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假期中,我們的生活和飲食經常是不規律的,不按時吃飯、吃飯無忌口,喜食高油高鹽、高熱量的食物,暴飲暴食......我相信不少的人都出現了腸胃不適,脾胃功能下降的情況,再加上冬季天氣嚴寒,保暖不到位,容易加重脾胃不適,於是就會出現腹瀉、便秘、腹脹、消化不良、口乾、口臭的情況。
王叔的身體向來好,但是近期卻感覺自己的身體狀態越來越差,早上醒來頭暈腦脹,沒有精氣神,刷牙的時候犯噁心,嘴巴還不清新,有一股惡臭味,有時候吃點東西就腹脹,肚子咕咕的響,有時候還會便秘,經常放臭屁,食慾越來越差。一段時間過去了,整個人的氣色越來越差,精神狀態也愈加衰弱。
這些看似普通的症狀,其實很有可能預示著脾胃功能越來越差了。
冬季是脾胃疾病的高發時節,天氣漸冷,人的胃口大開,離不了火鍋,燒烤。冬季也是進補的時節,各種大魚大肉輪番上陣,過量的進補也會加重脾胃的負擔,時間長了脾胃就會超負荷工作,影響脾胃功能,產生消化不良、腹瀉、腹脹、便秘等症狀。
但為什麼小小的脾胃不適,會給全身帶來影響呢?這還得從脾胃功能說起。
脾,是人體內重要的淋巴器官,位於腹部的左上方。中醫認為:脾胃五行屬土,屬於中焦,乃是氣血生化之源,二者共同承擔著的消化與運化,是後天之本。
所以一旦脾胃功能下降,就會影響體內器官的正常運轉,還會降低身體的免疫力,可以說,脾虛則百病生,脾胃的健康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我們的身體素質狀況!
細細回想,每個人都有過脾胃不適,便秘,拉肚子,食慾不好的經歷,但卻忘了引起這類症狀發生的原因,特別是一些中老年人,脾胃隨著年齡的增加,脾胃功能越來越不如從前,稍不注意,脾胃就有諸多不適,甚至有些人依靠著藥物來幫助緩解病症,結果卻不盡人意。
脾胃功能下降嗎,身體會有哪些不適的表現呢?
溼氣加重
因為脾胃功能的下降,所以人體的免疫力也逐漸衰減,人體的防禦能力也有所下降,再加上日常生活的不注意,以及外部環境的影響,就會導致溼氣入侵體內,時間長了,脾胃功能越來越弱,溼氣堆積的越來越多。
消化系統,食欲不振
脾胃功能下降後,就會導致腸胃消化能力越來越弱,所攝入的食物消化不了,有時候吃一點東西就會有腹脹感,看到喜歡的食物也沒有胃口,這都是因為脾胃虛弱導致的。
身體狀態
脾虛則百病生,脾虛,身體發出信號,比如晨起後身體疲倦無力,嗜睡,記憶力下降,晨起口乾,刷牙犯噁心,口臭等症狀,出現這些症狀時,則說明脾胃虛弱了,需要及時調理了。
排便情況
脾胃虛弱,溼氣重的人,排便時,經常會出現大便不成形,粘膩,沾馬桶,有拉不盡感。
脾胃虛弱,每天喝1水,健脾胃排溼氣,趕走脾胃不適
想要養好脾,就應該從日常的飲食來調理,平時多吃一些健脾的食物,比如紅豆、紅棗、山藥、小米、鯽魚等。每天多喝1水,這1水就是我們常說的苓提明水,也會幫助健脾祛溼,活血化瘀,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日常注意營養均衡合理,少吃柿子、西瓜等寒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