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來》山水有重逢:崔瀺與崔巉

2020-12-19 言念君子

山水有重逢

江湖人稱繡虎。

至於為什麼叫繡虎,然後後面繡虎這個名號好像就被總管淡忘了。大概是出來混,總得有個名號吧。剛出場時候說過老崔與九境純粹巔峰的宋長鏡在大驪廟堂一文一武相互掣肘,既然九境止境宗師能夠隨意爆錘上五境之下任何人,老崔瀺最低配置也得上五境底層十一樓練氣士巔峰,不然也無法讓阮邛覺得有威脅吧。

楊老頭與阮邛的對話「這傢伙跟我們不太一樣,他覺得自己走了一條獨木橋,所以他一旦與人狹路相逢,覺得不打死對方,就真的是很對不起自己了。或是後邊如果有人想要越過他,也是死路一條。這種人,你不能簡單說他是好人或是壞人。」是不是很極端,大道之爭,就是這麼殘酷。

至於老崔的證道契機,舉個慄子,就好比雙方在辯論一個觀點,文脈一派老秀才與齊靜春持正方,老崔持反方。老崔通過一系列手段來攻擊文脈一派的立足點,只要抓住文脈一派有何漏洞,從而使得正方自己的觀點都站不住腳,那麼反方的觀點自然而然就勝出,從而驗證老崔所持有的反方是契合大道。證明自己的路才契合大道,文脈一派是錯的,這就是老崔的分身的證道契機,而分身是與本體共享一切的,分身成道則本體破境,為什麼證道契機與陳平安有關,因為老崔認為陳平安就是齊靜春所選中的弟子,文脈薪火相傳唯一的人選。

老崔說過「文脈一事,講究薪火相傳,甚至信奉一種學說的門生弟子可以死絕,但是香火未必就會斷絕,所以香火和文運到底是什麼,說不清道不明。」在老崔謀劃中,自己多方策劃使得阮邛早早來到驪珠洞天成為驪珠洞天下一任管理者,讓齊靜春再沒有辦法開口討價還價,跟三教一家的四方聖人提議自己繼續留在小鎮,再畫地為牢六十年,以此換取山崖書院的又一個六十年的苟延殘喘,這樣就徹底斷絕了齊靜春原先最有可能會走的一條退路。齊靜春在必死無疑的情況下,就會尋找文脈一派的傳承之人,按照老崔的棋路,選定老崔希望他選中的棋子,最後老崔再一一毀掉。齊靜春死前,就像手裡還攥著幾粒種子,或者是還捧著幾炷香,只能交到身邊人的手上。一起在驪珠洞天陪他吃苦的師弟馬瞻,手把手傳授學問的書童趙繇,看似關係一般的宋集薪,因為這三個人,最有可能讓齊靜春寄託希望,從此三人身上保留文脈一派的傳承,但是一一考證之後三人都被排除之後,發現了陳平安。

既然老崔認定了陳平安作為文脈傳承之人,只要這最後一名可能續接文脈理念的傳承之人自己都背叛了所要傳承的理念,山崖書院以及文脈一派最後的傳承薪火就會徹底熄滅。第一點,辯論者證明另一方的觀點是失敗的,打敗一個理念上的畢生之敵,心性上通過此番磨鍊更上十層樓都不止。第二點,繼承文脈一派的殘餘文運為己用。自己得此二點造化,必然能夠一步跨入十三境飛升,甚至追平老秀才之前的地位成為新的文廟第四聖。所以策劃了馬瞻護送山崖學子南下,同時暗中讓陳平安得到落魄山等五座山與兩個旺鋪等諸多好運,待到陳平安覺得自己時來運轉突然成為中了五百萬彩票的暴發戶之時,看他能不能放下突如其來的榮華富貴去走一遭可能會送掉小命的送山崖學子入大隋的險路。擺下這盤棋局,既是用來斷掉那個人的文脈香火,更是老崔的證道契機。

