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遺址中的太陽神鳥金飾,為何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

2020-12-20 文化星河

前言:中國文化遺產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文物局,為保護保存在中國境內的珍貴的歷史文物、歷史遺址、藝術形式而啟動的計劃。如果熟悉的人,或許能夠記得它的標誌的造型,其中間的太陽神鳥,讓人的印象深刻。這個圖案是誰設計的,有著怎樣的含義,又有著怎樣的前世今生呢?

一、商周太陽神鳥金飾

這樣一件極具現代感的文物,很難想像是先民製作於商周時期,發現於成都的金沙遺址。它動感而簡潔,有著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現在一般認為,太陽神鳥金飾能夠顯示出古蜀人對太陽的崇拜和象徵意義。太陽神鳥噴射出的光芒所寓意出的一個旋轉的太陽,表達著古代蜀人對太陽的熱愛。結合以往的考古發現,太陽神鳥是古蜀人對三星堆文化鳥崇拜的繼承與進一步發展。所以可以看到,太陽神鳥的周圍,環繞著四隻飛鳥。而飛鳥和太陽紋飾的數目分別是四和十二,顯示著古蜀人的智慧,也象徵著四季的輪迴。歲月的流逝。

二、中國文化遺產的發展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國之一,擁有著類別十分齊全的文化遺產,也是自然和文化遺產擁有的比較多的國家之一。而中國文明5000年的發展歷史,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1985年,中國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締約國之一。1987年,中國正式加入並有越來越多的文化遺產得到了世界的認同。2006年開始,我國設立文化遺產日。

三、古蜀國的圖騰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的原因

古代蜀國歷史悠久,發源於黃帝之子昌意,而以往的考古發現證實,成都平原存在著與中原地區風格迥異的三星堆文化,其中的青銅面具,青銅樹,代表著高度發達的青銅文明。而繼承三星堆文化的,是春秋早期的十二橋文化,其中十二橋文化的代表,就是震驚世界的金沙遺址。而金沙遺址中出土的這一個小型的金飾,十分的袖珍,卻無不顯示著古蜀文明的高超技藝。金沙遺址的發現,是中華文明的又一大重大的發現,其中蘊含著繼往開來的精神,以及團結奮進、和諧包容等代表著中華文明的特質。商周太陽神鳥金飾圖案目前被國家文物定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同時其本身亦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小結: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盡艱險,飽受滄桑。但也在一代又一代優秀的中國人傳承下,堅強地屹立於民族世界民族之林。保護好中國文化遺產,既是中國的責任,更需要全世界的合作。金沙遺址的發現,有著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寓意,而做一枚小小的金飾,正飽含著對中國文化遺產的珍視與期望,希望它成為中國文化的窗口,讓世界知道中國文化之美。

