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市場爭奪戰——GPS、東軟、聯影等八企奪「嫡」

2020-12-14 MedTrend醫趨勢

醫趨勢說

6月19日,飛利浦宣布其全球首臺全數字Vereos PET/CT「威龍」在中國正式上市。而在不久之前(4月22日),聯影宣布其新近推出的全球首臺全景動態成像PET/CT「uExplorer探索者」落戶上海中山醫院。

作為國之重器,高端醫療器械領域是必爭之地。

PET/CT(正電子發射斷層及X射線計算機體層攝影成像系統)作為高端醫療影像設備,在中國擁有千億級市場

飛利浦、西門子醫療、GE、東軟、聯影、明峰、賽諾聯合、銳視康是中國PET/CT市場上有力的競爭者。

在外資巨頭的不斷突破和本土巨頭的步步緊逼中,PET/CT 之戰走向「解析度更高、圖像更清晰、軟體更智能」,甚至走向了探測器材料的競爭。

那麼,對於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對於推出PET/CT的八家企業,你更看好誰?

百萬人口保有量僅0.24,PET/CT蘊藏千億級市場

PET/CT作為最高端的PET掃描儀和先進螺旋CT設備功能的一體化完美融合,相比於CT和MR更易於發現早期腫瘤和微小病變。臨床上是腫瘤、腦、心血管等重大疾病診治最為常用和重要的影像設備之一,在病灶發現、鑑別以及後續治療評估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據悉,世界上第一臺PET/CT是Townsend首先研製成功,該原型機於1998年8月首先安裝於美國匹茲堡大學;中國第一臺PET/CT來自GE的Discover LS,於2002年引進並投入臨床應用;隨後,來自外資企業的PET/CT 佔據中國市場80%左右的份額,直到2013年國產PET/CT面世。

PET/CT 屬於高端醫療影像設備,單臺機器價格昂貴, 基本價格在 1000 萬以上,因此客戶主要為大型三甲醫院採購,總體滲透率低。

據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最新的數據統計,中國百萬人口PET/CT保有量為0.24臺,這個數字在美國為7.8臺,日本為3.8臺,差距非常大。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按照每百萬人2臺計算,需要2600-3000臺PET/CT,市場規模在千億級別,市場潛力巨大。

政策正在大力扶持PET/CT的發展,預計中國PET/CT市場將快速增長:

2015年5月,國務院頒布《中國製造2025》,提出「重點發展影像設備等高性能診療設備」。2015年8月,發改委頒布文件提出「高端醫療器械和藥品關鍵技術產業化」,重點發展「核醫學影像設備PET/CT及PET/MRI」。2016年6月,科技部將「數字診療裝備研發」這一試點專項列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聯影、銳視康等企業單位的多個分子影像試點項目獲得中央財政經費支持。2016年10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要引導發展專業的醫學檢驗中心、醫療影像中心、病理診斷中心和血液透析中心等。在實施過程中,不少地方衛計委如江蘇衛計委、浙江衛計委等將PET/CT列入第三方影像中心儀器配備目錄中。2018 年,PET/CT 從甲類醫療器械(需要國家衛計委審批醫院才能採購)調整為乙類,整體審批環境寬鬆。飛利浦:全數字、第四代時間飛行技術

飛利浦是最早進入PET/CT領域的企業之一,於2006年全球首推出具有TOF(Time-of-Flight,飛行時間)功能的PET/CT。

*飛行時間技術能夠在提升圖像質量的同時降低放射劑量。

目前,飛利浦在中國上市的PET/CT主要分為三種類型:

GEMINI TF系統(又分為大孔徑和普通孔徑);Ingenuity TF 系統;Vereos PET/CT。

▲GEMINI TF系統 & Ingenuity TF PET/CT

Vereos PET/CT,中文名「威龍」,是飛利浦最近才在中國上市的一款PET/CT。

▲飛利浦Vereos PET/CT

2019年6月19日,飛利浦宣布其全球首臺全數字Vereos PET/CT「威龍」在中國正式上市。

飛利浦Vereos PET/CT自帶全數字醫療基因,採用飛利浦專利DPC數字光子計數探測器晶片,直接在源頭採集到0/1信號,突破了現有用了近數十年的模擬光電倍增管 (PMT) 技術和Block架構,跨越了矽光電倍增管 (Analog SiPM) 技術階段,革命性地在探測器實現數位化採集,完全摒棄了模數轉換電路,實現了數字採集、數字放大、數字傳輸等性能設計,增加了小病灶的可檢測性。