為了自己的大道,找了一副上古遺蛻的大仙皮囊,分出一半魂魄裝入其中,一分為二,以少年相貌行走驪珠洞天設計大考考驗陳平安(哈哈哈,不料這場大考既輸給了齊靜春,還讓劍靈等到了合格的主人,文脈香火傳承多了一個李寶瓶,而且另一個傳承之人還得了老劍條劍靈認主),結果算計齊靜春不成,反而道心崩潰,神魂不穩,大跌境界,之後跟此地一位活了極其悠久的餘孽刑徒,做了筆買賣,學了一門秘術,這才好不容易穩住心神。之後老秀才來了趟這裡,他選中了少年皮囊小崔,捨棄了身在大驪京城的老崔,切斷神魂聯繫,徹徹底底一分為二,世上便有兩個崔瀺了……

當然,並不是說老崔就是一個多麼卑鄙的人,老師的文脈的道與老崔事功的道不一樣,所以道不同而分道揚鑣而已,但是老崔打心底還是很敬重自己的恩師的,老崔與自己的學生吳鳶有過一段對話「崔瀺突然微微坐直身體,「錯嘍,先生教我,就跟我教你們差不多,一樣的,所以我的先生,才教出我這麼個學生,數典忘祖,做人忘本,嗯,還有欺師滅祖。」,注意,在談到自己的老師時候,老崔是突然微微坐直身體,這是讀書人發自肺腑的尊敬,然後自己調侃自己和老師一樣都是欺師滅祖之人,這裡說的是老秀才的文脈一派理念(道)與儒家至聖先師相理念不一,而自己的理念(道)又與自己的老師的理念(道)不一,僅此而已,並不是說老崔做了什麼人神共憤的事,古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而已。

崔瀺與崔巉,小編覺得雖然現在崔巉(崔東山)逐漸往好的方面發展,但也僅僅為了自己的道而跟著陳平安,不會洗白,只是埋下伏筆。崔瀺跟他爺爺說過山水有重逢,我覺得崔瀺與崔巉將來還會有機會合體,然後被平安一劍削死。