相關焦點

  • 聽文物講故事|金沙太陽神鳥: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
    它來自三千年前的古蜀,從泥土中一波三折地被翻找出來,它被選定為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它就是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商周太陽神鳥金飾。成都金沙遺址是21世紀我國第一個重大考古發現,太陽神鳥金飾就是從金沙遺址出土的「國寶重器」,被定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同時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只有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才能欣賞到這件獨一無二的國寶。它不過手掌大小,整體呈圓形,上面的圖案分為內外兩層,外層由四隻首尾相連的飛鳥構成,朝逆時針方向飛行。
  • 「文化遺產標誌」起爭議 雙鳥圖與太陽神鳥誰合適
    2001年出土於成都金沙遺址的太陽神鳥金飾。8月12日電 據光明日報報導,中國歷史文化遺產標誌申請——成都「太陽神鳥」與寧波「雙鳥朝陽」誰更合適?浙江省餘姚河姆渡遺址博物館館長葉樹望認為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雙鳥朝陽」更適合做中國文化遺產標誌。今天他們已正式向國家文物局發去報告,對正在公示中的中國文化遺產標誌提出建議。
  • 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 你認識嗎
    它來自三千年前的古蜀,從泥土中一波三折地被翻找出來,它被選定為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它就是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商周太陽神鳥金飾。成都金沙遺址是21世紀我國第一個重大考古發現,太陽神鳥金飾就是從金沙遺址出土的「國寶重器」,被定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同時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只有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才能欣賞到這件獨一無二的國寶。它不過手掌大小,整體呈圓形,上面的圖案分為內外兩層,外層由四隻首尾相連的飛鳥構成,朝逆時針方向飛行。
  • 它出土時已揉成一團,還原後卻驚豔世界,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
    2001年2月8日,成都金沙遺址被發現,在不斷的發掘過程種,金器、玉器、銅器和象牙無論數量和規格都令人嘆為觀止。2月25日,一件已經揉成一團的金飾品出土。考古隊員不敢怠慢,小心翼翼將它展開還原,結果是令人震驚的。這件文物,成為了整個金沙遺址中最有價值,最富盛名的。
  • 單霽翔:太陽神鳥代表了古代中國人民的智慧
    本報訊(記者 吳曉鈴)出土於成都金沙遺址的太陽神鳥金箔,十多年前被評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中國出土文物眾多,為何太陽神鳥這片小小金箔,能成為文化遺產標誌?
  • 工人挖出一薄片,卻被揉成了紙團,4年後為何成為了鎮國之寶?
    對考古有了解的朋友應該聽說過成都金沙遺址,可能成都金沙遺址沒有三星堆遺址那麼的名頭響亮,但是成都金沙遺址的出土同樣是震驚還被外,出土的文物更是讓人嘆為觀止,其中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件商周太陽神鳥金飾更是被國家列為的九大「鎮國之寶」之一。
  • 【遊記】太陽神鳥的故鄉,金沙遺址博物館
    1/遺址概況 來之前只知道金沙遺址還有太陽神鳥這兩個名字而已,本著多長見識的原則來這裡參觀。與大部分遺址的發現或者說發掘原因一致,這是在2001年2月8日下午,某房地產開發集團的挖掘機在開挖蜀風花園大街工地,在抑仰翻合中,堆積沉睡了三千年的泥土被翻了個底朝天,眼尖的村民在混雜的泥土中發現了大段的象牙和玉器,金沙遺址便這樣被發現。在隨後的發掘中,太陽神鳥的發現更加具有戲劇性:它的出土過程也是一波三折。
  • 探古蜀王國、賞大足石刻 在金沙領略成渝雙城文化之美
    有什麼旅行路線可以把熊貓、太陽神鳥、萌寵一網打盡?7月19日,成都市跨省團隊旅遊在金沙遺址博物館宣告重啟,重磅發布了包括「暑期研學遊」在內的六大主題文旅線路、產品及優惠政策。在十條推薦線路中,金沙遺址博物館與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熊貓綠道等並列一線,為省外遊客串聯起一條盡享成都歷史與自然兩大名片的絕佳線路。
  • 這裡發現了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揭開古蜀王國的神秘面紗
    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是四隻金色的鳥環繞在太陽周圍,形成了一個圓形的LOGO。這個標誌就來自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文物——「四鳥繞日」。蜀水巴山,人傑地靈,鍾靈毓秀。因其形狀,被稱為「太陽神鳥」,全稱為「商周太陽神鳥金飾」。它再現了遠古人類「金烏負日」的神話傳說,體現了古人對太陽的崇拜,也是「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的體現。它證明從三星堆到金沙,在三千多年前,曾有一種文化與中原並駕齊驅,甚至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古老文明碰撞、融合。2005年8月16日,金飾圖案被定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並將其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
  • 快到金沙遺址看大足石刻
