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三寶:使命,願景 價值觀

2020-12-10 吳恆輝日誌

今天在家學習混沌課程:企業從0到10的組織進化,企業的三寶,使命,願景,價值觀。首先企業要確定使命,公司使命是解決某個問題,例如阿里巴巴: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自己的使命,希望學以致用,並幫助更多的人。

願景:圍繞使命去完成並能更好的實現,個人的願景,願大家快速用好網絡工具,學習或變現。價值觀: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走在前行的路上。在企業中,擁有使命,願景,價值觀是企業前行的基石,使命目標明確,好的管理機制,價值觀相同的人決定企業 的文化,同時決定企業到底能走多遠。擁有價值觀相同的人,在解決危機時,會從長遠格局看當下發生的問題。例如產品出現2秒聲音重疊時,是直接忽視,還是打折處理,或是重新製造,損失慘重。企業解決危機時,對於問題如果退縮,不管它,認為它是小事無所謂。當出現重大問題也是同樣的態度,公司就是很危險。管理制度透明,有獎有罰,制度說到做到,並不是畫大餅,而是以實際的考核指標為主,公司有期權是可以變現的,並不是寫在紙上面的,給到員工的獎勵也是金錢為主,並不是以話獎勵。

公司人員不多:也需要做好組織架構圖,即使沒有這個部門,也是需要先設計好。晚上學習,在線教育通過快手直播,短視頻,快手的流量紅利目前一年抵三年,通過直播可以得到公域流量,看直播的用戶,粉絲等。

