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王朝遷都四川論——三星堆文明的新解讀之四(河洛廣記)

2020-12-20 洛陽網

婦好滅鬼夏圖 聶劍帆 畫

  上期講了三星堆出土的部分重要青銅器,筆者認為發現了大型冶銅、鑄銅遺址的洛陽二里頭遺址,正是這些精美青銅器的產地,從而進一步證明了夏都遷址。

  夏桀遷都南巢(三星堆)後,重建夏王朝,即鬼夏王朝,就是甲骨文中的「鬼方」。武丁在位時期,對其進行三年的徵伐,鬼夏王朝滅亡。

  1、強盛的鬼夏王朝

  按照《竹書紀年》等文獻的記載,夏桀在位51年,其中以斟公式(二里頭)為都31年,「流放南巢」20年。

  但是根據甲骨文的釋讀,夏桀在南巢的時間更長。李元星近著《甲骨文中的殷前古史》一書,從卜辭中找到了夏王朝存在的確證。其中主要有商湯滅夏後得到傳國之寶九鼎、湯放桀到大象出沒的南巢不得再回中原、商湯之孫太甲「赦免」夏桀、夏桀不辭勞苦經略南巢等史實。

  按照李元星的解讀,夏桀又經歷了商朝的湯、外丙、中壬、太甲四帝,在南巢有30餘年或更長。夏桀去世後,他的諡號是「桀」。

  三星堆遺址旁,有一條大河,今名鴨子河,古代稱雒水。秦漢時在廣漢設縣,就是雒縣。洛陽二里頭旁的洛河,古代也稱雒水。廣漢的雒水之名,或許就是夏桀從二里頭帶去的。三星堆的地形地貌與二里頭非常相似,這可能也是夏桀在這裡建立新都的原因。

  夏桀的名字是癸,此字和「鬼」同音同意,兩者是通假字。因此,夏都南遷後的名字是「癸夏」或「鬼夏」,甲骨文稱其為「鬼方」。以南巢(三星堆)為都的鬼夏王朝是一個非常強大的王朝,它的西部達岷山地區,東部達荊襄一帶,南到蒼梧,北到秦嶺。

  鬼夏王朝與商王朝進行了長期對峙和戰爭,從甲骨文的記載來看,鬼方是與商王朝進行戰爭最頻繁的國家,其次是羌方、土方、巴方等,而它們正是鬼夏王朝的屬國或盟國。

  2、鬼夏王朝的滅亡

  公元前1600年,商湯佔領伊洛平原後,建都西亳(今偃師商城),到商王朝第10個王中丁時,遷都於隞(今鄭州商城),此後又經常遷都。公元前1300年前後,商朝第19個王盤庚時,遷都於殷(今安陽),從此不再遷都。公元前1250年,盤庚的侄子武丁即位。這時,與商王朝對峙的鬼夏王朝已在成都平原立國350年左右。

  武丁在位時期,任用賢臣傅說為相、妻子婦好為將,對鬼夏王朝(鬼方)進行了滅國戰爭,商王朝取得勝利。史稱「武丁中興」或「武丁盛世」。

  《竹書紀年》載:「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於荊。三十四年,王師克鬼方,氐羌來賓。」武丁和婦好的進軍路線是,先到達荊楚,掃清鬼夏王朝的外圍勢力後,攻入成都平原,滅掉鬼夏,並降服氐羌諸部落。甲骨卜辭載「鬼方易」,即鬼夏王朝餘部向遠方逃走。

  這次戰爭經歷了三年,而在這次戰爭中,南巢古城被夷為平地,鬼夏餘部在砸碎國寶重器後,向西部逃逸。這就是三星堆文明突然消失的原因。

  鬼夏王朝滅亡後,留在此處的蜀部落和各族民眾繼承它的文明,後來創造了四川金沙文明、成都五古城文明、岷山蜀人蠶叢文明。鬼夏餘部則與部分羌人結合,逐漸遷到四川西部、青藏高原。譙周《蜀本紀》所載的「禹生四川西羌」的傳說,正是夏文化融入羌人中的表現。