相關焦點

  • 劍來: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全都要,鄭居中的兩個十四境,很可怕
    #劍來#導語:在劍來中,五座天下的十四境,加起來也就那麼十幾位,這些人就是幾座天下的頂尖戰力了,平常一般不出手,一出手必然是石破天驚。浩然天下有兩個版本的四大難纏鬼,其中一個版本,指的是四個人。被人滿街追著打的狗日阿良,成天在鬼門關打轉的老舟子顧清崧,到處禍害山上仙子、想搞死他又搞不死他的姜尚真,還有就是魔道巨擘、白帝城城主鄭居中。和鄭居中相比,前面三位真是慈眉善目。
  • 劍來:崔瀺留下地支為陳平安指路,想成為一就要先成為全部!
    很多人說陳平安能有今日之成就是因為他有著輝煌的真身,且不論這種說法可靠與否,但在某種意義上說,陳平安更像一塊大海綿轉生,所以今生他才會不斷汲取身邊人的優點來壯大己身,以致成長至今。誠如齊靜春的當仁不讓、阿良的劍客大自由、崔誠的拳出無人……陳平安身後有著太多人的影子!
  • 《劍來》:風雪至、山水已顛倒,陳平安是時候離開劍氣長城了
    《劍來》739章末尾,崔瀺這一聲大笑終於道出了「時機成熟,山水顛倒」的真意,原來是在適當時機,崔瀺與齊靜春互換!如今,崔瀺如願以償地來到周密心相之中,成就十四境不過在呼吸之間,哪怕周密出手再快,也無法阻擋。
  • 劍來:崔巉太壞了,居然把魏晉與賀小涼安排在一起,魏晉:命苦啊
    崔巉坐鎮白玉京,布置防線,調配兩大洲的戰力。這其中,就包括北俱蘆洲的各大宗宗門劍仙。賀小涼的清涼宗自然也在調配範圍。妖族入侵,北俱蘆洲那些去過劍氣長城的劍修都會毫不猶豫出劍,賀小涼雖然沒有去劍氣長城殺過妖族,可大是大非的問題上絕不含糊,就來到了寶瓶洲聽從調遣。
  • 《劍來744》陳平安歸鄉的情節主線
    既然「劍氣長城」有陳平安駐守,就仍然是浩然天下的版圖,仍在浩然天下聖人「本命字」的適用範圍。老秀才跟文廟借來「水」,而崔巉本命字為「山」,兩個本命字結合之下,可以在適當的時機「山水顛倒」,將陳平安置換回來。計劃是這樣,可要真的實施,卻需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個是陳平安能夠堅持下來;第二個是浩然天下至少能取得戰爭的平衡。
  • 《劍來》:浩然天下棋術最高的三個人,第三是崔瀺,第一是他
    #劍來#總管所寫的《劍來》之中所出現的那些人和事情大都有比較好的個人性格還有經歷。關於齊靜春棋術有多高,其實兩件小事情就能看出來。首先齊靜春當初在和自己的大師兄崔瀺下棋的時候,明明比對方的棋術更高,卻還是主動輸給了自己的師兄。按照齊靜春的說法,自己的師兄比較的在意這些,因此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師兄輸給自己,否則他一定會感到不開心。齊靜春的棋術是崔瀺教的,崔瀺的棋術是老秀才教的。
  • 《劍來》浩然失「秀」,祭崔瀺—人物系列傳記2·大驪國師
    《劍來》浩然失「秀」,祭崔瀺—人物系列傳記2·大驪國師夜航船——鴻毛城,秋夜微涼,暮色蒼蒼,清風掃過空蕩的街巷,似是連塵埃都沒帶起幾分,更聲起落,秋蟲夜曲,偶爾幾片殘葉,翻飛著登上石階,也躲到角落裡避風去了。月上雲梢時,街上已無燈火,只有遠方的藏書樓內還隱約透出斑駁的燭光。
  • 《劍來》崔瀺的計劃大到你不敢相信,白也得死都不在他眼裡
    《劍來》這本書中,一直有一個人以超脫的形式存在著,他不是別人正是崔瀺。年少得勢或可成為文廟副教主,與白帝城城主下出彩雲局,無一不是讓天下豔羨折服。這樣一個人試問有幾個不佩服呢?其實這背後不僅僅是宋氏的犧牲,更是崔瀺早早做了謀劃,之後大驪踏平寶瓶洲大地,就是為了一洲大瀆水起。而稚圭之所以可以重回真龍,使得寶瓶洲可以有機會用真龍氣運來壓制蠻荒天下的蟒蛇等大妖,都源於很早之前的謀劃。如此寶瓶洲才形成了一個銅牆鐵壁一般的防守。
  • 《劍來》:崔瀺的功績很大,代替陳平安去往劍氣長城,他還在世嗎
    #劍來#作為陳平安的大師兄,崔瀺起到了很好的榜樣。只不過崔瀺為了能夠踐行自己的大道,就沒有選擇提升自己的境界。細細想來,如果崔瀺真的能夠實現自己的謀劃,那麼所謂的十五境又算得了什麼呢?02 崔瀺的現狀現如今的崔瀺是什麼狀態呢?
  • 《劍來》:崔瀺與崔東山,絕望中分裂希望
    沒有更新,閒來無事,小編和各位翻書人聊聊崔瀺與崔東山,這兩人本是一個人,但是崔瀺分魂,形成了崔東山。一個,充滿老態,歲月痕跡一覽無遺,另一個,少年心性,行為舉止間由心而動,不過,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脈絡清晰,算無遺策。