此外,Vereos PET/CT採用更先進的第四代ToF技術,可以使注射劑量降至其他PET/CT機型的一半以上。同時,第四代ToF技術可達到310皮秒的時間解析度,能大幅度降低檢查時間,全身PET/CT掃描可在數分鐘內完成。

西門子醫療:一體化整合設計

西門子醫療PET/CT產品稱為Biograph 系列,根據配置的CT層數不同,分為Biograph 2、Biograph 6、Biograph 16,採用一體化的整合設計理念,既可作為PET/CT使用進行功能/解剖成像,又可以分開獨立使用,提供高解析度的PET及CT圖像。

西門子醫療的PET/CT設備包括Biogaph mCT Flow 64Biograph mCT

① Biogaph mCT Flow 64

② Biograph mCT

由西門子醫療FlowMotion驅動的Biograph mCT Flow 是取代步進式掃描成像的PET/CT系統。FlowMotion通過三大技術:磁懸浮病人載控系統、固態電子架構及全新動態數據處理,實現了PET連續進床掃描。現憑藉Biograph mCT Flow的連續進床掃描,規劃和掃描基於單個病床的連續動作就能完成。

Biograph mCT Flow為每一次掃描提供了高清晰的圖像,簡單且準確的掃描範圍規劃減少了過度掃描和相關的輻射問題,同時簡化了工作流程。

GE:全息數位化

GE醫療目的PET/CT產品主要是Discovery系列:Discovery IQ、Discovery PET/CT 710、Discovery PET/CT 610、Discovery MI

2018年12月,GE醫療發布新一代全息數字PET/CT Discovery MI (簡稱DMI)。

▲GE醫療新一代全息數字PET/CT 「Discovery MI」

DMI 突破性創新在於:硬體層面採用SiPM(矽PM)探測器、以及最新一代CRD(Compton Recovery Digital)全息數字探測器,算法上實現超級迭代的「Ultra TOF」技術,據宣傳Ultra TOF突破TOF技術),從目前2~3次迭代已經到達算法瓶頸直接跳躍到實現25次迭代計算,同時去除圖像噪聲,讓圖像信噪比實現了200%提升。最終為臨床診斷、鑑別診斷、疾病分期、療效評估等各個不同階段帶來了靈敏度更高、圖像質量更高、檢查過程更高效的PET/CT影像平臺。

同時,全息數位化的實現,更是讓PET掃描時間大大縮短,全身掃描僅需3分鐘,檢查體驗大大提升。

東軟醫療:3D、4D採集模式

NeuSight PET/CT是東軟醫療在高端醫療設備領域又一次新的突破,在腫瘤等重大疾病的早期診斷與治療方面擁有巨大的臨床價值,其擁有自主研發的300多項技術,也是目前國內唯一同時獲得CFDA、FDA、CE認證的PET/CT設備。

▲東軟醫療:NeuSight PET/CT

NeuSight PET/CT於2015年通過CE和FDA認證。擁有數位化信號處理探測模塊,採取3D、4D的採集模式,結合能量自校正技術,超清HONEY-COMB探測技術,IPIE位置識別技術鑄就高靈敏度,高解析度探測系統;點擴散恢復技術,CT擴FOV技術,4D GATE等先進技術,精細圖像與低劑量的完美結合。

聯影醫療:4D實時全身動態掃描

2019年1月,聯影宣布其全球首臺全景動態成像PET/CT「uExplorer探索者」已獲得美國FDA批准。4月22日,uExplorer探索者落戶上海中山醫院,正式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聯影:uExplorer探索者

uEXPLORER探索者可實現4D實時全身動態掃描,業界最高2.8mm解析度,15秒全身成像,一床位、一個屏氣周期完成全身全臟器掃描;靈敏度躍升40倍,輻射劑量降至1/40,應用人群可拓展至母嬰、青少年與兒童。