  3 、「土著說」和「西方說」

  三裡堆文明發現以來,學術界出現「三星堆熱」,對三星堆之謎,提出了各種猜想。關於三星堆文明的來源,有兩種觀點,被人津津樂道,即「土著說」和「西方說」。「土著說」認為,三星堆青銅文明出於當地土著;「西方說」認為,這種文明來自埃及、中東、西亞地區。

  三星堆博物館是國際一流的園林式博物館,他的創始人肖先進是三星堆研究的權威。三星堆博物館展覽的主要是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禮器,是按肖先進的思路進行陳列的,體現了「三星堆青銅文明出於當地土著」、又融合了多民族文化、並以此為起點開創了南方絲綢之路的學術觀點,迎合了近年有些學者提出的中華文明起源的「多元論」。

  肖先進等巴蜀、江南的大部分學者,主張三星堆文明是巴蜀地區獨立起源的。但是,這種觀點的理論缺陷是,在高度發達的三星堆文明出現之前,在雲、貴、川地區沒有青銅文明,在三星堆也沒有發現鑄銅遺址。

  「西方說」主要是西方學者提出的,認為三星堆文明來自中東、西亞一帶。其依據是,三星堆出土的人頭像,有明顯西方人特徵,金面罩、金杖的出現,是中東、西亞一帶的文物現象。持這種觀點,是由於對中原上古文獻和出土文物缺乏了解。三星堆出土的人頭像正是夏朝時中原人的形象,幾尊人頭像上的貼金箔,不是金面罩。所謂金杖,是木質耒耜的金箔裝飾,與西亞的金杖是根本不同的。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三星堆遺址的保護和利用,是全國大遺址保護和利用的經典之作。三星堆博物館和三星堆主題公園將歷史文化的厚重與現代休閒的輕鬆巧妙融匯,讓古文明的優雅與大自然的質樸渾然一體,達到了高品位、高起點,以及文化性、科普性的高度統一。

  近年來,三星堆博物館又以觀念創新為先導,不斷進行文物活態展示的新探索,使古老文物以靈動姿態進入人們視線,達到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局面,實現了旅遊產品類型由單一的文物參觀景點向複合型文物旅遊景區轉變。

  但是,作為三星堆文明母體的洛陽二里頭遺址,卻冷得很,我們既沒有二里頭專題博物館,也沒有二里頭遺址公園。二里頭是比三星堆更重要的考古發現,但也沒有出現像三星堆遺址一樣經久不衰的輿論熱度。我們要認真向廣漢市學習,學習他們對大遺址保護和利用的一系列成功做法。

  「廣漢經驗」的核心是,把大遺址建成世界一流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展示中心,把它定位為文化產業、城市建設、惠民服務的一場偉大改革。在項目進行中,緊緊圍繞「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原則,衝破思想觀念的束縛,才能打造出傳世精品工程。(鄭貞富)