  • 劍來:天下聖賢豪傑,最終青出於藍
    劍來目前的布局:陸沉、道老大、吳霜降、陳平安、左右、曹慈、裴錢、崔東山,都有打破「禁忌」與天花板的意味。而事實上,陸沉夢醒晉十五,道老大合一晉十五,曹慈三人,左右成為最強的十四境劍修,這些「突破」是板上釘釘的事。
  • 《劍來》:風雪夜歸人、山水顛倒,都不及李槐一句陳平安在落魄山
    《劍來》男主陳平安自從蠻荒妖族攻破劍氣長城、進入浩然天下開始,便孤獨地守在剩餘的的半截劍氣長城之上,至今已經十幾年,何時、以何種方式返回,已經成了所有人都在討論的事情。#劍來#先有崔瀺通過那本山水遊記傳遞給陳平安的八個字「時機成熟,山水顛倒」,後有崔東山從李希聖那裡討來的一句「風雪夜歸人」,這兩處「天機」似乎都已暗示了陳平安回來的時機和方式,但究竟還要等多久,誰也無法確定。
  • 《劍來》崔瀺的事功學說真的沒有用嗎?文聖為什麼對他竭力否定呢
    《劍來》不僅是一部人物成長的小說,其中不僅是簡簡單單的描寫人物怎麼樣變強的,更是在向我們闡述一個個道理。並且最為深刻的矛盾就是,那些道理道理之間的矛盾,而一旦相差就會產生很大的碰撞,所以這也是書裡一直在梳理的宗旨。
  • 《劍來》:敢不敢讓主角回來,喊一句「救白也者,龍泉陳平安!」
    《劍來》的主角陳平安已經很久沒有露面了,自從在劍氣長城與賒月有過一場爭鬥、又與老瞎子一場閒聊過後,便再未有過鏡頭,掐指一算,已經12章了。#劍來崔瀺費心編撰了一本山水遊記,又費力地滿天下傳播,看起來是在抹黑陳平安,實際上是藉此傳遞給陳平安一封密信:時機成熟,山水顛倒。這封密信的深意被猜測了許多,其中有兩種獲得了較多的認可,第一:時機成熟,崔瀺換出陳平安;第二:時機成熟,陳平安與阿良互換。但無論是哪一種,結果都是陳平安得自由,而另一人身陷劍氣長城。
  • 《劍來》:這個存在比至聖先師還厲害,崔瀺都不得不低頭
    《劍來》這本書中真正厲害的人在哪裡?誰才是最強的呢?按照作者的想法,主角不一定真的是這本書中最強的那個人。畢竟這不是一部真正的無腦爽文,可任何的書總還是要有個標準,否則很難有所斷定。當然不是的,說這句話的人是崔瀺,他在某次和陳平安對話的過程之中提及到了這一點,只是此時的他說起來很隨意,陳平安也沒有真的理解這是什麼意思。
  • 《劍來696》大師兄的禮物
    烽火的《劍來》世界,就是一個白紙福地,其中所有人物,隨著烽火的不停落筆,就真實出現在福地內,而人物活動帶來的故事,除了烽火構建的「骨架」之外,還有那些「人」遵循自己的角色,在自發的不停衍生和變化。就是說,在這個名字叫「劍來」的白紙福地裡,我們如果觀察,他就是紙上的小說和故事,如果沒人觀察,福地內部的人就是真實的存在,在做著他們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 劍來:文聖復位!送別崔瀺和齊靜春的他為人間付出太多!
    到如今大戰暫時告一段落,居功至偉的文聖重新搬回了文廟,拿回了屬於他的榮譽,卻似乎永久失去了崔瀺、齊靜春兩位愛徒,此時的文聖內心恐怕早已破碎千萬次。我想如果有機會能夠代替弟子去死,他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犧牲自己,就像當初為了崔瀺他可以毫不猶豫地開啟「三四之爭」、自囚功德林一樣,可惜沒有如果!
  • 《劍來》:陳平安寫的第一本書,有齊靜春的謀劃,卻成為人生汙點
    #劍來01  齊靜春起筆陳平安所寫的這本書就是以他自己為原型的那本山水遊記。書在寫完的時候,崔瀺就讓人帶到了陳平安的身邊。02  崔瀺代筆既然是自己小師弟的事,又不僅僅只有齊靜春參與在其中。崔瀺其實也在其中扮演了很大的角色,這本書正是崔瀺代筆所寫。
  • 「劍來」書簡湖後記
    而陳平安在書簡湖的整個過程中,作為大師兄的崔瀺除了給陳平安在遠方點起一盞燈火,就這麼看著陳平安,跌跌撞撞,兜兜轉轉。一路上,依舊心苦。一個個與顧璨和炭雪有關的亡魂,執念卻都是那樣簡單。有率領袍澤返鄉的魏姓武將陰物,面對這位有些不一樣的北方仙師,豪邁道下輩子再還陳仙師的錢。
  • 劍來:前有繡虎叛出師門,後有平安切割與圈定
    上一章我看的確實有點莫名其妙,總感覺有那麼絲絲不妥。有點太張揚了,打了人家小的,又打人家老的。總感覺這不是陳平安能做出來的,再說了,起因真的是可大可小的,這事左右來做就很善了。這也顯露出自己格局還是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