    2020年8月16日,是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金飾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十五周年紀念日。由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主辦的「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展覽昨日在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幕,使這個紀念日更具經典傳承的特別意義。
  • 一薄片被揉成了紙團,4年後為何成為了鎮國之寶?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知道我們中國的九大「鎮國之寶」呢?估計大部分人是說不出來的,咱們今天要說的這件國寶就是其中之一的商周太陽神鳥金飾,但是這件國寶曾經卻遭遇了毀滅,其實也是我們考古隊不知道它的價值,而意外差點令其損毀,好在最後沒有被破壞,實在是慶幸!
  • 被揉成一團的文物,修復後大放異彩,成為驚豔世界的國寶
    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史籍資料也只能讓我們管中窺豹,了解那一剎那的片段而已。隨著近一個世紀考古工作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故事,讓我們心馳神往,也改變了我們以往的認識。比如在2001年發現的金沙遺址,就是如此。它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被譽為本世紀初中國第一個重大考古發現。
  • 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太陽神鳥,有什麼象徵意義?
    華夏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那麼中國文化遺產的標誌是什麼樣子的呢?又有什麼象徵意義呢?圖片來自網絡圖案的正中描繪的是順時針旋轉的太陽,一共放射出12道光芒,象徵12個月;周圍逆時針飛翔的四隻鳥,象徵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也象徵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鳥的腳為三趾,即所謂
  • 金沙遺址首次亮相臺灣
    古蜀傳奇館展示悠遠的歷史  中國臺灣網12月16日 金沙遺址是四川省繼三星堆之後又一個重大的考古發現。金沙遺址的發現,極大地拓展了古蜀文化的內涵與外延,對蜀文化起源、發展、衰亡的研究有著重大意義,特別是為破解三星堆文明突然消亡之謎找到了有力的證據,並將成都市的建城史從距今2300年提前到距今3000年左右。  金沙遺址首次發掘於2001年,對大多數臺灣民眾來說是久聞其名未見其形。
  • 成都金沙遺址與重慶大足石刻組團「出道」!
    《學術文化交流備忘錄》,標誌著巴蜀兩大文化遺產正式牽手,在文化遺產保護、學術科研交流、展覽交流、文物保護、宣傳推廣、社會教育、公眾服務、文創開發、智慧博物館項目等多領域開啟合作。經過一個多月的籌備,兩家博物館於8月2日官宣正式「出道」,攜帶著獨特的巴蜀文化基因,給遊客帶來「點石成金」的文旅體驗。金沙遺址位於成都市區的金沙遺址,是中國進入21世紀後第一個重大考古發現。遺址出土了大量金器、玉器、青銅器、石器和成噸的象牙。其中,金沙出土金器200餘件,是國內同時期出土金器最多的遺址。
  • 大足石刻和金沙遺址將「組團出道」 多件鎮館之寶亮相
    金沙和大足「點石成金」組合的「出道首秀」即將上演。8月3日,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發布官宣,8月16日,兩館合作舉辦的《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特展將在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幕。之前,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籤訂《學術文化交流備忘錄》,標誌著巴蜀兩大文化遺產正式牽手,在文化遺產保護、學術科研交流、展覽交流、文物保護、宣傳推廣、社會教育、公眾服務、文創開發、智慧博物館項目等多領域開啟合作。經過一個多月的籌備,兩家博物館今日官宣出道,攜帶著獨特的巴蜀文化基因,給遊客帶來「點石成金」的文旅體驗。
  • 成渝文博周⑧|大足石刻帶著重磅展品來金沙了 其中三件還是鎮館之寶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實習生 董攀從城市上空俯瞰天府廣場,成都的心臟是一個金太陽;東安湖體育場屋頂懸浮的圖案,閃爍著亮眼的光芒……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金飾,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已經整整十五周年了。8月16日,是太陽神鳥金飾成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第十五周年紀念日。在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由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主辦的「天下大足——大足石刻的發現與傳承」展覽在金沙開展,90餘件(套)展品集中呈現大足石刻獨特的美學內涵、精湛的雕刻工藝以及先進的文保成果。
  • 「大中華尋寶記尋寶博物館」哪只神鳥比水噹噹和火辣辣還厲害?
    「商-太陽神鳥金飾」現藏於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這不就是一張金箔嗎,哪有什麼神鳥?」水噹噹滿不在乎地說道。由於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上古神話中的太陽與金烏,因此考古學家便將這塊金箔命名為『太陽神鳥金飾』。」「我在四川的時候見過這個金鳥!」卡卡認出了金箔上的圖案,驚呼道。「沒錯,這是古蜀國的太陽神鳥圖騰。它是來自於商朝時期的文物,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月半解釋道。
  • 清華大學莫修權:建築&城市&自然——從金沙遺址到洞庭湖的思考
    在金沙遺址未被發現之前,土地出讓給了開發商,之後項目在熱火朝天地建設,在建設過程中有了重大考古發現——金沙遺址。2005年,清華建築設計院團隊開始金沙遺址博物館的設計。2007年,一座承載著成都三千年建城歷史的博物館在金沙遺址原址上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