由於uEXPLORER探索者具有超高性能及實時動態成像的特點,今後,將人體作為一個整體系統進行建模研究不再是夢想。

明峰:國內首臺擁有探測器核心技術

明峰醫療成功研發出PET探測器、PET探測器信號採集卡,以及 SiPM(矽光電倍增管)這三大核心專利技術。

2016年3月16日,明峰醫療宣布其自主研發並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產品ScintCare PET/CT正式面市。這是國內首臺擁有探測器自主核心技術的PET/CT,同時也是全世界第二家採用最新技術SiPM(矽光電倍增管)的PET/CT。這填補了國內相關技術領域空白,是國內企業在高端醫療影像設備領域的一次飛躍。

▲明峰醫療 ScintCare PET/CT

基於自主創新技術,核心部件國產率達到90%以上,真正打破國外技術壁壘。ScintCare PET/CT採用應用廣泛的BGO晶體,更優的圖像質量;新一代SiPM固態傳感器,與傳統PMT相比具有更好的光電探測效率,光輸出均一性,對溫度和溼度的穩定性及核磁兼容性;超高的系統靈敏度和超低輻射劑量,使掃描時間縮短20-30%,讓患者和醫院同時受益。

賽諾聯合:讓患者自由呼吸

2016年6月,由賽諾聯合醫療研製的業界首臺自由呼吸PET/CT 正式亮相。PoleStar m660 PET/CT在靈敏度、NECR(噪聲等效計數率)和TOF性能等指標上相對不錯,臨床圖像質量優異較優,設備臨床使用穩定可靠。

▲賽諾聯合PoleStar m660 PET/CT

PoleStar m660 憑藉高性能、高靈敏度的TOF探測系統和獨有的智能運動追蹤系統,實現了PET/CT技術上的革命性進步:摒棄了傳統的呼吸門控裝置,可以在受檢者自由呼吸的狀態下,實現精準影像。

銳視康:國產首臺64排PET/CT

目前,根據衛計委的分類,PET/CT有16排、64排、128排三種類型,其中國產的16排PET/CT由上海聯影公司研發成功,而128排PET/CT國內廠家未有涉及,銳視康的RAY-SCAN 64則是國內首臺64排PET/CT。

▲銳視康RAY-SCAN 64型PET/CT

2014年2月,銳視康RAY-SCAN 64型PET/CT整機系統通過國家藥監局的評審,獲得醫療器械註冊許可證。由36環PET和64排CT兩個部分組成,單圈掃描只需要0.35秒,並可以獲取1008個影像數據。具有高靈敏度、高融合精度、高採集速度、高空間解析度的技術特點。設備保留了PET和CT部分獨立的模塊設計,並可支持PET和CT部分的獨立使用。

設備內置質控棒源系統, 免去醫院工作人員搬運、擺放放射源的活動,可以有效保護操作人員減少輻射危害。

總的來說,飛利浦、西門子醫療、GE、東軟、聯影、明峰、賽諾聯合、銳視康八家企業PET/CT的主要對比如下:

