為什麼不挖三星堆遺址?
    新石器時代至春秋早期中期的建築遺址「祭壇」型文物、器物坑、墓葬的發現,向人們展示了古蜀文明的恢弘與險惡,其中,銅像銅面具、祭壇和神樹,與中原文化不同,是三星堆遺址獨有的。這些奇特奇形怪狀的出土文物充滿了難以解釋的謎團,至今尚未完全解開。
  • 揭開古蜀國三星堆的神秘面紗: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震撼中外的三星堆文明一、何為三星堆文明?三星堆位於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鎮。1980年至1981年間考古學界把三星堆遺址第二期起連續幾期文化遺存稱為三星堆文化 。距今已有3000-5000年的歷史三星堆古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分布面積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歷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現有保存最完整的東、西、南城牆和月亮灣內城牆。
  • 令人疑惑的三星堆竟與山海經有關聯?三星文明來自何處?至今不解
    當三星堆出土大量的文物之後,在研究中發現三星堆竟然和山海經有著莫名的關係!這讓人難以置信,兩個不同時代的能有何關聯?三星堆古遺址在四川省廣漢市西北部的鴨子河南岸,面積大約12平方千米,距今也有5000-3000年的歷史,也是至今為止在西南地區所發現範圍最大、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延續時間最長久的古城。
  • 古蜀文明再吐芳華——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綜述
    而這一次行業盛會,正值國家考古新政出臺、四川建設文化強省的「風口」,考古文博事業力爭更上層樓,古蜀文明也藉助考古與現代手段再吐芳華。  一扇展示四川考古成果的窗戶  三星堆祭祀坑橫空出世、金沙太陽神鳥翩翩起飛、城壩遺址獲全國「田野考古獎」一等獎……在四川頻頻贏得全國考古界矚目之前,中原地區是考古界的「焦點」。
  • 「三星堆」來到了上海,古蜀「人與神」呈現上大博物館
    11月21日,「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在上海大學博物館舉辦,展覽以16件(套)文物(8件國家一級文物、2件國家一級文物、5件文物複製品、1件文物仿製品)概覽式展示長江上遊地區先秦時期古蜀文明成就的傑出代表——三星堆文明的璀璨與輝煌。如何以16件展品概括「三星堆」文明的始末,也頗具挑戰性。
  • 145件(套)蜀寶「出差」羅馬 四川古蜀文明特展驚豔亮相
    羅馬當地時間3月25日下午6點半,來自四川三星堆的青銅人頭像投映在羅馬圖拉真市場及帝國廣場博物館上,這座擁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建築顯得美輪美奐。由四川省文物局、羅馬市文化遺產監管局聯合主辦,羅馬圖拉真市場及帝國廣場博物館承辦的「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四川古蜀文明特展」在這裡盛大開幕。
  • 「萬物有靈」——四川古蜀文明數字展亮相墨西哥 古蜀文明與瑪雅...
    推動古蜀文明與瑪雅文明共鳴,進行跨越時空、跨越民族、跨越地域的對話交流,是四川與墨西哥文博界共同的歷史使命。四川與墨西哥雖然相隔千山萬水,但浩瀚的太平洋阻隔不了彼此的友誼。中國有句古語「百聞不如一見」,熱情歡迎墨西哥朋友到四川看看三星堆,金沙,九寨溝,大熊貓基地,走走看看。
  • 金沙遺址中的太陽神鳥金飾,為何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
    結合以往的考古發現,太陽神鳥是古蜀人對三星堆文化鳥崇拜的繼承與進一步發展。所以可以看到,太陽神鳥的周圍,環繞著四隻飛鳥。而飛鳥和太陽紋飾的數目分別是四和十二,顯示著古蜀人的智慧,也象徵著四季的輪迴。歲月的流逝。
  • 金沙象牙 一牙知古蜀
    猜「象」  □專家推測亞洲象數量大大減少的原因,極可能是它的生存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推斷應是遺址區古氣候從溫暖溼潤逐漸變乾旱的波動所致。  真相  □從這些象牙可以窺知最真實的歷史。因氣候變化而四處遷徙的古蜀人,在尋求適宜環境的過程中,慢慢形成了古蜀文明發展的圖譜。
  • 三星堆文明管窺: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自稱之謎
    2017年6月28日,由山東博物館、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聯合主辦的《太陽的傳說——三星堆·金沙遺址出土文物菁華展》在山東博物館開展。展覽特別強調了三星堆和金沙文化具有的太陽信仰,現在我們就來談談夏人的太陽崇拜文化。
  • 三星堆遺址會不會就是一直都未找到的夏朝都城?
    而古蜀國三星堆和金沙遺址所出土的大量文物(包括陶器和青銅器)都跟目前公認的夏代晚期遺址二里頭有非常多的相似性。陶器最能體現一個地區人們日常生活的概況。而作為三星堆和二里頭都使用一種叫做陶盉(hé)的陶器。
  • 《詩經》《甘棠》《小星》把三星堆金沙隱喻
    《詩經》《甘棠》《小星》把三星堆金沙隱喻倪寄如中華的《尚書》《詩經》《山海經》《史記》「竹書」「清華簡」等都記述了世界史的履歷,華漢「六書」「讖緯(經緯圖騰)」可以基本破譯世界數萬年人類歷史的秘密,萬年舞陽中國與7300年前蚌埠「
  • 三星堆文明,是史前文明嗎?它和落後的阿卡人有什麼關係?
    很多人都認為這一定又是某個神秘靈異的文明。所以有人就把這定名為三星堆文明,後來還被評選成為世界第九大奇蹟。世界上最高的青銅神樹神秘的三星堆文明三星堆文明被選為世界第九大奇蹟,那為什麼要給它這麼高的地位呢?這是因為有人發現,出土文物裡面似乎包含著很高的科技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