相關焦點

  • 三十而立 三星堆文明之光愈發璀璨
    研討會收到論文近60篇,學術主題發言39項,其中不少新成果填補了相關研究領域的空白。專家學者圍繞三星堆文明內涵與特質、三星堆考古學文化研究、三星堆器物及其反映的祭祀行為研究、長江上遊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研究、長江流域商周青銅文明研究、三星堆同時期世界文明研究及三星堆文明研究的新方法與新視角等方面進行了研討和交流,碰撞出了新的思想火花。
  • 三星堆文明管窺:從歷史語言學破解夏代王族自稱之謎
    2017年6月28日,由山東博物館、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聯合主辦的《太陽的傳說——三星堆·金沙遺址出土文物菁華展》在山東博物館開展。展覽特別強調了三星堆和金沙文化具有的太陽信仰,現在我們就來談談夏人的太陽崇拜文化。
  • 解讀三星堆的「阿卡密碼」
    第1頁:記錄阿卡人「蛻變」中的意外發現 第2頁:對三星堆的「阿卡解釋」  解讀三星堆的「阿卡密碼」  一個位於雲南西雙版納中緬邊境的阿卡人村寨,可能隱藏著解讀三星堆千古之謎的文化密碼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周雷  一個是1986
  • 古埃及史及華夏上古史的教科書和工具書——《鷹蛇之夏·發現夏朝》讀後感
    2018年1月,兵策儒劍(劉光保)的著作《發現夏朝——從文字演變和文獻記載實證華夏文明起源》(鷹蛇之夏精華本,之後會有系列)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   他猜想商人遷徙的路線是:印度哈拉巴(Harrapa)文明(2300BC商王上甲微滅當地有易國),1900BC因雅利安人入侵東遷三星堆文明(三期1700BC),商湯是中國境內的第一位商王。
  • 三星堆遺址會不會就是一直都未找到的夏朝都城?
    夏朝立國之後,即便頻繁遷都,從陽城(河南登封)、陽翟(河南禹州)、安邑(山西運城)、斟潯(河南洛陽)、老丘(河南開封),夏朝都城也一直未出中原的核心區域。也就是說,從歷史文獻記載來看,歷史學中記載的夏朝,就是以伊洛盆地為中心的中原王朝。而古蜀國三星堆和金沙遺址所出土的大量文物(包括陶器和青銅器)都跟目前公認的夏代晚期遺址二里頭有非常多的相似性。
  • 三星堆遺址,會不會就是一直都未找到的夏朝都城?
    通過考古發掘我們發現,古蜀國三星堆和金沙遺址所出土的大量文物(包括陶器和青銅器)都跟目前公認的夏代晚期遺址二里頭有非常多的相似性。
  • 為什麼不挖三星堆遺址?
    在《山海經·海內經》中,有關於古代蜀國:「西南黑水之間,有都廣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穀自生,冬夏播種。」的記載,其中「都廣之野」是指現在的成都平原,這片土地肥沃,糧食豐富。為什麼引用《山海經》一段來說明《山海經》不僅是一種關於稀有動物的奇談怪論,而且能夠反映出真實的歷史民俗。
  • 《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四川古蜀文明特展》榮獲第十七屆(2019...
    由中國博物館協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第十七屆(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評選結果在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全國主會場南京博物院揭曉,《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四川古蜀文明特展》榮獲第十七屆(2019年度)全國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國際及港澳臺合作獎。
  • 夏商並行說:廣漢三星堆遺址、成都金沙遺址為夏都說的22條證據
    沒有錯,來自三星堆遺址的碳十四測年數據顯示,代表著三星堆文明最高水準的兩個祭祀坑年代下限大致為公元前1260年,[1]而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根據《史記》體系擬定出的《夏商周年表》,殷墟年代為公元前1300年到公元前1046年[2],因此,以殷墟文化為參照,確實可以說三星堆青銅文化是商代時期的,其毀滅時間大致在武丁時期。
  • ...40%展品首度展示-太陽神鳥 三星堆博物館 三星堆遺址 古蜀文明...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特別在寒假期間規劃《神秘北緯30度線——古蜀文明》展覽,展出四川三星堆遺址近140件古文物,這是臺灣首度展出完整的三星堆文物,且40%的展件為首度對外展示。
  • 三星堆金沙文明,為何是古蜀國文明發展的最高峰?
    在我國浩浩如煙的歷史長河中,最為遙遠而神秘的古代文明莫過於三星堆文明,而我們幾乎找不出什麼其他的文明能夠與之相媲美,毫不誇張地說,三星堆文明是古蜀國文化燦爛的幻影,是我國西南地區遠古文明的見證,是長江上遊流域文明的開端。