相關焦點

  • 淺析企業願景、使命與核心價值觀
    企業理念是企業文化最為核心的內容,我們了解一家公司的企業文化往往是先從它的願景、使命、價值觀、宗旨等方面入手,然後才能形成對企業文化理念體系的整體概念。在提煉和提升企業文化理念時,很關鍵的工作就是先把眾多企業文化理念元素界定出來,形成各個最小的構成單位,然後依照邏輯和重要性順序,組成一家企業的文化理念體系。
  • 56家著名企業使命、願景、核心價值觀
    1、通用電器(GE)(1)企業使命:1.無邊界,快速、遠大;2.以科技及創新改善生活品質,在對顧客、員工、社會與股東的責任之間求取互相依賴的平衡;3.在我們服務的每一個市場中,要成為數一數二的公司,並且改革公司,擁有小企業一般的活力。(2)企業願景:使世界更光明。
  • 你們公司的:使命,願景,價值觀,是什麼?
    當我講到企業文化的時候,當我講到一個企業的使命與價值觀的時候,很多人覺得我講的這些東西是虛的,但是這個世界往往是虛的決定時的。我去到這個世界500強的企業去學習,不管是谷歌、Facebook、戴爾這些所有的企業都會告訴我,他企業做得最大的就是使命、願景、價值觀,全世界世界500強最頂級的總裁講得最多的話就是一個企業的使命、願景、價值觀,一個企業的文化就是一個企業的靈魂,一個企業的根基,而我們很多企業做不大真的就是,因為沒有文化,完全只是為了賺錢。
  • 聯想、華為、萬科、阿里巴巴的使命、願景和核心價值觀
    但戰略的明確首先要源自清晰的公司使命和願景,我們需要將使命、價值觀、願景、戰略和日常工作聯繫起來。從圖可以看到,如何明確企業使命、價值觀、願景及戰略,並最終達成戰略使命。確定公司使命和願景在前述篇章中,我們已經了解到企業的使命就是企業存在的意義,是其區別於其他公司的最本質的東西;而願景則是一個企業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藍圖。
  • 軟性技能|個人願景使命價值觀
    個人願景使命價值觀架構圖個人願景使命價值觀架構圖告訴你:1)願景是什麼含義;2)使命是什麼含義;3)價值觀是什麼含義。從上往下分為三層:願景、使命、價值觀能力行為。1.願景,是說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想成就什麼樣的事業,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 馬雲親授湖畔大學第一課實錄:做企業的使命、願景和價值觀
    和 「使命,在生死攸關的時候發生作用」。第一馬雲在演講中提到使命會在公司生死悠關、重大利益抉擇面前會發生作用,企業的願景需要隨著企業的發展規模不斷變化,並且制度可以強化價值觀,阿里的員工業績需要和價值觀一起考核。
  • 使命願景價值觀定義越清晰,管理決策越輕鬆
    關於使命願景價值觀,下定義的過程,其實是自己總結和梳理知識結構,消化自己知識結構的過程;經驗與知識結構結合,從中梳理出其是什麼樣的定義。這種定義並不是一下子就正確;甚至我覺得永遠也不可能100%正確,它只能是一個不斷在迭代的過程。 有了使命願景價值觀自己的定義後,繼而尋找這三個詞在業務當中給出的答案。
  • 不到4分鐘,馬雲講透使命願景價值觀組織人才KPI
    、願景、價值觀、組織、人才、KPI。上三路(使命、願景、價值觀)吸引人才,下三路(組織、人才、KPI)讓人才發揮作用。使命是什麼使命是你到底要什麼。想明白這輩子你有什麼,你要什麼,你放棄什麼,你做這件事情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 最前線|阿里巴巴升級了使命、願景、價值觀,「新六脈神劍」出爐
    在中國網際網路公司中,阿里巴巴是一家尤其重視使命願景價值觀的公司,這使得阿里在眾多巨頭中獨樹一幟。價值觀一直是阿里巴巴內部管理的重頭戲,並且在年終考核裡與業績各自佔到一半的權重。在阿里巴巴的企業史上,從普通員工到B2B上市公司CEO級別的高管,都曾有過因觸犯價值觀紅線而離職的案例。
  • 關於企業使命與價值觀
    相比之下,良好的使命和價值觀可以讓你切身感受到它的實實在在。使命將指引你前進,價值觀所描述的則是引領你到達目的地的行動。在這裡,我甚至寧願放棄「價值觀」一詞,而使用「行動」來代替它。但是,由於傳統的緣故,還是讓我們堅持使用統一的術語吧。確立企業使命      依照我的經驗,對於使命的描述主要應該回答一個問題:我們的業務如何才能贏?
  • 企業使命與價值觀的重要性
    使命和價值觀的關係最普遍的情形是,公司的使命與價值觀之間出現偏離,是因為商業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小危機。為企業制定明確的使命很重要,具體描述行動綱領和價值觀也同樣如此。除此以外,公司的使命與價值觀必須融為一體、共同發揮作用,才能奠定成功之本。這二者應該是相互促進的。
  • 願景、價值觀、目標、具體目的,它們不一樣
    很多初創團隊的初期願景往往在進行一段時間後,都會跟實際行為有所出入。團隊也會遇見迷茫期。那麼重新梳理願景、價值觀、目標、具體目的就非常重要。很多人可能也會像我一樣,搞不清楚願景、價值觀、目標(或使命)、具體目的之間的區別。
  • 百家券商最新核心價值觀亮相!企業使命與願景、經營理念都是什麼...
    財聯社記者發現,在此欄目中,112家券商和資管公司核心價值觀、企業使命、經營理念、企業願景等均有詳細披露。證券業協會要求,各家證券公司需按照已報送的《文化建設配套制度和改進計劃》,認真履行好行動落實的主體責任,守正篤實推進文化建設工作,持續積澱和涵養良好行業生態,更好服務打造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
  • 大學使命和願景的內涵與特徵
    大學戰略的外在體現,通常表現為使命、願景、價值觀的文字陳述,今天為大家分享由趙文華和周巧玲所撰寫的文章《大學戰略規劃中使命與願景的內涵與價值》。文章第一部分寫到了大學戰略規劃中使命與願景的內涵。使命這一術語與不同領域的活動聯繫在一起會有不同的含義。美國大學的使命宣言或者稱為使命陳述,經常是「為了設定教育的主要原則及其與公眾需求之間的關係」。
  • 擁有正確的價值觀,企業必將開闢出光明的未來
    價值觀是企業及其員工共同認可和崇尚的價值評判標準,也稱觀念或者理念,是企業及其員工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產生並共同遵循的思維模式和職業道德,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回答企業為實現使命和願景如何採取行動的問題,它為企業及其成員在工作各方面提供了行動準則,也為企業處理各種矛盾提供了判斷依據。簡而言之,價值觀就是實現使命、願景過程中,一貫堅守的做事原則,行為規範,道德標準等。
  • 《第五項修煉》:企業大學的使命是什麼?
    這本書的基本思想可以這樣概括:一個學習型組織的創新過程需要有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願景、團隊學習和系統思考這五種修煉,而學習型組織步入正軌的標誌,就在於這五項內容的整合,這隻有通過第五項修煉「系統思考」才能高效完成。《第五項修煉》主要是為企業組織服務的。而對企業而言,企業大學,就是整個企業的「第五項修煉」,就是鍛造整個企業的系統思考力、核心競爭力的「最強大腦」。
  • 如果分不清願景和使命的區別,至少可以看看這20個例子
    使命、願景、價值觀。我們聽過這三個人喋喋不休地說了無數次,就像他們是一個朗朗上口的短語,而實際上,他們是組織中三個非常不同的概念。這些界線尤其會因為願景和使命而變得模糊。雖然公司通常交替使用使命和願景聲明,但同時擁有兩者是很重要的。兩者缺一不可,因為擁有目標和意義對任何企業都至關重要。什麼是使命宣言?你的使命宣言驅動著公司。企業的核心,以及由此而來的目標,最後,達到這些目標需要什麼。它也會塑造你公司的文化。
  • 美菜網從使命願景出發 助力商戶農戶迎接新機遇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美菜網最新資訊 > 正文 美菜網從使命願景出發 助力商戶農戶迎接新機遇
  • 魯能集團企業介紹及發展願景
    企業定位:致力於成為公眾、專業、優質、領先的泛產業地產服務商和清潔能源投資運營商。公眾:公眾公司、成果共享、多方共贏專業:專業的資產運營能力、專業的產品開發能力優質:資產優質、回報優良領先:理念領先、管理領先、技術領先發展願景:企業使命:引領品質生活,共贏美好未來企業願景:美麗魯能,基業長青核心價值觀:誠信、責任、創新、奉獻
  • 再談使命:驅動企業高速成長的核心力量
    #做好企業,須安好「芯」在西方,很多企業甚至非營利組織都有自己的 MVV,即所謂使命(mission)、願景(vision)、價值觀(values)。在中國的企業管理文本和管理文獻中,使命、願景、價值觀經常被攪在一起甚至混為一談。這不是沒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