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六分之一國土雨量超200毫米!這麼多的雨都是哪來的?

2020-12-13 法制雲播報

今年6月1日全面入汛以來,南方出現5輪強降雨過程,近150萬平方公裡國土出現累積降雨量超過200毫米的降雨,其中5萬平方公裡出現累積雨量超過500毫米的降雨,簡直是在「潑水」的節奏。說到這裡有小夥伴就要問了,這下得沒完沒了的暴雨究竟都是哪來的?難道真的是天漏了?

汛期是指在一年中因季節性降雨等天氣引起的江河水位有規律地顯著上漲時期,每年6月開始,我國中東部陸續進入降水集中期。今年6月1日以來,南方出現5輪強降雨過程,近150萬平方公裡國土出現累積降雨量超過200毫米的降雨,70萬平方公裡國土出現累積雨量超過300毫米的降雨,甚至有5萬平方公裡左右的地方出現累積雨量超過500毫米的降雨,說是在潑水也不為過。

圖片來源:國家氣候中心

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胡嘯表示,按降雨原因劃分,我國降雨主要分為四種類型:鋒面雨、對流雨、地形雨、颱風雨。不過,所有類型的降雨都需要具備的三個條件:充足的水汽、合適的動力抬升條件以及空氣中存在大量凝結核。

汛期降雨之所以如此猛烈、持續時間長且後勁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水汽條件好。像是近期盤踞在江南、江淮一帶的梅雨,就是水汽充足帶來的持續降雨(鋒面雨)。

那麼汛期這些龐大的水汽究竟都是從哪來的?胡嘯表示,汛期導致我國產生猛烈且持續強降水主要有兩個典型「水汽通道」,太平洋和印度洋是強大「供貨方」。

我國是季風氣候國家,冬天主要受北風控制,像是西伯利亞冷空氣在北風的「攛掇」下,頻頻給我國「製冷」;而到了夏季,風向大扭轉,從刮北風轉為刮南風,將海洋上的水汽輸送到陸地上。所以,借著夏季風的「東風」,太平洋和印度洋能都源源不斷向我國陸地輸送降水的所需的重要「原料」——水汽。

具體來看,汛期影響我國的重要水汽通道一是來自太平洋的熱帶海洋氣團,在南海季風、東南季風「裹挾」下,沿著副熱帶高壓系統,進入華南地區,伴隨副高的移動,甚至會影響到華北、黃淮;另一個是印度洋的赤道氣團,經西南季風「吹動」,進入西南、西北、長江中下遊地區。

相比太平洋的水汽,西南季風帶來的印度洋水汽,對流活動更不穩定,受其影響的地方「潑水」的時間更長、更猛烈。像是近日受西南暖溼氣流影響,湖北荊門、宜昌、恩施和重慶彭水等局地24小時內就遭到了250毫米的特大暴雨,個別地方雨量達到346毫米。

「夏季除了這兩個典型的水汽輸送通道外,來自大西洋、北冰洋、日本海的水汽也會影響我國,在新疆、東北地區也可能產生猛烈降雨,致災性同樣不容忽視」,胡嘯補充道。

此外,作為影響我國汛期天氣幕後「推手」,副熱帶高壓的強弱及位置,決定了我國中東部地區的雨帶分布變化,華南「龍舟水」、江南「梅雨季」、華北「七下八上」,每年總在大致時間範圍將準備好的水汽輸送到具體地方,仿佛自帶導航「定點」下雨。

目前正值梅雨季,未來幾天暴雨仍不停歇。預計29日至30日,江南北部等地有強降雨過程,上述地區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局地伴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6月29日至7月2日,貴州、雲南北部等地多降雨,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