相關焦點

  • 大國重器,CT、PET/CT等影像設備廠商如何崛起?| 醫療創新系列報導
    東軟醫療、聯影智能、開普影像、明峰醫療等等具有開拓精神的企業正向著不同維度的市場輸出自己的技術與產品,曾經落後於西方國家的影像設備領域逐漸顯示出中國力量。   在這70周年之際,動脈網採訪了6家代表性的影像設備企業。從這些企業的經歷與歷練中,我們或許能知曉「大國重器」如何煉成。
  • 國產CT「一哥」科創板上市大考 影像市場進口替代可期
    作為20多年老牌械企,東軟醫療在CT領域所創造的「第一」也數不勝數,包括第一臺國產品牌 CT、第一臺國產品牌單層螺旋 CT、第一臺國產品牌雙層螺旋 CT、第一臺國產品牌16層 CT、第一臺國產品牌 64 層 CT、第一臺國產品牌128 層 CT和全球首臺單源極速能譜CT等。
  • 康熙晚年,九子奪嫡,實力爆棚的八皇子終抵不過雍正那輕輕的一筆
    康熙晚年,九子奪嫡,實力爆棚的八皇子終抵不過雍正那輕輕的一筆在清朝時期的諸位皇帝中,最偉大的要數千古一帝康熙。在康熙執政時期,中華民族出現了康乾盛世的局面,由此可以看得出康熙在治理國家方面是非常有能耐的。
  • 「查癌神器」PET-CT檢查費過萬 專家:不支持健康人盲目做
    央廣網北京10月1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您聽說過「查癌神器」pet/ct嗎?您遇到過高端體檢的項目包含有pet/ct嗎?動輒檢查費上萬的pet/ct是什麼,您知道嗎?  pet/ct是pet和ct兩種醫學影像學檢查儀器的合稱,它可以說是目前最昂貴的檢查儀器和項目了,一臺pet/ct儀器花費幾千萬甚至上億,檢查一次需要1萬元左右。但是pet/ct的優點很明顯,既具有pet「早期發現腫瘤能力強」、和正常組織的差別大的優點,又具有ct「圖像清晰、定位準確」的優勢。
  • 清朝「九子奪嫡」到底有多慘烈,從這些人的下場就可以看出
    春風無十裡|文清朝「九子奪嫡」到底有多慘烈,從這些人的下場就可以看出如果說起歷史上最激烈的帝王爭奪戰是什麼呢,清朝的「九子奪嫡」是一定能排上前三的,不過都說「九子奪嫡」很激烈,那到底有多激烈呢,其實從這些人的下場就可以看出激烈程度。
  • 【招投標周報第14期】東軟、聯影、嘉和美康、衛寧健康均有項目
    9)遼寧省東軟集團中標湖北省穀城縣人民醫院「信息管理系統升級改造(01)」項目,中標金額300萬元2020年10月21日獲悉,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標穀城縣人民醫院「信息管理系統升級改造(01)」項目,中標金額300萬元。具體項目是臨床一體化升級、電子病歷系統EMR、單病種質控系統、臨床路徑系統和心電管理系統。
  • 率先突破高端影像設備依賴進口的PET/CT!
    在國家支持下,以聯影、大基康明、東軟等為代表的國內廠商開始在PET/CT 產品方面有所突破。近兩年來,PET/CT市場國產化率明顯提升,上海聯影醫療已躋身市場前列,但西門子醫療、GE醫療和飛利浦醫療仍佔據頭部市場。對比美國、日本和韓國,中國的PET/CT每百萬人口持有量只有0.15臺,相比美國的4.15臺有巨大差距,所以未來市場前景還十分廣闊。
  • 中國CT發展史縮影:東軟讓「中國製造」CT機走向世界
    【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中國CT發展史縮影:東軟讓「中國製造」CT機走向世界中新網客戶端瀋陽12月13日電(張旭)「一部東軟醫療CT研發製造史,就是一部中國本土CT發展史!」曾有業內專家如此評價東軟在國產CT領域的貢獻。
  • 「九子奪嫡」的始作俑者是誰,康熙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鋼琴大師魯賓斯坦逝世7.1986年12月20日,美學家宗白華逝世8.1992年12月20日,武陵源、九寨溝、黃龍成為「世界級」自然遺產9.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10.2002年12月20日,盧武鉉當選韓國第十六屆總統清朝,康熙朝後期發生了「九子奪嫡
  • 聯影醫療等多家醫械公司要上市
    A股市場分的板塊比較多,比如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等,各板塊設置的上市條件不同,聚集的行業公司也不一樣。   上述《意見》強調,在上交所新設科創板,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
  • 太子兩次被廢,為皇位眾阿哥機關算盡,請看九子奪嫡背後的故事
