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弱傷陽氣,脾虛比腎虛還可怕?
陽氣,生命能量之源
關於陽氣,有句俗語「陽氣不到就是病」,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壯陽、補陽、扶陽,究竟是在說什麼?
其實陽氣相當於生命的能量,包括通常所說的元氣,宗氣,營氣,衛氣,中氣,這五氣統稱為陽氣!人的一生,從小到大就是陽氣慢慢衰減的過程,陽氣消散,生命也就終結了,人活一口氣就是這個意思!
那麼脾虛為什麼會上陽氣?
首先我們看看,脾是什麼?從中醫角度講,脾虛是由於身體內臟器失調,虛弱,運化水出現障礙,而水溼散布於體內多出,就會進入到惡性循環。從西醫角度講,脾臟屬於免疫器官,佔有全身四分之一的淋巴組織,脾臟含有大量的淋巴細胞和吞噬細胞,同時也是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中心。
其實,中醫概念的脾內涵更為豐富,脾主運化,水谷精微的代謝都依賴於脾,作息不規律、過度勞累、過食生冷食物、對脾的傷害首當其衝,脾虛運化障礙、溼氣聚集無法排出,經脈、氣血瘀滯,最終陽氣耗損,傷害健康!
所以健脾養胃祛溼就是補陽氣,陽氣足,身體健、壽命長!
脾臟虛弱的危害?
1、變胖
脾虛後會導致人體運化能力下降,代謝困難,從而脂肪會堆積在體內,人就會越來越胖。
其次,脾虛會導致肌肉鬆軟緊緻,腹部就會出現類似於遊泳圈的贅肉,小肚子上的肉也會越來越多。
2、便秘或者大便稀溏
脾臟虛弱也會因此牽連到胃,從而導致消化系統出現障礙,誘發食欲不振、偏食挑食的現象。
同時,脾虛會導致腸胃缺少動力,還會出現大便稀溏、乾結便秘的現象。
3、咳嗽出痰,舌苔淡紅色
喉嚨中像是有什麼東西,被鎖了一樣,其次,胸部像是被什麼東西堵住。舌苔厚膩,且舌尖部位出現齒痕。
4、白帶過多或者過少
對於脾臟虛弱的女性來說,會出現白帶過多,月經量過多或過少。因為,脾虛引起的氣血不足,子宮內膜生長太薄所致。
5、流口水也因脾虛
脾臟虛弱的人,還會出現睡眠質量差,流口水的現象。
6、胃部不規律脹痛
突然間出現腹瀉不止,身體疲憊無力,胃部不規律,一陣陣的脹痛,還總噁心想吐。
7、頭昏腦漲
一覺醒來,突然感到頭昏腦漲,身體發熱,胃腹部冷痛、脹氣,還伴有噁心想嘔吐的感覺。這種症狀大多屬於脾溼外感型脾胃疾病。
脾虛的人,生活中常做4件事,健脾減溼:
1、按揉腹部
腹部不僅是身體脂肪喜歡堆積的地方,體內的溼氣以及毒素同樣也喜歡堆積在此處。
因此為了脾臟能健康,我們就可以平常多按揉按揉自己的腹部,最好能按到發熱的狀態,這樣有助於全身的氣血循環,能幫助身體排出腹部堆積的毒素。
2、常拉筋
拉筋能幫助我們疏通全身的經絡,這樣起到促進全身排毒的功效。
全身經絡暢通,也被中醫認為是長壽的象徵之一,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拉筋,疏通人體肝膽、脾胃的血液循環,幫助排出毒素。
3、 踮腳走路
踮腳跑步的經歷我想大家都有過,特別是在初中升高中體育考試的時候,踮腳跑步通常能跑的更快些。
但到了現在,我們同樣可以選擇多踮起腳來走路,這樣能對我們的胃經產生一定的刺激作用,疏通腸胃的穴位,對於修復脾臟也有著不做的作用。
4、按揉環腰帶脈
帶脈位於我們人腰兩側,但其實將這兩個穴位連一起,將這一圈都進行按摩的效果更好。
環腰按揉帶脈能有健脾、振陽的作用,對於男性還是女性都是非常不錯的按揉部位,還能幫助燃燒小腹中的脂肪、毒素。
脾虛與溼氣重,相生相伴,相互惡化,很多人過分強調祛溼而忽略健脾,最終溼氣沒去掉,反而傷害了身體!所以健脾補陽是核心,陽氣足,脾胃健,溼氣不攻自破!
健脾、補陽、祛溼除了作息規律,少熬夜晚睡、飲食粗細搭配;堅持上面介紹的4個動作外,可以搭配健脾小金方姜苓茶,會起到事半功倍、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中醫推薦小金方【姜苓桔豆茶】:山藥,生薏苡仁,茯苓,赤小豆,乾薑,桔梗,大棗,白扁豆,羅漢果,炮製後打粉,代茶飲,堅持1-2個月,脾胃強壯,溼氣祛除,神清氣爽!
其中:
1、乾薑溫中補陽,固護脾胃。
2、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溼,對於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溼氣,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
3、桔梗有升氣的作用,可以使清陽上升,在補氣的基礎上加上桔梗可以提高療效,達到健脾祛溼的作用。
4、赤小豆,具有利水消腫和解毒排膿方面的功效,潤腸通便,常吃可以起到祛溼氣,瘦身的效果。
5、大棗健脾和中,調和諸藥,使脾氣健運,溼邪得去。
6、山藥建脾氣,補中益氣,除寒熱邪氣;
7、生薏苡仁消水腫,祛風溼,清熱利溼;羅漢果清熱涼血,生津止渴,潤肺化痰。
這些食材之間相互配合,各有主次,實現了健脾與滲溼並用、以補而祛溼,非常適合脾虛溼氣重的朋友。
我和粉絲都驗證過,建議大家喝1-2月,普遍反饋人精神多了,睡覺不留口水了,齒痕淡了,甚至小肚子也慢慢變小了!很不錯!