胡嘯提醒,汛期雨日多、雨量大且範圍廣,強降雨頻繁的地區容易出現中小河流洪水、內澇、泥石流等災害,公眾一定要做好防範。

相關焦點

  • ...掉縣長辦公室空調丨近1/6國土雨量超200毫米 這麼多雨都是哪來的?
    【「潑水」的節奏】近1/6國土雨量超200毫米 這麼多雨都是哪來的?中國天氣網消息,6月29日是全國暴雨預警連發第28天,最近的雨下得太多了!先來看看下面這組數據▼今年6月1日全面入汛以來,南方出現5輪強降雨過程——近150萬平方公裡國土出現累積降雨量超過200毫米的降雨近70萬平方公裡國土出現累積雨量超過
  • 近1/6國土雨量超200毫米
    近六分之一國土雨量超200毫米每年6月開始,是我國中東部陸續進入降水集中期的時候,這也宣告著我國開始全面進入主汛期。有多嚴峻,我們先看看下面這組數據:今年6月1日全面入汛以來,南方出現5輪強降雨過程:近150萬平方公裡國土出現累積降雨量超過200毫米的降雨;近70萬平方公裡國土出現累積降雨量超過300毫米的降雨;近5萬平方公裡國土出現累積降雨量超過500毫米的降雨
  • 這些雨從哪兒來?解答部分地區雨量超200毫米的問題
    今年6月1日全面入汛以來,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6輪強降雨過程,降水量嚴重超標,尤其是湖南西北部,湖北東部,安徽南部和西部等地,局部累積雨量已經超過1000毫米。長江流域及鄱陽湖和洞庭湖等地出現了較為嚴重的汛情,多地遭受了洪澇災害。
  • 今年,南方暴雨為何這麼猛?
    每年6月開始,我國中東部陸續進入降水集中期,但今年的6月尤為特殊,暴雨範圍廣、強度大、雨量大。今年,南方降雨導致洪澇災害已造成廣西、貴州、湖南、四川、江西等10餘省份上千萬人受災。  今年南方的雨水為什麼這麼多?未來的天氣形勢走勢如何?
  • 一小時100毫米,臨沂這個雨量,我們來算算需要多寬的下水道
    上過小學數學的應該都做過這麼一道數學題。假設有一個池子,流入池子的水流為3立方米每分鐘,流出池子的水流為2立方米每分鐘,池子長5米,寬5米,問多久池子會被水注滿。很簡單的問題,但是我們注意到,它非常適合用來計算城市排水。
  • 40天裡,26天都在下雨!今年東陽的梅雨期時間長雨量也特別大
    窗外,下著雨,今天是高考第一天,也是我市入梅第40天,雨、雨、雨,14時47分起將暴雨藍色預警信號升級為暴雨黃色預警信號。市氣象臺工作人員說,今天的雨下得比較均勻,小時雨強不會大,大概在5至10個毫米。
  • 桑拿天覆蓋近五分之一國土 颱風「安比」將登陸
    連日來,高溫天氣持續在全國大範圍地區盤踞,中央氣象臺已連續多日拉響高溫預警,據統計,截至19日,中東部出現「桑拿天」的區域已約180萬平方公裡,而這樣的悶熱天氣或將被即將登陸颱風「安達」逐漸吹散。
  • 局部雨量150~200毫米出門請帶傘防範
    局部雨量150~200毫米出門請帶傘防範今日隨州有強降水,集中時段為27日下午至夜間。最高累積可達200毫米,請注意防範,謹防局地洪澇···根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由於受低渦和切變線共同影響,我市27日白天至夜間有一次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氣過程,過程累積雨量70~120毫米,局部150~200毫米,強降水集中時段為27日下午至夜間;28日白天以後降水明顯減弱,以小到中雨為主。
  • 溫州入秋以來,雨量近50年最少!
    溫州入秋以來,雨量近50年最少!】記者從溫州市氣象部門了解到,今年入秋以來,溫州全市平均雨量僅12.5毫米,較常年同期的130.1毫米偏少90.0%,是1971年以來最少的一年。 溫州市今年氣候異常,夏季颱風偏少,秋季晴多雨少,出現了2004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氣象乾旱。11月19日,溫州全市氣象部門開展增雨作業,總共發射火箭彈60枚,溫州市普降小到中雨,全市增雨量206.8782萬噸。
  • 多地降雨量超200年一遇!接下來,湖南西部...
    雨情:多地降雨量超200年一遇據統計,7月7日12時至8日12時嶽陽縣新開鎮新開站24小時降雨319.5毫米,超200年一遇。6月6日21時至7日9時江華縣白芒營鎮車下站12小時降雨231.5毫米,超200年一遇。
  • 暴雨200毫米是什麼概念 暴雨預警顏色等級哪個顏色最嚴重