  • 三星堆遺址都出土了什麼?它是不是夏朝的都城遺址?
    文/唐朝三星堆遺址,是1929年四川廣漢縣南興鎮的農民燕道誠,在車水挖溝時偶然發現的。先後出土了數千件青銅器、金器、玉石器、象牙和數千枚海貝,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出土的大立人像,而這個舉世聞名的銅像,更是因為令人驚訝的高度,被稱為「世界銅像之王。但整體上講,三星堆文化是位於巴蜀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 《詩經》《甘棠》《小星》把三星堆金沙隱喻
    八神老童」開啟了古埃及「巴達裡文化」,古埃及的中王國新王國末王朝與夏商周屬於西周末年東歸的左祖右社「彭特國」的姻緣友誼(彭/朋/棒/蚌埠),巴蜀走出的帝堯居陶寺執掌亞述後為埃及法老門考拉「闢位二十八年(約前2532/2504年在位)」,正是「何尊」稱為「考公氏」的帝堯「試(考試)之以工(共工施工)師(獅)」把獅身人面像建立,三星堆「虎鼻大口禹耳三漏首戴勾綾」的青銅面具就是鯀之族子大禹神態(禹/舒),
  • 開發文創衍生品 三星堆與四川華可強強聯手
    中國網3月18日訊 3月16日,廣漢三星堆博物館與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創意產業聯盟會員企業四川華可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就IP文創產品開發授權正式籤約,標誌著三星堆博物館與四川華可已提前布局提振市場信心、釋放消費潛力。三星堆博物館館長朱家可先生,四川華可董事長龔宇先生、副總經理沈一紅女士等出席籤約儀式。
  • 發現夏朝:人類文明危機事件中的三星堆文化
    一、公元前2000年之際考古文化之變動眾所周知,在全球的各古代文明中,中華文明是唯一一個5000年來從未中斷的文明。實際上,文明初生時期的中國並非沒有面臨過存亡絕續的危急時刻。二、三星堆大城的營建在這一次全球性的人類文明危機事件中,三星堆迎來了從一期文化到二期文化的轉變過程。與同時期的其他考古文化相比,三星堆文化的特別之處在於,他的這種轉變不但沒有表現為衰落,反而表現為壯大。一個鮮明的例子,規模驚人的三星堆王城就是從這一時期開始營建的。三星堆王城的規模究竟有多大呢?
  • 三星堆文明,是史前文明嗎?它和落後的阿卡人有什麼關係?
    導讀:1986年7月18日的早上,四川成都的月亮灣村發現了多個巨型坑,其規模簡直就是空前絕後。而坑裡的東西呢,年代是相當久遠,距今至少有4800年。坑裡面的東西各種各樣外加形狀怪異。很多人都認為這一定又是某個神秘靈異的文明。所以有人就把這定名為三星堆文明,後來還被評選成為世界第九大奇蹟。
  • 145件(套)蜀寶「出差」羅馬 四川古蜀文明特展驚豔亮相
    羅馬當地時間3月25日下午6點半,來自四川三星堆的青銅人頭像投映在羅馬圖拉真市場及帝國廣場博物館上,這座擁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建築顯得美輪美奐。由四川省文物局、羅馬市文化遺產監管局聯合主辦,羅馬圖拉真市場及帝國廣場博物館承辦的「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四川古蜀文明特展」在這裡盛大開幕。
  •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許傑:把三星堆和金沙文明介紹給世界
    人物  16年前,在北美地區舉行的「千古遺珍——中國四川省出土文物展」上,來自三星堆的神秘青銅文化在當地引起轟動。將這個展覽引入美國和加拿大的,就是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現任館長許傑。4月8日,許傑接受本報專訪。他不僅盛讚了「絲路之魂」文物特展的壯觀,也再度表達了對四川文化的濃厚興趣。
  • 三星堆為何有高度發達的文明卻沒有留下文字
    1929年,中國三星堆遺蹟被發現,各國「奪寶奇兵」紛紛到來。各國專家學者研究到手的文物之後驚疑道:「這是不是古代文明?」「這是不是人類文明?」「美蘇很早就在逆向研究古代黑科技?」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高層得到了情報,很快明白其中的玄機,也趕緊派人去三星堆進行重點保護和研究,只是由於當時中國的科技無法做到破解古代黑科技,因而暫時封存了三星堆,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突破,具備實力的中國在2020年9月重啟了三星堆的研究破解工作。
  • 夏朝的存在是個謎,考古至今,夏王朝為何難覓蹤跡?
    上古之時,屬於西戎的炎黃部落聯盟太昊族從陝甘向東發展,遭遇到互相敵對的東夷少昊族和南蠻九黎族,太昊族聯合少昊族擊敗九黎族,形成了早期的炎黃東夷聯盟。這個大聯盟中,炎黃族與東夷族互爭雄長,同時又以南蠻族為共同的敵人。堯為炎黃族,舜為東夷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