    太子兩次被廢,為皇位眾阿哥機關算盡,請看九子奪嫡背後的故事 2020-12-09
  • 平安夜聖誕節大餐爭奪戰再上演 餐企花錢搶人氣
        又到聖誕節,島城各餐飲企業的聖誕大餐爭奪戰再次上演。12月24日,記者調查島城餐飲市場發現,由於今年聖誕節不是周末,加上大的經濟環境不是很樂觀,餐飲企業的聖誕促銷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不少餐企坦言,出人出力策劃出的聖誕套餐,實際上並不比平時多掙多少錢,都是在賺吆喝搶人氣,甚至有餐企退出爭奪戰。
  • 「九子奪嫡」中,那個被康熙厭惡,卻受雍正重用的神秘人到底是誰
    為了爭奪儲位,康熙晚年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九子奪嫡事件。大家都知道,九子奪嫡的最終結果是四皇子愛新覺羅·胤禛奪得儲位,於公元1723年登基,史稱雍正帝。雖然歷史向來都是由勝者書寫,但是在康熙晚期九子奪嫡的景象到底有多慘烈卻不得不令人遐想,期間一些參與奪嫡之人他們在歷史中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最終結局如何,也是我們所好奇的。
  • 乳企收購牧場背後:奶源爭奪戰打響
    來源:中國經營報乳企收購牧場背後:奶源爭奪戰打響本報記者/孫吉正/北京報導牧業作為重資產的上遊產業,經歷了多年低谷,終於迎來了上升期。自今年以來,頭部乳企開始在國內大量入股和收購牧場,優然牧業等上遊企業也著手登陸資本市場。
  • 「九子奪嫡」弄的皇子下場很慘,為什麼他們不無憂無慮當個王爺?
    不幸的是,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讓其晚年頗為不幸,最後的繼承人,在後世也是飽受爭議。那麼這麼多皇子,就不能安心做個富貴閒人嗎?其實康熙最終長大的兒子也有二十個,並不是每個人都參與的奪嫡,可見有人並不熱衷於皇位,為何偏偏是這九個?這其中有各種原因。
  • 東軟醫療遇上雙十二:車間就是直播間,百萬CT網上賣
    12月12日19:30,東軟醫療「CEO直播帶貨首秀」在瀋陽工廠準時開啟。東軟集團董事長兼CEO、東軟醫療董事長劉積仁博士,東軟醫療CEO武少傑先生,知名主持人心悅女士等聯袂走進直播間,在2個小時裡,吸引了全網超過20萬人次觀看,線上銷售成績喜人。此次優惠活動將一直持續到本月19日。
  • 婁底市中醫醫院新引進聯影16排螺旋CT
    婁底市中醫醫院為了更好地為廣大患者服務,提高臨床診療水平,狠抓醫療質量,在原有西門子核磁共振和飛利浦CT機的基礎上,又新引進聯影16排螺旋CT機,已正式投入使用。並組織臨床相關人員完成了16排螺旋CT機臨床應用培訓和技術指導。
  • 乳企爭相收購牧場背後:奶源爭奪戰打響
    原標題:乳企收購牧場背後:奶源爭奪戰打響牧業作為重資產的上遊產業,經歷了多年低谷,終於迎來了上升期。自今年以來,頭部乳企開始在國內大量入股和收購牧場,優然牧業等上遊企業也著手登陸資本市場。而眾多企業搶佔上遊資源的背後,是由於今年春節以來原奶價格的飛速上漲,壓縮了眾多乳企的利潤空間。
  • 九子奪嫡:雍正能善待廢太子,為何不原諒大阿哥?你看他都幹了啥
    當日大阿哥殘暴橫肆,暗行鎮魘,冀奪儲位,二阿哥昏亂失德。皇考為宗廟社稷計,將二人禁錮。此時曾有硃筆諭旨:「朕若不諱;二人斷不可留。」此廣集諸王大臣特降之諭旨,現存宗人府。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胤褆和胤礽這一長一嫡,確實被康熙皇帝下令圈禁終生了!同樣是康熙朝的罪臣,同樣被圈禁高牆,雍正皇帝登基後對這兩位的兄長卻有著天壤之別:對於廢太子胤礽,雍正皇帝晉封胤礽之子弘皙為多羅郡王,乃係雍正一登基最早賜冊王爵的子侄輩。
  • 天家薄情:「九子奪嫡」中的失敗者,他們各自的結局都是如何?
    所謂「九子奪嫡」也叫「九龍奪嫡」,乃是清朝康熙皇帝執政末期,他的九個兒子為了成為皇位繼承人而展開的一場曠日持久的政治鬥爭。康熙皇帝序齒(即沒有夭折參與排序)的兒子一共二十四人,這其中有九個兒子參與了皇位的爭奪,即大阿哥胤禔,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即雍正),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 ,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因此稱為「九子奪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