    最近的雨水有點多,很多地方都出現了暴雨,這也導致了河流激漲,在氣象預報發布的消息中,我們常常會看到暴雨紅色預警、暴雨黃色預警等等消息,大家對於這種預警並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會出現強降水天氣,如果降雨量在200mm是怎樣的呢?暴雨200毫米是什麼概念?暴雨200mm是什麼意思?暴雨24小時降水量是多少毫米?下面就讓小編帶領你去了解一下吧!
  • 入梅早,累計雨量大 今年浙江梅雨季為何這麼長
    梅汛後期雨洶洶,出梅時間仍待定。7月6日,記者從省氣象臺獲悉,本輪強降雨繼續,預計7日梅雨帶略有南壓,杭州、湖州、嘉興、紹興北部、寧波北部、衢州北部、金華西北部有大雨、暴雨,局部大暴雨。預計6日8時至8日8時的累計雨量,湖州、嘉興、杭州部分地區有50至120毫米,局部高達150至200毫米;9日至10日我省部分地區仍有較明顯雷陣雨,局部暴雨。  「預計直到10日,梅雨帶都將維持在江南北部至江淮一帶,給浙北和浙中西部帶去大雨、暴雨局部大暴雨。」省氣象服務中心有關專家對記者說。  自5月29日浙江入梅以來,強降雨一輪接著一輪。
  • 14縣市降雨量超200毫米 1007座水庫超汛限 湖北省壓緊壓實防汛責任
    因雨勢強、覆蓋範圍疊加,我省江河湖庫水位快速上漲:一天之內,水位超汛限水庫數量翻番;沮漳河等河流部分河段超警戒,防汛形勢日趨緊張。對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緊急部署各地各部門壓緊壓實防汛責任。14縣市降雨量超200毫米此輪強降雨覆蓋鄂西南、江漢平原北部、鄂東北西部、鄂西北、鄂東北東部等地,雨量超過50毫米的縣市達53個,其中14個縣市雨量超200毫米,最大雨量點為荊門市東寶區石橋驛站,雨量達338.5毫米。
  • 雨什麼時候停?氣象局的回答扎心了!
    據省氣象臺監測,9日入梅以來,截至今天(23日)08時,我省平均雨量已達
  • 越南人口近億,國土卻僅有中國的三十分之一,為何還出口大米?
    今日的越南國土面積只有32.96萬平方公裡,對應人口來看越南完全是一個人口大國,那麼為何這樣的人口大國還有大量的稻米出口呢? 越南地處北回歸線附近,屬於熱帶季風季候,常年炎熱多雨,日照充足,這裡的水稻甚至可以一年三熟。另外越南國土雖然狹長,但以平原為主,河流眾多。特別是紅河平原和九龍江平原地區,土壤肥沃,是種植水稻的絕佳區域。
  • 浙江這雨什麼時候停?
    據省氣象臺監測,9日入梅以來,截至今天(23日)08時,我省平均雨量已達232毫米。衢州、金華、麗水、溫州、台州、杭州平均雨量都在200毫米以上。21日起,我省又遭遇今年梅汛期第三波強降雨。近兩天又下了多少雨?
  • 武漢一周降下全年44%降雨量 全市一度超200個路段漬水
    武漢一周降水相當於半年雨量  武漢暴雨已斷斷續續下了一周,專家稱,這相當於往年武漢市半年的降雨量。從6月30日20時開始至7月6日16時,武漢國家基本氣象站記錄的本輪強降雨已累計降下580毫米。簡單計算可以看出,武漢歷史年平均雨量為1316毫米,這次短短7天不到的時間即降下了全年佔比44%的雨量。
  • 南方多地日雨量破極值 長江現2016年第1號洪水
    中新網北京7月2日電  (張尼)近日,南方地區連續遭遇強降雨侵襲,多地日雨量突破歷史極值,長江也出現2016年第1號洪水。中央氣象臺已連續兩天拉響暴雨橙色預警,國家防總也將防汛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多部門正嚴陣以待,應對極端降雨天氣。
  • 江西5個江河水情超警戒 彭澤縣多地24小時雨量達400毫米以上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記者謝夢麗報導:7月8日7時,江西省氣象臺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目前九江、上饒、景德鎮三市北部的部分地區已出現暴雨到大暴雨,預計未來3小時上述地區強降水仍將維持,累計雨量將達50mm以上,並伴有強雷電、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 2020北方汛期時間幾月到幾月 為什麼如此多雨
    北方多個城市「七下八上」降雨最集中  氣象大數據顯示,華北、東北等地的降水主要集中在七月和八月,其中在七月下旬和八月上旬會迎來最高峰,不少城市這短短20天的降水量就能達到全年的五分之一左右。北京、天津、石家莊、濟南、瀋陽等地,全年降水量最多的旬也均出現在「七下八上」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